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1 14:54:4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水边的爱慕与追寻——《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①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指出,第四学段(7-9年级),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在“梳理与探究”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 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 在课程内容部分,本课属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诗文方面内容“策划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学业质量水平部分,要求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与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同时“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可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都要求,在学习诗歌时,应关注文学积累、语言特点和主旨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 ②教材分析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和比、兴的写作手法手法歌咏真挚、美好情感,给人以怦然心动的感受。同时,诗中“伊人”意象的多样解读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很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a.单元位置 《蒹葭》位于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怡情养性”为人文主题,整合了五篇古诗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强调通过阅读这些诗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阅读方法与策略上,单元导语指出,学习本单元,需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且,“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时应予以关注。 b.文本特征 《蒹葭》出自《诗经》,《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在写作手法上,《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这两个角度品味《蒹葭》的语言特色,感受其节奏和韵味。
学习者分析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关鴡》,初步掌握了《诗经》的文本特征,具有一定的《诗经》阅读积累,但是还没有将《关鴡》一课所学的《诗经》语言特色迁移运用到《诗经》其他文本中的意识,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迁移运用的引导。 同时,面对思想意蕴更为多元、复杂的《蒹葭》,学生阅读时容易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分析其思想情感内涵,在教学中应予以指导。
学习目标确定 ①通过反复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歌情感。 ②将从《关雎》所学的读《诗》方法运用于《蒹葭》鉴赏中,能够从重章叠句的语言形式和比、兴的写作手法角度欣赏诗歌的语言特点。(重点) ③结合文本,勾连生活,探究诗歌内涵的丰富性和主旨的多元性。(难点)
教学方式与策略 ①教法:讲授法、朗读体验法、对话教学法、追问点拨法。 ②学法:通过朗读体验法、探究法等多种方式,进入情境,体会语言特色,感受作品意蕴。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7.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语 “一切都与水有关”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属于“风雅颂”的“风”,以及“风”中的秦风。“蒹葭”是生长在水边的芦苇,《蒹葭》也是一首与水有关的诗。水,不仅是故事展开的场所,也是这一场追寻永恒的阻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蒹葭》,感受水边的爱慕与追寻。 简洁导入,解题、点明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讲解作铺垫。 1分钟
·活动一 品读水边的蒹葭与白露 1.自主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标注不认识的字词读音并掌握诗歌大致含义,教师巡视指导。 2.自由朗读诗歌,读好节奏,注意重音和停连,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深秋渺茫的水边之景、体会诗歌情感。 明确:《蒹葭》描绘了深秋季节的水边追寻之旅,景色渺茫、朦胧,追寻无果,情感基调应是哀而不伤的。 3.学生主动发言,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每节诗的1-4句,并简要谈谈自己的感受。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感受。 明确:教师重点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水边蒹葭、白露的景物特点:朦胧、渺茫、美好,以及由这些景物渲染出的朦胧、美好的氛围、意境。感受景与情的交融。 引导学生自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契合学习目标。同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情感。 进一步通过诵读与想象画面体会水边景物的特点,以及有水边之景渲染出的渺茫的氛围、意境。 15分钟
·活动二 分析水边的伊人形象 明确诗歌“从”即追寻的目标——伊人,并分析伊人之美。 问题: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为什么?请运用《关鴡》一课所学的《诗经》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和比、兴的写作手法角度进行分析。 活动形式: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对该问题的探究。划分重章叠句组和写作手法组。讨论5分钟,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明确: ·从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角度分析:诗歌的上下章基本相同,这样回环往复的咏叹可以衬托出追寻的回环往复、契而不舍,可见追寻的目标——伊人是值得被如此执著追寻的,这样的伊人形象自然很美、动人。 ·从比、兴的写作手法角度分析:诗歌用水边的蒹葭与白露作比,引起所吟咏的伊人。蒹葭与白露先营造出渺茫、朦胧的意境,在此之后再写抒情主人公“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追寻故事,就更有味道,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伊人无处不在的美。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关鴡》课所学的《诗经》鉴赏方法,进而深入品味《蒹葭》的语言特色。 10分钟
·活动三 探究水中追寻的内涵 1.问题一:追寻者,追到伊人了吗? 活动形式:自由发言,主动举手。 明确:没有追到,因为——“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重点分析“宛”:好像是,表达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宛”字告诉了我们追寻的结果,也告诉我们:追寻,不一定要有所得。它可能只需要一眼,只需要一种朦胧的感觉,就足以为之奔赴了。 2.问题二:这场没有结果的追寻遗憾吗?值得吗? 活动形式: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对该问题的探究。讨论5分钟,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说明:这一环节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从多种角度解读诗歌,不求标准答案的确定。 明确:《蒹葭》的追寻者已经用尽全力追寻美好的伊人,不弃也不怨。我们要感受到古人追寻的真谛:不在结果,在过程的无愧于心。 3.问题三:这一场追寻结束了吗?你认为,追寻者、伊人还可以是谁? 活动形式:自由发言,主动举手。 说明:这一环节同样不求一种标准的解读。 教师小结:只要心中有所寻,追寻的行动就可以生生不息,追寻者、伊人可以是《蒹葭》、不同文本中的他们,也可以是此刻的我们。 PPT链接其他文本材料: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周·屈原《离骚》 承接前面两个教学环节的任务,通过设置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水中追寻的深刻意蕴,感受诗歌内涵的丰富性和主旨的多元性。 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不断深入诗歌主旨意蕴、揣摩品味语言,得出自己的体验、分析。 15分钟
8.板书设计 蒹葭 ——水边的爱慕与追寻
9.作业设计 必做: 有感情地背诵《蒹葭》。 选做: 请你搜集几首与“追寻”有关的诗歌,写一写这些诗歌中的“追寻”代表着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