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必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必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21:5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必考题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脉(mài)脉不得语 B.纤(xiān)纤擢(zhuó)素手
C.中庭地白树栖(xī)鸦 D.札(zhā)札弄机杼(shù)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纤纤擢素手(洗涤)
C.今夜月明人尽望(全、都) D.泣涕零如雨(落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中的“地白”写出了中秋节之夜月色的皎洁、明亮。
B.“迢迢”“皎皎”“纤纤”等叠词的使用,展示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乐之美。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织女内心思念的痛苦。
D.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是吃冷食和放烟火。
4.老舍姓舒,名庆春,字舍予。下面不属于老舍先生的作品是( )
A.《猫》 B.《北京的春节》 C.《鸟的天堂》 D.《母鸡》
5.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腊烛 栖息 老鸦 戛然而止
B.甜腻 搅和 睡沫 语重心常
C.贩卖 凉拌 摆滩 雪狱高原
D.翡翠 荔枝 元宵 美其名曰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杭州西溪湿地公园里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给观众带来了美好的视听享受。
B.过年了,来汉城湖赶庙会的市民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C.秋天到了,果园里瓜果飘香,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果园采摘、游玩。
D.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陕西文化的一张名片,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风餐露宿来这里参观。
二、填空题
7.课文内容回顾。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_,他的作品有话剧《_____》、长篇小说《_______》等。本文按照______顺序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元宵”这几天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和《______》。本文主要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件事情,其中“__________”写得详细“__________”写得简略。详写的部分通过八儿的表现,体现了腊八粥的______,让人感受到八儿和妈妈之间________________。
8.读下列诗句,写出对应的传统节日,再自己补写一句有关节日的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9.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韩翃( ) 迢迢( ) 皎皎( )
机杼( ) 脉脉( ) 栖鸦( )
10.辨字组词。
侯( ) 章( ) 宫( ) 栖( )
候( ) 意( ) 官( ) 洒( )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所有的雪域高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戏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藏戏有着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链接。
我于是猛地想起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记忆中这个日子在老外婆手里是从凌晨三点开始的。凌晨三点外婆就赤着脚下床,然后开始佝偻着腰紧张而麻利地忙着。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迎新送旧的日子。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僻里啪啦大笑着离去。(节选自斯好《除夕》)
12.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腊月二十九是___________的日子,是____________的日子。
14.画曲线句子中的“塞”字体现了香肠的_________,写出了小孩子们___________。
15.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画出来。围绕这句话作者写了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也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这一天忙碌而热闹。
B.选文的最后一自然段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人们在除夕这天的欢乐,也表达了作者对除夕的喜爱之情。
C.选文写了腊月二十九这一天人们忙碌的景象,表现了人们过年时的忙碌、辛苦。
17.文章结尾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阅读《长津湖之战》,完成题目。
长津湖之战
材料一:
①尽管年轻的中国军队首次亮相异国战场,就让世界大吃一惊,却似乎没有影响到“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自信。此时的“联合国军”,仅是地面部队就达22万之众。美军投入朝鲜战场的作战飞机有1100多架,还有虎视眈眈盯着朝鲜半岛的3个航母战斗群。倚仗强大的实力,麦克阿瑟以东西两大集团“钳型攻势”向北推进,企图赶在鸭绿江冰封之前抢占朝鲜全境,东西两线的指挥官:一个是担任过麦克阿瑟参谋长的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一个是绰号“斗牛犬”的美军二战名将、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
②麦克阿瑟面对众多记者夸下海口:“我已经向小伙子们的家人打了包票,圣诞节让他们回家过节!”他还狂妄宣称:鸭绿江并不是不可跨越的障碍,中国人也并不是一支“不可辱的力量"。麦克阿瑟有着狂妄的资本。1919年6月,人民军队诞生前8年, 39岁的麦克阿瑟已是西点军校校长。两个月前几乎置朝鲜人民军于死地的仁川登陆,更是把这位美国五星上将推上了军事生涯的巅峰。然而,麦克阿瑟轻视了所面对的对手,忽视了这是一支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向敌人屈服的军队,忽视了这是一支从诞生之日起就一路披荆斩棘、在严酷环境中逆势成长壮大的军队,虽然没有飞机、缺少大炮,但从不缺少以弱胜强的战争经历。毛泽东为志愿军选配的指挥班子,都与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一样,是从长征路上拼杀出来的赫赫战将。
③11月25日黄昏,志愿军的西线反攻在漫天飞雪中开始。那是战争史上少有的一次内外双重迂回作战。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面对的是年长他两轮的美军“进攻专家”沃克。两支战功卓著的部队——第38军和第40军承担穿插突击重任。前者,是在平津战役中参与39小时攻克天津城的“攻坚劲旅”;后者,是跟随韩先楚从东北征战到海南岛的“旋风部队”。这是战将与战将的较量,也是王牌对王牌的比拼。仅仅一天一夜,“联合国军”东西两“钳”之间就被志愿军撕开了一道口子。沃克没有料到,飞机坦克编织的立体火力网都无法阻挡中国军队排山倒海般的攻势,当他意识到已经陷入重重包围之时,赶紧命令突围撤退。
④第38军113师创造战史上的奇迹:用双腿跑过了敌人的汽车轮子——14小时,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袭72.5公里,先敌5分钟挡住了退路。正是这5分钟,赢得了胜利的先机。空前激烈的争夺战在山谷间展开。成群成群溃退下来的“联合国军”蜂拥而来,争取最后一线活路。雨一样的炮弹和航空炸弹密集爆炸,阵地上的岩石化成了粉末,志愿军始终坚守在阵地上……撤退和接应的两支“联合国军”, 相隔不到1公里,最终也只能相望而未能汇合到一起。狭路相逢,勇者无敌。如果说,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没有料到志愿军如此勇猛无畏,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则没有料到志愿军如此坚韧不拔。天寒地冻,50年不遇的严冬伴着暴风雪横扫朝鲜北部盖马高原的长津湖,夜间最低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战斗打响的时候,宋时伦率领的志愿军9兵团,已经在茫茫雪野中设伏6天6夜。这支从华东急赴朝鲜战场的部队中,不少人还穿着单衣,而他们的对手则是美军中装备最精良、保障最充足的第七师和陆战一师。
⑤长津湖之战,美第七师31团被全歼,上校团长麦克莱恩受伤被俘后身亡。这是一支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俄国西伯利亚被授予“北极熊团”称号的美军精锐,“北极熊旗”成了志愿军的战利品。虽然陆战一师最后在美国舰队强大的海空火力支援下,侥幸从长津湖地区撤退,这支号称美军“王牌之中的王牌”却付出了总减员11731 人的惨重代价。战后多年,美陆战一师作战处处长鲍泽仍对仓惶逃离长津湖的那一幕心有余悸,“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在死鹰岭,穿着鸭绒防寒装的美军见到了令他们震惊的一幕:129个已经冻成“冰雕”的年轻志愿军保持着战斗姿势,年轻的士兵与手中的武器冻在了一起,129杆枪都朝着同一个方向……
⑥长津湖之战时的志愿军第27军79师235团一营副教导员迟浩田,43年后成为了中国国防部部长。1996年12月,迟浩田上将率团访美,接待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克鲁拉克上将对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肃然起敬。原来,他的父亲维克托·克鲁拉克就是当时的陆战一师副师长,父亲告诉他:“打了一辈子仗,没有遇到过这么厉害的部队。”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闪耀着人民军队独特的军事智慧光芒,标志着人民军队战争经验与战略战术在现代战场上走上了新的高峰。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争传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善战与伟大精神,树立起了敢打必胜的典范。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吊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材料三:
抗美援朝战争,是决定新中国国际地位的关键一仗。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打出了新中国的国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盛,大长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志气。这一位,(  )使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  )使美国领教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厉害。正如在抗类技朝战争中胜帅出征的彭德怀元帅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18.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虎视眈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披荆斩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材料三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_______、_______。
20.在材料一的第①自然段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美军的人数、装备、指挥员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概括出志愿军在长津湖之战取胜的原因。(最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人说:“如果我们今天想要在对敌作战中取胜,还要如志愿军一样,只凭顽强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就行。”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有条理地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3.习作与表达。
题目:美丽的___________
提示与要求:小朋友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美丽。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呢?先想一想,在写一写。
注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在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处或几处景色来表现这个季节的特点,请按一定的顺序写。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脉(mài)脉不得语——脉(mò)脉不得语。脉脉:形容含情凝视或用眼神表达情思的样子。
B.正确。
C.中庭地白树栖(xī)鸦——中庭地白树栖(qī)鸦。栖:鸟在树上或巢中停留、歇宿。
D.札(zhā)札弄机杼(shù)——札(zhá)札弄机杼(zhù)。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杼:织布的梭子。
故选B。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A.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意思是: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春城:春天的京城。
B.出自两汉佚名的《迢迢牵牛星》,意思是: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擢”:伸出。
C.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尽:全、都。
D.出自两汉佚名的《迢迢牵牛星》,意思是: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零:落下。
故选B。
3.D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
A.“中庭地白树栖鸦”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写出了中秋节之夜月色的皎洁、明亮。
B.出自《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运用的是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哭泣的眼泪比喻成下雨,将流出的眼泪夸大化,写出了织女内心思念的痛苦。
D.“放烟火”说法错误。寒食节: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故选D。
4.C
【详解】考查作家作家作品。
A项《猫》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描写了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
B项《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
C项《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D项《母鸡》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5.D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A项腊烛——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
B项睡沫——唾沫,唾液的通称。语重心常——语重心长,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C项摆滩——摆摊, 在街边或市场上陈列货物出售。雪狱高原——雪域高原,指的是中国西部高原,也就是青藏高原。
6.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项:丰富多彩:指内容充实,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和句子中“歌舞表演”搭配。
B项: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和句子中“来汉城湖赶庙会的市民”搭配。
C项:瓜果飘香:指瓜果在成熟季节(秋季)时散发的芳香。和句子中“秋天到了,果园里”搭配。
D项:风餐露宿: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和句子中“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来这里参观”不搭配。
7. 老舍 舒庆春 茶馆 骆驼祥子 时间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沈从文 边城 湘行散记 等粥 喝粥 等粥 喝粥 香甜可口 浓浓的亲情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和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经典《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文章先写北京春节的开始,比较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春节的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最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令读者印象深刻。
(2).《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沈从文的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长河》《新与旧》,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
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八儿等粥和八儿一家人喝粥两件事。等粥这件事详写,喝粥这件事略写。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体现出香甜可口和八儿和妈妈之间那浓浓的亲情,腊八粥的突出文章中心。
8. 春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七夕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
(1)出自宋代王安石《元日》,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2)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3)出自唐代杜牧《清明》,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4)出自唐代杜牧《秋夕》,描写节日是七月初七的晚上。
(5)有关节日的诗句例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
9. hóng tiáo jiǎo zhù mò qī
【解析】略
10. 王侯 文章 宫女 栖息 等候 意见 文官 洒水
【解析】略
11. 西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藏戏不仅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有着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练习。
(1)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
本句话中问题在于词语重复,“撒遍了”和“所有的”是重复的,删掉“所有的”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所以本句话可以改为: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3)本题考查合并句子。
本题中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关系,用“不仅……而且……”连接。
12.腊月二十九,闽南老家做年夜饭,吃年夜饭的情景 13. 围炉 迎新送旧 14. 美味可口 狼吞虎咽的吃相 15.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写了擦桌、床、门,洗地板,蒸年糕,做”炸枣”,做五.香肠,换床单、窗帘,铺台布,忙围炉的年饭等活动。 16.C 17. 拟人 对除夕喜爱
【解析】12.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概括。
短文主要描述了腊月二十九日,闽南老家做清扫房间、年夜饭、吃年夜饭的情景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忙碌中透出温馨与喜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由第②段“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迎新送旧的日子”可知,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是迎新送旧的日子。
14.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小孩子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中“塞”的意思是堵,填满空隙。在句中指小孩子们把五香肠大口大口地塞进嘴里,表现出孩子们狼吞虎咽的吃相,从侧面体现出五香肠的美味。
15.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第③段主要围绕“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这句话写了大家在腊月二十九忙碌的场景,这一天要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还要准备年饭。
16.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A.正确。由“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迎新送旧的日子。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B.正确。“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僻里啪啦大笑着离去”运用拟人手法,把除夕当做人来写,写出了人们在除夕这天的欢乐,也表达了作者对除夕的喜爱之情。
C.有误。选文主要写了腊月二十九这一天闽南老家人清扫房间、做年夜饭、吃年夜饭的场景。旨在表现闽南地区除夕的风俗和人们过节时的喜气氛围,没有表现人们过年时的忙碌、辛苦。
1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僻里啪啦大笑着离去”运用拟人手法,“大笑”给除夕给予了动作,写出了作者尽情享受新年的欢乐时光,也表达了作者对除夕的喜爱之情。
18. 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 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19. 不仅 还 20.不能删除,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美军和志愿军的人数、装备、指挥员进行对比。突出志愿军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具有高超的军事智慧以及英勇无畏的精神。 21.①美军狂妄轻敌;②志愿军指挥员的具有高超的军事智慧;③志愿军官兵具有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 22.“只凭顽强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就行”错。在现代战争中,在对敌作战中要想取得胜利,除了精神之外,需要的条件还有很多,如战略技术、先进的武器等。
【解析】18.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虎视耽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盯着。文中指美军伺机攫取朝鲜全境。
披荆斩棘: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清除障碍,艰苦奋斗。文中指中国军队战胜了很多艰难险阻。
19.本题考查关联词语。
“使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和“使美国领教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厉害”之间是递进关系,可以用不仅……还……这样的关联词进行连接。句子变为:不仅使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还使美国领教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厉害。
20.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
第①自然段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美军的人数、装备、指挥员等内容,与第②段写中国军队“虽然没有飞机、缺少大炮”,第④段“这支从华东急赴朝鲜战场的部队中,不少人还穿着单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军虽然装备最精良、保障最充足,但是仍然失败,突出了中国军队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1.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
从美军方面,材料一第②段“麦克阿瑟轻视了所面对的对手,忽视了这是一支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向敌人屈服的军队,忽视了这是一支从诞生之日起就一路披荆斩棘、在严酷环境中逆势成长壮大的军队”,可知美军对志愿军轻视而狂妄;
从志愿军方面看,材料一第②段“毛泽东为志愿军选配的指挥班子,都与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一样,是从长征路上拼杀出来的赫赫战将”,第④段“第38军113师创造战史上的奇迹:用双腿跑过了敌人的汽车轮子——14小时,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袭72.5公里,先敌5分钟挡住了退路。正是这5分钟,赢得了胜利的先机”,可知志愿军指挥员的具有高超的军事智慧;
从材料二“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可知志愿军官兵具有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
从材料一第⑤段“在死鹰岭,穿着鸭绒防寒装的美军见到了令他们震惊的一幕:129个已经冻成‘冰雕'的年轻志愿军保持着战斗姿势,年轻的士兵与手中的武器冻在了一起,129杆枪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志愿军战士冻成“冰雕”,不改战斗姿势,枪口方向高度一致,可知志愿军纪律严明。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材料二可知,顽强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是抗美援朝胜利的条件之一,但是在现代战争中,由于战斗武器逐渐升级,还需要一些高明的战略技术、熟练的实战经验、先进的武器等综合在一块才能够取胜,单凭革命精神是无法取胜的。
23.范文:
美丽的冬季
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春日生机勃勃,夏日烈日当空,秋日果实累累,而冬天则白雪皑皑,满眼圣洁。我最喜欢冬天雪天的壮丽景色,一切事物都在过滤,都在升华当中,都在安适的睡着,就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
冬天的雪天,天地共色,万籁俱寂,大地万物都好像在静静地观赏雪仙子跳着妙曼的舞姿,悄悄地降临人间。看她们有时在空中飘飘洒洒,像轻歌曼舞又像漫步云端,羞涩的袅袅降落;有时它们又像舞动的青春,伴着欢快的音乐沸沸扬扬;有时又像驰骋沙场的士兵,紧密急促,疯狂豪迈,如万马奔腾,呼啸而来。
不久,我们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来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般的王国。那清香的松,白雪的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感觉。走近那片树林,来冬弥漫,雾散之后,立刻出现一幅奇景,那青松的针叶上,盖着厚厚的白霜,像是一束洁白的秋菊;那落叶乔木的枝条上裹着雪,宛如一株株白玉雕成的树,垂柳在空中飘荡,散落着雪花,灌木从成了白色的珊瑚从,千姿百态,令人扑朔迷离,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林间小路两旁,又细又高的柳枝,不时地晃动着身体,似乎要把身上的雪全部都要晃掉。可是它却怎么都晃不完。暮色苍茫,万籁寂静,只听得见雪花不断往下落,山川,田野,村庄,全笼罩在白茫的大雪之中。望着周围,一切事物都披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安静极了,一切都在冬眠。
冬天过后就会迎来春天,地上洁白的雪沐浴着阳光,是享受最后一刻的欢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审题立意:
题目要求写半命题作文,围绕喜欢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选择喜欢的季节补充为题目即可。
选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作文,想想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它有什么景色特别吸引你,让你着迷。
构思指导:
开头: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或者开门见山的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季节。
正文:在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时,需要运用富有修饰性的语言,描述一处或几处特色景象的动静之美,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将景物写得很活泼,富有趣味,同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烘托出所属季节的整体场景和氛围。
结尾:可以表达自己对这个季节的感情,语言要真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