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案:第一单元 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案:第一单元 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1 07:3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设问提出论点,进而通俗地阐明道理的写法。
2、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难点:
学习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层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在毛泽东著作中,有一篇堪称“奇葩”的短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篇文章只是毛泽东同志在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段文字,全文连同标题总共才一千多字。然而,它却被誉为毛泽东哲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63年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四、学习课文
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三个问题关系如何?
明确:
①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强调了回答的内容,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
③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
三个问句中,第一个问句引出议论的中心,统贯全篇,也包括了后两个问句的内容。
2.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
明确:
要想证明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必须把它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一是因为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证明从第一次飞跃中得到的认识正确与否;二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也即认识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3.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什么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
明确:
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表现都有一个过程,而人的认识因为受到历史条件和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即使对已暴露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因此正确的认识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
4.《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严密的逻辑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①课文的层次与层次之间的严密逻辑性。课文按“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布局行文,结构严密,富有逻辑性。
②各层次内部亦论述严密而富有逻辑性。如本论部分:先概括思想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再解说两次飞跃,并强调第二次飞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最后谈两次飞跃的关系。可见构思之严密、逻辑之严谨。
③语言表达严密,逻辑性强。如:“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中“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强调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的唯一性,表达严密,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5.本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
文章开头提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的问题,结尾部分用“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来呼应。文章开头说,“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结尾用“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来呼应。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的结束语,又是与开头“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相呼应的。
自我检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中引经据典,用大家所熟知的名人、名言、名事来作妙喻,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B.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满车的猪崽儿从车上重重摔到地面,有的被活活摔死,有的挤压成一堆嗷嗷待哺,现场一片狼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国家的需求,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
B.相关人士指出,3D打印建筑刚刚诞生,缺少必要的安全与质量规范,它能否替代传统的房屋建筑方式,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倡议并主导建立的多边国际金融机构,其主要目标是促进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一体化。
D.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我国快递业务发展迅猛,2014年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同比增长52%,跃居世界第一的份额。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②在王守仁看来,“知”与“行”的合一是强调既要“知”,又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③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命题。
④所谓“知”是指科学知识,所谓“行”是指人的实践。
⑤知行合一也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这一命题主要涉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
⑥知行合一,这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A.⑤④①⑥③② B.①③⑤④⑥②
C.②③⑤④①⑥ D.③④②⑥⑤①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们常常会陷入无穷无尽的思考。有时①____________,以便终止这无尽的思想之流。但人们真的会停止思考或者说能停止思考吗?其实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思考。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思考是脑细胞之间化学放电的结果,它能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层面发生。但从较宽泛的意义上说,大脑实际上从来不会停止思考。大部分思考实际上发生在某些背景中,②____________,甚至人们做出的决策也大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③____________,其结果也不同:如果认为思考是同自己进行内在对话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停止产生这种内在对话;如果认为思考意味着散漫地想东想西的话,那么停止思考对普通人来说就难多了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项,“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B项,“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一般用于人与人之间,这里用错对象。C项,“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本句望文生义,理解成“落日下的汇河”,错。D项,“嗷嗷待哺”,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这里指叫声,应用“嗷嗷乱叫”。
2.答案:C 
解析:A项,缺少介词,应在“创新成果转化……”前面加上“将”。B项,主宾搭配不当,“替代传统的房屋建筑方式”的主语是“3D打印建筑”,故应将“方式”去掉。D项,句式杂糅,“跃居世界第一的份额”应改为“跃居世界第一”。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本段所给材料的核心词是“知行合一”。以王守仁提出这一观点作为起始句,③应排在首位;④“所谓‘知’是......所谓‘行’是......”是对这一观点进行具体解释,应排在③后;②阐述的是“知”“行”之间的关系,是在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解释,应排在④后;⑥是对②的总结;①⑤将这一观点上升到中国古代哲学这个层面进行论述,由⑤“也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可确定⑤应排在①前。故此题答案为D项。
4.答案:①人们会告诉自己停止思考②我们不会意识到自己在思考③对思考的定义不同
解析:结合“以便终止这无尽的思想之流”“人们真的会停止思考或者说能停止思考吗”等分析,第一个横线处应填写与“人们会告诉自己停止思考”类似的内容;结合“大脑实际上从来不会停止思考”“甚至人们做出的决策也大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等分析,第二个横线处应填写与“我们不会意识到自己在思考”类似的内容;结合“其结果也不同”“如果认为思考是同自己进行内在对话的话”“如果认为思考意味着散漫地想东想西的话”等分析,第三个横线处应填写与“对思考的定义不同”类似的内容。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