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分析
单元整体分析
第二单元是为本册书的第一个课文单元,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有了四个单元的课文学习经验,对于学习课文有了一定了解和学习基础。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可以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本单元围绕“心愿”为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四个太阳》三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革命岁月的故事,《我多想去看看》《四个太阳》表达了儿童美好的愿望,《我多想去看看》讲述的是新疆的孩子想要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新疆看天山的雪莲,《四个太阳》讲述了孩子为每个季节画了不同颜色的太阳,给世间万物带来的各种美好。这2篇课文具有反复的表现方法,语言浅显,节奏明快,易于学生诵读,所描述的内容能唤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儿童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的重点是找出课文中的明显信息,是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任务将贯穿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四个太阳》课后练习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时要与阅读活动结合起来,并注意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有层次的推进。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信息的方法,并在之后的课文学习中逐步巩固。
在朗读上,要继续学习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注意不要连读、唱读、读破句。根据课文不同,朗读也应有不同的要求。《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求读正确、流利,后三篇是诗歌和散文,语言的节奏比较明快,可以尝试读出一点节奏。
本单元3篇课文的学习,不必在课文内容的讲解上花费过多精力,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并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结合文中的明显信息,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革命传统故事,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适当的提供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语文园地二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编排了6个数量短语,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常用的数量词语识字。“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找一找,连一连”,选取了一部分字母,大、小写字母对照,复习巩固《语文园地一》学习过的字母表,为第三单元的音序查字法的学习打基础。二是“读一读,想一想”,归类出示带有“日”和“寸”两个部件的生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同一个部件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字里面,位置不同。第一组这几个字的意思都与时间有关,渗透了“形旁表义”的规律。“展示台”出示了十个词语,引导学生从其他课本上识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春晓》,帮助学生学习积累经典诗文。“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篇散文《阳光》,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阳光的美好和宝贵。
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具有着独特的优势,将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融入于教科书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吃水不忘挖井人》便让学生看到了人们之间的善良与感恩之心,《我多想去看看》为我们呈现了祖国两地的学生的希望,祖国的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向往,激发学生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和祖国美好风光的热爱之情,《四个太阳》带学生看到了太阳的美好作用,这是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意义。以心愿为主题的单元被放在了一年级下册的第一个课文单元,是为学生们价值观念的引导与辅助,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课文:
1.认识38个生字和4个偏旁;会写21个字和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积累词语,鼓励学生将学到的词语运用于表达中。
4.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5.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了解革命传统故事,激发对革命领袖的敬爱之情。
语文园地二:
1.学习一组数量词短语,认识7个生字。
2.复习巩固《字母表》,能将大小写字母一一对应。
3.通过独体字“日”“寸”加上部件成为新字的练习,巩固已学生字。
4.展示从其他学科中学到的汉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5.朗读积累古诗《春晓》。
6.和大人一起读短文《阳光》,感受阳光的价值。
三、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为课文学习,重点是找出课文中的明显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吃水不忘挖井人》要学会积累词语,找出文中明显信息。《我多想去看看》要积累偏正结构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四个太阳》的教学重点在于读好句子的停顿和问句,不断学习找到文中明显信息的方法,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策略
《吃水不忘挖井人》
1.识字写字
随文识字,如:①采用部首归类法识记;②根据偏旁识记;③通过熟字比较识记,鼓励学生发现规律,找出特点,自主识记。根据字形特点,分类进行指导。
2.指导朗读
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不要连读、唱读、读破句。如,第2自然段中“没有”要重读,读“很远”时稍微拖长,这样才能突出吃水的困难。
3.理解运用
本文可以按照“解放前→解放后”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解放前的沙洲坝是怎样吃水的,然后结合文中插图,带领学生理解解放后乡亲们是如何做的。
《我多想去看看》
1.识字写字
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①“京”可以根据“惊”字,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②“北”与“比”,“走”与“足”,“广”与“厂”可以通过比较记忆;要写的字中,“走”先写“土”,再写下面部分,注意第二笔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广”字的横不要写得太长,第二笔竖撇要与平撇相区别。
2.朗读指导
朗读时,第一、二句语速舒缓,体现“我”沉浸在遐想之中,留下想象空间。“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是个长句子,要指导学生读通顺。“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朗读时语气要强烈,突出“多想”,表达出“我”向往北京的强烈情感。
3.理解运用
可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初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每幅图分别对应哪一个自然段。将文字和画面对应起来,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个太阳》
1.识字写字
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知识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如:①熟字比较;②随文识字。“金”和“为”的笔顺是难点,可以采用示范书写,学生书空,帮助学生掌握笔顺。“阳”的书写是教学难点,应重点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笔画横撇弯钩的书写要点。
2.朗读指导
(1)通过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发现:顿号的停顿比逗号的停顿更短促一些。
(2)长句子停顿的练习,可以有序推进。第一步,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关注停顿。第二步,借助停顿符号的帮助,读好停顿。如:“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3)指导读好问句。“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句中出现了两个“春天”,读第2个时要加强语气。读句子时语调微微上扬,读出疑问,让学生在模仿中读出正确的语气和语调。
3.理解运用
全文语言优美,结构工整,具有反复的特点,要加强学生的整体感知。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我”分别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在太阳的照射下,“我”又分别看到了什么美好的景象,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明显的信息。
《语文园地二》
1.识字加油站、展示台:初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知道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并且通过展示活动,体会到自主识字的成就感。
2.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能根据分类,尝试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生字,并背诵古诗。
3.和大人一起读:通过朗读,了解阳光的作用,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享受一起阅读的乐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