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F
f
f
.
.
F
.
复习:
1、什么是焦点,用什么字母表示?
2、什么是焦距?用什么字母表示?
焦点: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的点,用F表示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f表示。
第6节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
一、凸透镜成像
二、放大镜和照相机
凸透镜成像
物距、像距与焦距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用字母u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v
u
凸透镜成像实验
实验前,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这样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凸透镜成像实验
分区域,调高度
1、把物距和像距都分三个区域。如焦距f=10cm,依次为一倍焦距以内(0-10cm) 、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10cm-20cm)、两倍焦距之外(大于16cm)三个区域。
像的正倒、大小与虚实
1、放大、缩小与等大。当像比物体大时称为放大,当像比物体小时称为缩小,当像和物体一样大时称为等大。
2、实像与虚像。能用光屏承接的像是实际光线经过形成,称为实像。虚像则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并没有实际光线经过,所以为虚像。
3、像的正立与倒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探究物体在一个区域内移动时,像成在哪一个区域。
2、像距比物距大还是小,成什么性质的像(大小、正倒、虚实),物体与像在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3、当物距变大时,像距与像的大小怎么变化?每一个区域做三次实验,像的大小用较大、中等、较小来表示,记录数据。
探究一:
1、当物距在两倍焦距之外区域内时,像成在哪个区域。
2、像距比物距大还是小,成什么性质的像?物体与像在透镜同侧还是异侧?
3、当物距增大像与像距怎么变化?
次数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的性质与大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物距在两倍焦距之外
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次数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的性质与大小
第1次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较大
第2次 40 14 倒立缩小的实像
中等
第3次 50 13 倒立缩小的实像
较小
当物距在两倍焦距之外
1、当物距在两倍焦距之外区域内时,像成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区域内。
2、像距比物距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与像在透镜两侧。
3、随着物距的增大, 像距变小,像也变小。
当物距在两倍焦距之外(U>2f)
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
F
f
F
F
2f
2f
物距等于两倍焦距
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U=2f)
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与物在凸透镜的两侧,可用于粗略的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F
F
2f
2f
2f
2f
2f
探究二:
1、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区域内像成在哪个区域。
2、像距比物距大还是小,成什么性质的像?物体与像在透镜同侧还是异侧?
3、当物距的增大,像与像距怎么变化?
次数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的性质与大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次数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的性质与大小
第1次 12 61 倒立放大的实像
较大
第2次 15 31 倒立放大的实像
中等
第3次 18 23 倒立放大的实像
较小
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1、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这个区域内移动时,像成在两倍焦距之外的区域。
2、像距比物距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与像在透镜的两侧。
3、随着物距的增大,像变小,像距也变小。
F
f
2f
F
F
2f
2f
2f
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应用:幻灯机、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F
F
f
当物体放在焦点时物体放在焦点时,能不能成像,为什么?
物体放在焦点时不能成像,因为焦点发出的光线或经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以平行光射出,所以不成像。
探究三:
1、当物距在小于一倍焦距区域内时,像成在什么区域内。
2、像距比物距大还是小,成什么像?物体与像在透镜同侧还是异侧?
3、当物距的增大时, 像的大小怎么变化?
次数 物距u(厘米) 像距v 像的性质与大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
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次数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的性质与大小
第1次 3 正立放大的虚像
较小
第2次 4 正立放大的虚像
中等
第3次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较大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1、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与像在凸透镜的同侧。
2、当物距增大时, 像也增大。
F
F
f
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什么像?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主要应用:放大镜、老花镜。
小结:
1、成实像时,物体与像在凸透镜的两侧。
2、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也变小。
3、凸透镜成的实像有放大、缩小与等大三种。
4、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正立、放大的。
小结: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应用
u >2f f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粗略测焦距
f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幻灯机
u 放大镜与照相机
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邮票?
放大镜的原理:把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u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改变物距的大小来改变放大倍数。
照相机
(1)特点: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数码照相机的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2)原理:根据凸透镜u>2f时的成像规律.在胶片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思考与讨论:
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凸透镜还有哪些用处。
生活中用到凸透镜的地方有显微镜、投影仪、望远镜和幻灯机等设备。
练习:
1、如图所示,A、B是同一架照相机的不同状态,甲、乙是照相机在这两种状态下所拍摄的照片,则照片____是照相机在A状态下拍摄的,照片____是照相机在B状态下拍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像距越大时,像也越大
乙
甲
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
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3.如图甲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 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 当于一个____ 镜。图乙、丙是一辆汽车经过 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 车正在_____(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这是因为车内的人__________,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_______。从左到右
为甲、乙、丙。
凸透
靠近
反射的光较弱
关闭
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柯注意 到:若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厘米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20厘米 B.30厘米
C.40厘米 D.50厘米
A
5.(2012·浙江宁波)将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 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 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 烛焰距凸透镜25厘米,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 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的实像。 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 例: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小
照相机
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与应用
(1)当物距u >2f时,像距v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f(2)当物距u=2f时,像距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用于粗略测焦距。
(3)当物距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f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
(4)当物距u=f 时,平行光 不成像
(5)当物距u作业
作业本
预习下一节课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玄清科学)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如有问题请联系本人,qq:249733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