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0 22:34:0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训练
一、基础与运用
1.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故宫(ɡōnɡ) 选择(zhé) 风貌(mào)
B.小摊(tān) 官吏(lì) 栏杆(nán)
C.毛驴(lǘ) 商贩(fàn) 神态(tài)
2.给下列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作坊   (zuó zuō) 工作   (zuò zuō)
乘车   (chéng shèng) 一乘轿子   (chéng shèng)
笼头   (lóng lǒng) 笼络   (lòng lǒng)
3.《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北宋的张择端 B.北宋的滕明道 C.唐代的张择端
4.读句子,给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1)《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热闹”的意思是(  )
A.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景象)繁盛活跃。
(2)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功夫”的意思是(  )
A.(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B.本领;造诣。
(3)画上有撑船的船工。“撑”的意思是(  )
A.抵住
B.支持
C.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5.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异: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分开。
(1)走在街上,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2)明明的父母离异了,他跟奶奶生活在一起。   
(3)苏轼身处异地,思念着在齐州的弟弟。   
(4)她的家里奇花异草。   
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A.不但……而且…… B.或者……或者……
C.只要……就…… D.因为……所以……
①   有付出,   会有收获。
②赵州桥   坚固,   美观。
③星期天,我   去爷爷家,   去姥姥家。
④   德国法西斯要打到村子了,   科利亚要把东西埋起来。
7.《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阅读
(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画的基本概况,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   ,作者是   ;有   的历史,现在保存在   。
(2)第二自然段“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这句话表现了画中   。作者连用了多个“   ”来表示人物不同的身份,这是   的说明方法。其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3)第三自然段是一个   结构的段落。这一段中,作者通过写   和   来表现街市的热闹。
(4)第四自然段,介绍了   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的事物有   、   、   、   。通过描述这个具体的情景,表现了张择端画的画非常   。
(5)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   ,看到了   。
二、阅读与理解
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是一个________结构的段落。(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请你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3)本段描写的人物有   、   、   、   、   。
(4)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语意未尽 B.引文的省略
C.说话时断断续续 D.列举的省略
(5)请你用“   ”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9.类文阅读。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
(1)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   (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   ”“   ”“   ”,需要用   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语言表达
10.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11.为名画《清明上河图》制作名片。
①作者:   
②画名:   
③内容:   
④历史:   
⑤保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择(zhé 改zé);
B:栏杆(nán 改lán);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答案】zuō;zuò;chéng;shèng;lóng;lǒng
【知识点】拼音;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故答案为:zuō、zuò、chéng、shèng、lóng、lǒng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3.【答案】A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的张择端。
故答案为: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4.【答案】(1)B
(2)A
(3)C
【知识点】词义;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故答案为: (1)B(2)A(3)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5.【答案】(1)①
(2)④
(3)③
(4)②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故答案为:(1)①(2)④(3)③(4)②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入座。
6.【答案】只要;就;不但;而且;或者;或者;因为;所以
【知识点】句式衔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①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只要……就……”;②分句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故选 “不但……而且……”;③分句前后之间是选择关系。故选“或者……或者……”④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7.【答案】(1)《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八九百年;北京故宫博物馆
(2)人物繁多;有;举列子;表示列举的省略
(3)总——分;各种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4)画中桥北头;骑马人;被吓的小毛驴;一乘轿子;受惊的人;传神
(5)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画的基本概况,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张择端;有八九百年的历史,现在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2)第二自然段“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这句话表现了画中人物繁多。作者连用了多个“有”来表示人物不同的身份,这是举列子的说明方法。其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3)第三自然段是一个总——分结构的段落。这一段中,作者通过写各种各样的店铺和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来表现街市的热闹。
(4)第四自然段,介绍了画中桥北头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的事物有骑马人、被吓的小毛驴、一乘轿子、受惊的人。通过描述这个具体的情景,表现了张择端画的画非常传神。
(5)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故答案为:(1)《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八九百年、北京故宫博物馆
(2)人物繁多、有、举列子、表示列举的省略
(3)总——分、各种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4)画中桥北头、骑马人、被吓的小毛驴、一乘轿子、受惊的人、传神
(5)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8.【答案】(1)A
(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3)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悠闲溜达的
(4)D
(5)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知识点】语段阅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1)总分结构式很简单的,也就是说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依据句意分析可知,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插说。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A(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3)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悠闲溜达的。(4)D(5)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总-分”方法的掌握。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9.【答案】(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知识点】说明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画: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2)河南南阳 烙花 烫花 火笔画 摄氏三百至八百(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10.【答案】这幅画尺寸大、保存完整,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北宋汴梁的古都风貌,富有生活情趣,画面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所以这幅画会名扬中外。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这幅画尺寸大、保存完整,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北宋汴梁的古都风貌,富有生活情趣,画面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所以这幅画会名扬中外。
【点评】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1.【答案】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八九百年;北京故宫博物院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故答案为:①北宋张择端;②《清明上河图》;③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④八九百年;⑤北京故宫博物院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步训练
一、基础与运用
1.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故宫(ɡōnɡ) 选择(zhé) 风貌(mào)
B.小摊(tān) 官吏(lì) 栏杆(nán)
C.毛驴(lǘ) 商贩(fàn) 神态(tài)
【答案】C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择(zhé 改zé);
B:栏杆(nán 改lán);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给下列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作坊   (zuó zuō) 工作   (zuò zuō)
乘车   (chéng shèng) 一乘轿子   (chéng shèng)
笼头   (lóng lǒng) 笼络   (lòng lǒng)
【答案】zuō;zuò;chéng;shèng;lóng;lǒng
【知识点】拼音;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故答案为:zuō、zuò、chéng、shèng、lóng、lǒng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3.《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北宋的张择端 B.北宋的滕明道 C.唐代的张择端
【答案】A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的张择端。
故答案为: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4.读句子,给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1)《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热闹”的意思是(  )
A.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景象)繁盛活跃。
(2)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功夫”的意思是(  )
A.(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B.本领;造诣。
(3)画上有撑船的船工。“撑”的意思是(  )
A.抵住
B.支持
C.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答案】(1)B
(2)A
(3)C
【知识点】词义;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故答案为: (1)B(2)A(3)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5.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异: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分开。
(1)走在街上,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2)明明的父母离异了,他跟奶奶生活在一起。   
(3)苏轼身处异地,思念着在齐州的弟弟。   
(4)她的家里奇花异草。   
【答案】(1)①
(2)④
(3)③
(4)②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故答案为:(1)①(2)④(3)③(4)②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入座。
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A.不但……而且…… B.或者……或者……
C.只要……就…… D.因为……所以……
①   有付出,   会有收获。
②赵州桥   坚固,   美观。
③星期天,我   去爷爷家,   去姥姥家。
④   德国法西斯要打到村子了,   科利亚要把东西埋起来。
【答案】只要;就;不但;而且;或者;或者;因为;所以
【知识点】句式衔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①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只要……就……”;②分句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故选 “不但……而且……”;③分句前后之间是选择关系。故选“或者……或者……”④分句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7.《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阅读
(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画的基本概况,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   ,作者是   ;有   的历史,现在保存在   。
(2)第二自然段“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这句话表现了画中   。作者连用了多个“   ”来表示人物不同的身份,这是   的说明方法。其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3)第三自然段是一个   结构的段落。这一段中,作者通过写   和   来表现街市的热闹。
(4)第四自然段,介绍了   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的事物有   、   、   、   。通过描述这个具体的情景,表现了张择端画的画非常   。
(5)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   ,看到了   。
【答案】(1)《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八九百年;北京故宫博物馆
(2)人物繁多;有;举列子;表示列举的省略
(3)总——分;各种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4)画中桥北头;骑马人;被吓的小毛驴;一乘轿子;受惊的人;传神
(5)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画的基本概况,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张择端;有八九百年的历史,现在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2)第二自然段“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这句话表现了画中人物繁多。作者连用了多个“有”来表示人物不同的身份,这是举列子的说明方法。其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3)第三自然段是一个总——分结构的段落。这一段中,作者通过写各种各样的店铺和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来表现街市的热闹。
(4)第四自然段,介绍了画中桥北头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的事物有骑马人、被吓的小毛驴、一乘轿子、受惊的人。通过描述这个具体的情景,表现了张择端画的画非常传神。
(5)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故答案为:(1)《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八九百年、北京故宫博物馆
(2)人物繁多、有、举列子、表示列举的省略
(3)总——分、各种各样的店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4)画中桥北头、骑马人、被吓的小毛驴、一乘轿子、受惊的人、传神
(5)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二、阅读与理解
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是一个________结构的段落。(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请你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3)本段描写的人物有   、   、   、   、   。
(4)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语意未尽 B.引文的省略
C.说话时断断续续 D.列举的省略
(5)请你用“   ”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答案】(1)A
(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3)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悠闲溜达的
(4)D
(5)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知识点】语段阅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1)总分结构式很简单的,也就是说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依据句意分析可知,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插说。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A(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3)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悠闲溜达的。(4)D(5)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总-分”方法的掌握。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9.类文阅读。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
(1)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   (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   ”“   ”“   ”,需要用   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知识点】说明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画: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2)河南南阳 烙花 烫花 火笔画 摄氏三百至八百(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三、语言表达
10.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答案】这幅画尺寸大、保存完整,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北宋汴梁的古都风貌,富有生活情趣,画面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所以这幅画会名扬中外。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这幅画尺寸大、保存完整,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北宋汴梁的古都风貌,富有生活情趣,画面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所以这幅画会名扬中外。
【点评】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1.为名画《清明上河图》制作名片。
①作者:   
②画名:   
③内容:   
④历史:   
⑤保存:   
【答案】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八九百年;北京故宫博物院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故答案为:①北宋张择端;②《清明上河图》;③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④八九百年;⑤北京故宫博物院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