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教案(表格式)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教案(表格式)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2-21 08:0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时间 课 时 1 授课人
教材 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对两个美术流派的学习。通过分析、对比、观察、讨论让学生初步掌握古典主义绘画理性、严谨与印象派自由浪漫的核心特质。通过穿插历史文化背景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升学生的公民美术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学情 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通过比较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区分两个不同的美术流派及风格特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作品是本节课要着重研究的问题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了解两个美术流派的风格特点,理解它们在题材、造型、色彩上的区别
过程与 方法 通过作品的分析比较,能够简单的用语言描述两个美术流派的区别及自己的见解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两个流派画家敢于突破传统、在艺术上大胆表现的精神。促进学生对艺术知识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 新古典主义和印象主义美术产生的背景及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准确的区分两个美术流派及应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准备 课件、教材、教具等 课本、速写本、画笔等 为上课做好准备
导入 新课 展示一张风景照片让学生观看3秒钟 提问“请问画面中的树有多少棵?你能准确描绘出这些树吗?” 总结:短时间内,仅凭自己的印象我们很难记清楚物体准确的造型和色彩。自然,表现出来的画面也就十分模糊。 然而有人就特别善于描绘这种造型模糊的作品,他就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莫奈,更是印象派的开创者。 1分钟练习:快速表现画面内容 让学生描绘记忆中的画面,让他们明白短时间内无法画出物体的准确造型,更不用说色彩了。
新课 讲解 印象派产生的背景: 展示作品《日出 印象》 (故事叙述)有一天,莫奈兴致勃勃的拿着这张画去参加沙龙展,他自信的认为自己这件近乎完美的作品一定可以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然而,当评论家们看到莫奈的画时,简直惊呆了。于是评论家们开始了一番对话:(内容:A、小伙子啊,你这画画的是啥呀?B、你拿张草稿就想来参加沙龙展,你是猴子请来的吗?C、哎妈呀,这画面,要造型没造型,要细节没细节,你是凭你印象画的吧?D、我看啊他就是印象派的,哈哈哈) 播放(对话录音) 二、印象派成员: 对于评论家们的嘲讽,莫奈并未理会,而是回来跟马奈、德加,雷诺阿以及其他的的小伙伴们一起商量了下并达成了一个共识:“那些人欺人太甚,居然嘲笑我们是印象派,咱们团队不是还没有自己的名字吗?干脆我们就叫印象派,气死他们。” 故事到此结束,可是问题却来了。这些评论家们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作品呢?印象派画家们的作品真的有那么差吗?你怎么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作品。 三、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三课,今天我们学习两个外国美术流派——印象派和新古典主义画派。观看课本第13页中那几幅印象派作品 提问“这些作品在题材上有什么共同点?仔细观察人物动态,你觉得是摆拍还是抓拍?” 总结:题材——自然(抓拍) 展示图片《莫奈夫人和儿子》和《霍松维勒女伯爵》“这两张作品在人物造型刻画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听语音对话 边听教师讲解边看ppt 思考问题不回答 观看课本并总结回答 观察对比并回答 通过语音的形式还原当时莫奈画作被嘲讽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以及印象派产生的背景。 让学生明白印象派是一个团体并了解其他成员。 给学生留下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印象派的作品,可以让他们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自己概括题材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造型——不注重轮廓,感性 既然轮廓不是画面表现的重点,那重点表现的是什么呢? 展示作品《白杨—系列》 提问“这四张画面在色彩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你能否根据画面的色彩推断出天气情况?” 总结:色彩上——光线变,色彩变 印象派的画家们也一直在探索和追寻光线变化对画面颜色产生的影响。因此,他们也被成为是“追光的人”。那么问题又来了,你能追得上光吗?莫奈画的这些作品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完成的呢? 播放视频《连作法》 展示作品白内障前的《睡莲》和白内障后的《睡莲》 提问“哪张是得了白内障以后画的?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变化?” 总结:得了白内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白内障是个画家。所以说,会一门手艺是多么重要啊。人家这才是真正的靠才华吃饭! 印象派作品的应用: 展示图片:雨伞、衣服等生活用品 如果我是印象派的画家,看到这些东西,我也觉得这辈子值了,可是那些评论家们却不认可他们的作品。这只能说明一点,印象派画家的风格特点和他们认可的艺术作品风格相差甚远,到底差距有多大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新古典主义画派。 带着问题观看图片并回答 观看视频 观察对比并根据收集的材料回答白内障的症状: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深入了解画家的作画步骤和方法 提高学生收集材料和概括能力 通过拓展让学生了解其实名画就在我们身边
新古典主义画派产生的背景: 这一美术流派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受人青睐的呢?请同学们观看课本第11页的文字并回答。 总结:(1)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的爆发 当时社会流行贵族气息的古典主义美术(古希腊罗马美术)古典主义美术的东西本身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发展到最后,所有的作品都是一个味道,都是贵族气息,那就没意思了。为了使艺术发展性质不跑偏,所以民众和批判家们一起爆发了这场纯艺术性质的运动。那接下来艺术该以什么为主线继续发展呢? 总结:(2)考古挖掘唤起了人们对古典主义美术新的认识。 例如这样的作品。展示图片:《掷铁饼者》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造型和比例,你觉得刻画的怎么样? 在那个没有照相机的年代下,能够做到准确的抓住人物的瞬间动作并刻画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人的力量在瞬间爆发的情况下每一块肌肉的大小位置都必须要经过理性的、严谨的处理和分析加上高超的技能才能达到。并不是凭个人的感觉去雕刻,而是根据客观事实。因此这时期的雕塑也被人称为是最完美的艺术。 当时的艺术家们一致认为古典主义美术确实完美,应该继续继承和发展,但又不能还叫古典主义,干脆就叫新古典主义吧,它不是很完美吗,那我们就比它更完美。 于是,新古典主义最重要的两位画家达维特和他的学生安格尔出现了。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特点: 展示作品《马拉之死》 观看课本思考并回答其背景 观察、思考并听教师讲解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从而更简洁的掌握新古典主义画派的背景 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间的关系。 由古典主义过渡到新古典主义艺术特点的讲解
提问“能否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绘画面的内容?” 请大家观看第11页下方文字,看看这幅画面在色彩上给你什么感觉?如果我们换个背景色呢? 总结:色彩——庄重、肃穆 构图上又是怎样安排的?如果把人物移动至画面上方呢? 总结:构图——沉稳 仔细观察他的动作和表情,想想明明被刺杀,为何看起来想睡着了一样? 总结:造型——理性(理想化的英雄主义形象)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两个流派的风格特点差距很大,它们都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因此,也没有好坏之分。你更喜欢哪个流派的风格呢?简单阐述下。 描述画面内容 学生阐述表达喜好 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一步一步深入了解其艺术特点。(色彩、构图、造型) 达到巩固复习的作用
板书 设计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印象派 新古典主义 题材: 生活、自然 大革命中的人或事 造型: 感性(不注重轮廓) 理性、严谨(理想化的英雄主义) 色彩: 光线变色彩变 庄重、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