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开年摸底联考
4.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化学试题
A.Bi和Bi互为同素异形体
B.氯化氢的分子结构模型:。○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C.由H和Cl形成HCl的过程:H·+:+H::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D.C0,的分子结构式:0=C=0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5.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Na()H
NallCO
液
或Na()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一120一16Na一23S一32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溶液
澄洁
NaO)H(s)
不灰水
NuOH溶液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制取纯净的
B.比较Na2CO3和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
D.除去CO,中的
1.现代生活需要人们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下列有关化学的科学常识,正确的是
Fe(OH)2沉淀
NaHCO,的热稳定性
浓度的NaOH溶液
少量HC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6.实验室用M0,固体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
B.碳酸钠的俗名小苏打,可用作糕点膨松剂
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榨苹果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减缓其在空气中发生颜色变化
D.《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落下参差的斑
干燥的
业涧部
红色加茶
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能形成美景,本质原因是丁达尔效应
盐水
浓硫酸
无水Cal,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B
0
A.Si0,硬度大,可用作光导纤维
7.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山20具有两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浸Na()H溶液
C.FeSO,溶液呈弱酸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浓硫T酸
的
D.MnO,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
3.下列化合物的类别完全正确的是
液飞
蕊辮液
A.Na,CO3、碱、电解质
A.如果铜丝过量,浓硫酸可以全部消耗
B.Mg0、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
B.把品红溶液换成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验证SO2的相同性质
C.H,S04、酸、电解质
C.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褪色,说明S02的水溶液有酸性,但没有漂白性
D.C0,、酸性氧化物、电解质
D.把铜丝换成亚硫酸钠,不加热,也可完成同样的实验
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
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2023年高一开年摸底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解析】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其没有还原性,不能与氧化性物质发生反应,故不能防止食品氧化,A错误;碳酸钠的
俗名为苏打,碳酸氢钠的俗名为小苏打,小苏打可用作糕点膨松剂,B错误:榨苹果汁时加人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苹果汁在空气中
变色,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正确:雾是一种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这是胶体的性质,但月光穿过薄雾能形成美景的本质原
因是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之间,D错误。
2.D【解析】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可用作制造光导纤维,与其硬度大无关,A错误:氧化铝用作耐火材料,是因为其熔点
高,B错误:FSO,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是因为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C错误:二氧化锰具有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与浓盐酸
反应生成氯气,D正确。
3.C【解析】Na,CO,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电解质,属于盐类,A项错误:Mg0在熔融状态能导电,属于金属氧化物,属于电解质,B项
错误;H,$0,为二元强酸,是电解质,C项正确:C0,溶于水并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够导电,但不是本身导电,因此C0,属于非电解
质,D项错误。
4.A【解析】Bi和Bi互为同位素,A项错误;物质分子的结构模型包括球棍模型和填充模型,图示为HC1分子的球棍模型,属于
物质分子的结构模型,B项正确: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由H和C1形成HCl的过程:L·十.:→::,C项正确:C原子最外
层的4个单电子与2个0原子的最外层的4个单电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从而使分子中各个原子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
结构,故C0,分子的结构式为0=C0,D项正确。
5.B【解析】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所以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胶头滴管应该插入到溶液里,A项错误:加热后,碳酸氢钠能分解生成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不分解,B项正确:药品的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C项错误:CO,和HC均与NaOH溶
液反应,达不到除杂的目的,D项错误。
6.D【解析】浓盐酸易挥发,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CL2可用浓硫酸干燥,A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A项不
符合题意: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装置能收集氯气,B项不符合题意;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干燥的红色布
条不褪色,可验证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C项不符合题意: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用NOH溶液吸收尾气,D装置不能达
到实验目的,D项符合题意
7.D【解析】如果铜丝过量,浓硫酸也不可能全部消耗,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稀,而稀硫酸与铜不反应,A错误;品红
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而换成高锰酸钾溶液,由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可以验证S0,的还原性,不能验证二氧化硫
的相同性质,B错误;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褪色,说明$0,的水溶液有酸性,但是二氧化硫不能漂白紫色石蕊溶液,不能证明二氧化硫
没有漂白性,C错误;把铜丝换成亚硫酸钠,不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S0,+H2S0,(浓)一Na,S0,+S02↑+H,0,也可以
制备二氧化硫气体,可以完成同样的实验,D正确
8.C【解析】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A错误:100mL18mo/L的浓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n(H,S0,)=18mo/L×0.1L=1.8mol,若其完全与Cu发生反应:Cu+2H,S0,(浓)△CuS0,+S0,↑+2H,0,反应过程中转移
1.8mcl电子,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稀,反应就不再发生,因此足量的Cu与100mL18m/L的浓硫酸加热充分反应则转
移电子数小于1.8NA,B错误;N,02与Na,S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2个阳离子Na·和1个阴离子(O或S2-),二者的相对分
子质量都是78,则7.8gNa,02与NaS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1mol,其中含有0.2 mol Na,故含有0.2N,个Na*,C正确:在反应
S0,+3C商温sC+2C0↑中,每有3ml碳发生反应,则转移4m0l电子,而每消耗3.6g碳(其物质的量是0.3ml),则反应时转
移电子数为0.4W,D错误。
9.A【解析】氮气和氧气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A错误;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2,NO和水反应生成硝酸,路
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B正确:氮气、氧气在雷电条件下生成NO,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NO,和水反应生成硝酸,
路线I、Ⅱ、Ⅲ是大气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C正确:N,生成NH,,NH,催化氧化生成NO,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NO,和水反
化学答案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