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理清故事脉络;了解乐府民歌知识;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圈点勾画和品味语言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提高朗读感悟能力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领略到以木兰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
教学难点:
领略到以木兰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有这样一个人,她既是普通人、平民少女,又是奇女子、巾帼英雄。她既勤劳孝顺又勇敢坚毅,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她既有英雄气概,又有儿女情长,是一个鲜活而丰富的人物形象。她就是花木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木兰诗》,了解花木兰这个人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字音。
机杼(zhù)可汗(kè hán)鞍鞯(ān jiān)辔头(pèi)溅溅(jiān jiān)胡骑
(jì)啾啾(jiū jiū)戎机(róng)朔气(shuò)金柝(tuò)阿姊(zǐ)霍霍(huò)著(zhuó)云鬓(bìn)
2.采用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注释和资料,疏通文意,注意重点字词含义。
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扶将:扶持
著我旧时裳:著,穿
当窗理云鬓: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雌免眼迷离扑朔: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走,跑
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贴上。
2、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
一词多义
1、东市买骏马市:名词,集市。
愿为市鞍马市:动词,买。
2、昨夜见军帖,帖:文书。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上。
古今异义词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只。今义:但是。
2、策勋十二转
古义: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今义:转过。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师生交流讨论,探讨写法
1.提问: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铺排。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战事紧迫,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
2.教师补充讲解:“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还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古诗文中,为了使语言简洁,上文中省去下文中将出现的词语,下文中省去上文中出现过的词语,读者要把上下文联系起来,使之参互成文,合而见义。这种上下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修辞上叫“互
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可以理解为:在东、西、南、北各市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
3.提问:第四段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有何艺术魅力?
明确:(1)环境描写,表明战争的辛苦和路途遥远。
(2)写出了行军的神速。
4.教师小结:“万里”夸张地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若飞”极写行军神速。夸张,是对现实中的人物、事物做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人物、事物某一方面特征的一种修辞手法,本文中,就形象地表现了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
5.提问:第 5 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其中“百千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6.提问:面对天子的诸多赏赐,木兰有何表现?你从中感受到了木兰什么品质?
明确: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7.提问:第 6 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明确:运用了排比、对偶、互文。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渲染了全家团聚、欢乐的气氛;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可理解为:开我东阁西阁门,坐我东阁西阁床,运用了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可理解为: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运用了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俏皮爱美的本性。
(二)归纳总结,感受语言特点
1.提问: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作用?
教师 PPT 展示句子: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句子,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明确:
(1)复沓:又叫复唱,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句①引出下文“所思”“所忆”为何,强调后文的花木兰是为了军书中让父亲从军的命令而担心、忧虑。
(2)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句②不仅突出了征兵名册上父亲名字反复出现、出征已成定局的事实,而且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3)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它节奏鲜明,音调铿锵,上口入耳,很有感染力。句③采用对偶的手法写宿营之戒备警惕,亦点出战地生涯之艰苦卓绝。
(4)排比:它是由几个(一般有 3 个或 3 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组成,来增强语势,表示强调或逐层深入。句④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亲人相聚时的热烈气氛。
(5)运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作者用兔作喻,从侧面赞扬了木兰的机智、聪明。运用反问,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扮演男装的奥秘,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2.教师小结:
除了这些艺术手法,我们还发现文中有很多句子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语言更加简洁、凝练。全诗运用复沓、排比、比喻、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都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全诗大半是类似的复沓、铺排式的语句。运用这种手法,使这首诗歌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朗读指导:学生齐读课文,品味文章语言。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感人故事,不禁对巾帼女英雄肃然起敬。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上女中豪杰的故事?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在班级内交流分享。
明确:
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女英雄:穆桂英挂帅破天门;
宋代著名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击鼓战金山;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红娘子起义赴疆场。
……
四、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背诵木兰诗 5-7 段。
2.选择诗中一段故事情节,改写成现代文,要合理运用一些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
木兰诗
复沓、顶真
对偶、互文
排比、夸张
比喻、反问
善用修辞 民歌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