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9课《阿长与〈山海经〉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9课《阿长与〈山海经〉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4 17:10:30

内容文字预览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9课《阿长与《山海经》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惊骇(hài)  孤孀(shuāng) 疮疤(chuāng)
B.掳去(lǔ) 惧惮(dàn) 憎恶(zèng)
C.絮说(xù) 诘问(jié) 霹雳(pī)
D.烦琐(suǒ) 粗拙(zhuō) 震悚(sǒ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冽 飘渺 霎时 头晕目眩
B.脸颊 梦寐 寒颤 变换多姿
C.嘹亮 朗润 寥阔 一代天娇
D.贮蓄 晌晴 应和 玲珑剔透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B.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C.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去散步。
D.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对刘禅循循善诱,谆谆告诫,既希望他能亲贤远佞,又希望他要有自信心,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己。
4.选出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
A.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B.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C.我的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
D.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5.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乌当区永乐乡的桃花很美丽。”“这段旅程美丽了我的心情。”两句中的两个“美丽”都是形容词。
B.“她生得黄胖而矮”这个句子的补语是“黄胖而矮”。
C.“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句中“在你怀里”是状语。
D.“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句子的主干是“长妈妈是女工”。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然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C.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D.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
7.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登山运动员不顾暴风雪的袭击,终于登上珠穆朗玛峰最高顶峰。修改:删去“最高”或删去“顶”。
B.从这件小事中,说明了一个大问题。修改:删去“从”和“中”。
C.一个“人人争三好”的热潮正在我校展开。修改:将“展开”改为“开展”。
D.迎面吹来一股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噤。修改:将“不禁”放在“打”前面。
8.对文中所引用的阿长的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A.阿长之所以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是因为她不识字,但又很留意听,表现了她对鲁迅的关心。
B.称鲁迅为“哥儿”,表现了阿长地位的卑微,暗示了她的身份。鲁迅在这里如实写来,并不带贬义。
C.“我给你买来了!”一句,表现出阿一长给鲁迅买来《山海经》后的欣喜与欢快。
D.将“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称鲁迅为“哥儿”更表现出她巴结讨好的性格特征。
9.文学常识填空。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集《    》《   》等。
10.口语交际。
在你十五岁生日之际,当你面对父母为你做的一桌饭菜和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一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时,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    
二、阅读理解
11.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从选文看,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 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4)“我”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做“最为心爱的宝书”
12.阅读
笑谈大先生①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迭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
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儿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揉杂在一起,难分难解。
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 ,一则曰: 。
【注】①“大先生”系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
(1)结合你对鲁迅生平及性格的了解,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不买账”是什么意思?
(2)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3)文章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属于贬词褒用,根据你的理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
(5)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观照全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二字词。
(7)积累链接:在鲁迅的《自嘲》中曾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敌人和对朋友的不同人生态度。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诗。
三、综合运用
13.学完本文后,某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成长的足迹”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2)晓琳想借一本关于成长的名著,你向她推荐了《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  )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讲了鲁迅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很有意思。
C.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社戏后偷罗汉豆的故事,特别好玩。
D.这本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
(3)下列篇目出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藤野先生》
14.学习了本文,为了加深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班级准备开展以“解读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概述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
(2)假如你们小组以“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为论题进行讨论,你觉得下面哪一则材料不能选用?为什么?
①鲁迅先生深深知道,要想拯救中国,必须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决定用笔做武器来唤醒麻木的中国人。
②学医只能救人的身体,而学文能挽救一个民族的灵魂。医生只能医治人的肉体,而不能医治人的精神、灵魂。所谓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也。
③鲁迅在小说写作上具有开创精神,自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开始,鲁迅就不断探索小说文体,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手法来叙述,形式活泼多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
【解析】【分析】ACD无误;B“憎”应读“zēn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读准字音,考生复习时要根据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字,能够准确地选择注音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能分辨常见的字音误读类型,如社会因素干扰字、形似误读字、多音误读字等。
2.【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冽”为“洌”,B“换”为“幻”,C“娇”为“骄”,故D对。
3.【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语义轻重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易与普通词语重复的词语;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成语的使用要注意三点,一是意义,二是情感色彩,三是适用语境。先了解句子的意思,再从三个方面判断成语的含义。D句中“妄自菲薄”不能带宾语,本词中已经含有“宾”的成分“自己”,故错。
4.【答案】A
【知识点】比喻
【解析】【分析】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A中把”我“比作”棉花“。
B中没有出现喻体。
C项中也没有出现喻体。
D项 ”他“和”哥哥“都是人,属一类事物,所以不能构成比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比喻句的判断。比喻句必须出现本体和喻体。而且二者不可属于同一种事物。像D项就很典型,考生可积累记忆。
5.【答案】A
【知识点】动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BCD.正确。
A.有误,后一个“美丽”是动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词性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需把握词性分类以及常见短语类型并能准确辨析。
6.【答案】C
【知识点】顿号;分号;问号;引号
【解析】【分析】A项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应该用分号,B项句末问号应放在引号里面,D项“七、八公里”句中这一部分表示的是概数,不能用顿号。
7.【答案】C
【知识点】阿长与《山海经》;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C“热潮”和“开展”搭配不当。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8.【答案】D
【知识点】阿长与《山海经》;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选D。依据课文内容不难理解。阿长之所以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是因为她不识字,但又很留意听,表现了她对鲁迅的关心。称鲁迅为“哥儿”,表现了阿长地位的卑微,暗示了她的身份。鲁迅在这里如实写来,并不带贬义。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情况。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9.【答案】朝花夕拾;呐喊;彷徨
【知识点】阿长与《山海经》;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文史常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①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 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 及作品的评价。
②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文化典籍等。
③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应用文的常用格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④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10.【答案】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我过生日,你们辛苦jr,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口礼物。都说孩r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在这里我想对妈妈您说声谢谢!谢谢您给了我生命,并养育了我,还给我这么好的生活,谢谢你们!
【知识点】表述题;阿长与《山海经》
【解析】【分析】依据提供的材料,向爸爸妈妈说出自己的感激之情,比如: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我过生日,你们辛苦jr,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口礼物。都说孩r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在这里我想对妈妈您说声谢谢!谢谢您给了我生命,并养育了我,还给我这么好的生活,谢谢你们!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语句要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11.【答案】(1)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侮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极言心情之惊喜,感动之强烈;生动形象,凝练传神。(意思对即可)
(3)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
(4)《山海经》是“我”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书,它承载着阿长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阿长的敬意(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阿长与《山海经》;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先抑后扬
【解析】【分析】(1)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侮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极言心情之惊喜,感动之强烈;生动形象,凝练传神。(意思对即可)(3)阿长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4)《山海经》是“我”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书,它承载着阿长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阿长的敬意(意思对即可)。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12.【答案】(1)不妥协、不屈服、不迎奉。
(2)就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
(3)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4)示例:智慧 聪明 轻松 自如 深刻 精准
(5)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
(6)好看 好玩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文章过渡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1)考查词语的特定含义,结合语境就会明白”不买账“就是不妥协和不屈服。
(2)”中国“和”五四“在这里作形容词来用。结合文章具体语句,很容易找到”鲁迅先生既不老派,也非洋派“。
(3)中间段落的作用一定是过渡作用,这是一种规律。
(4)准确理解”刁“离不开语言环境,结合第六段内容,可以归纳为智慧、聪明或者轻松等。
(5)这道题难度较大,既要结合文章内容,还要了解鲁迅文章的特点。然后不难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6)总结全文的句子,文章从鲁迅的外貌和文章两方面叙述。第二段有一个”好看“,六、七段有一个”好玩“。
(7)《自嘲》中写自己与众不同的诗句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故答案为:⑴ 不妥协、不屈服、不迎奉。 ⑵ 就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 ⑶ 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⑷ 示例:智慧 聪明 轻松 自如 深刻 精准 ⑸ 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 ⑹ 好看 好玩 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点评】⑴这道题既要结合文章,还要结合鲁迅的生平和性格进行作答,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多读、多思考、多总结。
⑵句子的含义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要学会结合上下文思考,不可断章取义。
⑶中间段落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就是承上启下,这是可循的套路。
⑷本题考查词语的特殊意义。首先要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才能找出近义词进行解答。
⑸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真正理解”好玩“的含义,要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即可。
⑹本题考查对全文的总结能力。文章就是从”好看“和”好玩“两方面进行叙述的。整体把握了文章结构,才可准确回答。
⑺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背诵和理解能力,鲁迅的诗在中学出现的不多,《自嘲》是很典型的一首,一定要会背。
13.【答案】(1)阅读文学名著、观看励志电影、参观英雄故居等。
(2)C
(3)示例一:《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本文记述了他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特点,他看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明白了很多道理。阿长买来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乃至在文学上影响了他一生。示例二:《父亲的病》。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两个所谓“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表现了作者对他们勒索钱财、巫医不分、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批判。从此,作者立下了学医救国之志,选择了学医之路。示例三:《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本文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过程中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在此期间,藤野先生对鲁迅十分友好和尊重,但看电影事件和匿名信事件让鲁迅的思想发生了转变。鲁迅从此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从思想上唤醒国人。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朝花夕拾》
【解析】【分析】
⑴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可设计活动为阅读文学名著、观看励志电影、参观英雄故居等。
⑵本题考查名著基本知识的把握。
ABD.表述正确;
C.有误,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偷罗汉豆,是在看戏回家的途中,出自《呐喊》中的《社戏》一文;
故答案为:C。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主人公是阿长,她是童年鲁迅的保姆,为他买来《山海经》,使他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影响了他的一生。:《父亲的病》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的痛恨,让人体会到人生的悲凉。《藤野先生》的主人公是藤野先生,他是鲁迅在日本学医时的老师,他对鲁迅热情,尊重,对鲁迅的治学态度和对日本的观念都产生了深切的影响。
【点评】
⑴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某活动个主题设计活动,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与这个主题相契合,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⑵本题考查名著基本知识的把握。求学生在阅读名著时要注意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与记忆,在熟知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指出作品的精华所在,注意要言简意赅,语言通顺。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名著阅读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4.【答案】(1)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匿名信事件使鲁迅体会到弱国弱民的屈辱;看电影事件使鲁迅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决心用文学的力量改变中国。
(2)第③则材料不能选用。因为这则材料讲的是鲁迅在小说写作上具有开创精神,与“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的论题无关。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分析】⑴ 他在日本求学的时候,日本人歧视“弱小的中国人”,看不起中国学生,认为中国人能考到 60 分是藤野先生给泄题了;民族的信心受到伤害。还有,当他看一部关于中国人被斩首的幻灯片时,发现中国人看日本人杀给俄国人做奸细的中国人时还拍 手称快、表情麻木,意识到改变中国人的精神和灵魂才能真真正正的救国。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文学救国。
⑵首先对这三则材料的内容进行判断,论断的中心是“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细读可知第③则材料介绍的是鲁迅对小说文体的探索,与要讨论的论题——“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无关。
故答案为:⑴ 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匿名信事件使鲁迅体会到弱国弱民的屈辱;看电影事件使鲁迅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决心用文学的力量改变中国。
⑵ 第③则材料不能选用。因为这则材料讲的是鲁迅在小说写作上具有开创精神,与“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的论题无关。
【点评】
(1)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依据原著,概述时,语言力求简洁明了,说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面那个注重的重要问题的探究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仔细审读文本,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9课《阿长与《山海经》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惊骇(hài)  孤孀(shuāng) 疮疤(chuāng)
B.掳去(lǔ) 惧惮(dàn) 憎恶(zèng)
C.絮说(xù) 诘问(jié) 霹雳(pī)
D.烦琐(suǒ) 粗拙(zhuō) 震悚(sǒng)
【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
【解析】【分析】ACD无误;B“憎”应读“zēn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读准字音,考生复习时要根据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字,能够准确地选择注音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能分辨常见的字音误读类型,如社会因素干扰字、形似误读字、多音误读字等。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冽 飘渺 霎时 头晕目眩
B.脸颊 梦寐 寒颤 变换多姿
C.嘹亮 朗润 寥阔 一代天娇
D.贮蓄 晌晴 应和 玲珑剔透
【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冽”为“洌”,B“换”为“幻”,C“娇”为“骄”,故D对。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B.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C.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去散步。
D.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对刘禅循循善诱,谆谆告诫,既希望他能亲贤远佞,又希望他要有自信心,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己。
【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语义轻重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易与普通词语重复的词语;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成语的使用要注意三点,一是意义,二是情感色彩,三是适用语境。先了解句子的意思,再从三个方面判断成语的含义。D句中“妄自菲薄”不能带宾语,本词中已经含有“宾”的成分“自己”,故错。
4.选出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
A.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B.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C.我的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
D.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答案】A
【知识点】比喻
【解析】【分析】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A中把”我“比作”棉花“。
B中没有出现喻体。
C项中也没有出现喻体。
D项 ”他“和”哥哥“都是人,属一类事物,所以不能构成比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比喻句的判断。比喻句必须出现本体和喻体。而且二者不可属于同一种事物。像D项就很典型,考生可积累记忆。
5.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乌当区永乐乡的桃花很美丽。”“这段旅程美丽了我的心情。”两句中的两个“美丽”都是形容词。
B.“她生得黄胖而矮”这个句子的补语是“黄胖而矮”。
C.“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句中“在你怀里”是状语。
D.“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句子的主干是“长妈妈是女工”。
【答案】A
【知识点】动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BCD.正确。
A.有误,后一个“美丽”是动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词性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需把握词性分类以及常见短语类型并能准确辨析。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然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C.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D.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
【答案】C
【知识点】顿号;分号;问号;引号
【解析】【分析】A项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应该用分号,B项句末问号应放在引号里面,D项“七、八公里”句中这一部分表示的是概数,不能用顿号。
7.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登山运动员不顾暴风雪的袭击,终于登上珠穆朗玛峰最高顶峰。修改:删去“最高”或删去“顶”。
B.从这件小事中,说明了一个大问题。修改:删去“从”和“中”。
C.一个“人人争三好”的热潮正在我校展开。修改:将“展开”改为“开展”。
D.迎面吹来一股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噤。修改:将“不禁”放在“打”前面。
【答案】C
【知识点】阿长与《山海经》;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C“热潮”和“开展”搭配不当。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8.对文中所引用的阿长的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A.阿长之所以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是因为她不识字,但又很留意听,表现了她对鲁迅的关心。
B.称鲁迅为“哥儿”,表现了阿长地位的卑微,暗示了她的身份。鲁迅在这里如实写来,并不带贬义。
C.“我给你买来了!”一句,表现出阿一长给鲁迅买来《山海经》后的欣喜与欢快。
D.将“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称鲁迅为“哥儿”更表现出她巴结讨好的性格特征。
【答案】D
【知识点】阿长与《山海经》;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选D。依据课文内容不难理解。阿长之所以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是因为她不识字,但又很留意听,表现了她对鲁迅的关心。称鲁迅为“哥儿”,表现了阿长地位的卑微,暗示了她的身份。鲁迅在这里如实写来,并不带贬义。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情况。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9.文学常识填空。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集《    》《   》等。
【答案】朝花夕拾;呐喊;彷徨
【知识点】阿长与《山海经》;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文史常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①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 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 及作品的评价。
②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文化典籍等。
③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应用文的常用格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④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10.口语交际。
在你十五岁生日之际,当你面对父母为你做的一桌饭菜和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一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时,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    
【答案】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我过生日,你们辛苦jr,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口礼物。都说孩r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在这里我想对妈妈您说声谢谢!谢谢您给了我生命,并养育了我,还给我这么好的生活,谢谢你们!
【知识点】表述题;阿长与《山海经》
【解析】【分析】依据提供的材料,向爸爸妈妈说出自己的感激之情,比如: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我过生日,你们辛苦jr,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口礼物。都说孩r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在这里我想对妈妈您说声谢谢!谢谢您给了我生命,并养育了我,还给我这么好的生活,谢谢你们!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语句要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
11.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从选文看,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 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4)“我”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做“最为心爱的宝书”
【答案】(1)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侮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极言心情之惊喜,感动之强烈;生动形象,凝练传神。(意思对即可)
(3)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
(4)《山海经》是“我”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书,它承载着阿长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阿长的敬意(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阿长与《山海经》;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先抑后扬
【解析】【分析】(1)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侮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极言心情之惊喜,感动之强烈;生动形象,凝练传神。(意思对即可)(3)阿长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4)《山海经》是“我”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书,它承载着阿长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阿长的敬意(意思对即可)。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12.阅读
笑谈大先生①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迭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
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儿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揉杂在一起,难分难解。
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 ,一则曰: 。
【注】①“大先生”系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
(1)结合你对鲁迅生平及性格的了解,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不买账”是什么意思?
(2)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3)文章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属于贬词褒用,根据你的理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
(5)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观照全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二字词。
(7)积累链接:在鲁迅的《自嘲》中曾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敌人和对朋友的不同人生态度。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诗。
【答案】(1)不妥协、不屈服、不迎奉。
(2)就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
(3)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4)示例:智慧 聪明 轻松 自如 深刻 精准
(5)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
(6)好看 好玩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文章过渡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1)考查词语的特定含义,结合语境就会明白”不买账“就是不妥协和不屈服。
(2)”中国“和”五四“在这里作形容词来用。结合文章具体语句,很容易找到”鲁迅先生既不老派,也非洋派“。
(3)中间段落的作用一定是过渡作用,这是一种规律。
(4)准确理解”刁“离不开语言环境,结合第六段内容,可以归纳为智慧、聪明或者轻松等。
(5)这道题难度较大,既要结合文章内容,还要了解鲁迅文章的特点。然后不难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6)总结全文的句子,文章从鲁迅的外貌和文章两方面叙述。第二段有一个”好看“,六、七段有一个”好玩“。
(7)《自嘲》中写自己与众不同的诗句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故答案为:⑴ 不妥协、不屈服、不迎奉。 ⑵ 就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 ⑶ 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⑷ 示例:智慧 聪明 轻松 自如 深刻 精准 ⑸ 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 ⑹ 好看 好玩 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点评】⑴这道题既要结合文章,还要结合鲁迅的生平和性格进行作答,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多读、多思考、多总结。
⑵句子的含义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要学会结合上下文思考,不可断章取义。
⑶中间段落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就是承上启下,这是可循的套路。
⑷本题考查词语的特殊意义。首先要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才能找出近义词进行解答。
⑸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真正理解”好玩“的含义,要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即可。
⑹本题考查对全文的总结能力。文章就是从”好看“和”好玩“两方面进行叙述的。整体把握了文章结构,才可准确回答。
⑺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背诵和理解能力,鲁迅的诗在中学出现的不多,《自嘲》是很典型的一首,一定要会背。
三、综合运用
13.学完本文后,某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成长的足迹”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2)晓琳想借一本关于成长的名著,你向她推荐了《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  )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书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讲了鲁迅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很有意思。
C.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社戏后偷罗汉豆的故事,特别好玩。
D.这本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
(3)下列篇目出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藤野先生》
【答案】(1)阅读文学名著、观看励志电影、参观英雄故居等。
(2)C
(3)示例一:《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本文记述了他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特点,他看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明白了很多道理。阿长买来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乃至在文学上影响了他一生。示例二:《父亲的病》。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两个所谓“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表现了作者对他们勒索钱财、巫医不分、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批判。从此,作者立下了学医救国之志,选择了学医之路。示例三:《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本文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过程中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在此期间,藤野先生对鲁迅十分友好和尊重,但看电影事件和匿名信事件让鲁迅的思想发生了转变。鲁迅从此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从思想上唤醒国人。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朝花夕拾》
【解析】【分析】
⑴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可设计活动为阅读文学名著、观看励志电影、参观英雄故居等。
⑵本题考查名著基本知识的把握。
ABD.表述正确;
C.有误,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偷罗汉豆,是在看戏回家的途中,出自《呐喊》中的《社戏》一文;
故答案为:C。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主人公是阿长,她是童年鲁迅的保姆,为他买来《山海经》,使他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影响了他的一生。:《父亲的病》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的痛恨,让人体会到人生的悲凉。《藤野先生》的主人公是藤野先生,他是鲁迅在日本学医时的老师,他对鲁迅热情,尊重,对鲁迅的治学态度和对日本的观念都产生了深切的影响。
【点评】
⑴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某活动个主题设计活动,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与这个主题相契合,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⑵本题考查名著基本知识的把握。求学生在阅读名著时要注意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与记忆,在熟知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指出作品的精华所在,注意要言简意赅,语言通顺。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名著阅读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4.学习了本文,为了加深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班级准备开展以“解读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概述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
(2)假如你们小组以“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为论题进行讨论,你觉得下面哪一则材料不能选用?为什么?
①鲁迅先生深深知道,要想拯救中国,必须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决定用笔做武器来唤醒麻木的中国人。
②学医只能救人的身体,而学文能挽救一个民族的灵魂。医生只能医治人的肉体,而不能医治人的精神、灵魂。所谓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也。
③鲁迅在小说写作上具有开创精神,自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开始,鲁迅就不断探索小说文体,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手法来叙述,形式活泼多样。
【答案】(1)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匿名信事件使鲁迅体会到弱国弱民的屈辱;看电影事件使鲁迅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决心用文学的力量改变中国。
(2)第③则材料不能选用。因为这则材料讲的是鲁迅在小说写作上具有开创精神,与“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的论题无关。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分析】⑴ 他在日本求学的时候,日本人歧视“弱小的中国人”,看不起中国学生,认为中国人能考到 60 分是藤野先生给泄题了;民族的信心受到伤害。还有,当他看一部关于中国人被斩首的幻灯片时,发现中国人看日本人杀给俄国人做奸细的中国人时还拍 手称快、表情麻木,意识到改变中国人的精神和灵魂才能真真正正的救国。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文学救国。
⑵首先对这三则材料的内容进行判断,论断的中心是“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细读可知第③则材料介绍的是鲁迅对小说文体的探索,与要讨论的论题——“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无关。
故答案为:⑴ 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匿名信事件使鲁迅体会到弱国弱民的屈辱;看电影事件使鲁迅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决心用文学的力量改变中国。
⑵ 第③则材料不能选用。因为这则材料讲的是鲁迅在小说写作上具有开创精神,与“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的论题无关。
【点评】
(1)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依据原著,概述时,语言力求简洁明了,说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面那个注重的重要问题的探究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仔细审读文本,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