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A项,“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提高乡村人口素质、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就是实现乡村振兴”错,曲解文意,文中是“乡
村教育是…它有助于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C项,“乡村现代化对我国全面现代化的实现起决定性作用”错,夸大
了乡村现代化的作用,文中只是说“没有乡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我国的全面现代化”,而我国全面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不是只
有乡村现代化一个因素。D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满足了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又加强了农村文化建设”
错,曲解文意,文中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2.D(“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错,材料二没有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
3.B(强调的是消费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建设无关。)
4,①材料一侧重于从乡村教育的角度论述乡村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应如何强化乡村教育发展:②材料二从文化的角度论述加
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存在的不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①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发展农村文化市场:②引导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倡导农民积
极主动参与文化活动;③基层领导积极组织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吸引农民参加。(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
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B(雌蜘蛛是在蜜蜂死了之后才吮吸蜜蜂的血。)
7.B(“对比”不明显,“突显了双方力量的悬殊”也不准确。)
8.①雌蜘蛛捕捉蜜蜂时,描写鲜红的月季花既表现了雌蜘蛛强壮的生命力,也反衬了蜜蜂命运的悲惨;②雌蜘蛛筑巢时,用月季花花
瓣因暑热而扭拧起来,散发出微弱的香甜,表现了雌蜘蛛此时也开始衰落;③雌蜘蛛育儿时,用白日下的月季花竞相争鸣,既表现了
对新生命的欢迎,渲染出小蜘蛛的勃勃生机,也反衬了雌蜘蛛结局的悲惨;④雌蜘蛛死亡时,描写了月季花的枯萎,暗示了雌蜘蛛的
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每点2分,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
9.①照应标题“女性”,交代了雌蜘蛛的结局,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丰富文章内容:;②雕蜘蛛孤独寂寞地死去与上文小蜘蛛们的生命
活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母爱的伟大,丰富雌蜘蛛的形象,③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借雌蜘蛛的一生突显女性残忍与柔情并举
的一生,突出文章主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10.C(原文标点为: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治,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且王不能守先王之社稷,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
走而之城阳之山中。)
11.A(A项中的两个“常”意义不同,前者意为“经常”;后者意为“固定的”。B项前者指同一类人:后者引申为劝酒。)
12.B(“貂勃去后故意多日不返”错,文中没有体现出貂勃是“故意”不回去。)
13.(1)楚王派将军率领万人来帮助齐国(抵抗燕军),如今国家已经安定了,为什么不派使者向楚王表示谢意呢?(第二个“将”“谢”、
状语后置句各1分,语意通顺1分)
(2)(他)在国内治理百姓,安抚民心,救济穷困的人,弥补不足的人,对百姓广施恩惠。(“牧”“循抚”“振”各1分,语意通顺1分)
14.①先将周文王礼待吕尚、齐桓公礼待管仲与齐王不敬田单做对比,凸显齐王之错。②然后动之以情,列举田单诸多功劳,说明齐王
做法欠妥。③最后晓之以害,不杀九子将危及国家。(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貂勃经常中伤田单,说:“安平君是个小人。”安平君知道后,故意摆设酒宴来招待貂勒,说:“我是怎么得罪了先生,使得先生经常
在朝廷上赞美我?”貂勃说:“跖的狗对尧狂叫,并不是因为跖高贵而尧卑贱,狗本来就对不是自己主人的人狂叫。”安平君说:“恭敬地
听到您的命今了。”第二天,就把他推荐给齐襄王。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
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内源性要素,它有助于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有利于阻
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提高乡村人口素质。此外,乡村教育也是推进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优化乡村文化生
态、增强乡村发展综合能力、最终实现乡村现代化的关键一环。
回顾过去十年,乡村教育发展成就显著。首先,乡村学校的布局得到了优化。各地政府加强了城乡义务教育
统筹力度,强化了在人口较为集中、生源有保障的乡村设置完全小学。地处偏远、生源较少的地方,一般也在村里
设置低年级学段的小规模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寄宿需求,还在乡镇设置寄宿制中心学校。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乡村
学校弱化和乡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降低了孩子上学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能够就近
入学,确保辍学生动态清零目标的实现。其次,乡村学校的办学硬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许多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
也具有了颇具现代化气息的救室、实验室、操场、食堂、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还建设了报告演艺厅、球场、图书室
等。过去只有城市学校才可能拥有的教育条件,如今也在乡村小学变为现实。这有力地保障了乡村孩子的身心健
康发展。再次,乡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伴随着乡村教师津贴、乡村教师荣誉证书、乡村教师“国培”
“省培”、乡村教师“特支计划”等政策的落地实施,乡村救师的存量基本巩固、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乡村教师定向
培养计划、城市教师和优秀大学生支教行动等给乡村学校带来了新鲜血液,优化了乡村教师的队伍结构,有力地促
进了乡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面向未来,应进一步强化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没有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