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试一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
(2)形貌昳丽 ( )
(3)吾孰与徐公美 ( )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
(5)王之蔽甚矣 ( )
(6)时时而间进 ( )
(7)期年之后 ( )
2.翻译下列句子。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先秦历史散文体例多样,有编年体的,如《左传》,有国别体的,如《战国策》。
B.《战国策》是由西汉学者刘向编订而成的,分12国策,共33篇。
C.《战国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从自己生活中的小事谈起,采用设喻讽谏的方式,使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增强国力。
二、精彩段落——品一品
阅读课文,完成4~6题。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忌不自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①朝服衣冠 ②有时朝发白帝
C.①闻寡人之耳者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①时时而间进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5.翻译下列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
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
(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我选第__________句,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做一做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7~11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诏,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7.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老父,衣粗衣 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谤讥于市朝 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两则选文表达的共同主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略说说【甲】文中进谏人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乙】文“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一句中“此三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者患处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1)长,这里指身高 (2)光艳美丽 (3)谁,哪一个
(4)确实 (5)蒙蔽,这里指受蒙蔽 (6)间或、偶尔 (7)满一年
2.答案:(1)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2)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使我的耳朵能够听到的,(能够)受到下等奖赏。
(3)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3.【解析】选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4.【解析】选B。B项中①②均为“早晨”;A项中①相信,②信用;C项中①使……听到,②听见;D项中①偶尔,间或,②参与。
5.【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要做到字字落实、文从字顺。另外,句(1),要注意“观”“之”“甚”的含义。句(2),要注意“面刺”“上”的含义。
答案:(1)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很深了。
(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失的人,(能够)受到上等奖赏。
6.【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理解及语言组织能力。句(1)要围绕“有自知之明”或“善于思考”来批注。句(2)要围绕“进谏的人多”和“齐国的积弊多”来批注。
答案(示例):(1) 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真是一个善于自省的君子。
(2) 进谏的人真多,齐国的积弊也真多!君主只要广开言路,官吏百姓就敢于说真话,国家政治就会清明。
7.【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要结合语境释义,要特别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
答案:(1)当面 (2)穿 (3)在 (4)他(代老父)
8.【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甲】文为课内文言文,容易把握其主旨,【乙】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思考作答。
答案:统治者应该有勇气广开言路,善于纳谏。
9.【解析】根据齐威王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和广开言路的特点思考作答。
答案:由于齐威王敢于纳谏,广开言路,使得齐国大治,民众对齐威王治国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意见越来越少。
10.【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代词的所指代内容的能力。“此三者”的具体内容应在前文中,结合前文大意及“父曰”的内容思考作答。
答案: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11.【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可直译也可意译,要把“者、去、之、恶、患”等重点词语理解到位,句意要正确。
答案: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
附【乙】【译文】
孙叔敖做楚国的令尹,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说吧?”老人说:“是有话说。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