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必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必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21:3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必考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融化(lóng) 鸳鸯(yuān) B.惠崇(chóng) 蒌蒿(gāo)
C.河豚(téng) 燕山(yān) D.燕子(yàn ) 黄鹂(lí)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B. C. D.
3.下列带“儿”的词语读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花瓣儿 B.花骨朵儿 C.刀把儿 D.女儿
4.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________家。( )
A.物理学 B.昆虫学 C.化学 D.人文学
5.“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这句话中画“____”部分的意思是( )
A.你们必须改口味,吃蚜虫。
B.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C.你们能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6.“水面上的小圆晕一圈圈地    开去。”填入横线上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A.飘荡 B.荡漾 C.漂动 D.漂浮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huà yàn zi yuān yang yōu huì chóng jìng
( ) ( ) ( ) ( ) ( )
lú wěi fā yá méi huā xī liú guǎng fàn
( ) ( ) ( ) ( ) ( )
jiǎn shǎo chuī fú jù lǒng xíng shì ǒu ěr
( ) ( ) ( ) ( ) ( )
8.辨字组词。
拂( ) 站( ) 海( ) 隔( ) 减( )
佛( ) 沾( ) 梅( ) 融( ) 喊( )
9.给下列生字组词,说说你的发现。
援( ) 缚( ) 资( )
掷( ) 缭( ) 贡( )
捞( ) 络( ) 贷( )
我发现了第一组的偏旁都是_____,与______有关;第二组的偏旁都是______,与______有关;第三组的偏旁都是______,与______有关。
10.反义词
聚拢——( ) 乌黑——( ) 轻快-——( ) 完整——( )
展开——( ) 讨厌——( ) 灵敏——( ) 漂亮——( )
11.课文理解。
(1)本单元是第_____单元,以______为主题。
(2)《绝句》中“迟日江山丽,_____”写出________的景色美。
(3)《惠崇春江晚景》中,诗人抓住蒌蒿来写,写出春天活泼的画面:________, ___。
(4)《三衢道中》中诗人描绘了梅子、小溪的美丽画面:________, ________。
(5)《燕子》一文中,作者巧妙地勾画了燕子的外形美:一身乌黑________, _______,凑成了那样________。
(6)课文介绍了燕子的外形美、_______美、_______美、______美。
(7)《荷花》中我们读到了优美生动的语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________,穿着_______,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_______,雪白的衣裳________。
(8)从文中我们了解到了白荷花的三种姿态: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昆虫备忘录》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这些可爱的生灵。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写句子。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燕子(节选))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 )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柔柳,( )的花,( )草,( )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 )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 )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3.按课文内容填空。
1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聚拢——( ) 平添——( )
15.这段话中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16.“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指( )
A.春天万物复苏,各种植物争着抢着快速生长。 B.春天来了,人们纷纷去集市上买卖货物。
17.选段中画“ ”的部分描写了柔柳、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作者为这些常见的景物加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青的、绿的”等词语来修饰,让我们感受了画面的优美。
18.我们在读这段话时,语速应该(稍快 稍慢)一些,语调应该(低沉 轻快)一些。
19.边读边想象,小燕子加入这幅光彩夺目的图画中,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这段话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春天的画面。
21.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大自然的味道
大自然总是弥漫着它独特的味道。
春天,大自然的味道是混杂着青草和泥土味道的花香。这种味道是百花混合的芳香,再加上刚冒出嫩芽的淡淡的青草味,让人闻了心情也爽朗起来。如果这时候再下几场细雨,经过细雨的滋润,泥土和青草味道就更浓郁,衬得花香也更惹人喜爱。
荷花和荷叶的清香就是夏天大自然的味道。在夏天,可以见到池塘中荷花宛如少女一般亭亭玉立,旁边点缀着一些荷叶,发出淡淡的清香。闻到这种淡雅的味道,人的心中多了几分清凉。
到了丰收的季节,成熟果实的香甜之气当然就是大自然的味道了。果子成熟散发出的香气简直令人垂涎三尺。吃着酸酸甜甜的果子,看着丰收的景象,人们的心里也是甜的。
等到植物枯萎的时候,大自然还有什么味道呢?当然是雪的味道了。虽然雪没有味道,但是见过雪的人都知道雪的味道。怀着怎样的心情看雪,雪的味道就是怎样的。我喜欢雪,我想它大概就是甜甜的味道。
22.“涎”字是个生字,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字典中“涎”的读音是“xián”,指“口水”。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垂涎三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用“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4.读全文,照样子完成下图,体会这篇文章的结构特点。
25.“果子成熟散发出的香气简直令人垂涎三尺。”读着这句话,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6.习作。
题目: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横线上填一种你喜欢的植物,比如太阳花、小雏菊、桂花树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根据补好的题目写一篇习作。注意写清楚它的样子以及你为什么喜欢它,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你喜欢的这种植物介绍给大家。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字音的实际,需要认真的掌握字音,在平时书写音节时认真注意。
A.融化(lóng)——róng:(冰、雪等)变成水。
B.蒌蒿(gāo)——hāo:植物名。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多生于水滨,茎高四五尺,叶互生,羽状深裂,花淡黄色,茎可食,叶子可以做艾的代用品。
C.河豚(téng)——tún:鱼,头圆形,口小,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鳍常为黄色。肉味鲜美,卵巢、血液和肝脏有剧毒。生活在海中,有些也进入江河。也叫鲀(tún)
D.正确。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A.应改为“偶尔”,意思是有时候;间或。
B.应改为“疲倦”,意思是疲乏;困倦。
C.应改为“痕迹”,意思是指事物经过后,可察觉的形影或印迹。
选D。
3.D
【详解】“花瓣儿”“花骨朵儿”刀把儿”都读儿化音,而“女儿”不读儿化音,因此答案选D。
4.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年12月22日-1915年10月11日),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文学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
B选项正确。
5.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这句话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其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本句改为: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B选项正确。
6.B
【解析】略
7. 融化 燕子 鸳鸯 优惠 崇敬 芦苇 发芽 梅花 溪流 广泛 减少 吹拂 聚拢 形式 偶尔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书写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其中“融化、燕子、鸳鸯、崇敬、芦苇、溪流、广泛、减少、吹拂、聚拢”容易写错,注意书写。
8. 吹拂 站立 大海 隔着 加减 仿佛 沾水 梅子 融化 叫喊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拂”字是提手旁,可以组词为:轻拂
“佛”字是单人旁,可以组词为:佛像
“站”字是立字旁,可以组词为:站着
“沾”字是三点水,可以组词为:沾边
“海”字是三点水,可以组词为:海水
“梅”字是木字旁,可以组词为:梅花
“隔”字是双耳旁,可以组词为:隔开
“融”字是虫子旁,可以组词为:融合
“减”字是两点水,可以组词为:减法
“喊”字是口字旁,可以组词为:大喊
9. 援助 束缚 资助 投掷 缭乱 贡献 捞出 络绎 贷款 扌 手 纟 丝 贝 金钱
【详解】本题考查生字组词和偏旁含义。
援的组词:支援、援外、援助、援军、增援。
缚的组词:束缚、绑缚、系缚、捆缚、缠缚等。
资的组词:资料、斥资、资源、资质、川资、中资、资格。
掷的组词:掷倒、掷地、掷攧、掷茭、掷钱、掷掉。
缭的组词:缭绕、缭乱、缭嫈、绍缭。
贡的组词:进贡、贡缎、贡税、贡院、贡奉。
捞的组词:捕捞、打捞、捞本、渔捞、捞人、捞摸。
络的组词:拢络、油络、网络、经络、纹络。
贷的组词:信贷、还贷、倍贷、善贷、称贷、农贷、车贷。
第一组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和手的动作有关。第二组字的偏旁都是绞丝旁,多和丝有关,第三组字的偏旁都是贝字旁,贝字旁的字一般都与金钱有关系。
10. 分开 雪白 沉重 残缺 合拢 喜欢 笨拙 丑陋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思相反的词语。
聚拢,会聚合拢起来。反义词分散、散开;
乌黑,意为深黑。反义词洁白、雪白;
轻快,不费劲儿。轻松愉快。反义词笨重、沉重;
完整,意思是具有或保持着应有的部分,没有损坏或残缺。反义词破碎、残缺;
展开,张开;铺开,反义词合上;
讨厌,指令人烦恼;惹人心烦;稍有厌恶。反义词喜爱;
灵敏,具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能够显示微小差别。也指头脑机敏。反义词笨拙、鲁钝、拙笨、痴钝、迟钝;
漂亮,形容事物出彩,人物或物体好看,反义词难看。
11. 一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春风花草香 江南春天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的羽毛 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赶春 飞行 休憩 一朵荷花 雪白的衣裳 翩翩起舞 随风飘动 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全展开了 花骨朵 蜻蜓 独角仙 瓢虫 蚂蚱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默写与诗词默写。
(1)结合试卷可知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原诗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温暖美好、明丽和谐的景象,展现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抓住蒌蒿来写,写出春天活泼的画面: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意思是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4)《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诗为: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描绘了梅子、小溪的美丽画面: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意思是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5)《燕子》一文中,作者巧妙地勾画了燕子的外形美,课文语段为: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6)《燕子》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文章短小,结构清晰,以燕子为线索,作者通过细微的观察和描写,从外形、赶春、飞行、休憩等四个方面展现了燕子活泼可爱、轻快灵巧、闲静优雅的特点。 
(7)出自《荷花》,原文为: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8)出自《荷花》,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文中描写了白荷花三种姿态: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全都展开、花骨朵儿。
(9)《昆虫备忘录》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包括4篇科普小短文。讲的是四种昆虫:蜻蜓、独角仙、瓢虫和蚂蚱,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语言生动、有趣,很诙谐。描述生动,特点突出,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2. 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春天来了,小草探出了脑袋。 兴趣课上,同学们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画画,玩得很开心。 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型变化,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变化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题干要求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仿写句子时要这还会写出本体和喻体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仿写一个拟人句,拟人即把物当成人来写即可。仿写的时候要注意题干的要求,语句要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①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②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4)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所以本句话可以改为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13.如毛的 千条万条的 红的白的黄的 青的 绿的 烂漫无比 伶俐可爱的 光彩夺目 14. 聚集 增添 15.C 16.A 17. 花 草 叶 千条万条 红的白的黄的 18.稍快 轻快 19.小燕子从南方飞来,给春光增添了生趣,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活力 20. 姹紫嫣红 生机勃勃 2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解析】13.本题考查按课文内容填空。
原文为: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4.本题考查近义词。
聚拢:会聚合拢起来。近义词:聚合、合拢、聚集。
平添的意思是增加、添加。近义词有添加、增添。
1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段话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选C。
16.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结合句子“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可知说的是春天万物复苏,各种植物快速生长。选A。
17.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可以从划横线的句子里找到描写的景物,“的”的后面为描写的景物,花、草、叶,作者为这些常见的景物加上了“千条万条的”、“红的白的黄的”等词语修饰,让我们感受了画面的优美。
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技巧。
这段文字描写了春光之美和燕子的可爱,充满了“喜”的感情,读起来一般是“气满声高”,音调高语速快,给人以兴奋感。所以选择“稍快、轻快”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从“烂漫无比的春天”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光彩夺目的图画”“平添了许多生趣”中,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幅“春光燕子图”,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趣与活力。
20.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因此可以想到描写春天的词语,如生机勃勃、柳绿花红、万物复苏等。
21.本题考查古诗词积累。
描写春天的诗句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2. 部首 氵 6 口水流下三尺长,表示很眼馋 23.在夏天,可以见到池塘中荷花宛如少女一般亭亭玉立,旁边点缀着一些荷叶,发出淡淡的清香。
荷花 少女 24. 25.各种各样的果子都成熟了,还散发着香甜的气味
【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根据题干“涎”是个生字,因此要选择部首查字法,步骤为:先确定字的偏旁部首为“氵”,除去部首还有“6”画,找到字的读音为“xián”,“垂涎三尺”意思是: 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23.本题考查比喻句的掌握情况。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在短文第三段中“在夏天,可以见到池塘中荷花宛如少女一般亭亭玉立,旁边点缀着一些荷叶,发出淡淡的清香。”这句话中,出现比喻词“宛如”句子将“荷花”比喻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分析能力。
文章的结构一般有总分总、分总、总分这几种。
在本文中通过对题干中给出的关键内容“春天”“夏天”“秋天”可知,本文的结构是总分,因此短文的第一段“大自然总是弥漫着它独特的味道。”就是总起句,全文围绕着这句话来写,后面几段分别介绍了不同季节时大自然是什么味道。最后一段“大自然还有什么味道呢?当然是雪的味道了。”可知冬天,大自然的味道是雪的味道。
25.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的内容秋季果子成熟散发出的果香让人口水挂下三尺长,这是一幅瓜果成熟四处飘香的的画面。
26.范文:
我喜欢月季花
说到我喜欢的植物,它有着桂花的喷香扑鼻,荷花的亭亭玉立,它就是花中“皇后”月季花。
月季花在温暖的春天发芽,酷暑的夏季盛开,凉爽的秋天凋零。它的花有红色、白色、粉色、淡黄色。花瓣儿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花形和玫瑰一样千姿百态,闻起来有着淡淡的清香,摸起来软软的,好似一匹绸缎。
冬天刚过,月季的枝条上就悄悄地抽出了许多嫩绿的叶子,没过多久,叶子便长得密密麻麻。这时,细长的枝干上也冒出了三角形的小刺,似乎在向你示威。你要是不小心碰到它,手指有可能会被划出一道伤痕。初夏,最吸引人的绝对是开放在枝头的花儿,一朵又一朵,争奇斗艳,烂漫无比。
雨后的月季花更是娇艳欲滴,花瓣上的水滴,在时隐时现的阳光下,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走近观看,花瓣自由地舒展着,水珠如一块块小水晶镶嵌在花瓣的边缘,晶莹剔透。
我喜欢月季艳丽的花朵,更喜欢它雨中绽放的执着。
【详解】【审题】读题,弄清楚题目的要求。
①题目为:我喜欢 写作前,需要在括号里填上将要写的植物。
②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等。
③要求把植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写具体。
④需要紧扣题眼“喜欢”,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
【立意选材】写什么植物呢?为什么喜欢它?
①仙人掌,喜欢它的生命力顽强。
②菊花,喜欢它的多姿多彩。
③木棉花,喜欢它的坚强的美。
构思:
开头:开门见山,点明写作对象。
正文:运用事例说明写作对象的特点。
结尾:总结全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