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一课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1.1 什么是数据?
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符号来表达客观事物。
例如180cm、70kg、36.5℃可以分别表示人体的身高、体重、体温情况,200m 、600m 、120km/h可以分别表示物体的面积、体积、速度情况。
3.1404
3.1413
3.1401
3.1316
3.1398
3.1349
一组数据,表达一个或多个含义
1.2计算机中的数据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对所有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是联系现实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的途径。即现实世界的各种符号,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文字、数字、数值、字符)等数值性和非数值性的符号,都可以被计算机转化为二进制数,进行各种逻辑运算,处理成有意义的数据;然后将计算机运算的二进制数转换成现实世界的视、听、触等各种感觉的信息。
均可以被计算机转化为二进制数
二进制的认识
二进制:
1. 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任意一个数值。
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
3. 计算机中就是用二进制来表示各种信息的。
运算规则:
0+0=0
0+1=1
1+1=10(读作一零)
11+1=100(读作一零零)
步骤1:采集小组成员身高、体重数据(5分钟)
姓名 身高(m) 体重(kg) 建议
思考2:
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信息
信息概念:信息是有意义的数据,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是数据的含义
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时效性、真伪性、价值相对性
小组讨论:列举生活中体现信息七大特征的案例(7分钟)
165,70 高一6班某学生身高165cm,体重70kg
讨论1:
1.数据本身有意义吗?
2.数据与信息有联系吗?
1.2 数据与信息
区别及联系
数据本身无意义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
信息来源于数据
数据是原始事实,而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
课堂练习1:
1.数据是现实世界原始事物现象的(),是信息的载体
A.符号记录 B.还原 C.反映 D.提升
2.在计算机中,所有输入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数值性和非数值性的符号都会被转换成()进行计算
A.十进制 B.二进制 C.十六进制 D.八进制
答案:1.A
2.B
答案:
4.B
5.B
3.信息的传递一般依附于某种载体,我国曾使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来指挥战斗,这是信息传递所依附的载体是()
A.文字 B.声音 C.图形 D.图像
4.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就是信息
B.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
C.一本书就是信息
D.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健康状况的???(5分钟)
情景:体质数据促健康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本组同学的健康状况(如瘦、肥胖、超胖等),并给出他合理的建议
活动一:小组讨论解决方案(可以讨论,可以网络进行搜索)
步骤2:使用BMI属性判断
BMI认识:身体质量指数,是BMI(Body Mass Index [4] )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的平方。(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
BMI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通才凯特勒最先提出。
3.1413
3.1401
3.1316
3.1398
3.1349
步骤2:使用BMI属性判断
根据采集的数据,在右边增加一列计算BMI指数
3.1413
3.1401
3.1316
3.1398
3.1349
姓名 体重(kg) 身高(m) BMI指数 建议
活动2:
提问:表格中的哪些是数据、信息,什么是知识?请举例分析(3分钟)
步骤3:BMI指数比较表
网络上查看BMI标准表
知识:什么是知识?
总结:
1、数据与信息概念
2、数据与信息特征
3、完成教材P20页习题内容
拓展:
根据本堂课知识,自主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制作一个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