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莲蓬(lián peng) 干燥(gān zhào)
B.不禁(bù jīng) 圆晕(yuán yūn)
C.匀称(yún chèng) 拱桥(gǒng qiáo)
D.懦弱(nuò ruò) 方便(fāng biàn)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是( )
A.宗高 姿势 聚扰 B.吹佛 花辨 偶尔
C.融化 停止 随时 D.帐蓬 纤细 距离
3.“迟日江山丽”句中“迟日”的意思是( )
A.落山的太阳 B.迟到的太阳
C.春天白日渐长 D.早晨的太阳
4.“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
A.作者赞美了荷花千姿百态,充满生机。
B.作者赞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赋予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C.句中的“画家”指的是大自然。
D.一池的荷花静止不动,就像一幅画一样。
5.下列对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有误的一项是( )
A.“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B.“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从这一句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感受真独特,把花骨朵写活了。
C.“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从这一句可以体会到作者把瓢虫写得很细致,小瓢虫仿佛就在眼前。
D.“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的,非常好看。”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作者写得不好,因为蚂蚱是害虫,不应该用非常好看这个词来形容它。
6.《三衢道中》的作者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曾几 D.苏轼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yuān yāng( ) yōu huì( ) líng lì( ) jù jí( ) hén jì( )
pí juàn( ) jiǎn shǎo( ) chuī fú( ) wǔ dǎo( ) ǒu ěr( )
8.比一比,组成词语。
距( ) 蚂( ) 斑( ) 瞎( )
巨( ) 马( ) 班( ) 害( )
9.照样子,写一写。
一(朵)(雪白)的荷花
一( )( )的荷叶 一( )( )的图画
一( )( )的细雨 一( )( )的独角仙
10.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雕( )小技 提心( )胆 冰雪融( ) 光彩夺( )
春暖( )开 莺歌( )舞 随心( )欲 翩翩( )舞
11.查字典,填空。
“泛”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泛”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漂浮;②透出,冒出:③广泛,一般地;④肤浅,不深入;⑤泛滥。给下面词语中的“泛”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沉渣泛起( ) 脸上泛红( ) 泛而论之( ) 内容空泛( )
12.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一身______的羽毛。一对______的翅膀,加上______似的尾巴,这就是______的小燕子。”这句话是按照从______到______的观察顺序来写的,突出了燕子_______的特点。
(2)“电线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这句话中将______比作_____,将_____比作_____。
三、诗词曲鉴赏
课内阅读。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3.诗歌以______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14.古诗讲究对仗。诗句中“迟日”对“______”,“江山丽”对“_____”“泥融”“______”,“_______”对“鸳鸯”。
15.选一选。(填序号)
这首诗的首句和第二句分别从( )和( )的角度来描写春天的
清新秀美。
A.视觉 B.嗅觉 C.听觉
16.后两句诗中的“___________”字写出了燕子的繁忙和春天的生机勃勃,“_____”字写出了鸳鸯的闲适和春天的温暖。
17.根据诗中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①江山 ②太阳 ③花草 ④鸳鸯 ⑤春泥 ⑥春风 ⑦燕子 ⑧沙滩
18.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诗句,并写下来。
春天白天渐长,春天的到来使江山显得更加秀丽;春风送来了阵阵醉人的花草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荷花(节选)
荷花已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①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②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9.选文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
20.画“﹏﹏﹏”的句子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荷叶的多而密,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荷叶比作________。
21.画“ ”的句子写出了荷花的三种形态:第①句描写了荷花_______的形态,第②句描写了荷花_______的形态,第③句描写了荷花_______的形态。(填序号)
A.含苞待放 B.蓓蕾初绽 C.欣然怒放
阅读理解。
冬虫夏草
黄沧
①冬虫夏草,又名虫草,它冬天是虫,夏天成草。它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它同木耳、灵芝等一样属于真菌。
②它跟草不同,没有根、茎、叶,不含叶绿素,只有细胞壁,过着寄生生活,它不开花,也不结果,依靠孢子繁殖。
③冬虫夏草没有嘴巴,却是“吃动物”的好手。秋天,蛾、蜂、金龟子等昆虫钻进洞穴过冬时,冬虫夏草就趁机把它的牙管刺进昆出体内,吸取昆虫的营养,长成菌丝。菌丝越长越多,昆虫被它吃得只剩一层外壳,而菌丝则变成了硬块状的菌核。冬天,气候寒冷干燥,菌核休眠,外表活像一条虫。
④春天到了,菌核就从“虫”的头部开始“剧变”,像一根棒球棍、一根茎、一丛树枝似的从土里钻出来。到了夏天,它长得活像一株草了!
⑤中国的冬虫夏草寄生于一种叫蝙蝠蛾的昆虫体上,是名贵的药材,医用价值高。因为它体积小、颜色暗,不易发现,且仅产于高海拔地区,产量极其有限而更显珍贵。
22.根据短文内容,我们知道了冬虫夏草是一种( )
A.动物 B.植物 C.真菌
23.对短文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冬虫夏草是怎样用嘴巴“吃动物”的。
B.冬虫夏草是“吃动物”的好手。
C.冬虫夏草是怎样变得像一条虫的。
24.冬虫夏草的价值在于( )
A.观赏 B.医用 C.收藏
25.关于冬虫夏草名贵的原因,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冬虫夏草过着寄生生活。
B.冬虫夏草是名贵的药材,医用价值高。
C.冬虫夏草体积小、颜色暗,不易发现。
26.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依靠孢子繁殖。
B.冬虫夏草只结果,不开花。
C.夏天,冬虫夏草长得像一株草。
五、书面表达
27.写作。
题目:我爱
提示:你养过植物吗?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呢?把你最喜欢的植物介绍给大家吧!
要求:按一定顺序介绍清楚植物的特点;将题目补充完整;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项中燥的读音是zào。
B选项中不禁的拼音是bù jīn。
C选项中匀称的拼音是yún chèn。
2.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一些常见词语中的错误,要注意区分错误的词语,找出错误的类型,同时避免在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词语的积累。在本题中:A.宗高—崇高 聚扰—聚拢 B.吹佛—吹拂 花辨—花瓣 D.帐蓬—帐篷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学习古诗时,不仅要熟练背诵,还要理解诗句的含义。“迟日江山丽”的意思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在这里“迟日”指春天白日渐长。
4.D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在学习课文时,不仅要熟读熟背,还要理解重点句段的含义。本句话是说眼前的这幅生机勃勃的荷花美景图好像一个出色的画家画的画一样,而大自然就是这个画家。
5.D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在学习课文时,不仅要熟读熟背,还要掌握关键句段的含义。通过阅读《昆虫备忘录》一文可知,本文只是在客观的描写昆虫的外形,并不涉及作者的喜恶,所以不能因为蚂蚱是害虫,就说作者写得不好。
6.C
【详解】此题考查作者作品的识记。《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故答案为C。
7. 鸳鸯 优惠 伶俐 聚集 痕迹 疲倦 减少 吹拂 舞蹈 偶尔
【解析】略
8. 距离 蚂蚱 斑点 瞎子 巨大 小马 班级 害怕
【解析】略
9. 片 碧绿 幅 光彩夺目 阵 清凉 只 张牙舞爪
【解析】略
10. 虫 吊 化 目 花 燕 所 起
【解析】略
11. 氵 四 F fan ① ② ③ ④
【解析】略
12. 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剪刀似 凑成了活泼机灵 颜色 形状 活泼可爱 电线 五线谱 小燕子 音符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凑成了活泼机灵、颜色、形状、活泼可爱。(2)电线、五线谱、小燕子、音符
13.迟日 14. 春风 花草香 沙暖 燕子 15. A B 16. 飞 睡 17. ② ① ⑥ ③ ⑤ ⑦ ⑧ ④ 18.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解析】1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这首诗的大意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熙、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14.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对仗。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诗歌中“迟日”对“春风”,都是名词对名词,物体对物体,“江山丽”是一个主谓短语,对“花草香”也是主谓短语。“泥融”主谓结构的词语对“沙暖”,对仗工整。“燕子”对“鸳鸯”,物对物。
15.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
诗歌第一句意思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这是从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来写的,所以采用的是视觉的角度。第二句意思是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从闻到的嗅觉角度来了春天的清新秀美。
16.本题考查了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
“飞”写出了燕子的繁忙;“睡”写出了鸳鸯的闲适。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安适、喜悦的心情。
17.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描写景物顺序的掌握情况。
对照诗歌按顺序找下来即可。依次是: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18.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
整首诗的意思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给出的诗句翻译是第一句和第二句的诗歌,抄写下来即可。
19. 荷叶 荷花 20. 挨挨挤挤 比喻 大圆盘 21. B C A
【分析】19.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可知答案。
20.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和赏析修辞手法。
挨挨挤挤:挤来挤去。亦用以形容人多杂乱。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比作大圆盘。
21.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蓓蕾初绽:意思是含苞未放的花初次开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与第一句荷花的形态相符。
欣然怒放:愉快地盛开。与第二句荷花的形态相符。
含苞待放:意思是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与第三句荷花的形态相符。
22.C 23.B 24.B 25.A 26.B
【分析】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由原文“冬虫夏草,又名虫草,它冬天是虫,夏天成草。它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它同木耳、灵芝等一样属于真菌。”可知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
23.考查内容概括。
可利用关键句进行概括。
仔细阅读第③段,可知冬虫夏草没有嘴巴,却是“吃动物”的好手是本段的中心句。
可知第③段主要写的冬虫夏草是“吃动物”的好手。
24.考查信息提取。
根据原文“中国的冬虫夏草寄生于一种叫蝙蝠蛾的昆虫体上,是名贵的药材,医用价值高。”可知冬虫夏草的价值在于医用。
25.考查内容理解与判断。
根据原文“它跟草不同,没有根、茎、叶,不含叶绿素,只有细胞壁,过着寄生生活,它不开花,也不结果,依靠孢子繁殖。”可知该说法与冬虫夏草名贵没有关系。
根据原文“中国的冬虫夏草寄生于一种叫蝙蝠蛾的昆虫体上,是名贵的药材,医用价值高。”可知B说法正确。
根据原文“因为它体积小、颜色暗,不易发现,且仅产于高海拔地区,产量极其有限而更显珍贵。”可知C说法正确。
26.考查内容理解与判断。
根据原文“它跟草不同,没有根、茎、叶,不含叶绿素,只有细胞壁,过着寄生生活,它不开花,也不结果,依靠孢子繁殖。”可知A说法正确。
根据原文“它跟草不同,没有根、茎、叶,不含叶绿素,只有细胞壁,过着寄生生活,它不开花,也不结果,依靠孢子繁殖。”可知B说法错误。
根据原文“到了夏天,它长得活像一株草了”可知C说法正确。
27.范文:
我爱竹子
花中有四君子,还有岁寒三友,其中有一种植物,两个都占上了,那就是竹子。我喜欢的植物正好也是竹子。
竹子是大熊猫的美味佳肴。竹子可以长得很高很高,歌颂竹子的诗我知道有一首,那就是《竹石》诗中描绘了竹子在任何地方都能生长,突出了竹子的顽强生命力。
竹子的外形很不好看,细长细长的,直摇晃,可怎么摇晃也不断,颜色也不好看,只有一种颜色。
竹子无论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像高楼大厦一般矗立在那里。春天它的叶子很多,冬天它们都立在那里,真是当之无愧的岁寒三友和花中的四君子之一啊!
竹子不会开花,它也不会结果,可它那种无论在哪里都能生长的生命力令人惊奇,真不愧是“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啊!
【详解】此次作文是半命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