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NO:21
课 题 雷鸣电闪波尔卡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欣赏 课时 1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乐曲轻快、热烈的情绪。
过程方法 设计声势练习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之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作品的了解。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情绪
难点关键 划分乐曲结构
学情分析 雷鸣电闪被人们视为大自然严峻、威慑力量的象征,然而,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却别开生面地将其写入了这首欢快的舞曲中。随着乐队快速跳荡的律动,即给人以雷鸣电闪的联想,又夸张了音乐进行中的某些节奏重音,与乐队相映成趣,给人以生机盎然、热闹非凡之感。
教学准备课程资料 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要求程度 动态调整
一、导入介绍19世纪欧洲风靡舞曲的情况,导入本课。教师:欧洲的19世纪被称作“自由的世纪“,也被称为”跳舞的世纪“,有一首乐曲很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跳舞的痴迷状态——雷鸣电闪波尔卡。二、初听乐曲片段,听前提问:你听到模仿自然界电闪雷鸣的声音了吗?它们是用什么乐器模仿的?三、欣赏第一部分:1、 欣赏第一主题:这段主题音乐有什么特点?哼唱主题。学生分两组共同体验音乐。2、 欣赏第二主题这个主题和第一主题相比在力度、旋律方面有哪些不同?情绪有何变化?表现了什么情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设计图形谱,设计好以后,随录音一起参与音乐表现。3、完整聆听第一部分,并作教材44页练习。A段主题的情绪欢快,好像人们在尽情地跳舞。B段主题的力度加强,节奏更活跃,使情绪更加热烈。四、欣赏第二部分:1、 欣赏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与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中间夹杂着闪电声和雷声,听到后用敲击桌子表示雷声,用摇动音乐书表示闪电声。随音乐哼唱这部分主题。2、欣赏第二主题:这一主题加入了很多什么音符?情绪变得怎么样?学生参与音乐实践。2、 完成教材45页练习。五、欣赏第三部分:乐曲的第三部分重复了前面的哪个部分?六、欣赏尾声:力度和速度变得怎么样?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根据音响效果与自己的感受、理解随录音即兴指挥。七、完整欣赏:观看音乐会演奏的视频,在有雷鸣电闪的地方,跟随乐队一起模仿定音鼓与钹的演奏。八、拓展:1、简要介绍约翰施特劳斯。介绍波尔卡舞蹈。2、观看波尔卡舞蹈视频,学跳几个波尔卡舞。 这首作品是一首具有描绘性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要素在模拟自然界音效时的方式和作用,加强学生对音乐表现力的认识。把乐曲的表现情绪、运用的创作手法与演奏乐器相结合,让学生综合起来感受、理解作品。向学生拓展介绍波尔卡,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雷鸣电闪波尔卡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