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必考题测试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长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角 D.平行四边形
2.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 )度。
A.90° B.180° C.360° D.120°
3.下图中经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的是( )。
A. B. C. D.
4.下图都是常见的安全标记,其中( )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5.从如图空白格子中选出2个涂上颜色,使涂色部分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有( )种不同的涂法。
A.5 B.3 C.4 D.2
6.再画一个小正方形,使下图成为轴对称图形,共有( )种不同的画法。
A.2 B.3 C.4 D.5
7.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 B. C. D.
8.平移所给图形可得( )。
A. B. C. D.
二、填空题
9.从凌晨2时到上午8时,钟面上时针按( )时针方向旋转了( )°。
10.图中阴影部分正方形周长的和是60厘米。大正方形的周长是( )。
11.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12.下图中,☆先向右平移了( )格,又向( )平移了( )格。
13.下图,图形①绕点A( )时针旋转( )度后是图形③;图形( )绕点A( )时针旋转90度是图形②。
14.绕点A( )时针方向旋转( )°后是。
三、判断题
15.数字“6”可以通过平移的方法变成数字“9”。 ( )
16.将大小相同的两个圆组合,可以得到只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 ( )
17.梯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 )
18.在三角形、正方形和五边形中,五边形的对称轴最多。 ( )
19.图案是由旋转得到的。 ( )
四、解答题
20.
(注意:图在格内所画的竖线、横线都是与格子竖线、横线重合的!)
(1)将六边形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5格.
(2)将小旗图围绕A点顺时针旋转180°.
21.画出如图绕O点逆时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22.下图是曲丽从镜面上看到的钟表,再过半个小时曲丽该上床睡觉了。你知道曲丽一般晚上什么时候上床睡觉吗?
23.看清题意,动手操作。
(1)将图②先向______平移_______格,再向______平移________格,就能与图形①组合成一个正方形。
(2)画出图形① 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4.①把小亭子从右下移至左上,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
②把四边形绕A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参考答案:
1.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依次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等腰角形有1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角有1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2.A
【分析】钟面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份,每份所对应的圆周角是360°÷12=30°,即每两个相邻数字间的圆心角是30°,时针从6:00到9:00顺时针走过了三个数字,即走过了3个3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时针从6:00到9:0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3=90(度)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旋转及钟面的认识,解答此题关键掌握在钟面上指针每走一个数字,绕中心轴旋转30°。
3.B
【分析】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详解】根据分析,下面图形中经过平移可以重合的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与平移现象,决定平移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4.C
【分析】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本题直接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知,轴对称图形的是第三个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图形轴对称的理解,而且考查学生平时观察事物的细心程度。
5.A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及这个图形的特征。有5种涂法:左、右空白格(3种);上或下涂两边(2种)。
【详解】从如图空白格子中选出2个涂上颜色,使涂色的部分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有5种不同的涂法(图中红色虚线是对称轴)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轴对称图形的意义。
6.C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如图所示:
,一共有4种不同画法。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意义的灵活运用。
7.C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由此数出对称轴即可。
【详解】A.有1条对称轴;
B.有2条对称轴;
C.有无数条对称轴;
D.有4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
8.D
【分析】根据平移的特征,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只是位置发生变化,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平移后,得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特征,根据平移特征,进行解答。
9. 顺 180
【分析】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1大格对应的夹角是30度,钟面上时针从2走到8走了8-2=6大格,对应的夹角是30°×6=18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凌晨2时到上午8时,钟面上时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180°。
【点睛】熟练掌握钟面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60厘米
【分析】将阴影部分的正方形在大正方形里面的边长都平移到大正方形的边长上就会发现,阴影部分正方形的周长和也就是大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因为图中阴影部分正方形周长的和是60厘米,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正好是大正方形的周长
所以大正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巧求周长的方法,善用平移的方法有助于快速发现大正方形的周长与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的关系。
11. 2 1 4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点睛】此题考查常见的平面图形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属于基础知识,应注意平时的积累。
12. 5 下 3
【分析】找准☆的一个关键点,根据箭头的方向和对应关键点的格数来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详解】☆先向右平移了5格,又向下平移了3格。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图形平移前后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看准方向数清格数即可。
13. 逆 90 ① 顺
【分析】根据旋转特性,点A保持不动,按照特定角度旋转图形各部分,最终得到答案。
【详解】图形③是由图形①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而图形②则是图形①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的。
【点睛】旋转的特性需要注意的两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14. 逆 90
【分析】顺时针就是钟表中时针的转动方向,逆时针就是时针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那么本题中三角形绕A点旋转的方向是与时针转动的方向相反,所以是逆时针方向,可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逆时针和顺时针的判定方法,利用三角形旋转后图形和原来的图形对比,判断三角形是绕A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于顺时针和逆时针的理解,深刻理解什么是逆时针、什么是顺时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解析】略
16.√
【解析】略
17.×
【解析】略
18.×
【解析】略
19.√
【解析】略
20.见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平移的特征,把这个六边形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4格,首尾连结即可得到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用同样的方向可以把平移后的图形再向正平移5格.
(2)根据旋转的特征,小旗子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解:(1)将六边形先向右平移4格(图中蓝色部分),再向下平移5格(图中绿色部分):
(2)将小旗图围绕A点顺时针旋转180°(图中红色部分):
【点评】图形平移注意三要素:即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图形旋转注意四要素:即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21.见解析
【详解】解:画出如图绕O点逆时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点评】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2.9时
【解析】略
23.(1)上;4;左;5
(2)图见解析
【详解】(1)观察图中可知,图②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5格,就能与图形①组合成一个正方形;
(2)画旋转图形的方法:把图形的每个点与旋转中心连接,再量出题目要求旋转的角度,最后依次连接,据此作图。
24.上 3 左 7
【详解】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