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3 22: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特征
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以及官员考核、监察的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历代官员选拔方式演进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时期选官制的利弊。
【时空定位】
【名词解释】
▲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从根本上说,世官制是西周时人们仍保持着牢固的宗族血缘联系,人群基本以族区分(特别是征服与被征服族的区分)的产物,并得到宗法封建制的制度上的保证,从而自然形成了各级宗族长同时也就是各级官长,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统治模式、格局。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逐步走向衰亡,广泛选贤任能的官史选任制逐步确立。到战国中后期,选任制基本确立。
▲察举制:确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的选官制度。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综上所述,察举制是在汉代集权制国家中产生的,它为汉王朝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有效充实和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封建统治机构,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年)命陈平制定此制,到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九品中正制的主要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不能与两晋南朝相提并论。北魏初、中期,未行九品中正制。孝文帝改制,班定族姓,始立九品中正制。但自河阴之变后,此制亦流于形式。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科举制: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上计制:是战国、秦、汉时年终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制度。中国古代地方政府对中央承诺、担负、履行赋税义务的制度,也是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 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儿去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右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更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台谏合一:是宋代监察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即将御史台和谏院的职权合二为一。宋朝建立后,虽仍置御史台和谏院,但两个系统的职权开始混杂,台谏趋向合一,具体表现在台官具有言事权、赋予速官以弹劾权以及台速官可以互相兼领。宋代实行台谏合一的措施,使得谏官和御史两支监察队伍共同监督包括宰相在内的百官,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科道合一:即实行监察机关集监察和审计职权于一身的体制。清初六科自为一署,与都察院各自担负审计职责,后六科划归都察统一管辖。科道合一对审计官员之间互相监督、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起到了作用。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①选拔标准: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
②选拔方式:由推荐到公开考试。
③选拔形式:逐渐走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①垂直管理,组织独立,以轻制重;
②选拔严格,文化素养要求高;
③随着皇权的膨胀,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问题引领】
1.阅读教材第一目,察举制有什么作用?
2.阅读教材第二目,如何评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考核?
3.阅读教材第三目,宋代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有什么新变化?
4.阅读教材第三目,明清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有什么新变化?
【深入探究】
探究1:九品中正制
材料一 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材料二 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阀阅 , 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杜佑《通典》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九品中正制?
探究2:科举制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 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材料四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材料五 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有怎样的影响?
探究3:监察制度
材料一 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了秃头的,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了。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材料二 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 ,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
材料三 “当是时, 东厂番役横行, 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谬,甚至剥皮,刮舌,所杀不可胜数,道路以目。”
阅读材料分析古代监察制度有什么特点?
【直通高考】
一、单选题
1.(2020·安徽合肥一模·3)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中载: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据此可知(  )
A.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 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
C.儒学独尊局面的完全形成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2020安徽宿州十三所省重点中学高一期中)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世家大族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太原温氏,代代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名吏贤士。材料可以说明( )
A.世家大族特权垄断 B.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人才选拔
C.九品中正制唯才是举 D.九品中正制具有合理之处
3.(2020·江苏南京、盐城一模·3)东汉后期,门阀士族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曹魏时期,“明扬仄陋,唯才是举”“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据此可知,曹魏时期的选官(  )
A.开始注重德才和品行 B.完全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改变了贵族血缘政治 D.利于抑制门阀世族的扩张
4.(2020·广东惠州三模·26)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
5.(2020·四川绵阳二模·26)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为55%、35%和10%。这一做法(  )
A.保证了科举制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B.有利于科举人才来源的相对平衡
C.推动了明代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D.促进了全国范围内尚学风气形成
参考答案
【问题引领】
1.阅读教材第一目,察举制有什么作用?
作用: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扩大了官吏来源,为汉统治提供官吏人才;开创中国古代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先例。
2.阅读教材第二目,如何评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考核?
评价: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多流于形式。
3.阅读教材第三目,宋代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有什么新变化?
(1)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2)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并且对地方监察体制自身监察进行了强化。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称为 “监州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
4.阅读教材第三目,明清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有什么新变化?
(1)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
(2)清朝:沿袭明代,仍设督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实现监察权的统一。
探究1:九品中正制
材料一 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材料二 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阀阅 , 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杜佑《通典》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九品中正制?
积极:对于解决东汉末期察举制滥选的流弊有很大的作用;由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为隋唐科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消极:无考核标准,形成门阀士族政治,激起社会矛盾。
探究2:科举制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 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材料四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材料五 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有怎样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促进社会身份流动,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形成尚文重学风气。
(2)消极影响: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摧残人才,培养人的奴性,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阻碍中国科学文化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探究3:监察制度
材料一 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了秃头的,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了。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材料二 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 ,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
材料三 “当是时, 东厂番役横行, 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谬,甚至剥皮,刮舌,所杀不可胜数,道路以目。”
阅读材料,分析古代监察制度有什么特点?
(1)垂直管理,组织独立,以轻制重;
(2)选拔严格,文化素养要求高;
(3)随着皇权的膨胀,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直通高考】
一、单选题
1.(2020·安徽合肥一模·3)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中载: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据此可知(  )
A.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 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
C.儒学独尊局面的完全形成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考点】汉代察举制
【答案】B
【解析】“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说明孝、廉是选官的两个依据标准,故选B项;“初行孝廉之举”说法选官制度仍在探索之中,还未形成成熟的选官体制,排除A项;“完全形成”说法欠妥,排除C项;秦朝完成了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排除D项。
2.(2020安徽宿州十三所省重点中学高一期中)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世家大族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太原温氏,代代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名吏贤士。材料可以说明( )
A.世家大族特权垄断 B.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人才选拔
C.九品中正制唯才是举 D.九品中正制具有合理之处
【考点】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世家大族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太原温氏,代代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名吏贤士”等信息可以看出,九品中正制也能选出为官清廉的能吏,说明其具有合理之处,故答案为D项。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世家大族特权垄断,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观点,排除;九品中正制注重门地,排除C项。
3.(2020·江苏南京、盐城一模·3)东汉后期,门阀士族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曹魏时期,“明扬仄陋,唯才是举”“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据此可知,曹魏时期的选官(  )
A.开始注重德才和品行 B.完全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改变了贵族血缘政治 D.利于抑制门阀世族的扩张
【考点】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唯才是举”“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表明曹魏时期选官唯才是举,这有利于抑制门阀世族的势力,故选D项;注重德和品行,与材料中“唯才是举”不符,排除A项;B项说法太绝对化,排除B项;并未改变了贵族血缘政治,之后的九品中正制是反证,排除C项。
4.(2020·广东惠州三模·26)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
【考点】唐朝科举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可知,唐中后期制举科目更加关注时事,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家政治形势对科举考试的影响,故选B项;经世致用思潮形成是在清朝,排除A项;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反映的是科举制选拔对象的变化,而非考试内容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科举中制举科目考试内容的变化,与考试程序的改革无关,排除D项。
5.(2020·四川绵阳二模·26)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为55%、35%和10%。这一做法(  )
A.保证了科举制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B.有利于科举人才来源的相对平衡
C.推动了明代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D.促进了全国范围内尚学风气形成
【考点】明朝科举制
【答案】B
【解析】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会试实行南北卷制度有利于避免发达地区垄断进士录取名额,使科举人才的来源相对平衡,故选B项;“保证了”说法欠妥,排除A项;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排除C项;“全国范围”说法欠妥,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