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训练----情感的异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节选)
高适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①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②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③。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注】①转斗:久战。②按节:按辔徐行。③谟:计谋,谋略。
1.高适在本诗与《燕歌行》中都写道“李将军”,请简要分析其情感表达的异同。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下独酌四首(其三)①
李白
三月咸阳②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③与修短,造化夙所禀④。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注]①本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处于官场失意之时。②咸阳:借指长安。③穷通:困厄与显达。④禀:禀赋、天分。
2.李白的这首诗和《将进酒》都借酒抒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次东坡韵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3.简要分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与萨都剌这首词所抒发的感情的异同。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③,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貔虎,貔和虎。亦泛指猛兽。③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4.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为怀古之作,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①春深锁二乔。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①铜雀,即铜雀台。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
5.请从抒发情感的角度概括这两首诗词的异同之处,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①。
却忆安石②风流,东山岁晚③,泪落哀筝曲④。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⑤。宝镜难寻⑥,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释:①喷霜竹:吹笛。②安石:谢安,字安石。③东山岁晚:谓谢安晚年。谢安出仕前曾隐居东山,故以“东山”代指谢安。④哀筝曲:晋孝武帝末年,谢安位高遭忌。⑤“儿辈”二句;言谢安将建功立业的机会都交付给儿辈,自己以下棋自娱。⑥宝镜难寻;据唐李濬《松窗杂录》,有渔人于秦淮河得一古铜镜,能照人肺腑。后不慎坠水中,遍寻不得,喻知我者难觅。
6.结合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分析两首怀古词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答案
1.相同点:两首诗都借“李将军”表达了愿意为国征战,建立功勋,以身许国的情感。
不同点:①《燕歌行》以戍边士卒的口吻表达对玩忽职守、军前享乐的将领的批判。②本诗主要借“李将军”表达了对朝廷及政策的不满。
2.相同:①都借酒消愁,表达了政治失意、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
②都流露出藐视富贵,感慨人生,及时行乐的思想。
不同:①本诗还表达了诗人花下独酌的孤独。
②《将进酒》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与友人纵酒狂歌的豪放。
3.相同点:①怀古伤今,对世事变迁的伤感;②对光阴虚掷的感伤。
不同点:①萨词有对战争残酷的心痛;②苏词抒发了自己有志报国,却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慨。
4.同:都表达了对周瑜英雄气概的敬佩赞美之情。
异:①苏词意在表现青年周瑜才能卓越、年少立功,反衬自己早生华发、功业无成,怀古是为伤己。②戴词意在表现战争场面宏大激烈,反衬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势衰颓,怀古是为讽今。
5.同:都是借典抒情。这两首诗词虽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但都寄托了他们怀古的幽情,抒发了自己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独到见解。
异:两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感悟自然不同。①杜诗认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是侥幸取胜,借此一吐其怀才不遇、抑郁不平之气。②苏词神游故国,仰慕英雄,感叹人生如梦,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愤懑之情。
6.①相同点:两首词都表达了无人赏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②不同点:《念奴娇》借景抒情表达了国势衰微的忧国之思,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充满担忧;《永遇乐》表达了英雄难觅、功业难存的失落以及对仓促北伐的批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