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树人学校 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期 末试卷
(2)① ② 【 拓 展 与 反思】
九年级化学答题卡
③ ④ g 。
___ ___校区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
条 形 码 粘 贴 处
23.(11 分) 26.(18 分)
准考证号
(1)a b 一 铁的冶炼
注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 (1) (2)
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 填 正确填涂
意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涂
事 。 (3)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 示 错误填涂
项 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例
(3) ; (4)
。 (5)
(4) (填序号 ) 二 铁的化合物制备
以下为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 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 盖住框内字母为准)
(5) (6)
1 6 11 16 (6) ml。(保留 1 位小数) (7)
2 7 12 17
3 8 13 18
24.(9 分) (8) 4 9 14 19
5 10 15 20
(1) g mL (9)
(2) 三 CH4 还原 Fe2O3 的探究
第Ⅱ卷 非选择题 (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
(3) (4) (10)
21. (7分) (5) g (11)
(1) (2) (6)① ② ③ (12)
(3) (4) 2 5 . ( 6 分 ) (13)① g ② g
(5)
【分析交流】 ;
(6) 【实验探究】 ; ;
22 . (9 分) 【得出结论】
(1) ① ② , ③ ;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答案无效 扬州树人学校 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化学 2023.1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
第
1
页,共
8
页
)
Fe 56 Cu 64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40 分)
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变化无处不在。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佩戴口罩 B. 测量体温 C. 酒精消毒 D. 扫吉祥码 3.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
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0 D. +3
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 Na--1个钠元素 B. Cu2+--+2价铜元素 C. O--1个氧离子 D. 2N2--2个氮分子
5.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水 B. 氯化钠 C. 金刚石 D. 铜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充分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生成黑色物质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D. “铜绿”与盐酸混合,得到无色溶液
7.下列关于灭火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 炒菜的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并关闭火源 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失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D. 扑灭森林火灾,铲除火路走势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 8.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牛奶 C. 矿泉水 D. 果粒橙 9.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A. 核外电子数:钠原子<钠离子 B. 熔点:铁<汞
C.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80℃>20℃ D. 含碳量:生铁>钢
10.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C3H8O)。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 法正确的是
A. 正丙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B.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0% C.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D. 正丙醇是混合物
11.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 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未
C.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铁粉和氧化铁粉末
D. 用水鉴别 NaOH, NH4NO3 两种固体 12.“增铁酱油”中的“铁”是指
A.元素 B.单质 C. 原子 D. 分子 13.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在化学变化中离子也不能再分 B. 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所以汽油除油污的原理也是乳化
C. 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14.下列对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物质
A 氧化物 氧化铝、水、氯酸钾
B 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 碘、锌、硒、钙等
C 常见合金 青铜、硬铝、磁铁矿
D 常见医用消毒剂 碘酒、75%酒精溶液、双氧水溶液
A. A B. B C. C D. D
15.物质甲乙均可灭杀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灭杀过程中有如图转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lO2 + H2O = HClO B. 乙的溶液应避光保存
C. 转化过程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 甲、乙、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降低 1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冶炼金属
B. 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造炊具
C. 氦气的密度小,可用来制作探空气球
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制碳酸饮料
17. 某同学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 Cu2(OH)2CO3 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 还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丙和丁 18.已知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
度的大小。常温下使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定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迅速加入盛有100mL蒸馏水烧
杯中的电导率。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该实验的操作顺序是预先采集数据后再加入氯化钠固体
B. c点的电导率不再变化,则离子浓度不再改变,说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 测定氯化钠溶液不同位置的电导率,数值相同,则说明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
D. 由图可知,可通过测量液体电导率来区分蒸馏水和稀氯化钠溶液 19.右图是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别得到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 图中阴影部分表明 A、B 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t1℃时,等质量的 A、B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 t2℃时,A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5% D. t2℃时,等质量的 A、B 两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析出 溶质的质量相同
20.工业上常采用Cu与稀盐酸在持续通入O2的条件下制取CuCl2,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转化②发生了置换反应
B. 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添加FeCl3溶液
C. 若反应恰好完全进行,将6.4g的铜完全反应,需消耗10%的盐酸146g D. 转化①发生的反应为:4FeCl2 + O2 + 4HCl = 4FeCl3 + 2H2O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60 分)
21. (7 分) 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用于医疗消毒的碘酒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 (2)我们的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 ▲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使用铁锅烹饪菜肴,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预防 ▲ ;
(4)武德合金用于制成保险丝,保障电路安全。武德合金的熔点 ▲ (选填“高于”、“低于” 或“等于”)其组成金属的熔点; (5)打火机的主要部件是打火石和贮气箱,按下开关时,打火石发出电火花,引燃贮气箱释放的 燃气,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打火石的作用是 ▲ ; (6)我国西汉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
22.(9 分)
(1)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新型的镁锂合金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为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②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填序号),与镁元素化学性 质相似的是 ▲ (填序号)。
③锂原子(Li)在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写出锂离子的符号 ▲ 。
(
元素名称
钙
氧
碳
氢
铜
元素符号
Ca
O
C
H
Cu
)(2)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在下列①~②小题中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①有毒性的气体是 ▲ ;
②一种黑色的金属氧化物是 ▲ ;
③碳在氧气不足时燃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④酒精(化学式 C2H6O)与 O2 反应生成 8.8gCO2、5.6gCO 和一定质量的 H2O,则生成 H2O 的质量 为 ▲ g。
23.(11 分)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 仪器的名称:a ▲ ,b ▲ 。
(2)用 A、D 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排 水法收集气体时,当观察到 ▲ 时,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
(3)实验室用装置 C 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 B 相比,其优点为 ▲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
(4)Na、Mg 等活泼金属可以在 CO2 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一瓶 CO2 后,通过实验验证 Mg
条能够在 CO2 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 ▲ (填序号 )
①酒精灯 ②铁架台 ③坩埚钳 ④砂纸 ⑤试管夹
(5)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得控制CO2的排放,用加压水洗法可捕集 CO2,是因为 ▲ 。
(6)如制取CO2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盐酸 200g,配制该溶液时需37%的浓盐酸(密度为
1.18g/mL)的体积约为 ▲ ml。(保留 1 位小数)
24. ( 9 分)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图。
(1)应称取 ▲ g 氯化钠固体,需加水 ▲ mL。 (2)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 直到天平平衡。 (3)实验中,为了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常采用的方法有 ▲ ; (4)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填字母)。
a.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己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5)取上述溶液 20 g,需加 ▲ g 水稀释,可得到 5%的氯化钠溶液。
(6)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
)①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 。
②烧杯Ⅰ中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③下列关于图2中烧杯内物质的说法正确 的是 ▲ (填字母)。
A.烧杯Ⅱ中溶液的质量是160g
B.烧杯Ⅰ、Ⅱ、Ⅲ中,只有Ⅲ中上层清液 是饱和溶液 C.若使烧杯Ⅲ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 或升温的方法
D.烧杯Ⅲ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
25.(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作出猜想】猜想Ⅰ: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猜想Ⅱ: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
【分析交流】 金属铝在空气中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所用金属均用砂纸打磨。
【实验探究】为探究猜想Ⅰ,取相同质量的铁片和铝片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观察到甲试管中铁片缓慢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 ▲ ;乙试管中铝片溶解较快。
从实验现象可判断: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 ▲ ;(选填“强”或“弱”)。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本身性质有关。
【继续探究】为探究猜想Ⅱ,小组同学设计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所用药品、实验数据 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 号 选用金 属 盐酸浓度(均取 50 mL) 每分钟产生氢气的体积/mL
1 min 1~2 min 2~3 min 3~4 min 4~5 min 前5 min共收 集气体
① 铁粉 15% 2.8 15.8 10.8 8.2 6.5 44.1
② 铁粉 5% 1.5 7.6 5.4 4.3 3.3 22.1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酸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 ;
【拓展与反思】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铁粉与盐酸反应最后变慢的原因是 ▲ 。
26.(18 分)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一)铁的冶炼 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模拟铁的冶炼并测定
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假设赤铁矿中杂质 不参与反应)。
(1)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 ▲ (填字母)。
a.通入一氧化碳 b.加热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 A 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 。
(3)B 装置的作用是 ▲ 。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此实验存在的缺陷是 ▲ 。
(5)实验前称量赤铁矿石的质量为 20 g,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测得 B 装置总质量增加
13.2 g。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水分带出的影响,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 。
(二)铁的化合物制备
用废铁屑制备铁红(主要成分为Fe2O3)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6)清洗时利用洗涤剂的 ▲ 作用,用其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7)流程中加入的过量铁粉除和 Fe2(SO4)3 发生化合反应外,还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8)加过量NH4HCO3是为了将 FeSO4 溶液尽可能多的转化为 FeCO3,反应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
为 ▲ 。
(9)在空气中灼烧FeCO3的反应为 ▲ (写化学方程式)。 (三)CH4还原Fe2O3的探究
取48.0gFe2O3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对反应及产物等作探究。 资料:①浓硫酸有吸水性,碱石灰可吸收H2O和CO2。②FeO + H2SO4 = FeSO4 + H2O。 (10)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 。 (11)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CH4,停止加热后继续通CH4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和 ▲ 。
高温
(12)A中有如下反应: CH4 + 4Fe2O3 8Fe + xCO2 + y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序号)。
a、y = 2x b、装置B、C增加的质量比为9:22
(13)控温加热一段时间后,继续通CH4至冷却,A中剩余的35.2g固体为Fe和FeO的混合物。在剩
余固体中加一定量硫酸溶液,反应刚好完全。
①剩余固体中FeO质量为 ▲ g。(2 分)
②剩余固体和稀硫酸完全反应形成FeSO4的质量为 ▲ g。(1 分)扬州树人学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化学答案
选择题
1-20 BCBDA CACDB AADDB CBBBD
21、(1)I2 (2)煮沸 (3)贫血 (4)低于 (5)使燃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6)Fe +CuSO4 =FeSO4+ Cu
22、(1) 24.31 、 ①④、③、 Li+
(2) CO 、 CuO 、 2C +O2 =点燃=2CO 、10.8
23、(1)锥形瓶 集气瓶(2)略 气泡从瓶口逸出
(3)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略
(4) ①③④
(5)CO2能溶于水且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6)45.8
24、(1)7.5 42.5 (2)继续加氯化钠固体
(3)搅拌/加热(4)ac
(5)40 (6)40g、30%、AC
25、 、浅绿色、弱、
相同条件下盐酸的浓度越大,金属反应越剧烈合理即可、
盐酸不断被消耗,浓度降低,产生氢气的速率变慢合理即可
26、(1)a(2)略(3) 吸收CO2(4)无尾气处理装置(5)80%
(6)乳化
(7)Fe+H2SO4==FeSO4+H2
(8)防止受热分解
(9)4FeCO3+O2=高温=2Fe2O3+4CO2
(10)检查装置气密性
(11)防止生成的铁又被氧化
(12)
(13)7.2 91.2
第8页,共9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