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554期)
晨读素材篇
诗文欣赏 |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原文】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其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挥洒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米芾、蔡襄、黄庭坚共称“北宋四大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在文艺理论中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元丰二年(1079),是苏轼人生的低谷,更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在这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苏轼饱受折磨,险些丧命,后因宋朝不杀士大夫的惯例,被神宗下令从轻发落,免去死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准擅离黄州,并无权签署公文。经历了这场风波的洗礼,苏轼的人生观也由愤世嫉邪转向悠然旷达,而作为一代文宗的他,这种人生观的转变必定会在其作品中体现。
【注释】
[1]野人:泛指村野之人;农夫。
[2]荦确:怪石嶙峋貌,或者坚硬貌。
[3]铿然:声音响亮貌。
【赏析】
东坡是一个地名,在当时黄州州治黄冈(今属湖北)城东。它并不是什么风景胜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生活天地。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弃置闲散,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旧营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这就是东坡。诗人在此不只经营禾稼果木,还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了。所以,他对这里是倾注着爱的。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确实当得起一个“清”字。谢灵运写雨后丛林之象说:“密林含余清”。诗人的用字直可追步大谢。
诗人偏偏拈出夜景来写,不是无谓的。这个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日中为市”,市人为财利驱迫,只能在炎日嚣尘中奔波。唯有“野人”,脱离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诗人,才有余裕独享这胜境。唯幽人才有雅事,所以“市人行尽野人行”。这读来极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诗,使我们不禁从“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闹市嚣尘的喧闹气息,又从“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诗人在另一首诗里说:“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那虽是咏定惠院海棠的,实际是借海棠自咏身世,正好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诗所包含的意境。
那么,在这个诗人独有的天地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缺憾吗?有的。那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就够磨难人的了。然而有什么了不起呢?将拐杖着实地点在上面,铿然一声,便支撑起矫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擞地前进了。没有艰险,哪里来征服的欢欣!没有“荦确坡头路”,哪有“铿然曳杖声”!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这“荦确坡头路”不就是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么?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这种精神是能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的。小诗所以感人,正由于诗人将这种可贵的精神与客观风物交融为一,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无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远,耐人咀嚼。同一时期,作者有《定风波》词写在风雨中的神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与此诗可谓异曲同工,拿来对照一读,颇为有趣。
诗的第一段,通过景物描写,突出当时的静。说明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但愿长醉山水间之意。
写作指导篇
作文指导 | 材料作文:致敬英雄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1年10月6日,微博百万粉丝大V罗昌平在个人微博上,发布关于长津湖战役的评论时说:半个世纪之后国人少有反思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就像当年的沙雕连不会怀疑上峰的“英明决策”。其言论引发公众强烈愤慨。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以罗某平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立案侦查并将其刑事拘留。法院判处罗昌平有期徒刑七个月并承担在新浪网、《法治日报》和《解放军报》上公开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材料二:9月16日11时许,一架中国空军运-20飞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中国迎回了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军号吹奏的《思念曲》划破机场宁静的上空,礼兵护送着88位志愿军烈士的灵柩,缓步来到棺椁摆放区。全体肃立,奏唱国歌,人们向烈士灵柩三鞠躬。此刻,许多中国民众通过网络和电视,见证这一难忘的时刻。网民们纷纷表达向英雄致敬之情。
阅读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组合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有两大段,第一段以网络大这V罗昌平为例,指出在当今社会,仍有少部分人存有历史虚无主义,甚或是恶意贬低为我们做出牺牲的英雄先烈。而广大群众对此的强烈愤慨,以及法律和公安机关对他做出的惩罚处理,意味着在我们大多数人心里,英雄先烈永远是值得被尊敬的。
材料二的核心事件是“第八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我们庄严地接过每一具志愿军烈士的遗骸,用鲜艳的国旗将之覆盖。举行隆重仪式迎回英烈遗骸,既是对英烈为国殒身壮举的盛大褒扬,是祖国和祖国人民对英雄的致敬和礼赞,也是对英烈身上所集中呈现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高规格弘扬。
写作时,可以从两则材料的强烈对比中找到写作思路。如,针对材料一中罗昌平这些人的行为,无疑是要批判的,而从材料二中也可以得到纪念、尊崇先烈的鲜明价值观。所以写作时就可以围绕着一褒一贬的思路展开,并分析我们为什么要严惩这少数侮辱先烈的人,以及又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力气去宣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此后,就可有讨论他人转换到谈论自身上,思考我们自身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先烈,我们又该如果向他们学习,在实际行动中又该怎样把他们的精神贯彻到底。
立意:
1.致敬英雄,接受英雄精神的洗礼。
2.杜绝诬蔑英雄现象,让致敬英雄蔚然成风。
3.不忘历史,致敬英雄,铸造英雄品质。
【写作示范】
历史不容抹黑,英雄必须捍卫
英雄正气,千秋凛然。牢记历史,一往无前。2021年10月6日,微博百万粉丝大V罗昌平在个人微博上,发布关于长津湖战役的评论时说:半个世纪之后国人少有反思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就像当年的沙雕连不会怀疑上峰的“英明决策”,其言论引发公众强烈愤慨。从罗某在微博上颠倒黑白,到网民“辣笔小球”诋毁戍边官兵,再到个别企业将烈士口号作为商标提交注册申请,相关事件有悖公序良俗,为人所不齿。
不讲根据的揣测,其心可诛的措辞,折射出一些人的“流量思维”;幸灾乐祸的行为,趁机渔利的冲动,呈现出一些人的“逐利冲动”。为了吸引眼球、谋取私利不择手段,以言论自由和观念不同为幌子践踏红线,实际都是讲利益不讲道义、蹭热度不计后果的行为,既触碰了道德底线,也违反了相关法律。
流量思维、逐利冲动背后,归根结底还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英雄者,国之干。志愿军烈士宁洒热血、不失寸土,抒写了钢铁之师的荣耀,捍卫了领土主权的完整,也护佑了人民生活的安宁。向英雄致敬,正是为了致敬那些负重前行的勇士,正是为了弘扬爱国卫国的精神,让历史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而抹黑英雄、颠倒黑白,事实上是对历史事实的轻视、对民族精神的无视,以期实现混乱历史认知、瓦解信仰根基的图谋。如此行为,当引起所有人的警惕。
对待历史、对待英雄的态度,决定着一个民族能走多远。从为黄继光、刘胡兰等英烈还原真相,到依法打击亵渎英雄的行为,是因为我们明白:历史无所谓远近,英雄无所谓古今,唯有始终铭记、心生敬畏,才不会因为忘记而导致背叛,不会因为轻视而动摇价值坐标。也正是因为葆有敬畏历史、崇敬英雄的传统,那些不变的经验、不朽的精神才能不断熔铸于当下,带领中华民族穿越风雨、创造奇迹。正义的审判永不缺席。警方对罗昌平刑事拘留,彰显了法律对英烈荣誉的保护,让人们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但我们在明确法律底线的同时,也需要打造精神高地。从净化网络空间,到讲好英雄故事,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多管齐下,才能让正确史观、英雄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崇尚英雄进而英雄辈出,铭记历史进而创造历史”的良性循环。
让我们欣慰的是,今日,抹黑污蔑英雄的声音越来越弱,而诸如“他们是为我而死”“祖国山河寸土不让”“一个战士就是一座界碑”等热血之声已不断冲上热搜,这样的正义呼声是对噪音杂音的最好回击,彰显了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不断积聚尊崇英雄的浩气、铭记历史的正气,中国必将一往无前。
【精彩时评】
01
追思先烈 致敬英雄
在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各地开展活动,向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在山东济南,志愿者们走进革命烈士陵园,为烈士描碑文,缅怀革命先烈;在四川成都,不少高校开展“穿越时空寄哀思 红色精神我传承”主题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在江苏连云港灌云县,“人民楷模”王继才烈士先进事迹碑石长廊正式建成开放,大家在参观中重温英雄故事……以山为灵,以木为魂,以石为碑,人们以各种形式追思先烈、致敬英雄,在铭记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历史的天空中,英雄烈士灿若群星,是中华民族闪亮的精神坐标。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祖国建设的热土、保家卫国的一线冲锋陷阵、抛洒热血,他们为了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万千忠骨,万千热血,他们以灼热的信仰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设立国家纪念日,组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正是为了以国家的名义向他们致敬,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纪念烈士,是为了铭记历史,也是为了学习传承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宝贵精神。不久前,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88位志愿军英烈在祖国大地安息。伴随着军号吹奏的《思念曲》,人们回忆起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功臣,回忆起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的艰苦卓绝,回忆起“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民族血性。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信仰的光芒,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
每一位英雄烈士,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缅怀,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每一次对他们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近年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到对全国22万处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进行集中整修、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再到开展为烈士寻亲、加强英烈保护,一系列举措让“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深入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赓续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才能更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不久前,戍边烈士肖思远的弟弟肖荣基追随哥哥的脚步,成为一名光荣的新兵。临行前,他来到哥哥墓前告别:“我在部队也会像你一样,给家争光,给国争光!”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对英烈最好的纪念,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新征程上,仍然有新的“雪山”“草地”等待我们去跨越,有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等待我们去攻克。崇尚英雄、见贤思齐,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我们必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02
以国之重器,告慰先烈
近日,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88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回到祖国。对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社会各界报以极大关注。
根据中韩两国在2013年达成的共识,韩方自2014年起每年向中方移交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截至2021年,韩方已经连续8年向中方移交了8批、共8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移交工作,对于社会公众而言,这是向先烈表达礼敬的契机,通过各种方式关注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人们,其实是在共同向先烈们行注目礼;对于国家而言,这是一堂肃穆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一次难得的面向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中国人民崇尚英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牢记不忘过去,才有未来。因此,以何种方式体现国家对先烈的重视、又如何让社会公众直观感受到这份尊敬与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
也因此,我国始终非常重视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工作的细节,力求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对烈士的尊崇。2015年以来,空军每年都派飞机赴韩执行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任务。从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起,我国启用了自主研制的大型国产军用运输机运-20,并派战机护航。今年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更是首次出现运-20与歼-20同框的画面,新闻下面的评论区写满了网友们的“泪”与“燃”。
作为全球最为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之一,我国以自主研发的歼-20战机护航运-20运输机搭载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是国家以最高礼遇向先烈致敬。参与这次护航任务的歼-20战机,来自空军首批组建、首支参战、首获胜绩的英雄部队,这也是在告慰先烈,当年的人民空军已成长为今日的空中劲旅。曾经,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人民志愿军由于缺乏制空权,受尽了敌方军机狂轰滥炸的苦头;而今,歼-20和运-20两个大国重器双双列阵长空,昭示着我国拥有了捍卫祖国、维护和平的先进武器,这就是对那些为了国家安全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最好的告慰。
如今,我们不仅有了运-20、歼-20、运油-20等空中重器,航母、055万吨大型驱逐舰等深海利剑也在护卫着祖国海防。大国气象,何其雄哉!正是因为无数先烈和前辈的披肝沥胆,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人民迈进了全面小康生活,我们这个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以大国重器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一定能够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
开卷有益篇
微时评:“掐灭”调味电子烟切莫做“虚功”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在部分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售卖所谓“奶茶杯”、“可乐罐”等,实际联系之后,发现这些人售卖的是已被国家禁止出售的调味电子烟。
根据网友的提示登录到一处社交媒体平台,在“奶茶杯”页面下,可以看到不少网友发出的求助,询问谁可以出售“奶茶杯”、“可乐罐”等货品,还有网友在该页面里发布了“奶茶杯”的实物图,图上显示,所谓的“奶茶杯”其实就是调味电子烟。记者通过该社交媒体平台,以买家的名义联系到了多名销售调味电子烟的商家,一名商家发来的电子烟“菜单”显示,其销售多个品牌的电子烟,其中一种品牌就包括了椰青、茉莉龙井、柠檬草、香芋冰激凌等13种口味,“菜单”上的宣传文字称电子烟里有15毫升烟油,并配有600毫安电池。该商家表示,相比其他商家,她出售的产品均为真品,因此价格会贵一些。商家称,会在社交平台上动手脚、换“马甲”,发布一些“奶茶杯”等关键词,一方面吸引客户,一方面规避平台的审查。
据介绍,此前国家鉴于调味电子烟容易诱导未成年人吸食,已规定禁止售卖此类产品。因为调味电子烟的危害很大,其主要成分跟传统香烟一样都是尼古丁。电子烟中的调味剂一般来说是化学合成的,吸食后可进入血液,给人体造成危害。
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中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电子烟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可调查发现,时下,确有商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售卖调味电子烟;还有电子烟中间商称,有一些青少年通过网络上的商家来购买调味电子烟。有的商家并未要求购买者提供任何身份证件。
电子烟中的调味剂一般来说是化学合成的,无法像食品级产品那样被吸收,一旦吸食后,烟雾中的化学成分会直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随后进入血液,给人体造成危害。正是鉴于存在这些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去年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并于当年5月1日施行,其中规定,从事电子烟零售业务,应当依法向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或者变更许可范围。此外,去年10月1日实施的《电子烟》国家标准规定,禁止电子烟烟弹销售除烟草外的其他风味,根据这一规定,国内已禁售任何调味电子烟。此外,电子烟的危害很大,主要成分跟传统香烟一样都是尼古丁,青少年吸食电子烟可能会成瘾,最后转变为传统烟民的概率会更高。青少年发育尚未成熟,易受新奇事物影响,一旦接触到电子烟,对他们的健康、安全会产生直接的威胁。
因此,人们在质疑:“调味电子烟不是不允许卖了么 为什么现在网上还有这么多人在卖 ”这个问题,事关消费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颁布的有关“禁售令”的严肃性和法治意义,亟需有关部门重视和“作答”。
“掐灭”调味电子烟切莫做“虚功”,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要用真功、动“真格的”,网售调味电子烟的行为已经违反《电子烟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电子烟》国家标准中明确电子烟不应对未成年人产生诱导性,不应使产品特征风味呈现除烟草外的其他风味。所以生产、销售调味电子烟,直接违反了相关规定。”根据规定,对违反《电子烟管理办法》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可采取监管谈话,中止平台交易资格,责令暂停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整顿,直至依法取消其从事电子烟产品、雾化物和电子烟用烟碱等生产经营业务资格等措施。如果有网友发现有人在网上售卖调味电子烟的行为,可以通过拨打国家烟草专卖局举报热线或向当地、上级烟草部门投诉等方式举报。
我国《电子烟管理办法》中还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电子烟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对将电子烟销售给未成年人的商家,不仅要中止平台交易资格、责令其停业整顿,更须依法给以警告、没收、罚款等处罚。不能让换了“马甲”的调味电子烟在网上偷卖、毒害消费者。不能让“禁售令”沦为一纸空文!
拓展训练篇
密林深处
陈德鸿
枪声是下半夜突然响起的,爆豆般一阵紧似一阵。六爷急忙跑出窝棚,紧张地向响枪的砬嘴岭方向张望。一个多小时后,枪声渐渐弱了下去。六爷叹口气,牛大完了。
牛大是砬嘴岭胡子的头儿,手下有胡二等六十多个弟兄。六爷想把牛大这伙人拉过来,但牛大对六爷说,你给杨司令捎个话,请他放心,我们肯定不祸害老百姓,但也绝不会投了小日本。
六爷回窝棚里抽了袋烟,刚想躺下,远处突然又响起了零星的枪声,断断续续的,竟然朝着六爷的住处飘来。
六爷心里“咯噔”一下,刚冲出门,影影绰绰地便见七八个人向这里跑来。
谁?六爷大声问。是我,六爷,我是胡二。话音未落,一群人已经奔到了近前。
六爷看着气喘吁吁、满脸汗水的胡二,忙问,出事了?小鬼子……小鬼子偷袭了砬嘴岭,大当家的他们都没了。胡二喘了一会儿,流着泪说,统共就跑出我们几个。胡二擦了把脸说,按眼下这情况,我们只有投抗联了。这个?六爷刚想说什么,随着一阵枪响,有子弹落在了附近。几个人立刻散开,开始还击。
胡二把六爷拽到一棵大树后面,颤声说,六爷,我知道你和杨司令有联系,快带我们走吧,鬼子跟屁股就上来了呀!
六爷来不及细想,使劲拍了拍胡二的肩膀说,马上跟我走。六爷带着八个人在山里七拐八拐,快天黑时,终于摆脱了鬼子的追击,进到了一处抗联的密营——一处窝棚。
胡二和几个人好奇地打量着空荡荡的密营,脸上满是失望。六爷说,这个密营是安置伤员用的,战士们不在这里。哦。胡二点点头,跑了一天,我们的肚子早瘪了,有没有啥吃的?六爷笼着火,不长时间,便把二十多个土豆烧熟了,又找出两个大碗,倒上了酒。看六爷熟练地操持这一切,几个人都睁大了眼睛,一个人忍不住问,这里面生火,外面不会看到烟?
看到还行?六爷愣了一下,你这口音可挺怪的,不是这边人吧?胡二忙接过话来,对,对,他不是咱们这边的人,是山东的。
是山东哪儿的?六爷问。是山东,山东沧州人。胡二说。
对,是山东沧州,那儿练武的人多。那个人忙接过话来。好,好。六爷笑了,不管哪儿人,打鬼子的就是好人。
没想到,吃饭时,不论六爷如何劝,这几个人就是不喝酒。
六爷说,咱晚上就睡这木炕上,连个盖的都没有,冻出病明天还咋赶路?胡二问,六爷,咱啥时能找到杨司令啊?快了,再翻几座山就到了。六爷说,要是你们中有一个病了啥的,耽误了时间,杨司令他们兴许就转移到别处了。那个沧州人朝胡二点点头,胡二说,既然六爷这么说,那咱们就喝点儿,好好睡一觉。
快半夜时,六爷迷迷糊糊刚睡着,突然被一阵叽里咕噜的梦话惊醒了,他的心猛地哆嗦了一下,再想细听,那个山东沧州人却使劲地咳嗽了几声,爬起来,在墙角哗哗地撒起尿来。
六爷再也没有了睡意。
天刚亮,六爷便带着几个人上路了。正是初冬时节,光秃秃的树林了无生机,快中午时,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
胡二看了看阴沉的天空,有些急了,问六爷,还有多远啊?快了。六爷指着山下一片望不到边的荒草甸子说,咱们穿过这个大甸子,再翻两座山就到了。
胡二向山下看了看,脸白了,我知道那甸子,那是片沼泽地,往里陷人,好像没人走过啊!
没人走过?六爷撇撇嘴,我找杨司令就经常走,里面有条密道。胡二看了那个沧州人一眼,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六爷说,不走甸子也行。眼见着这雪越下越大,等咱们赶到了杨司令的驻地,怕是他又走了,可就不好找了。这……这。胡二的脑门上冒出汗来,他焦急地看着那个沧州人,沧州人瞪了他一下,指了指山下。胡二忙点点头,对六爷说,那就走大甸子吧,我们也想早点见到杨司令。六爷长舒了一口气,带着八个人,向山下千百年来从没人走过的大甸子走去……日本关东军史载:昭和十二年11月,关东军小野暗杀队执行任务时,在大黑山一带失踪。当地县志载:抗联交通员郑大力同志于1937年初冬失踪;郑大力,男,河北沧州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激烈的枪声开篇,“爆豆般一阵紧似一阵”运用比喻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设置了特定的背景。
B.“胡二和几个人好奇地打量着空荡荡的密营,脸上满是失望”,其中的神态描写表现出他们想投奔抗联却扑了个空的失望。
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一阵叽里咕噜的梦话”这一细节暴露了那个山东沧州敌人的身份。
D.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写敌人设计,六爷将计就计,双方斗智斗勇,不但情节引人入胜、惊心动魄,而且彰显了主题。
2.请结合胡二等人从“投抗联”到被带入大草甸的经过,简要分析六爷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3.小说以日本关东军史和当地县志的记载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与解析篇
1.B胡二等人投奔抗联是假,想找到抗联营地并剿灭抗联是真。他们失望是因为这处密营没有一位战士,他们的计划落空了。
2.①胡二刚到六爷那,六爷相信他们,担心他们的处境,为了救助他们,没有细想,满是着急;②随着接触,“奇怪的口音”“山东沧州”“一阵叽里咕噜的梦话”等细节暴露了敌人的身份,六爷从怀疑到确定,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暗自思考对策、镇定自若;③将敌人引入大草甸的过程中,六爷表现出想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坚定从容。
3.①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增强了故事的震撼力。②情节照应,凸显人物形象。县志记载的六爷,即郑大力的籍贯为“河北沧州”,照应了前文的“山东沧州”,揭示了六爷早已识破敌人的真面目却并没有揭穿,这凸显了六爷沉着冷静的形象。③形成对比,强化主题。敌人诡计落空终命丧沼泽与英雄巧妙周旋、慷慨赴死形成对比,给读者以悲壮的美感体验,强化了小说爱国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