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 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 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21 12:3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新版九年级上 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会议上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我们应该(  )
A.大力开发植树造林
B.只开私家车不坐公交车
C.焚烧处理所有垃圾
D.夏天把空调温度降到最低
2. 制取、收集CO 2 并验证相关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入石灰石
C.
收集CO 2 D.
验证CO 2 不支持燃烧
3.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D.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4. 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碳酸氢铵的分解
C.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D.人口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5. 安全无小事,关系你我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内失火应立即打开门窗,排出浓烟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看
C.关闭燃气阀门灭火的原理是移除可燃物
D.进入溶洞、地窖、煤矿坑道前都要先做灯火实验
6. 下列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氮氧化物 B.甲烷 C.氟氯代烷 D.臭氧
7. 为了节约燃料,更大程度的提高燃料利用率,采取的具体做法不合理的有(  )
A.燃气灶都留有可以调节空气大小的进口
B.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
C.给煤炉生火时,用于引火的木柴紧密地堆在一起
D.学校、工厂等单位使用的锅炉要用风机鼓风
8.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大力发展燃油车,方便人们出行
B.及时焚烧垃圾,创设干净环境
C.用柴、草作燃料,回归田园生活
D.提倡植树造林,建设美好家园
9.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磷的着火点是40℃,所以冬天将白磷露天保存也很安全
B.木柴比煤块容易点燃,说明木柴的着火点较低
C.扑救森林大火时,常开辟隔离带,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D.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10. 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易燃、易爆的是(  )
A.白磷 B.烟花爆竹 C.液化石油气 D.干冰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1.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请回答有关问题:
(1)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属于 _______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请写出页岩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3)页岩气在空气中遇明火易爆炸。如果要安装页岩气泄漏报警器,你认为报警器应该安装在厨房灶具的 ________ (填“上方”或“下方”)。
(4)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你还举出一种新能源 ________ 。
12. 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碳达峰”,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里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点燃它并在火焰上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到内壁有小水珠,然后倒置烧杯,迅速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甲烷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
(3)实现“碳中和”,需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 2 ) 2 ]过程的微观模型图如图:
构成物质A的微粒是 ________ (填“分子”或“原子”);D微粒的化学符号是 ________ ;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__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3. 如图是同学们设计的一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此装置制取CO 2 ,所需用的反应物药品名称为 ________ ,其中液体应从 ________ (填仪器)倒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2)若用此装置制取O 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14.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①在光照的条件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C 6 H 12 O 6 )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上述两个过程的反应物相同,产物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2)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降温可以得到液态二氧化碳,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该变化过程 ________ 。
(3)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液态甲醇(CH 4 O)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4)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也会释放二氧化碳,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反应前,托盘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央,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填“不偏转”“偏左”“偏右”) ________ ,如果指针偏转,偏转的原因的什么? ________ 。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5. 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CO 2 的来源途径有 ________ (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 2 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________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 2 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 2 排放,二是增加CO 2 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方式或途径 ________ .
(4)有人认为自然界中CO 2 越多越好,也有人认为CO 2 ,越少越好,最好没有.你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否正确? 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 .
(5)为防止大气中 CO 2 含量不断上升,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______ .
16. (1)小方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进行研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 .
(2)【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否支持燃烧?
【猜想假设】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氢氧化镁均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②MgO+2HCl=MgCl 2 +H 2 O、
③MgCl 2 +2NaOH=Mg(OH) 2 ↓+2NaCl.
【实验探究】
①如图2中镁带剧烈燃烧,冒白烟,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②为检验生成物的成分,做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向广口瓶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有黑色固体. I、将黑色固体收集、洗涤、干燥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 黑色固体是 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
I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开始 ________ ,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白烟的成分是 ________ .
③为了回收II中的白色沉淀,证明沉淀完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 (要求写出步骤、试剂、现象和结论).
【反思提高】实验室中由某些活泼金属引起的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应用细沙灭火.
17. 如图所示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瓶里所装的物质在灭火时体现出的物理性质有(至少答两点)
________ ;
(2)加压在小钢瓶中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能灭火,其原理是 ________ ;
(3)此灭火器适合扑灭 ________ 等处的失火.(写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