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1《过秦论》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1《过秦论》学案 (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1 07:5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过秦论》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贾谊以及《新书》的相关知识,了解秦灭亡的历史。
2.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划分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
3.体会文章极力铺张渲染的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4.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的论证技巧,明白文章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教学课时】
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秦,究竟为何从大一统的盛世急速走向了灭亡,一直是史学家、政治家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贾谊的名篇——《过秦论》,看看贾谊对这个问题是如何思考的。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1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政论和辞赋两类。政论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服鸟赋》最著名。
2.了解《新书》
《新书》是汉贾谊撰政论。十卷。原本五十八篇,今佚其三篇。多取《汉书》谊本传之文割裂章段,颠倒次序,加以标题。疑旧本残缺,好事者取本传所载,离析其文而为今本。然亦有为《汉书》所不载者。其书《制不定》《连语》及《礼》等篇中,有关于黄帝、炎帝、纣、周武王等传说。
三、解题
1.过,名词用作动词,指出……的过失。
2.秦,秦朝。
3.论,是文体的一种,属议论文。论是论述,即发表自己的主张,阐明事物的道理,其目的主要在于立。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如《过秦论》《六国论》等。
4.《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
四、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明确字音
崤函(xiáo)  膏腴(yú)  合从(zònɡ) 逡巡(qūn)
遗镞(zú) 漂橹(lǔ) 鞭笞(chī) 藩篱(fān)
黔首(qián) 隳名城(huī) 锋镝(dí) 户牖(yǒu)
劲弩(jìnɡ) 氓隶(ménɡ) 锄櫌(yōu) 棘矜(qín)
长铩(shā) 万乘(shènɡ) 作难(nàn) 度长絜大(xié)
(二)初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段), ② 。
秦的兴亡史 。(叙事) ③ 。
全文思路 ④ 。
第二部分(第5段),
秦灭亡的原因 。(议论) ⑤ 。
第1段:秦国势力的崛起。
第2段:秦国势力的进一步发展。
第3段:秦王统一天下。
第4段: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
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三、文本研究
(一)研读第一自然段
活动一:
1.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君臣固( )守以窥( )周室,有席( )卷天下,包( )举宇内,囊( )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 )耕织,修守战之具( ),外连衡而斗( )诸侯。于是秦人拱手( )而取西河之外。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拥雍州之地,君臣固(牢固地)守以窥(窥视)周室,有席(像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像包裹一样)举宇内,囊(像口袋一样)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从事)耕织,修守战之具(器械),外连衡而斗(使……争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而取西河之外。
2.翻译句子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3.一词多义——固
齐据险地之固(坚固),敌攻,将欲战。齐将田忌固(坚决)止之。以敌将屡有建树,有自满之心,日益骄固(固执)。田忌故固(坚守)壁不战,方胜之。史论:齐固(本来)有胜之势,且田忌有谋略,岂不胜哉?
活动二:问题探究
1.秦始皇时期,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为秦统一打下了哪些基础?
①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②人和--君臣固守(君臣齐心),商鞅佐之(任用商鞅等人)。
③秦孝公的野心--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统天下。
④政通--基本国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整治、修理,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实行“仁政”。
⑤成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本文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
材料是为论点服务的。本文的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这一点,首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已经说明了,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活动一:
1.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
孝公既没( ),惠文、武、昭襄蒙( )故业,因( )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 )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 )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 )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 )而重士,约从离( )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 )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 )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 )制( )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 )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 )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 )矢遗( )镞( )之费(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追亡( )逐北(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 )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孝公既没(同“殁”,死),惠文、武、昭襄蒙(继承)故业,因(沿袭)遗策,南取汉中,西举(攻取)巴、蜀,东割膏腴(肥沃)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使……变弱)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招纳)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互相援助)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贤人)而重士,约从离(使……离散)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这一类人)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这一类人)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这一类人)制(统领、统率)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攻打)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迎接)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丢失)矢遗(丢失)镞(箭头)之费(损失),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弱点),追亡(逃走的人)逐北[溃败(的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趁着)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2.翻译句子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3.一词多义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用兵器杀)其友,勿劝。

陈涉亡,众豪杰举(推举)项羽为帅。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不意刘邦先举(攻取)咸阳,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然意不决,范增举(举起)玉玦促之。樊哙闯入,声讨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尽,全,都),且举(举出)沛公待项王之事,告项王莫令事不举(成,
成功)。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本段总写叙述了五位秦国国君的情况,前三位皇帝怎样统治国家,效果如何?它的强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惠文王、武王,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实行“仁政”,地域版图不断扩大,秦国实力又强,引起各诸侯的恐惧,他们开始想策略抵抗秦国。
六国诸侯攻秦的策略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综合实力如何?在和秦国的较量中结果如何?
策 略 具体表现 实力
政策 约从离衡、离间秦国营垒 九国会盟,联合
人才 不惜代价,招贤纳士,尊贤重士 人才济济(战国“四君子”,战略决策家、外交家、军事家)
实力 十倍之地、百万之众 地广、师众
结果: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从散约败,争割地赂秦,强国请服,弱国入朝,秦毫不费力,使诸侯皆困,秦胜九国败。
3.着这么多的笔墨写诸侯的实力,其用意何在?
笔起波澜,秦国走向强大的路上总得有一些更强大的陪衬,而九国之师不堪一击,更加突出了秦国之更强。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从实力上说,秦国弱,九国强;从结果上说,极力渲染诸侯声势,突出秦人困诸侯之易,以诸侯失败反衬秦在走向强大之路上无可抵挡,为后文与陈涉力量对比作铺垫,照应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三、研读第三自然段
活动一:
1.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
及至始皇,奋( )六世之余烈( ),振( )长策( )而御( )宇内,吞二周而亡( )诸侯,履( )至尊( )而制( )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 )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 )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 )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以愚( )黔首( );隳( )名城( ),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 )天下之民。然后践( )华为城,因( )河为池(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 )臣精( )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 )千里,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
及至始皇,奋(振兴)六世之余烈(功业),振(举起)长策(马鞭子)而御(驾驭、统治)宇内,吞二周而亡(使……灭亡)诸侯,履(登上)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指帝位)而制(控制)六合(天地四方),执敲扑而鞭笞(奴役)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把……作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托付)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使……退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仇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言论,这里指著作),以愚(使……变愚蠢)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隳(毁坏)名城(高大的城墙),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使……变弱)天下之民。然后践(踏)华为城,因(凭借)河为池(护城河),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可靠的)臣精(精锐)卒陈利兵而谁何(盘诘查问)。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坚固的城池)千里,子孙帝王(称帝称王)万世之业也。
2.翻译句子
(1)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一词多义——因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1)介词,根据,依靠,凭借。(2) 动词,沿袭。(3)名词,原因。(4)介词,趁着,趁此。(5)副,于是,就。(6)介词,凭借(7)介词,经由,通过。(8)介词,因为。(9)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义重出有何作用?
四句亦只一意,极言始皇之强,非一辞而足也。
2.本段中哪句反映秦始皇的统治方式?请用原话回答。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中心句
3.秦始皇统治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业绩如何?
措施 特点 业绩
对外 军事(南扩大版图,收百越之君;北筑长城守边境防匈奴) 武力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威振四海。
对内 政治、文化、刑法、地理形势(愚民、弱民、防民即以民为敌) 暴政
第三课时
一、检查第三段的背诵、默写
二、研读第四自然段
活动一:
1.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
始皇既没( ),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 )牖( )绳( )枢( )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 )行伍( )之间,而倔起( )阡陌( )之中,率疲弊之卒,将( )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 )竿为旗,天下云( )集响( )应,赢( )粮而景( )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始皇既没(同“殁”,死),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然陈涉瓮(用瓮做)牖(窗户)绳(用草绳系)枢(门扇开关的枢轴)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平常的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置身,参与)行伍(军队)之间,而倔起(兴起)阡陌(田野)之中,率疲弊之卒,将(率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举)竿为旗,天下云(像云一样)集响(像回声一样)应,赢(担负)粮而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翻译句子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一词多义

孔子率(带领)弟子东游,路遇一妇人倒地,遂问弟子何事。子路对曰:“病也。”且率(轻率)尔以草根治。孔子不解。子路曰:“病者,大抵以其根治,病皆好。”颜渊不以为然,驳曰:“如此,病者率(全都)用草根乃愈;然病者或死,则何如?”

陈涉本是氓隶之人,其能不及蒙恬之徒(这些人)。而与卒同苦,战时常舍车而徒(徒步)行。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至宫,而不见,其友徒(白白地)见欺,曰:“徒(空)有帝王之表。罢也,吾辈不计矣,徒(只)记旧时之谊也。”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本段是如何描写陈涉的队伍力量之弱小的 目的是什么
描写:①领袖出身卑微:一瓮牖绳枢之子,迁徙之徒;
②领袖才能之劣: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③举事之急:一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④兵力之弱疲弊之卒,数百之众;
⑤装备之差: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目的:①说明强秦并不是毁于强大的外部力量,而是统治者自身出现了重大问题,即“仁义不施”,陈涉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②与前三段形成鲜明对比:秦国面对强大的列国联盟,能以弱胜强统一天下;面对弱小的陈涉,反被击而溃。原因何在 令人深思。为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做了充分而必要的准备。
三、研读第五自然段
活动一:
1.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
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 )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 )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 )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非及向时( )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 )山东之国与陈涉度( )长絜( )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 )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 )万乘( )之势,序( )八州而朝( )同列,百有( )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 )而七庙( )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且夫天下非小弱(变小变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和本来一样)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锋利)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匹敌,相当)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方法),非及向时(先前)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假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量)长絜(衡量)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相提并论)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造成,获得)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之势,序(安置使有序)八州而朝(使……朝见)同列,百有(同“又”)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起事)而七庙(古代天子的宗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翻译句子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活动二:问题探究
本段是如何将陈涉与九国之师作对比的 作用是什么
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装备等方面,将九国之师与陈涉作对比,均不可“同年而语”。
作用:在突出秦亡的原因不在山河,不在陈涉,只能从秦自身去分析,使文章很自然地转入对秦末揭示答案蓄势。
2.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贾谊认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观点一:我认为贾谊的这一观点是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角度出发的,但因为这一主张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了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他的主张是带有进步性的。
观点二: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揭露、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四、赏析文章的表达技巧
1.“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好吗?
不好。①文段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②这样写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与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为之埋下了伏笔。③这样写增加了行文的气势,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对比内容 对比作用
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后亡的对比 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宏伟、角度清晰。主客观形势不同,强弱、盛衰、难易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有力地突出了中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与六国的对比
秦与陈涉的对比
陈涉与九国之师的对比(出身地位、军队装备、军队素质、指挥作战能力等的对比)
五、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从文中你还能读出秦朝灭亡的其他原因吗 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观点一:滥用武力是主因。秦朝在统一过程中,依靠自身的武力,大肆征伐;在统一天下之后,又北征匈奴,南征百越。久战力竭,顾外而不顾内,是其灭亡主因。
观点二:滥用民力是主因。秦朝在统一天下之后,筑长城,建阿房,修骊宫,劳民而伤财,百姓得不到休养生息,农业得不到大力发展,这是主要原因。
观点三:骄傲自大是主因。秦朝在统一天下之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骄傲自大使其失去天下。
六、拓展阅读
大风悲歌
湘水悠悠,一叶扁舟,承载着一个忧郁的青年男子。船舷划开的水波,勾起了他对屈原的怀想,两行清泪溅起了湘水朵朵涟漪。这是西汉的天空,无论如何,汉朝的天空下,容不得一个才华出众的青年在长安城里栖身。
这青年就是贾谊。贾谊是汉代难得的青年才俊,他博学多识,才华横溢,二十出头便入长安,被文帝召为博士。贾谊才思敏捷,聪慧过人,每次文帝将诏书交由博士们商议,未及大家发言,贾谊的滔滔宏论就让大家无言以对。
西汉初,朝中大臣大多是靠打仗封赐官职,个个行伍出身,文化水平低下。文帝是在众大臣铲除诸吕集团阴谋后拥立为代王的。文帝虽然对那些大臣们主张的“无为而治”不满意,但思谋着自己今天地位的来源也就只好听之任之了。
就在这个时候,贾谊出现了。犹如鸡群中的一只丹顶鹤,大江中的一叶孤帆,贾谊也实在耀目得与众不同,因此,贾谊深得文帝称许,破格提拔他为太中大夫,让那些老博士们脸面无光。起初,大家还能容忍,渐渐地,有人就开始排挤他了,尤其是周勃、灌婴等老重臣对贾谊极为不满。周勃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是周亚夫的父亲,他甚至贬低贾谊,说是洛阳人年纪轻轻,读了一点书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还想专权!本来汉文帝欲擢升贾谊为公卿大夫,也只好改做长沙王的太傅了。长沙地界蛮荒地湿,盗匪横行。说是去任太傅,其实和被贬官没有二致。所以,在去任途中,船过湘水,自然联想到了屈原遭贬被放逐湘水,最终抱石自沉汩罗江的情形,难免伤心落泪。
说实在的,文帝对贾谊的才略是十分赏识的,当时的许多律令改革,都采纳了贾谊的建议。但他是众大臣和同姓诸侯王拥戴起来的,要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文帝不可能为了贾谊而贸然得罪这两大集团,只好将贾谊改任长沙王的太傅。这也是文帝采取的一个不得已的折中办法,既封了大臣们的口,也不至于留任朝中给自己惹来麻烦。
贾谊的悲剧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他自身的缺失。也许因为过于一路坦途,缺乏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在他深得文帝赏识的时候,有些操之过急,没有把握住分寸和时机,没有看清朝中旧势力的强大影响,没有看到内在的隐患,而是一味地露出了锋芒,这锋芒在不自觉间已扎伤了周围的人。扎了无名小卒、虾兵蟹将无关紧要,可他偏偏扎伤的是功臣和诸侯王。因此,贾谊越是深得文帝宠幸,越发遭到大臣们的排挤、仇视和厌恶,让自己陷于孤军作战的境地。他们视贾谊为“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的初学少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风吹得多了,皇帝也难免耳根软。改他做太傅也算是幸运的了,否则,治你个“莫须有”,又算得了什么?难怪苏东坡认为贾谊有王佐之才,却不善于自用,“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
贾谊一走,文帝几乎被一帮没有文化的大臣包围了。无人和他谈古论今,说天道地,也就是如今人们惯用的一句话“没有共同语言”。他觉得心里十分烦闷,于是,就又召回了贾谊。贾谊本以为文帝该重用他了,谁知却是竹篮打水,让他空欢喜了一场。文帝召他回京,却是向他询问有关鬼神的事情。但无论如何,贾谊不想失去这次机会,他一心想离开那个蛮荒之地。于是,他和文帝专心地谈论起鬼神的事情来。贾谊独到的见解使文帝听得入了迷,竟然忘了君臣之分,将身子移得越来越靠近贾谊。此后,文帝感叹自己不如贾谊。文帝一高兴,就将贾谊改做了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是文帝最小的儿子,深得文帝喜爱。让这样一个才华出众的老师教自己的儿子,也算是文帝的私心了。“名师出高徒”,儿子怎么会不成材呢?只要贾谊尽心尽力,有朝一日,总会东山再起的。
绳子偏从细处断。梁怀王出猎,偏巧从马上摔下,当场而亡,贾谊刚刚寻找到的一座步入坦途的桥梁断了,他觉得自己的希望破灭了。于是,整日陷入郁闷忧愁的境地,不到两年哭死在了湘江边,成了屈原之后,湘水的第二个冤魂!
有时我在想,贾谊的哭死,不是作秀,就是后人的牵强附会。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怀王的死断送了贾谊的坦途,让贾谊赖以扶摇直上的梯子折断了,赖以庇荫的大树轰然倒塌了,从此,即将步入仕途的希望破灭了。他是在哭自己的命运和遭际,就如老母鸡孵了一冬的小鸡将要破壳见日月的时候却破裂了。他能不在乎吗?贾谊的确是过于在乎自己了,过于看重仕途了。在一个人把仕途看得比命还重的时候,那他自然就不要命了,无论以什么方式。我为贾谊悲哀!
七、素材积累——贾谊名句
1.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2. 君国子民者,反求之己,而君道备矣。
3. 世人不以肉为心则已,若以肉为心,人之心可知也。
4.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5.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
6.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7. 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8. 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