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 题 课题3 溶液的浓度-1 执行时间 月 日
分课时 1 总课时 执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知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进一步加强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2、经历配制溶液和设计标签的过程,学会配制溶液的简单方法及会用1—2种溶液中溶质组成的表示方法。3、了解溶液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经历市场调查、实验、设计标签、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体会多样化学习方式的价值。
重点难点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及应用,配置简单溶液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天平、钥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硫酸铜、水。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教学拓展
[展示溶液引出课题] 出示几种常见的溶液,如葡萄酒、二锅头、果汁饮料、碳酸饮料、酱油、生理盐水。这些我们并不陌生的溶液,但对它们的组成却并不熟悉。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提出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所收集溶液的商标,找出商家为了让消费者清楚,设计的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填写调查表。溶液名称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含义 [组织交流] 请小组汇报调查结果:商家常用的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多媒体课件展示) [配制溶液] 现在同学们亲自来配置溶液。要求——将0.5 g、1.5 g、2 g的硫酸铜分别放入三只装有10 ml水的试管中。思考——所需的实验步骤和实验仪器。实验——进行配制。 [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你知道这三只试管中的溶液哪个浓吗?在生活中你还有什么方法判断溶液的浓稀? [设计标签] 通过观察颜色、尝味道等方法来判断溶液的浓稀,仅仅是判断溶液浓稀粗略的方法。我们应该学习商家向消费者介绍产品那样明确地表示出溶液的组成。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给所配制的溶液设计标签,要求必须有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进行评比] 以小组为单位简单介绍所设计标签的内容,着重说明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提出问题] 那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最简单?写出它的计算式并给它起个名字。 [归纳总结]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用这种方法表示出上述三个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课堂练习] (见自制PPT课件)[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它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有很多作用,同学们课后以组为单位,自己设计调查表进行调查。
板书设计 课题3 溶液的浓度-1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公式: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教学反思
课 题 课题3 溶液的浓度-2 执行时间 月 日
分课时 2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难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教学拓展
【提问】试分别写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讨论】溶液稀释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板书】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练习】例题: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50 g×98%=(50 g+x)×20%x=195 g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195 g。【课堂练习】【练习】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 g 20%的盐酸,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3)多少毫升?解:设需38%的盐酸体积为x。5000 g×20%=1.19 g·cm-3×x×38%,x≈2211 mL。答:需38%的盐酸2211 mL。【过渡】以上所有计算均是有关稀释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溶液间化学反应的问题,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板书】4.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设100 g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9813 g xx=19.6 g,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19.6%。答:这种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两种计算类型。了解了不同计算类型的关键点,并会分析题意,能找准各量之间的关系。【作业】习题2、4、6、8
板书设计 课题3 溶液的浓度-21.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