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15 课《最苦与最乐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分(fèn) 赔礼(péi) 监督(dū)
B.卸却(yù) 循环(xún) 悯人(mǐn)
C.契约(qiè) 排解(jiě) 孟轲(kē)
D.中庸(yōng) 恩惠(huì) 离娄(lò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腾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
B.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
C.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
D.静谧 虐杀 闲情逸至 轻飞曼舞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如释重负,心情放松了许多。
B.在双方有矛盾时,年轻人尊重比你年长几轮的阿伯,老人家原谅比你小数十年的后生,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C.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路了。
D.由于特殊情况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实现学前免费教育,做好这一民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指出,大部分加湿器抽检样品虽无安全问题,而且标志和说明问题较多。
B.我市文明办开展和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C.在旅游旺季,相关部门应该做出预警,避免人流聚集可能导致的踩踏现象不要发生。
D.圣贤豪杰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他们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所以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5.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 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 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 茶, 滚滚红尘中偶尔 的一颗散淡的心。
A.缭绕 荡漾 不是 而是 歇息
B.环绕 荡漾 不是 就是 栖息
C.环绕 飘扬 不是 而是 歇息
D.缭绕 飘扬 不是 就是 栖息
7.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书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B.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宗师,被尊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C.古人常有一些雅称,如把笔、 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把梅、兰、松、菊称为“花中四君子”。
D.“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明代起,被规定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读本。
8.下面句子表述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9.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枝头绽放还是凋谢飘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的气质
②都展示着昂扬与淡定的气度
③都能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地面对
④都能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地生活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10.文学常识填空。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 ,广东新会人, 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 》。
11.读 《最苦与最乐》,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 。
二、阅读理解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人生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后来被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实用了。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 为什么该敬呢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①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者,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 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②《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本文选自《敬业与乐业》,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2)你怎样理解第二段加粗的句子“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的含意
(3)请指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4)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做难事必有所得
徐长才
①金一南说:“做难事必有所得。”诚哉斯言!这也是金一南的亲身体验与成功之道。金一南年轻时,在一家制造玻璃瓶的工厂当工人,他开始吹拉的玻璃瓶都是奇形怪状的,没有一个成形的。他下定决心,刻苦钻研,三个手指头的肉都烫坏了,终于制作玻璃瓶子又好又快又多。后来,金一南考取了军事院校,以顽强的毅力学习英语,毕业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他常常废寝忘食地研读与搜集大量红军资料,不畏劳累地写出了多部有关红军研究的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敬重。
②多年前,画家、航海家翟墨明知一人驾着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行,是无比艰难的,更有生命危险,但他觉得这样的航海可以为祖国争光,可以在征服海洋的同时征服自己、超越自我。于是,在缺乏航海经验的情况下,他还是买了条旧帆船,毅然决然地从山东日照出发,进行远航。途中,他经历了千难万险,在穿越印度洋时,遇上狂风暴雨,浪高七米,随时都有被大海吞没的危险。那时,他把自己绑在船的甲板上,小腿上绑着水手刀,任凭风吹浪打,随时做着死亡的准备。经历了七天七夜,他才脱离了险境。在经过海上美军某基地时,被美军关押。美军在搞清他的真实身份后,又帮他修好了船,友好地送他继续航行。在大西洋的一个海域,虽然风平浪静,长久的寂寞又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恐惧,但他挺了过来。有一条巨鲨,尾随在他的船后很多天,他也没有被吓倒。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土著人待他很友好,酋长的女儿还想嫁给他,但为了完成环球航行的大业,他毅然地“逃”了。经过好望角时,那里的人们被他的勇敢行为所感动,举办宴会邀请他。当他继续航行时,停在那里的所有船舶都鸣笛为他壮行。经过两年多的拼搏,翟墨终于又回到了日照。翟墨实践了“做难事必有所得”。
③达尔文年轻时就在学习和钻研动植物学上下功夫,能细心地对一些动植物进行反复观察,有时连吃饭也忘掉了。他大量采集植物和昆虫,把它们制成标本。后来,他大胆地好不容易在英国乘上了一艘到南美洲去的邮轮,孤身一人到南美洲进行动植物考察和收集样品。在那里,他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经历了很多风险和磨难。通过多年考察、搜集和研究,达尔文撰写了巨著《物种起源》,表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推动了世界生物学的进步。可以说,达尔文的卓越成就是他不畏艰苦和敢于做难事而取得的。
④常言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要想做出令人惊羡的成就,不想做难事是不行的。有些人贪图安逸,做事拈轻怕重,生怕吃苦受累,生怕多费了心血多动了脑筋。这样想这样做,怎么能做出更大的成就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难事不难,只要肯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妨敢于、乐于多做点难事大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
(选自《做人与处世》)
(1)【概括中心论点】阅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本文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文章的结构】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补充论据】请结合文意在第④段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诗句。
(5)【拓展延伸】《最苦与最乐》中说“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最苦与最乐”的理解。
三、综合运用
14.学完本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打算开展以“承担责任,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此次班会设计三种活动方式。
(2)请围绕“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一主题说一段话。
(3)请你为这次班会写一段结束语。
15.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察日记。
×月×日 星期三 小雨转多云
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玩,①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②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③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自行车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我数了数,哇,有25条!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④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
(1)第①句中量词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2)第②句啰嗦,应改为:“ ”
(3)第③处标点不当,应将 。
(4)第④句有语病,应改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
A.正确
B项,“卸”应读“xiè”;
C项,“契”应读“qì”;
D项,“娄”应读“lóu”。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2.【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最苦与最乐
【解析】【分析】用反选排除法,A项“滥”为“烂”;B项“眩”为“炫”;D项“至”为“致”。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不难,错别字易于辨识,汉字出现错别字,原因在于汉字形似字、同音字太多,如果不细心就会出错。很多汉字是形声字,学习时要注意根据形旁和声旁判断字义,正确的使用汉字。
3.【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错用修改;最苦与最乐
【解析】【分析】“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心安理得”。
【点评】首先要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原意、引申义及比喻用法,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技巧性,即结合题目表达的各种特点,通过比较成语的准确含义、感彩、特殊用法、使用范围、搭配特点、语法功能、语句的逻辑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筛选甄别。
4.【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A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而且”改为“但是”;B项,语序不当,应将“开展”和“策划”互换位置;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要”。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5.【答案】B
【知识点】最苦与最乐;反复
【解析】【分析】B错,“正人君子”是反语,本义是指品德高尚的人,鲁迅是在说反话,讽刺为国民党政府粉饰太平的文人。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对鲁迅这句话非常熟悉,学习中老师讲解过修辞手法,印象深刻。反语,即说反话,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与词义是相反的。运用反语,主要是起讽刺的作用。
6.【答案】A
【知识点】连词;近义词;最苦与最乐
【解析】【分析】第一空内容是形容一股香气,茶香如丝如缕,所以用“缭绕”,而“环绕”是指四周包围,不合语境。因此排除CB项。AD中第二空本句中将思绪比喻成在茶水中“涟漪”,应该用“荡漾”,此词指“水面上”,而“飘扬”是轻薄的东西在空中飘动,不合语境。
【点评】本题不难,常用词语,意义明确。判断语词语的使用,一要了解词语的含义,二要了解语境,两者一结合交为一点,便可准确的使用词语。
7.【答案】C
【知识点】其他常识;名人事迹;称谓
【解析】【分析】“花中四君子”应为“梅、兰、竹、菊”,“松”属于“岁寒三友”之一。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8.【答案】B
【知识点】最苦与最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回顾课文有关内容判断正误。B错,根据文中“又说”“还说”两词即可了解作者的引用都是做论据。
【点评】议论文中,说理时作者引用的内容有时是作论点,但大多是做论据的,要概括具体的语境来判断。
9.【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衔接仿写;最苦与最乐
【解析】【分析】中心句“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根据空前的内容“无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与“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对应,“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与“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对应,“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与“优雅与高洁”对应,“无论是枝头绽放还是凋谢飘零”与“昂扬与淡定”对应,所以衔接处应填:④③①②。故选B。
【点评】衔接排序题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因为从哲学联系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看,孤立的单个的句子在语段中是不存在的,它必然会与文章整体、所在语段、前后句发生某种必然的联系。
10.【答案】梁启超;饮冰室主人;思想;饮冰室合集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 饮冰室合集 》、《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 饮冰室合集 》、。
故答案为:梁启超;饮冰室主人;思想;饮冰室合集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11.【答案】知足;安分;达观
【知识点】最苦与最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抓住题干中提示信息“贫而不苦”“失意而不苦”“老、病、死而不苦”梳理文中有关内容,概括原因作答。
【点评】本文是议论文,学习时要注意作者发表观点的要点,理解记忆。
12.【答案】(1)人生要敬业。
(2).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不能简单为了活命而劳动,应当学会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3)①事实论证(举例论证);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①作用:具体准确论证“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或“凡职业都是可敬的”)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②作用:证明“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这个观点,说服力强。
(4)(示例)做事要专注,干一行爱一行。追求人生的精神价值;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努力多少之别;敬业精神,于人生最为必要,于人生最为有利。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中心论点;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解析】【分析】(1)这几段话首先提出论点:人生要敬业。然后论证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敬业。因此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人生要敬业。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就是人类的生活中的一切都要靠劳动获得,吃穿住用、衣食住行等都需要靠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而当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满足之后,人类还需要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工作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等。这就是精神生活。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不能简单为了活命而劳动,应当学会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意对即可。
⑶ ①结合语境分析,这段话论证的是为什么要敬业,作者在这里举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两个例子,具体准确论证“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或“凡职业都是可敬的”)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②结合语境分析,这句话引用《庄子》中的名言,属于道理论证,有力地证明了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这个观点。
⑷ 结合选文论证的观点分析,选文论证的观点是:①人生要敬业,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②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据此观点再结合实际谈自己获得的启发,言之有理即可。如,:做事要专注,干一行爱一行。追求人生的精神价值。能从一个侧面来谈即可。
故答案为:⑴ 人生要敬业。
⑵ 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不能简单为了活命而劳动,应当学会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⑶ ①事实论证(举例论证);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①作用:具体准确论证“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或“凡职业都是可敬的”)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②作用:证明“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这个观点,说服力强。
⑷ (示例)做事要专注,干一行爱一行。追求人生的精神价值;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努力多少之别;敬业精神,于人生最为必要,于人生最为有利。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论点应满足三点:①作者的观点;②明确的判断;③完整的句子。议论文的论点位置有三处:题目、开头、结尾,论点的出现在文中往往有标志性词语,如:“可见”“所以”“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有些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去概括。
⑵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必须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层内涵,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
⑶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
⑷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13.【答案】(1)做难事必有所得。
(2)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做难事必有所得”的观点。
(3)D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一个人为了心中的追求,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这份所得除了物质上的所得,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超然与享受,所有的磨难在成功的喜悦面前,都会显得一文不值。“最苦与最乐”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经历过的苦难最难忘,历经苦难后的快乐最令人陶醉。
【知识点】最苦与最乐;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中心论点;补充论据;举例论证
【解析】【分析】(1)可从论点提出的位置来判定中心论点。如:文章标题;文章正文开头第一句话;文章正文开头的最后一句话;文章主体部分的开头;文章主体部分,先做一定的论述,再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结尾。本文题目即中心论点。
(2)“金一南年轻时,在一家制造玻璃瓶的工厂当工人”“画家、航海家翟墨明知一人驾着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行”“达尔文年轻时就在学习和钻研动植物学上下功夫”通过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做难事必有所得”的观点。
(3)前三段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做难事必有所得”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故选D。
(4)所补充的论据能够证明论点“难事不难,只要肯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妨敢于、乐于多做点难事大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个性化解读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论证思路,把握文章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全文,理解“苦乐”的含义。题目具有开放性,不设统一答案,大意对即可。
【点评】选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4.【答案】(1)①设计宣传标语②举行演讲比赛③列举有责任感的名人事例
(2)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都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肯定是把这种等待当成了一种责任;晚上孩子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照顾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干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
(3)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将变得更加优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1)这次班会的主题是“承担责任,健康成长”,围绕这个主题可以设计很多的活动,比如举行演讲比赛,讲名人故事,吟诵有关名人名言,设计宣传标语,设计对联等,另外注意语言要简洁。其实很多的主题班会活动的形式都是相同的,关键还在于平时的多多参与与积累。
(2)本题要求围绕“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一主题说一段话。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一段话,首先引用有关责任的名言引入话题,然后以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句话引出生活中的事例,最后进行总结即可,注意语言连贯、准确。
(3)结束语的答题要点:首先要围绕活动主题“承担责任,健康成长”展开,但不宜过长,两三句话即可,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提出希望,如: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故答案为:⑴ ①设计宣传标语②举行演讲比赛③列举有责任感的名人事例
⑵ 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都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肯定是把这种等待当成了一种责任;晚上孩子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照顾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干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
⑶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将变得更加优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设计活动的能力。此类题型属开放性试题,做题时要根据活动主题,展开想像,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力求各种形式能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⑶本题考查写活动结束语的能力。这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束语也要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可以概括活动的取得的成果或活动的意义,还要提出希望,注意语言表达要通顺、连贯,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
15.【答案】(1)一幅;一张
(2)“我以前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或“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
(3)“许多细丝”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4)谁能说蜘蛛不厉害呢!
【知识点】句号;最苦与最乐;不合逻辑;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1)要正确使用量词,第①句中“一幅蜘蛛网”量词使用不当,应改为“一张蜘蛛网”。
(2)第②句“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重复啰嗦,应改为:我以前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
(3)第③处标点不当,应将“许多细丝”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4)第④句“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不合逻辑,有语病,应改为:谁能说蜘蛛不厉害呢!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15 课《最苦与最乐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分(fèn) 赔礼(péi) 监督(dū)
B.卸却(yù) 循环(xún) 悯人(mǐn)
C.契约(qiè) 排解(jiě) 孟轲(kē)
D.中庸(yōng) 恩惠(huì) 离娄(lòu)
【答案】A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
A.正确
B项,“卸”应读“xiè”;
C项,“契”应读“qì”;
D项,“娄”应读“lóu”。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腾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
B.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
C.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
D.静谧 虐杀 闲情逸至 轻飞曼舞
【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最苦与最乐
【解析】【分析】用反选排除法,A项“滥”为“烂”;B项“眩”为“炫”;D项“至”为“致”。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不难,错别字易于辨识,汉字出现错别字,原因在于汉字形似字、同音字太多,如果不细心就会出错。很多汉字是形声字,学习时要注意根据形旁和声旁判断字义,正确的使用汉字。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如释重负,心情放松了许多。
B.在双方有矛盾时,年轻人尊重比你年长几轮的阿伯,老人家原谅比你小数十年的后生,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C.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路了。
D.由于特殊情况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实现学前免费教育,做好这一民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错用修改;最苦与最乐
【解析】【分析】“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心安理得”。
【点评】首先要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原意、引申义及比喻用法,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技巧性,即结合题目表达的各种特点,通过比较成语的准确含义、感彩、特殊用法、使用范围、搭配特点、语法功能、语句的逻辑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筛选甄别。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指出,大部分加湿器抽检样品虽无安全问题,而且标志和说明问题较多。
B.我市文明办开展和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C.在旅游旺季,相关部门应该做出预警,避免人流聚集可能导致的踩踏现象不要发生。
D.圣贤豪杰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他们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所以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A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而且”改为“但是”;B项,语序不当,应将“开展”和“策划”互换位置;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要”。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5.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答案】B
【知识点】最苦与最乐;反复
【解析】【分析】B错,“正人君子”是反语,本义是指品德高尚的人,鲁迅是在说反话,讽刺为国民党政府粉饰太平的文人。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对鲁迅这句话非常熟悉,学习中老师讲解过修辞手法,印象深刻。反语,即说反话,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与词义是相反的。运用反语,主要是起讽刺的作用。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 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 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 茶, 滚滚红尘中偶尔 的一颗散淡的心。
A.缭绕 荡漾 不是 而是 歇息
B.环绕 荡漾 不是 就是 栖息
C.环绕 飘扬 不是 而是 歇息
D.缭绕 飘扬 不是 就是 栖息
【答案】A
【知识点】连词;近义词;最苦与最乐
【解析】【分析】第一空内容是形容一股香气,茶香如丝如缕,所以用“缭绕”,而“环绕”是指四周包围,不合语境。因此排除CB项。AD中第二空本句中将思绪比喻成在茶水中“涟漪”,应该用“荡漾”,此词指“水面上”,而“飘扬”是轻薄的东西在空中飘动,不合语境。
【点评】本题不难,常用词语,意义明确。判断语词语的使用,一要了解词语的含义,二要了解语境,两者一结合交为一点,便可准确的使用词语。
7.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书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B.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宗师,被尊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C.古人常有一些雅称,如把笔、 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把梅、兰、松、菊称为“花中四君子”。
D.“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明代起,被规定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读本。
【答案】C
【知识点】其他常识;名人事迹;称谓
【解析】【分析】“花中四君子”应为“梅、兰、竹、菊”,“松”属于“岁寒三友”之一。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8.下面句子表述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答案】B
【知识点】最苦与最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回顾课文有关内容判断正误。B错,根据文中“又说”“还说”两词即可了解作者的引用都是做论据。
【点评】议论文中,说理时作者引用的内容有时是作论点,但大多是做论据的,要概括具体的语境来判断。
9.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枝头绽放还是凋谢飘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的气质
②都展示着昂扬与淡定的气度
③都能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地面对
④都能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地生活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衔接仿写;最苦与最乐
【解析】【分析】中心句“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根据空前的内容“无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与“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对应,“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与“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对应,“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与“优雅与高洁”对应,“无论是枝头绽放还是凋谢飘零”与“昂扬与淡定”对应,所以衔接处应填:④③①②。故选B。
【点评】衔接排序题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因为从哲学联系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看,孤立的单个的句子在语段中是不存在的,它必然会与文章整体、所在语段、前后句发生某种必然的联系。
10.文学常识填空。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 ,广东新会人, 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 》。
【答案】梁启超;饮冰室主人;思想;饮冰室合集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 饮冰室合集 》、《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 饮冰室合集 》、。
故答案为:梁启超;饮冰室主人;思想;饮冰室合集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11.读 《最苦与最乐》,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 。
【答案】知足;安分;达观
【知识点】最苦与最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抓住题干中提示信息“贫而不苦”“失意而不苦”“老、病、死而不苦”梳理文中有关内容,概括原因作答。
【点评】本文是议论文,学习时要注意作者发表观点的要点,理解记忆。
二、阅读理解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人生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后来被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实用了。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 为什么该敬呢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①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者,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 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②《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本文选自《敬业与乐业》,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2)你怎样理解第二段加粗的句子“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的含意
(3)请指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4)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
【答案】(1)人生要敬业。
(2).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不能简单为了活命而劳动,应当学会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3)①事实论证(举例论证);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①作用:具体准确论证“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或“凡职业都是可敬的”)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②作用:证明“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这个观点,说服力强。
(4)(示例)做事要专注,干一行爱一行。追求人生的精神价值;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努力多少之别;敬业精神,于人生最为必要,于人生最为有利。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中心论点;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解析】【分析】(1)这几段话首先提出论点:人生要敬业。然后论证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敬业。因此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人生要敬业。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就是人类的生活中的一切都要靠劳动获得,吃穿住用、衣食住行等都需要靠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而当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满足之后,人类还需要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工作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等。这就是精神生活。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不能简单为了活命而劳动,应当学会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意对即可。
⑶ ①结合语境分析,这段话论证的是为什么要敬业,作者在这里举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两个例子,具体准确论证“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或“凡职业都是可敬的”)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②结合语境分析,这句话引用《庄子》中的名言,属于道理论证,有力地证明了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这个观点。
⑷ 结合选文论证的观点分析,选文论证的观点是:①人生要敬业,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②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据此观点再结合实际谈自己获得的启发,言之有理即可。如,:做事要专注,干一行爱一行。追求人生的精神价值。能从一个侧面来谈即可。
故答案为:⑴ 人生要敬业。
⑵ 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人不能简单为了活命而劳动,应当学会在劳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⑶ ①事实论证(举例论证);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①作用:具体准确论证“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或“凡职业都是可敬的”)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②作用:证明“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这个观点,说服力强。
⑷ (示例)做事要专注,干一行爱一行。追求人生的精神价值;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努力多少之别;敬业精神,于人生最为必要,于人生最为有利。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论点应满足三点:①作者的观点;②明确的判断;③完整的句子。议论文的论点位置有三处:题目、开头、结尾,论点的出现在文中往往有标志性词语,如:“可见”“所以”“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有些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去概括。
⑵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必须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层内涵,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
⑶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
⑷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做难事必有所得
徐长才
①金一南说:“做难事必有所得。”诚哉斯言!这也是金一南的亲身体验与成功之道。金一南年轻时,在一家制造玻璃瓶的工厂当工人,他开始吹拉的玻璃瓶都是奇形怪状的,没有一个成形的。他下定决心,刻苦钻研,三个手指头的肉都烫坏了,终于制作玻璃瓶子又好又快又多。后来,金一南考取了军事院校,以顽强的毅力学习英语,毕业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他常常废寝忘食地研读与搜集大量红军资料,不畏劳累地写出了多部有关红军研究的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敬重。
②多年前,画家、航海家翟墨明知一人驾着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行,是无比艰难的,更有生命危险,但他觉得这样的航海可以为祖国争光,可以在征服海洋的同时征服自己、超越自我。于是,在缺乏航海经验的情况下,他还是买了条旧帆船,毅然决然地从山东日照出发,进行远航。途中,他经历了千难万险,在穿越印度洋时,遇上狂风暴雨,浪高七米,随时都有被大海吞没的危险。那时,他把自己绑在船的甲板上,小腿上绑着水手刀,任凭风吹浪打,随时做着死亡的准备。经历了七天七夜,他才脱离了险境。在经过海上美军某基地时,被美军关押。美军在搞清他的真实身份后,又帮他修好了船,友好地送他继续航行。在大西洋的一个海域,虽然风平浪静,长久的寂寞又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恐惧,但他挺了过来。有一条巨鲨,尾随在他的船后很多天,他也没有被吓倒。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土著人待他很友好,酋长的女儿还想嫁给他,但为了完成环球航行的大业,他毅然地“逃”了。经过好望角时,那里的人们被他的勇敢行为所感动,举办宴会邀请他。当他继续航行时,停在那里的所有船舶都鸣笛为他壮行。经过两年多的拼搏,翟墨终于又回到了日照。翟墨实践了“做难事必有所得”。
③达尔文年轻时就在学习和钻研动植物学上下功夫,能细心地对一些动植物进行反复观察,有时连吃饭也忘掉了。他大量采集植物和昆虫,把它们制成标本。后来,他大胆地好不容易在英国乘上了一艘到南美洲去的邮轮,孤身一人到南美洲进行动植物考察和收集样品。在那里,他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经历了很多风险和磨难。通过多年考察、搜集和研究,达尔文撰写了巨著《物种起源》,表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推动了世界生物学的进步。可以说,达尔文的卓越成就是他不畏艰苦和敢于做难事而取得的。
④常言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要想做出令人惊羡的成就,不想做难事是不行的。有些人贪图安逸,做事拈轻怕重,生怕吃苦受累,生怕多费了心血多动了脑筋。这样想这样做,怎么能做出更大的成就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难事不难,只要肯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妨敢于、乐于多做点难事大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
(选自《做人与处世》)
(1)【概括中心论点】阅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本文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文章的结构】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补充论据】请结合文意在第④段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诗句。
(5)【拓展延伸】《最苦与最乐》中说“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最苦与最乐”的理解。
【答案】(1)做难事必有所得。
(2)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做难事必有所得”的观点。
(3)D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一个人为了心中的追求,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这份所得除了物质上的所得,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超然与享受,所有的磨难在成功的喜悦面前,都会显得一文不值。“最苦与最乐”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经历过的苦难最难忘,历经苦难后的快乐最令人陶醉。
【知识点】最苦与最乐;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中心论点;补充论据;举例论证
【解析】【分析】(1)可从论点提出的位置来判定中心论点。如:文章标题;文章正文开头第一句话;文章正文开头的最后一句话;文章主体部分的开头;文章主体部分,先做一定的论述,再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结尾。本文题目即中心论点。
(2)“金一南年轻时,在一家制造玻璃瓶的工厂当工人”“画家、航海家翟墨明知一人驾着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行”“达尔文年轻时就在学习和钻研动植物学上下功夫”通过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做难事必有所得”的观点。
(3)前三段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做难事必有所得”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故选D。
(4)所补充的论据能够证明论点“难事不难,只要肯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妨敢于、乐于多做点难事大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个性化解读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论证思路,把握文章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全文,理解“苦乐”的含义。题目具有开放性,不设统一答案,大意对即可。
【点评】选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三、综合运用
14.学完本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打算开展以“承担责任,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此次班会设计三种活动方式。
(2)请围绕“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一主题说一段话。
(3)请你为这次班会写一段结束语。
【答案】(1)①设计宣传标语②举行演讲比赛③列举有责任感的名人事例
(2)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都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肯定是把这种等待当成了一种责任;晚上孩子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照顾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干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
(3)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将变得更加优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1)这次班会的主题是“承担责任,健康成长”,围绕这个主题可以设计很多的活动,比如举行演讲比赛,讲名人故事,吟诵有关名人名言,设计宣传标语,设计对联等,另外注意语言要简洁。其实很多的主题班会活动的形式都是相同的,关键还在于平时的多多参与与积累。
(2)本题要求围绕“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一主题说一段话。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一段话,首先引用有关责任的名言引入话题,然后以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句话引出生活中的事例,最后进行总结即可,注意语言连贯、准确。
(3)结束语的答题要点:首先要围绕活动主题“承担责任,健康成长”展开,但不宜过长,两三句话即可,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提出希望,如: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故答案为:⑴ ①设计宣传标语②举行演讲比赛③列举有责任感的名人事例
⑵ 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都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肯定是把这种等待当成了一种责任;晚上孩子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照顾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干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
⑶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将变得更加优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设计活动的能力。此类题型属开放性试题,做题时要根据活动主题,展开想像,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力求各种形式能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⑶本题考查写活动结束语的能力。这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束语也要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可以概括活动的取得的成果或活动的意义,还要提出希望,注意语言表达要通顺、连贯,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
15.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察日记。
×月×日 星期三 小雨转多云
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玩,①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②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③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自行车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我数了数,哇,有25条!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④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
(1)第①句中量词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2)第②句啰嗦,应改为:“ ”
(3)第③处标点不当,应将 。
(4)第④句有语病,应改为:
【答案】(1)一幅;一张
(2)“我以前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或“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
(3)“许多细丝”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4)谁能说蜘蛛不厉害呢!
【知识点】句号;最苦与最乐;不合逻辑;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1)要正确使用量词,第①句中“一幅蜘蛛网”量词使用不当,应改为“一张蜘蛛网”。
(2)第②句“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重复啰嗦,应改为:我以前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
(3)第③处标点不当,应将“许多细丝”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4)第④句“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不合逻辑,有语病,应改为:谁能说蜘蛛不厉害呢!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