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0 20:4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随文理解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常用词语,疏通文意。
2.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能随文理解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常用词语,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说一个地方自然环境优美,生活悠然安逸时,常用“世外桃源”一词来形容。“世外桃源”这个词是这么来的呢?为何有了这样的含义?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起溯源这个美好的寓意。
二、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为陶潜。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陶渊明少有壮志。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弱冠出仕。二十岁时,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等职。壮年隐居。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八十余天辞官,从此开始隐居生活。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代表作品有《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归园田居五首》、《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
2.诗文朗读:听情境课文,注意断句和读音。
(1)检测一:正音
俨(yǎn)然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髻(tiáo) 便要(yāo)还(huán)家
遂与外人间(jiàn)隔 语(yù)云 诣(yì)
(2)检测二:展示重点断句内容,请学生进行断句。
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请同学跟随情境课文进行朗读,请其他同学从读音、断句两方面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唤醒旧知,检测预习成果,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拓展视野。进行常规字词教学及古诗文朗读教学,培养文言语感,扫清学习障碍。
三、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一
1.探究问题
你能为大家复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2.探究过程
(1)自由朗读全文,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内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3)小组内讨论每句话的意思,形成小组结论。
(4)请一位同学代表本小组,根据小组结论,将本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
3.成果展示
(1)主要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
武陵: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
缘:沿着,顺着。
鲜美:新鲜美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悉:全,都。
黄发垂髻: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髻,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乃:于是,就。
具:详细。
要:同“邀”,邀请。
咸:全,都。
妻子:妻子儿女。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乃:竟然,居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为,对、向。
叹惋:感叹惋惜
延:邀请。
语云: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
不足:不值得,不必。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
志:做记号。
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郡,指武陵郡。
诣:拜访。
南阳:郡名,在今河南南阳一带。
刘子骥:名?之,字子骥,《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规:打算,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2)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都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很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那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疏通文意,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
本文是一篇“记”。“记”是记载、描写事物的文字。主要分为碑记、游记和杂记三种。碑记是一种刻在石头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是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1.探究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全文线索。
2.探究方法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根据译文理解文章内容。
(2)复述概括过程中,一定要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合理呈现出来。
(3)根据要素,进一步整理文章线索。
3.成果展示
(1)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东晋太元年间一个武陵郡的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离开后再寻桃花源却未果的故事。
(2)线索: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和渔人一起走过了这世外桃花源,见证了这一场梦幻之旅。桃花源究竟美在何处,让“渔人”念念不忘?“渔人”为何又无法再寻到桃花源?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品读文本。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本课学习内容,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拓展延伸
1.本文文言现象小结
(2)通假字
①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②具答之(“具”同“俱”,详细。)
(3)古今异义
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不变。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的是运输事业。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指已婚男子的配偶。
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芳草鲜美 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指食物味道可口。
(4)一词多义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机,不久。
便舍船:动词,舍去。
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鸡犬相闻:动词,听见。
村中闻有此人:动词,听说。
(5)词类活用
①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②初极狭,才通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通过。
③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④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尽,走到尽头。
(6)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②省略句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仿佛”前省略主语“小口”。)
b.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主语“渔人”。)
c.问所从来(“问”后省略宾语“之”。)
d.林尽水源(“尽”后省略介词“于”。)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文中文言现象的整理总结,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
跟随情境课文诵读本文,两两一组,互相诵读并点评。
要求:(1)读准字音和节奏。
(2)读出渔人情感的变化。
2.课后作业
(1)基础作业:根据文意记忆背诵本文。
(2)拓展作业:课下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线索——渔人行踪: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桃花源记》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加以品析,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和作者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加以品析,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和作者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在疏通文意的同时,和渔人一起过桃花源,浮光掠影地感受了桃花源之美。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文本,发掘这令人神往的桃花源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探究文章关键词,理解文章主旨。
二、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文末作者写道:“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想一想,渔人是如何描述桃花源的,以至于太守会立即派人随其往?
1.探究任务
结合课文内容,以“桃花源是个 的地方”的句式,说说桃花源的特点。
2.探究方法
(1)自由朗读全文,圈画出你认为展现了桃花源特点的句子。
(2)结合课下注释和上节课的翻译,用一句话或关键词总结其特点,批注在书本旁。
(3)反复诵读,读出桃花源之美。
3.成果展示
(1)桃花源是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写出了桃花盛开、花繁叶茂、一派生机的纯美景象。“鲜”重点写青草色,似乎带着大地与生俱来的蓬勃生机,丛丛芳草,碧透晶莹,望之身心俱醉。在芳草的映衬下,“落英缤纷”,飘若红雨,真是人间奇景,美不胜收。
(2)桃花源是个生活安闲和乐的地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写出了桃花源内田园风光之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中,写出了桃花源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劳作、服饰与外人无异,精神状态却是“怡然自乐”,表现了桃花源内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
(3)桃花源是个民风淳朴的地方,“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写出了桃花源村民纯朴和美、热情好客的性情。
(4)桃花源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可以看出桃花源村民选择避世不出,已经与世隔绝很久;从“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中,可以看出桃花源村民并不想与外界相通,想继续过与世隔绝的生活。
3.活动小结
桃花源是个与世隔绝、环境优美、生活安逸、民风淳朴的所在,而这一切也再次浓缩于“说如此”一句中,这也充分体现了陶渊明“言简意丰”的特点。
教师点拨:文中还有这样一处句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明确:桃花源中人说是因避乱来此与世隔绝,因此从“皆叹惋”可以想见,渔人所说的当世的情形与“先世”的生活相比,不见得变得更好,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巨大:一边是混乱不堪,一边是安静自然;一边是苛捐杂税,一边是怡然自乐;一边是战乱频仍,一边是安泰和谐……种种对比,凝结于这短短一句话中。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文内容进一步梳理,帮助学生感受桃花源的意境,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合作探究
如此美好的桃花源,难怪会吸引太守和“高尚士也”的刘子骥的寻找。但即使渔人“处处志之”,却依然遍寻不得。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结尾呢?
1.探究任务
结合相关资料,探索作者设置的结尾的深意。
2.探究过程
(1)阅读课件展示的资料,结合课后习题中的注释弄清桃花源诗的意思。
(2)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交流。
角度:桃花源对于作者而言代表了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设置两个人物去寻找桃花源未果?
桃花源的寻而不得,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想法?
(3)整理发言成果,形成小组结论,选择一位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在班级发言。
3.相关资料
(1)本文创作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421),作者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作者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 桃花源诗
陶渊明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4.成果展示
(1)《桃花源诗》勾勒了一个勤事农耕、四季不辍,没有剥削、自给自足,民风古朴、童叟咸乐的美好社会景象。这样的景象与《桃花源记》如出一辙,共同显现了陶渊明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
(2)太守和刘子骥失望而归,其实在文章中早有暗示。渔人在桃花源做客时,桃花源人就告诫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文章末段用这二人寻访未果的事迹告诉人们,这样的理想境界只是渔人的偶遇,其实并不可得。刘子骥是与陶渊明同时代的真实人物,将这样的真人写进去,奇幻的故事中又介入了真实成分,文章便又多一道曲折变化;兼之他不是太守这样的世俗人物,而是一位“好游山泽”的名士,这便又对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做了进一步的渲染与补充。但即便是如刘子骥一般的“高尚士”,也只能是“未果”,桃花源永远隐没在奇山秀水之中,留给世人永远的期盼与无尽的神往。
(3)而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仍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着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同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因此这篇文章中,既有作者的美好理想,也包含了作者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
设计意图:借助合作探究,结合文章内容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主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文本,从文字中感悟到陶渊明在理想境界不可得的情形下,追求远离世俗纷扰,在自然美景与田园劳动中找到美好、自由、安宁的理想世界的美好景愿。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本课学习内容。
五、拓展延伸
1.类文阅读《归园田居(其一)》
在《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是最终不可寻迹的理想。在现实中,陶渊明最终选择归隐山林,建造了属于他自己的世外桃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强对作者及其理想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1.课堂练习
讨论:你认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在当代是否还适用?
参考答案:在我国文化的衍生过程中,“世外桃源”也一直承载着国人对远离都市喧嚣、清静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与内心追求;在当前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也彰显着东方文明特有的审美追求与社会理想。
2.课后作业
你心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的?写一小段文字表现出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模仿《桃花源记》中的表述,用文言文来表现。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迁移技能。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桃花源 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