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自然环境 课后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自然环境 课后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13 15:36:0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自然环境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绥化)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  )
A.加勒比海 B.挪威海 C.周边海洋 D.白海
【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辐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2022八上·江油开学考)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下列地形区不属于亚洲的是(  )
A.东西伯利亚山地 B.亚马孙平原
C.帕米尔高原 D.德干高原
【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东西伯利亚山地位于俄罗斯境内,属于亚洲,A正确;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位于南美洲,B错误;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的最西端,属于亚洲,C正确;德干高原位于南亚,D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3.(2022八上·江油开学考)我们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洲大部分处于高纬度地区
B.亚洲处在东半球陆地面积大
C.亚洲地形复杂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D.亚洲四面濒临海洋海岸线长
【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面积广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和热带,故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区,A错误;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是气候差异和半球位置无关,B错误;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经度跨度大造成海陆位置的差异,C正确;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部和欧洲相连,三面环海,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2022八上·聊城开学考) 亚洲是世界上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大洲。完成下题。
4.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这是因为(  )
①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②四面均濒临海洋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④大部分地处高纬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 亚洲人文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显著。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东亚—季风气候—信仰基督教 B.西亚—炎热少雨—黑色人种
C.中亚—地处内陆—灌溉农业 D.北亚—纬度较高—民居墙壁薄
6.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该地区却没有(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7. 亚洲、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分别是(  )
A.多瑙河、莱茵河 B.湄公河、多瑙河
C.长江、莱茵河 D.阿姆河、锡尔河
【答案】4.B
5.C
6.B
7.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4.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因为①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①③正确,B正确;亚洲三面临海,西部与欧洲接壤,排除②,亚洲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排除④,排除ACD;故答案为:B。
5.东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无主要宗教信仰,排除A;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炎热干燥,居民多以阿拉伯人为主,以白色人种为主,排除B;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主要发展灌溉农业,C正确;北亚纬度较高,气温低,墙壁较厚,有利于防寒保暖,排除D;故答案为:C。
6.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B正确,故答案为:B。
7.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B正确;莱茵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之一,排除A;长江是中国的第一长河,排除C;锡尔河是世界第二长内流河,排除D;故答案为:B。
(2022七下·南山期末)亚洲面积广大,各地居民都有独特的生活习惯。甲地的阿拉伯人身着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骆驼是我国维吾尔族人(居住在乙地)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骆驼因为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可以在不喝水的条件下生存三周;丙地的因纽特人捕猎海鱼,习惯吃生肉;丁地的高脚屋是达雅克人的传统建筑,墙体较薄,窗户较大,木桩架空离地数尺。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由图可知,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
A.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B.均为热带气候,普遍炎热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降水多,是世界最湿润的大洲
9.四地中,全年降水特点相似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10.下列关于四地居民生活习惯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当地常年低温,长袍可以防寒保暖
B.因纽特人:当地降水丰富,不利于生火
C.达雅克人:当地多火山地震,住高脚屋更安全
D.维吾尔族人:当地干旱多沙漠,使用骆驼更合适
【答案】8.C
9.A
10.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2)当地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例如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厚实防风防寒,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轻薄,通风透气。
8.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寒气候等气候都有分布。故答案为:C正确,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最湿润的大洲是指南美洲,ABD错误。故答案为:C。
9.根据图示可以判断,甲乙丙三地的降水特点是全年降水稀少,降水特点相似。丁地全年多雨,故答案为: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0.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白色长袍。由于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西亚和北非的气候类型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人多喜欢穿白色的长袍,目的是为了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和抵御风沙,故答案为:A错误。因纽特人主要生活在北极圈内,当地降水不丰富,故答案为:B错误。达雅克人主要生活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区域,因此住在高脚楼中,可以避免地面的湿气,故答案为:C错误。维吾尔族人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多沙漠分布,因此多使用骆驼,故答案为: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七下·叙永期末)下图是“亚洲主要河流及主要山脉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据亚洲河流流向与分布推断亚洲地势()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东高西低
12.甲乙丙丁四地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亚洲唯一可能没濒临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答案】11.C
12.A
13.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点评】(1)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集中于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2)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而寒冷的极地、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和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人口稀少。
(3)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1.读图分析可知,亚洲河流大部分由中部流向四周,因此可以推断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读图可知, 甲位于西亚,乙位于南亚,丙位于东亚,丁位于东南亚。其中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密度最小。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唯一可能没濒临的大洋是大西洋。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2022七下·冠县期末)读A、B、C、D四幅图,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读图可知,D选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15.(2022七下·德惠期末)我们生活的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叙述正确的是(  )
A.位置——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B.地形——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C.湖泊——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D.人口——印度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
【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A错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故B错误;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故C正确;中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二、综合题
16.(2022八上·江油开学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   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因而亚洲的东南部和南部地区有显著的   气候特征。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有较大差异,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从亚洲六大地理分区来看,D半岛位于   地区。
(3)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有号称“世界屋脊”的A   高原。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特点是   。
【答案】(1)亚欧;季风;海陆位置
(2)西亚
(3)青藏;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①地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②地距离海洋较近,降水较多,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2)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D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地区。
(3)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亚洲地势起伏大,范围广,因而长河众多,河流大多源远而流长,又由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17.(2022八上·郑州开学考)读亚洲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或者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   半岛,B   半岛,D   山脉,③   洋。
(2)图中,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填字母),E是世界最高的   高原。沟通③和④大洋的海上咽喉要道是   海峡。
(3)在上图中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的位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亚洲地跨五带中的   带、北温带和   带。亚洲的气候特点是复杂多样,   气候显著,   气候分布广。
(4)从图中看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答案】(1)阿拉伯;印度;喜马拉雅;太平
(2)A;青藏;马六甲
(3)北寒;热;季风;大陆性
(4)中间高,四周低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位于亚洲西南,是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B位于亚洲南部,是印度半岛;D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③位于亚洲以东,是太平洋。
(2)读图可知,图中世界最大的半岛是A阿拉伯半岛;E是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图中③为太平洋,④为印度洋,沟通③太平洋和④印度洋的海上咽喉要道是马六甲海峡。
(3)读图可知,赤道穿国亚洲南部,亚洲分别被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所以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由于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亚洲气候具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4)从图中看亚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可判断出亚洲地势特征为中部高四周低。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18.(2022七下·昭平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与①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山脉)——土耳其海峡。
(2)图中②地属于人口   (稠密、稀疏)区,原因是   。
(3)图中   (填序号和名称)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一个外国旅游团抵达图中⑤地时,游客们发现每天餐桌上的主食是当地人喜欢食用的稻米,这里种植该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5)亚洲内流河流域面积广大,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   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答案】(1)大高加索山脉
(2)稀疏;海拔高,气温较低,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
(3)④湄公河
(4)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5)阿姆河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为欧洲。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读图可知,②为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3)图中④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读图可知,⑤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5)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其中亚洲著名的两条内流河是锡尔河和阿姆河。
【点评】(1)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的白令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2)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而寒冷的极地、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和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人口稀少。
(3)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号称“东方多瑙河”。
(4)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
(5)亚洲河流大部分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主要河流有:东亚的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东南亚的湄公河;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北亚的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19.(2022七下·宁津期末)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地势的特点是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呈   状流入海洋,众多的大江大河孕育了多彩的亚洲文明。有着“中国巨龙”之称的亚洲第一长河①   滚滚东流入太平洋。
(2)东南亚和南亚两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亚洲人民勤劳智慧,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这里有利于该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3)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亚洲和世界各国共克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五带)。①②地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原因是   。
(4)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受   因素影响,亚洲中部高山高原气候分布面积广。
【答案】(1)中间高、四周低;放射(辐射);长江
(2)水稻;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3)北温带;②;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4)温带大陆性;地形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地区,呈放射状从中间向四周分流,所以亚洲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众多的大江大河孕育了多彩的亚洲文明。有着“中国巨龙”之称的亚洲第一长河①长江滚滚东流入太平洋。
(2)东南亚和南亚两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亚洲人民勤劳智慧,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东南亚和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3)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于五带中的北温带;据图中①②地的位置可知,①位于东亚,属于人口稠密区,②位于西亚,属于人口稀疏区,因为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自然环境恶劣。
(4)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亚洲中部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山高原气候,并且分布面积广。
【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3)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自然环境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绥化)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  )
A.加勒比海 B.挪威海 C.周边海洋 D.白海
2.(2022八上·江油开学考)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下列地形区不属于亚洲的是(  )
A.东西伯利亚山地 B.亚马孙平原
C.帕米尔高原 D.德干高原
3.(2022八上·江油开学考)我们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洲大部分处于高纬度地区
B.亚洲处在东半球陆地面积大
C.亚洲地形复杂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D.亚洲四面濒临海洋海岸线长
(2022八上·聊城开学考) 亚洲是世界上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大洲。完成下题。
4.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这是因为(  )
①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②四面均濒临海洋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④大部分地处高纬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 亚洲人文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显著。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东亚—季风气候—信仰基督教 B.西亚—炎热少雨—黑色人种
C.中亚—地处内陆—灌溉农业 D.北亚—纬度较高—民居墙壁薄
6.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该地区却没有(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7. 亚洲、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分别是(  )
A.多瑙河、莱茵河 B.湄公河、多瑙河
C.长江、莱茵河 D.阿姆河、锡尔河
(2022七下·南山期末)亚洲面积广大,各地居民都有独特的生活习惯。甲地的阿拉伯人身着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骆驼是我国维吾尔族人(居住在乙地)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骆驼因为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可以在不喝水的条件下生存三周;丙地的因纽特人捕猎海鱼,习惯吃生肉;丁地的高脚屋是达雅克人的传统建筑,墙体较薄,窗户较大,木桩架空离地数尺。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由图可知,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
A.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B.均为热带气候,普遍炎热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D.降水多,是世界最湿润的大洲
9.四地中,全年降水特点相似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10.下列关于四地居民生活习惯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当地常年低温,长袍可以防寒保暖
B.因纽特人:当地降水丰富,不利于生火
C.达雅克人:当地多火山地震,住高脚屋更安全
D.维吾尔族人:当地干旱多沙漠,使用骆驼更合适
(2022七下·叙永期末)下图是“亚洲主要河流及主要山脉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据亚洲河流流向与分布推断亚洲地势()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东高西低
12.甲乙丙丁四地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亚洲唯一可能没濒临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14.(2022七下·冠县期末)读A、B、C、D四幅图,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A. B.
C. D.
15.(2022七下·德惠期末)我们生活的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叙述正确的是(  )
A.位置——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B.地形——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C.湖泊——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D.人口——印度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
二、综合题
16.(2022八上·江油开学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   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因而亚洲的东南部和南部地区有显著的   气候特征。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有较大差异,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从亚洲六大地理分区来看,D半岛位于   地区。
(3)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有号称“世界屋脊”的A   高原。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特点是   。
17.(2022八上·郑州开学考)读亚洲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或者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   半岛,B   半岛,D   山脉,③   洋。
(2)图中,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填字母),E是世界最高的   高原。沟通③和④大洋的海上咽喉要道是   海峡。
(3)在上图中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的位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亚洲地跨五带中的   带、北温带和   带。亚洲的气候特点是复杂多样,   气候显著,   气候分布广。
(4)从图中看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
18.(2022七下·昭平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与①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山脉)——土耳其海峡。
(2)图中②地属于人口   (稠密、稀疏)区,原因是   。
(3)图中   (填序号和名称)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一个外国旅游团抵达图中⑤地时,游客们发现每天餐桌上的主食是当地人喜欢食用的稻米,这里种植该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5)亚洲内流河流域面积广大,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   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19.(2022七下·宁津期末)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亚洲地势的特点是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呈   状流入海洋,众多的大江大河孕育了多彩的亚洲文明。有着“中国巨龙”之称的亚洲第一长河①   滚滚东流入太平洋。
(2)东南亚和南亚两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亚洲人民勤劳智慧,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这里有利于该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3)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亚洲和世界各国共克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五带)。①②地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原因是   。
(4)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受   因素影响,亚洲中部高山高原气候分布面积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辐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东西伯利亚山地位于俄罗斯境内,属于亚洲,A正确;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位于南美洲,B错误;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的最西端,属于亚洲,C正确;德干高原位于南亚,D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3.【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面积广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和热带,故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区,A错误;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是气候差异和半球位置无关,B错误;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经度跨度大造成海陆位置的差异,C正确;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部和欧洲相连,三面环海,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答案】4.B
5.C
6.B
7.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4.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因为①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①③正确,B正确;亚洲三面临海,西部与欧洲接壤,排除②,亚洲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排除④,排除ACD;故答案为:B。
5.东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无主要宗教信仰,排除A;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炎热干燥,居民多以阿拉伯人为主,以白色人种为主,排除B;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主要发展灌溉农业,C正确;北亚纬度较高,气温低,墙壁较厚,有利于防寒保暖,排除D;故答案为:C。
6.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B正确,故答案为:B。
7.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B正确;莱茵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之一,排除A;长江是中国的第一长河,排除C;锡尔河是世界第二长内流河,排除D;故答案为:B。
【答案】8.C
9.A
10.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2)当地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例如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厚实防风防寒,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轻薄,通风透气。
8.根据图示可以判断,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寒气候等气候都有分布。故答案为:C正确,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最湿润的大洲是指南美洲,ABD错误。故答案为:C。
9.根据图示可以判断,甲乙丙三地的降水特点是全年降水稀少,降水特点相似。丁地全年多雨,故答案为: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0.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白色长袍。由于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西亚和北非的气候类型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人多喜欢穿白色的长袍,目的是为了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和抵御风沙,故答案为:A错误。因纽特人主要生活在北极圈内,当地降水不丰富,故答案为:B错误。达雅克人主要生活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区域,因此住在高脚楼中,可以避免地面的湿气,故答案为:C错误。维吾尔族人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多沙漠分布,因此多使用骆驼,故答案为: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1.C
12.A
13.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点评】(1)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集中于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2)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而寒冷的极地、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和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人口稀少。
(3)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1.读图分析可知,亚洲河流大部分由中部流向四周,因此可以推断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读图可知, 甲位于西亚,乙位于南亚,丙位于东亚,丁位于东南亚。其中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密度最小。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唯一可能没濒临的大洋是大西洋。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读图可知,D选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15.【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A错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故B错误;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故C正确;中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16.【答案】(1)亚欧;季风;海陆位置
(2)西亚
(3)青藏;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①地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②地距离海洋较近,降水较多,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2)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D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地区。
(3)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亚洲地势起伏大,范围广,因而长河众多,河流大多源远而流长,又由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17.【答案】(1)阿拉伯;印度;喜马拉雅;太平
(2)A;青藏;马六甲
(3)北寒;热;季风;大陆性
(4)中间高,四周低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位于亚洲西南,是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B位于亚洲南部,是印度半岛;D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③位于亚洲以东,是太平洋。
(2)读图可知,图中世界最大的半岛是A阿拉伯半岛;E是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图中③为太平洋,④为印度洋,沟通③太平洋和④印度洋的海上咽喉要道是马六甲海峡。
(3)读图可知,赤道穿国亚洲南部,亚洲分别被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所以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由于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亚洲气候具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4)从图中看亚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可判断出亚洲地势特征为中部高四周低。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18.【答案】(1)大高加索山脉
(2)稀疏;海拔高,气温较低,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
(3)④湄公河
(4)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5)阿姆河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为欧洲。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读图可知,②为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3)图中④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读图可知,⑤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5)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其中亚洲著名的两条内流河是锡尔河和阿姆河。
【点评】(1)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的白令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2)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而寒冷的极地、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和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人口稀少。
(3)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号称“东方多瑙河”。
(4)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
(5)亚洲河流大部分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主要河流有:东亚的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东南亚的湄公河;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北亚的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19.【答案】(1)中间高、四周低;放射(辐射);长江
(2)水稻;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3)北温带;②;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4)温带大陆性;地形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地区,呈放射状从中间向四周分流,所以亚洲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众多的大江大河孕育了多彩的亚洲文明。有着“中国巨龙”之称的亚洲第一长河①长江滚滚东流入太平洋。
(2)东南亚和南亚两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亚洲人民勤劳智慧,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东南亚和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3)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于五带中的北温带;据图中①②地的位置可知,①位于东亚,属于人口稠密区,②位于西亚,属于人口稀疏区,因为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自然环境恶劣。
(4)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亚洲中部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山高原气候,并且分布面积广。
【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3)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