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汉字真有趣
汉字的演变
1.笔画由繁到简。
2.由象形到抽象,象形性逐渐减弱。
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因鼎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这种文字叫做金文(铭文、钟鼎文)。
金文
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它是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金文线条较之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
王孙遗者钟(楚)
毛公鼎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而成,人称之为“小篆”,字体略长而齐,笔划圆匀秀美。
大篆出现在西周后期。跟金文比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线条化;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图为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最终形成一种新字体。
隶书在汉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
为了便于快捷地书写,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粗细有致的笔画;将小篆纵长内聚的结体风格变为横扁舒展。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产生于东汉末年,长盛不衰。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被称为汉字字体楷模。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楷书、草书、行书(同时出现)
“欧体” 欧阳询
“颜体” 颜真卿
“柳体” 柳公权
“赵体” 赵孟頫
楷书四大家
草书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相连、结构简省、偏旁假借而成的一种字体,其艺术欣赏价值往往大于实用价值。主要分成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
怀素 《自叙帖》
行书
行书连笔不多,书写快速方便,字形较易辨认,平时使用较广泛。
《兰亭序》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修契”宴会上,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汉字的演变
1.笔画由繁到简。
2.由象形到抽象,象形性逐渐减弱。
听完了对汉字演变的介绍,以下知识你记得吗?
1、汉字演变的顺序是: 、金文、 、 、 。
2、奠定汉字方块字基础的是( )。
A、楷书 B、金文 C、篆书 D、隶书
3、被称为古文字和今文字分水岭的是( )。
A、楷书 B、金文 C、篆书 D、隶书
4、被称为汉字字体楷模的是( )。
A、楷书 B、金文 C、篆书 D、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