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二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课件(共48张ppt含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二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课件(共48张ppt含内嵌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3 15: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图上的任务的出行和运输方式有哪些?
骑马
轿子
步行
驴车
乘船
张择端 · 《清明上河图》局部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程标准:
1、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
2、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时空坐标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人类最早在自然界开展生存活动过程中习惯性的足迹形成了原始的“路”
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也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随后人类在转向定居生活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驯养动物(畜力)
橇的使用(工具)
发明轮车(工具)
人工搬运(人力)
轮车的发明创造,让人类运输方式实现了由滑动到滚动的飞跃,轮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运载量和运送速度,对道路修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陆路交通
地区(时期) 表现
西方
中国
罗马
秦朝
汉朝
唐朝
元朝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开通了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丝绸之路
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
古罗马四通八达的道路是其举世闻名的成就之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流传至今虽然转变了意思却仍然可以让人联想到其曾经的辉煌。
古罗马的道路设计考虑周全,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也兼顾地形等客观条件,在道路勘察中会使用各种仪器进行测量,并根据需要运用高超的技术造桥或开凿隧道。开凿隧道方面,古罗马有成套的钻探、挖坑、掘巷道、照明、通风、打桩、运送和测量的新方法,有研究者认为直到中世纪晚期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国家能与之比肩。
秦朝直道
秦朝五尺道
特点:以都城为中心;分布广(全国);类型多样化;连通性(道路网);
结合图文信息,分析秦朝交通所呈现的特点有哪些?
材料一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贾山传》
知识拓展
驰道:宽67.5米,中间三丈是皇帝专用的道路。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
直道:但一点都不直,而且是典型的军事公路。直道起点在离咸阳不远的云阳,经过陕西省抵达子午岭,然后到达今天陕西和宁夏交界处的定边县,再由定边南折向东北,进入鄂尔多斯草原,经过内蒙古乌审旗和东胜后,到达终点站包头,全长700余千米。这个“直道”九曲十八弯,目的是对付和防范匈奴。
五尺道:五尺不足两米,道路很窄,是秦朝时连接云贵与蜀的重要商道。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新唐书》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秦朝道路示意图
以秦朝为例,分析陆路交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便利的交通,不仅有利于传达政令、调遣军队,还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剑桥中国秦汉史》
①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②促进不同地区经贸往来,促进经济发展。
③便利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④强迫百姓服徭役,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消极)
表现
中国 春秋
秦朝
隋朝
元朝
西方 法国
荷兰
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
两大水系
(二)水路交通
已有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
南方和北方
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
17世纪开通米迪运河
17世纪阿姆斯特丹运河系统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修筑“邗hán沟”。目的是为伐齐,远征需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元朝大运河: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元朝的大运河中,最北的一段是元代新开凿的通惠河,由元朝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支持开凿。粮食逐步以海运为主。它就是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17世纪开通的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为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联络法国南岸的马赛和西岸的波尔多,直线距离不长,但其间山脉纵横,海道则危险且长,必须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连接两海的重要门户——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角之间才能沟通。而17世纪西班牙人因近水楼台,是海峡无可争议的霸主,法国人则重税才能过关。于是,1666年10月自号“太阳王”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授权皮埃尔·保罗·里凯建设内陆运河。
——陈薇《两海之间》序
荷兰:17世纪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阿姆斯特丹地图
阿姆斯特丹运河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
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
时期 探索
西汉
宋元
明朝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
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
南线通向印度洋
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郑和七次下西洋
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
南线通向印度洋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余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梦粱录》
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材料:中国有悠久的海洋航运史,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航海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战争对海洋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海贸易快速发展。秦朝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也使开辟海上航线成为可能。汉朝和唐朝造船和航海技术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宋元更是有了重大突破。元朝为了补充河运不足,开创了大规模海运漕粮。明前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创了15世纪世界大规模航海,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壮举。 ——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
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海洋航运事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①战争和贸易的要求;
②秦以后大一统局面;
③造船和航海技术(指南针)的进步;
④弥补陆路及河运的不足;
⑤强盛国力的支撑。
维京人
腓尼基人
阿拉伯人
波利尼西亚人
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冒险(海盗)
首次横渡地中海
印度洋周围开展海上贸易(非洲东海岸)
太平洋诸岛活动(复活岛)
范围窄、规模小,局部探索
受制于航海技术,活动范围有限
主要是掠夺和贸易
特点
2、古代西方对海洋的探索
A.强烈的政治色彩、与战争有密切关系、与封建帝王的活动有关、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结构上呈现辐射性。
归纳总结古代道路主要类型及特点
B.内河运输是最古老、最具优势的的运输方式之一,陆上运输主要靠人力、畜力,而内河运输则主要靠风力和水流。内河运输成为最具优势的运输方式之一。
类型
陆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驿道)、栈道、水路、海路
特点
综合探究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487
迪亚士
1497-1498
达·伽马
1492
哥伦布
1519-1522
麦哲伦
3、近代西方对海洋的探索:新航路开辟
时间 航海家 探索
1497年 卡伯特父子 到达纽芬兰岛
16世纪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16世纪 巴伦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
留下准确的航海图
17世纪初 哈得逊 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线
1578年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
合恩角
1642-1643年 塔斯曼 到达新西兰和
塔斯马尼亚岛
卡伯特
卡蒂埃
哈得逊
巴伦支
俄罗斯人
塔斯曼
德雷克
运河名称 通航 时间 意义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3.近代西方对海洋的探索:国际运河开通
1869年
1914年
1869年
苏伊士运河
1914年
巴拿马运河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1、陆路交通发展
交通发展
西方
中国
①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
②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发展。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③18世纪末,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
④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
⑤1887年,英国人劳森完成了链条驱动自行车的设计。同年,英国人邓鲁普研制出了充气轮胎。从此,自行车技术也完成了向商业化的转化,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
⑥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在20世纪之前,汽车还不够普及。
①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②京张铁路:1909年竣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他设计的“人”字形路轨,解决了铁路的陡坡问题。
时间 国家或区域 铁路线
1825年 英国 第一条铁路全长约27km,由斯托克顿到林顿
19世纪 美国 建成5条横贯全国的铁路干线,连接东西两岸和南北疆域
1855年 美国 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
1885年 加拿大 建成跨越大陆的铁路
1888年 欧洲 建成加来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
1903年 俄国 建成西伯利亚大铁路
1910年 南美洲 建成从阿根廷到智利的铁路
1840年 世界 铁路总长度5490英里
1880年 世界 铁路总长度22.2万英里
1900年 世界 铁路总长度46.6万英里
19世纪世界修筑铁路情况表
——改编自《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李鸿章视察唐胥铁路
◎京张铁路人字形路轨
詹天佑12岁考入清政府的官费留学生,赴美留学。17岁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和铁路专修科,1881年学成归国,1888年进入中国铁路公司工作。京张铁路的路线是詹天佑从亲自勘定的三条中选定的。在建设过程中,詹天佑突破种种困难,提前完工。为了纪念他,1919年,詹天佑逝世时,在青龙湖火车站为其树立全身的铜像。
材料 若地势阻隔,不能相通,故必铁路成,则万里之外,旦夕可至;小民生业,靡不流通;朝廷法旨,靡不洞达;山川之产,靡不尽出;风俗之陋,靡不尽除。使中国各省铁路全通,则国家气象大变:商民货物之蕃息,当增十倍;国家岁入之数,亦增十倍。至于调兵之捷速,可省多营;转漕无阻,可备海梗;民间无差徭科派之困,官吏无驿站办差之累。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铁路建设对中国的影响。
①经济:打破了中国内地的封闭状态,加强了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的联系,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推动了商品经济的扩展。
②城市化:推动了中国城市化,一大批近代城市在铁路沿线兴起。
③交通:推动了铁路工业及相关的近代工矿业的发展
④政治:加速了近代中国的一体化,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⑤社会: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陋习
消极:近代铁路掌握在列强手中,成为列强侵略和征服中国的工具。
积极: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近代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2、水路交通发展
交通发展
西方
中国
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②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③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的主要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了。
①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
②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hú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③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富尔顿是美国著名工程师,他制造的第一艘以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长21.35米,1803年在法国的塞纳河试航成功,但当晚为暴风雨所毁。四年后,富尔顿在美国造成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长45米,于1807年8月18日在纽约州的哈得逊河上作历史性的航行,航速为1.61公里/时。
“黄鹄号”模型
当时沿海和长江航运已为外洋垄断,新成立的招商局简直没有“立足”之地,于是李鸿章为招商局争取了运送漕粮和一些官府物资的专权:此举是轮船招商局得以维持的关键。
轮船招商局的建立.确实达到了“分洋商利权”的目的。仅1873年(同治十二年)到1876年(光绪二年)间.外国航运公司收入总共损失四百九十二万三千两,这期间中国商人少付给外国商人的费用当在十三万六千两以上。
——张文华《帝国护卫:晚清中兴四名臣》
你怎样理解轮船招商局在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意义?
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引进西方股份制,在中国走出了一条以招商引资募股的方式创办企业的道路。
率先采用新式交通工具和实行近代经营管理制度,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批航运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
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
选择性必修二第8课
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四.交通与社会变迁
近代以前的清江浦(今江苏淮安主城区)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
清末民初,“逮海道大通,津浦筑路,舟车辐辏,竟赴捷足,昔之都会遂成下邑”
郑州·火车拉出的城市—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汇,超过了开封和洛阳。
伊利运河的开凿客观上促使纽约逐渐发展为国际化经济和金融中心。
2.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运河明珠:清江浦的今非昔比
甘肃博物馆藏邮驿画像砖
民信局收据
大清邮局
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
清朝电话局
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中国古代的邮驿
主要是为官方服务
1897年创办大清邮政官局---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大龙邮票”1878年
1878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
--大龙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
明朝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
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又微妙的不同……
一百多年前中国面对工业革命的态度:
马拉车/铁路破坏风水/汽车影响尊卑
一百多年后西方面对信息革命的态度:
英国移除华为5g设备/口罩里有5g天线
本课小结
1、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D
2、“古典文明”时期的中国汉朝、古希腊、古罗马帝国,都投入很多资源开辟道路、修建桥梁、改善交通,这个时期形成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
A.控制本国广阔的疆域 B.提高行政与军事能力
C.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 D.适应大规模经济贸易
B
3、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表明丝绸之路开通 (  )
A.促进了中西直接交流
B.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
C.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
D.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
B
4、“如果说工业化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了,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对材料中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进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交通工具的发明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化开始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船和火车
C.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交通工具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D.生产力的发展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