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鲁科版 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 势能及其改变
第一章 功和机械能
鲁科2019
高中物理必修二
重力势能EP
弹性势能EP
动能Ek
WG=EP1-EP2 =-△EP
势能
机械能
W弹=EP1-EP2 = -△EP
W合=Ek2-Ek1 =△Ek
动能
1.概念: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用符号 E 表示。
一、机械能
一、机械能
2.表达式:
3.机械能是标量,具有相对性
1.一般选地面为参考系
2.确定零势能参考平面---重力势能通常选地面为零
弹性势能通常选原长为零势能
物体运动时,动能与势能会发生相互转化。
射箭时
弓的弹性势能减小,箭的动能增大
弹性势能
动能
物体运动时,动能与势能会发生相互转化。
荡秋千
高度降低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重力势能
动能
最低点:
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高度升高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重力势能
动能
·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想一想:机械能的总量是否保持不变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h1
h2
1
2
h
情景一:只受重力作用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
1、根据动能定理
2、根据WG=-ΔEp
V1
V2
思考:两个式子的含义?
动能增加
△EK
重力势能减少
△EP
初态机械能
E1
末态机械能
E2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小球沿光滑曲面下滑
mg
FN
h1
h2
情景二:除重力之外还受其他力,但只有重力做功
1
2
分析: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做功?
重力势能变化?
动能变化?
0
物体只有重力作功,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思考:除重力之外,有其他力做功时,机械能会守恒吗?
h1
h2
1
2
h
V1
V2
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
W总=WG+Wf
EK2-EK1
EP1-EP2
EK2+EP2=EK1+EP1+Wf
E2=E1+Wf (Wf<0)
根据动能定理
机械能不守恒
Wf =E2-E1
除重力外的其它力对物体做功导致了物体机械能的变化,W其他=ΔE
2
1
v1
v2
情景三:只有弹力做功
1、根据动能定理
2、根据W弹=-ΔEp
WF= EK2-EK1
WF= EP1-EP2
EP1+EK1=EP2+EK2
在光滑水平面上反弹回来的小球
物体只受弹力作用,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h1
h2
1
2
h
V1
V2
mg
FN
h1
h2
1
2
2
1
v1
v2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这类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系统内的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条件
1.动能增加,势能一定减小,且动能增加量等于势能减小量。
2.动能减小,势能一定增加,且动能减小量等于势能增加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
(1)EK2+EP2=EK1+EP1 即E2=E1
2、表达式:
机械能守恒观点
(必须先选0势能面)
能量转化观点
ΔEk=-ΔEp
或 ΔEk增=ΔEp减
意义:初末状态机械能相等
物理意义:系统势能的减小量(增加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减小量)
(2)
3、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重力做功或弹簧弹力做功
(1)物体只受重力或弹簧弹力,不受其他力
(2)物体除受重力或弹簧弹力外,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
(3)除受重力、弹力外,还受其他力,其他力做功,但做功代数和为零
F1
F2
A
B
【例题1】判断下列各题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将小球斜抛出去后
木块沿光滑固定斜面下滑
降落伞匀速下降
G
G
G
FN
f
√
√
用绳拉着一个物体沿着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
×
×
【例2】试判断下列各运动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均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
1. 抛出的手榴弹的运动
2. 细绳拴着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3. 手拉着一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
4. 套在光滑圆环上的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
5. 起重机吊起一物体
6. 自由下落的小球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
7. 弹簧下吊一小球上下振动
8. 蹦极
√
√
×
√
×
√
√
√
【例5】
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如图), 摆长为l ,最大偏角为θ .如果阻力可以忽略,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
〖解〗
选择小球在最低位置时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有 :
Ek2+Ep2=Ek1+Ep1
所以 v =
θ
O
l
A
C
设小球在最低点时速度为v
即 mv2= mgl ( 1- cosθ)
【互动探究】
上述例题能否用机械能守恒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计算,ΔEk=-ΔEp
解:设小球达到的最低点为参考平面。
则 , , ,
由于该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则
解得
【例7】以10m/s的速度将质量为m的物体竖直上抛出,则:
⑴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⑵上升时在何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阻力忽略)
【解析】因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⑴以地面为参考点,则:
在最高点动能为零,故:
由E1=E2得:
v0
h
最高点
所以
v0
h
【解析】因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⑵初状态设在地面,则:
终态设在h1高处,故:
因机械能守恒:E1=E2
最高点
h1
v1
Ep=Ek
【例7】以10m/s的速度将质量为m的物体竖直上抛出,则:
⑵上升时在何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阻力忽略)
三、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
(1)验证机械能守恒
(2)进一步熟悉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实验原理:
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点
(1)若物体由静止下落高度h时,它的瞬时速度为v,那么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mgh,动能的增加量为 mv2/2;
(2)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是相等,如果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
h
v
无需测其质量
A
B
起点
h
S1
S2
方法二:任取两点
若以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某一点A为基准,设重物的质量为m,测出物体对应于A点的速度vA 再测出物体由A点下落△h后经过B点的速度vB 则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由计算得出
机械能守恒定律即被验证。
O
无需测其质量
夹子
打点计时器
纸带
重物
?
铁架台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重物、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学生电源等。
实验步骤
(1)纸带一段吊重物,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
手提纸带,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并静止。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落下。
(2)取下纸带,并选其中一个点作为参考点,设打该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0,计算打改点时的动能,它就是重物下落过程中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的总和。
(3)分别计算纸带上其他各点对应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
注意事项
(1)实验中打点记时器的安装,两纸带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力。
(2)实验时,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记时器工作正常后才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
(3)打点记时器必须接50Hz交流低压电源。
(4)为了减小重物在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应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重物。
数据处理
m (kg) h ( m) V (m/s) 势能减少量 mgh(J) 动能增加量
ΔEK(J)
1
2
3
4
0
h
v 2
1
2
gh =
v 2
1
2
该图象的斜率表示什么?
为什么图象通过原点?
实验结论
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重锤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机械能守恒。
实验中,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 略大于 其动能增加,其原因是下落中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略有减少。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题一】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若秋千绳的长度l=2m,荡到最高点时秋千绳与坚直方向的夹角θ=60°。取重力加速度g=9.8m/s2,求荡到最低点时秋千的速度大小。(忽略阻力及秋千绳的质量,且人在秋千上的姿势可视为不变)
讨论:
(1)以谁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哪个过程
(2)研究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3)选取哪个平面为参考平面,初末状态的机械能分别为多少?
(4)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
分析
秋千绳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难以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来求解。但在摆动过程中,秋千绳拉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解
以人和秋千座椅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视为质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选择秋千在最低位置时的水平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设秋千荡到最高点 A 处为初状态,在最低点 B 处为末状态。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弄清各力做功的情况,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3) 恰当选取零势能面,并确定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的始、末状态的机械能。
(4)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
1924 年,跳台滑雪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假设运动员从雪道的最高点 A 由静止开始滑下,不借助其他器械,沿光滑的雪道到达跳台的 B 点时,速度为多少?当他落到离 B 点竖直高度为 10 m的雪地 C 点时,速度又是多少?(假设这一过程中运动员没有做其他动作,忽略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 2 )
解:
以B点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由机械能守恒得:
从B到C,由机械能守恒得:
作业
课本P27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