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经典题型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情况下选用折线统计图( )。
A.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
B.图书馆文艺书和故事书的多少情况
C.小霞一天摄入的营养占比
D.奥运会我国获得金、银、铜牌的情况
2.王老师家四个月的家庭总支出为3000元,各项支出如图,看图估一估,四月份他家“其他”费用大约是( )。
A.300元 B.500元 C.700元 D.900元
3.某数学兴趣小组根据温州气象部门发布的有关数据,制作了PM2.5来源统计图,根据该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示汽车尾气污染的圆心角约为72° B.表示建筑扬尘的约占6%
C.汽车尾气污染约为建筑扬尘的5倍 D.煤炭以及其他燃料排放占所有PM2.5污染源的
4.宜兴市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称。如果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该地的地貌结构,那么下面正确的是( )。
A. B. C. D.
5.解放路小学对六年级30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做了一次调查,测试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不及格的有( )名。
A.75 B.15 C.90 D.50
6.希望小学和解放路小学两所学校的男、女生比例如图所示,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希望小学和解放路小学男生和女生都一样多
B.希望小学的男生比解放路小学的男生少
C.希望小学的女生比解放路小学的女生多
D.无法比较两个学校的男、女生人数
二、填空题
7.要反映一个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应绘制( )。
8.甲地上半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是5℃、8℃、12℃、18℃、24℃、30℃,为了表示出气温变化情况可以把它制成( )统计图;如果想制作一份统计图,使它能反映出六年级学生占全校学生的百分率,应选用( )统计图。
9.小赛的妈妈新买了一件毛衣,毛衣的各种成分如下图所示。
(1)涤纶的含量是这件毛衣的( )%。
(2)( )的含量最多,( )的含量最少。
(3)羊毛的含量比兔毛的含量多占总数的( )%。
(4)如果这件毛衣重300克,羊毛的含量是( )克,棉的含量是( )克。
10.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种植四种不同的蔬菜(如下图),其中萝卜的种植面积是48平方米,这块蔬菜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番茄的种植面积比黄瓜多( )%。
11.下图是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情况统计图。如果六年级有120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则科技小组有( )人,体育小组有( )人,美术小组有( )人,音乐小组有( )人。
12.下面刘庄小学某班学生参加体育达标测试成绩统计图。
(1)在这个班中,体育测试优秀的人数占( )%。
(2)这个班的总人数是50人,优秀、良好和合格人数为达标人数,则达标人数是( )人,不达标人数是( )人。
(3)要想反映各类成绩人数的多少可以使用( )统计图。
三、判断题
13.为表示我县一年每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画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14.电视机厂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出上半年月产量的多少与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 )
15.要反映全校患有龋齿的学生人数同全校人数之间的关系,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
16.扇形统计图中的圆表示整体。 ( )
17.为了清晰地显示出六年级女生人数与总人数间的关系,应该绘制扇形统计图。( )
四、解答题
18.如图是海苑小学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1)近视的学生有74人,六年级学生一共有( )人,视力正常的有( )人。
(2)视力正常的学生比假性近视的多( )人。
(3)请你根据统计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9.太原市提出城市核心价值观:“包容、尚德、守法、诚信、卓越”。新华路小学德育处为了解学生对城市核心价值观中哪一项内容最感兴趣,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所示的部分统计图。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该校共调查了( )人,其中最喜欢“尚德”的有( )人。
(2)请你把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0.状状调查了康美小镇9月垃圾回收情况,并制作了下面两幅统计图(都不完整),看图完成下面题目。
(1)康美小镇9月共回收垃圾________t。
(2)把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如果状状想展示康美小镇全年可回收垃圾的变化情况,选用________统计图最合适。
21.某社区为了解居民对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这五种球类运动项目的喜爱情况,在社区开展了“我最喜爱的球类运动项目”的随机调查(每位被调查者必须且只能选择最喜爱的一种球类运动项目),并将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是( )人。
(2)将上面的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3)请计算出该社区喜欢羽毛球比足球人数多百分之几?
22.下边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星期播出各类节目的时间统计。
(1)“校园快讯”每星期播出48分钟,红领巾广播站一星期播出多少分?
(2)“音乐欣赏”每星期的播出时间比“童话故事”少多少分?
23.下图是我校社团人数情况统计图。
(1)这是( )统计图。
(2)棋类人数比舞蹈类人数多百分之几?
(3)如果全校总人数1600人,请你计算出绘画人数比乐器类多多少人?
参考答案:
1.A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A.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
B.图书馆文艺书和故事书的多少情况,用条形统计图。
C.小霞一天摄入的营养占比,用扇形统计图。
D.奥运会我国获得金、银、铜牌的情况,用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B
【分析】由图可知,其他支出和水电气的支出之和占总支出的,可求出其他支出和水电气的支出之和是多少元;再根据图示,其他支出大约占其他支出与水电气的支出之和的,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王老师家四个月的家庭总支出为3000元,各项支出如图,看图估一估,四月份他家“其他”费用大约是:3000××
=750×
=500(元)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表示其他支出的扇形圆心角占全部的几分之几,问题即可得解。
3.C
【分析】根据扇形图的信息进行计算,然后判断各个选项即可。
【详解】A.表示汽车尾气污染的圆心角约为360°×40%= 144°, 错误;
B.表示建筑扬尘的约占1-40%-33%-19%=8%,错误;
C.汽车尾气污染约为建筑扬尘的5倍, 40%÷8%=5,正确;
D.煤炭以及其他燃料排放占所有PM2.5污染源的近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正确获取统计图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根据宜兴市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称,可以分别计算出山、水、田所占的百分比,从而可以判断哪个选项中的扇形统计图符合题意。
【详解】因为宜兴市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称,
所以山占: 3÷(3+2+5)
=3 ÷(5+ 5)
=3÷10
= 30%
水占: 2÷(3+ 2+ 5)
=2 ÷ (5+5)
= 2÷10
= 20%
田占: 5÷(3+2+ 5)
=5÷ (5+ 5)
= 5÷10
= 5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明确题意,可以分别计算出山、水、田所占的百分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B
【分析】此题是把六年级30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圆表示300名学生总数(单位“1”),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的百分比之和是单位“1”。据此求出不及格人数所占百分比,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不及格人数。
【详解】300×(1-50%-30%-15%)
=300×5%
=15(名)
答:不及格人数是15名。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关键是要根据扇形统计图求出不及格人数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不及格人数。
6.D
【分析】A.根据图意,希望小学女生占48%,男生占52%,解放路小学女生占45%,男生占55%,所以两所学校的男生和女生人数不可能相等。B.因为不知道希望小学和解放路小学的总人数,无法求出两所学校的男生人数,所以无法比较多少。C.因为不知道希望小学和解放路小学的总人数,无法求出两所学校的女生人数,所以无法比较多少。D.没有确定希望小学和解放路小学两所学校的总人数相等,因此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单位“1”的量不同,无法比较两个学校的男、女生人数。
【详解】此题中没有确定希望小学和解放路小学两所学校的总人数相等,因此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单位“1”的量不同,无法比较两个学校的男、女生人数。
故答案为:D。
【点睛】认真审题,仔细观察,此题中缺乏条件,故不能比较两个学校的男、女生人数。
7.折线统计图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的百分比。
【详解】要反映一个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应绘制( 折线统计图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
8. 折线 扇形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甲地上半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是5℃、8℃、12℃、18℃、24℃、30℃,为了表示出气温变化情况可以把它制成折线统计图;如果想制作一份统计图,使它能反映出六年级学生占全校学生的百分率,应选用扇形统计图。
【点睛】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基础题,要熟练掌握。
9. 20 羊毛 棉 52 186 24
【分析】(1)把一件毛衣的总重量看作单位“1”,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涤纶的含量是这件毛衣的20%;
(2)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羊毛的含量最多,棉的含量最少;
(3)羊毛的含量分率-兔毛的含量分率即可得到答案;
(4)这件毛衣重量×羊毛的含量分率即为羊毛的含量;这件毛衣重量×棉的含量分率即为棉的含量。
【详解】(1)涤纶的含量是这件毛衣的(20)%。
(2)(羊毛)的含量最多,(棉)的含量最少。
(3)62%-10%=52%
羊毛的含量比兔毛的含量多占总数的(52)%。
(4)300×62%=186(克)
300×8%=24(克)
如果这件毛衣重300克,羊毛的含量是(186)克,棉的含量是(24)克。
故答案为:20;羊毛;棉;52;186;24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10. 200 75
【分析】用100%减去其他三种蔬菜占的百分比,就得到萝卜占的百分比。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这块地的面积;
求番茄的种植面积比黄瓜多百分之几,就用多出的百分比除以黄瓜的百分比再乘100%。
【详解】48÷(1-35%-20%-21%)
=48÷24%
=200(平方米)
(35%-20%)÷20%×100%
=15%÷20%×100%
=0.75×100%
=75%
【点睛】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1. 36 18 48 18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总人数乘各小组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就是每个小组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科技小组:120×30%=36(人)
体育小组:120×15%=18(人)
美术小组:120×40%=48(人)
音乐小组:120×15%=18(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掌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统计图读出数据,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求解。
12. 32 43 7 条形
【分析】(1)将总人数看成单位“1”,求优秀的人数的占比,用1-良好、合格、不合格所占分率即可;
(2)用总人数×不合格人数所占的百分率,求出不达标人数,再用总人数-不达标人数即可求出达标人数;
(3)根据折线、条形统计图的特点选取即可。
【详解】(1)1-30%-24%-14%=32%
(2)不达标:50×14%=7(人)
达标:50-7=43(人)
(3)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所以要想反映各类成绩人数的多少可以使用条形统计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的简单应用。
13.×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它能够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是圆的面积表示总数量,用圆内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一年每月平均气温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由低逐渐升高,又逐渐降低.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表示气温的多少,而且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气温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画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
14.√
【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由此判定即可。
【详解】要求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增减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15.正确
【详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面积表示总量,用每个扇形面积表示部分量,从题中条件可知,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16.√
【详解】扇形统计图中的圆表示整体,扇形表示各部分占整体的百分率,由此判断即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的百分比之和是单位“1”.
【详解】由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反映某校六年级学生人数与全校学生人数的关系,应选用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
18.(1)200;76
(2)26
(3)假性近视的学生有多少人?50人
【分析】(1)六年级一共的人数=近视学生人数÷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视力正常的人数=六年级总人数×视力正常的百分率;据此带入数据解答。
(2)假性近视的百分率=1-视力正常的百分率-近视的百分率;视力正常的百分率与假性近视的百分率之差乘总人数即可;
(3)提出的问题合理即可。
【详解】(1)74÷37%=200(人);200×38%=76(人)
答:六年级学生一共有200人,视力正常的有76人。
(2)1-38%-37%=25%
200×(38%-25%)
=200×13%
=26(人)
答:视力正常的学生比假性近视的多26人。
(3)假性近视的学生有多少人?
200×25%=50(人)
答:假性近视的学生有50人。
【点睛】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实际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额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学会从统计图中寻找有效数学信息。
19.(1)500;100
(2)见详解
【分析】(1)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对“包容”最感兴趣的有150人,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对“包容”最感兴趣的占调查人数的30%,要求调查人数,用150÷30%;要求最喜欢“尚德”的有几人,用调查的总人数-喜欢其他4项的总人数=最喜欢“尚德”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上题计算,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然后用喜欢某项内容的人数÷调查的总人数=某项内容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据此将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详解】(1)150÷30%=500(人);该校共调查了500人。
500-150-50-125-75
=500-400
=100(人),其中最喜欢“尚德”的有100人。
(2)尚德:100÷500=20%;
守法:50÷500=10%;
卓越:75÷500=15%
画图如下:
【点睛】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应用,学会根据条件从统计图中找出有效的数学信息是解题关键。
20.(1)40
(2)见详解
(3)折线
【分析】(1)用厨余垃圾的质量除以厨余垃圾占回收垃圾总量的百分率即可求出9月回收垃圾的总量;
(2)用垃圾总量减去可回收垃圾质量、厨余垃圾质量、其他垃圾质量即可求出有害垃圾的质量,然后补充条形统计图;分别计算出可回收垃圾的质量和有害垃圾占垃圾总量的百分率并补充扇形统计图;
(3)要表示可回收垃圾重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
【详解】(1)12÷30%=40(t);
(2)有害垃圾:40-16-12-4
=40-32
=8(吨)
有害垃圾:8÷40=20%;
可回收垃圾:16÷40=40%;
其他垃圾:4÷40=10%
画图如下:
(3)如果状状想展示康美小镇全年可回收垃圾的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最合适。
【点睛】此题考查统计图的综合应用,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从统计图中找有效数学信息是解题关键。
21.(1)200
(2)
(3)50%
【分析】(1)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有60人,观察扇形图形可知,喜欢羽毛球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30%,可以求出调查的总人数,调查总人数=喜欢羽毛球的人数÷喜欢羽毛球占的百分数。
(2)喜欢足球的人数,用总人数减去其它项目的人数即可得到喜欢足球的人数;用喜欢足球的人数÷总人数,得到喜欢足球人数占的百分数,再用喜欢排球的人数÷总人数,就得到喜欢排球占的百分数;再补全统计图。
(3)用喜欢羽毛球的人数减去喜欢足球的人数,再除以喜欢足球的人数,就是该社区喜欢羽毛球人数比喜欢足球人数多百分之几。
【详解】(1)60÷30%=200(人);
(2)200-24-46-60-30
=176-46-60-30
=130-60-30
=70-30
=40(人)
足球:40÷200=0.2=20%
排球:30÷200=0.15=15%
(3)(60-40)÷40
=20÷40
=0.5
=50%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正确计算出参与调查的人数;以及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就用多数的减去少的数再除以少的数即可。
22.(1)120分;(2)12分
【分析】(1)把广播站每星期播出的总时间看做单位“1”,“校园快讯”每星期播出的48分钟对应的分率是40%,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分率即得单位“1”;
(2)先求出“音乐欣赏”每星期的播出时间比“童话故事”少的分率,进而用单位“1”的量乘上分率即可。
【详解】(1)48÷40%=120(分);
答:红领巾广播站一星期播出120分。
(2)120×(25%﹣15%),
=120×10%,
=12(分);
答:“音乐欣赏”每星期的播出时间比“童话故事”少12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如何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计算解答即可。
23.(1)扇形
(2)50%
(3)192人
【分析】(1)根据所给统计图的特点判断这是扇形统计图;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先求出多多少,再除以单位“1”,据此解答;
(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先计算出绘画类人数比乐器类多全校人数的百分之几,再求多多少人。
【详解】(1)这是扇形统计图;
(2)(33%-22%)÷22%
=11%÷22%
=50%
答:棋类人数比舞蹈类人数多22%。
(3)1600×(19%-7%)
=1600×12%
=192(人)
答:绘画人数比乐器类多192人。
【点睛】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先求出多多少,再除以单位“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