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1 09:1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作者介绍
阿西莫夫,美籍犹太人,儿童时代离开故土俄罗斯去了美国。他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5岁时写就过一篇科幻小说,同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青年时代攻读生物化学,18岁那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曾获代表科幻文学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字词学习
臀 骨骼 漂移 流逝 褶皱 携带
两栖 彗星 潮汐 劫难 致密 陨石
追溯 天 衣 无 缝
zhě zhòu
jié nàn
liǎng qī
tún
gǔ gé
piāo yí
liú shì
xié dài
huì xīng
cháo xī
zhì mì
yǔn shí
zhuī sù
tiān yī wú fèng
词语集释
漂移: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迁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并另换地点。
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新课导入
如今统治地球的是人类,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百万年。在人类出现之前,曾有一种爬行动物统治过地球,这种爬行动物就是恐龙,然而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个谜。
如今在不同的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呢 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对此,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分别做出了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短文《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无处不有
—— 阿西莫夫
背景介绍
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题?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4.“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的哪些问题提供了答案?
整体感知
1.为什么说“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因为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在靠近南极的詹姆斯罗斯岛也发现了恐龙化石。
整体感知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题?
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整体感知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整体感知
4.“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的哪些问题提供了答案?
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问题。
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2.分析“大陆漂移”学说推断思路。
合作探究
1.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2.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
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
合作探究
2.分析“大陆漂移”学说推断思路: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
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
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龙生活
由此推断“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本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
从中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合作探究
品味语言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
当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板块构造理论: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
B.泛大陆: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拼合起来,而地球则仅由一个陆地构成,人们称之为“泛大陆”。
C.恐龙为何无处不有:恐龙随陆地漂移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而那些泛大陆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适合恐龙生活。
(对)
(错)
(错)
当堂练习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2)“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3)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
举例子
当堂练习
(4)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5)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6)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7)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下定义
打比方
作比较
被压扁的沙子
—— 阿西莫夫
背景介绍
与前篇所讨论的内容一样,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对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科学假说?
2.文章怎样引出“撞击说”的?
3.文章怎样引出“火山说”的?
4.作者认为研究“撞击说”和“火山说”的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5.科学家怎样证明“撞击说”的?
整体感知
1.本文对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科学假说?






整体感知
2.文章怎样引出“撞击说”的?
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
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这也许是导致所有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生物灭绝的原因。
整体感知
3.文章怎样引出“火山说”的?
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灭绝的巨大灾难。
整体感知
4.作者认为研究“撞击说”和“火山说”的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整体感知
5.科学家怎样证明“撞击说”的?
(1)举斯石英的例子
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会成为致密的“斯石英”
“斯石英”在高温的状态下又会变成普通沙子
斯石英的成因:
受到撞击、没有高温
整体感知
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面
高温下转化为普通沙子
火山活动地区没发现过斯石英
结论: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没发生过火山活动
整体感知
(2)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
岩层中检测到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年代产生过数吨重的斯石英
合作探究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科学发现
产生观点
科研成果
印证观点
逻辑顺序:因果顺序(由果溯因)
精读细研
1.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精读细研
1.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斯石英的形成必须具备巨大的压力。
精读细研
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作比较,将被压扁的沙子与普通的沙子进行比较,突出了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
精读细研
品味语言
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文字。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品味语言
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2)即非常纯的沙子。
品味语言
这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3)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拓展延伸
阅读两篇文章,思考并讨论: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拓展延伸
《恐龙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学说。
《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拓展延伸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2.比较两篇短文的说明角度。
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