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时作业)(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时作业)(部分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3 22:1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单选题
1.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米尼兹成为了上埃及的最高统治者。之后他又乘势征服了下埃及,初步完成了埃及的统一。米尼兹在继任时,考虑到上下埃及的不同情况,干脆进行了两次加冕仪式。这一决策所体现的英明之处是( )
A.宣传宗教,发展经济 B.入乡随俗,赢取民心
C.注重礼仪,区域自治 D.强干弱枝,加强专制
2.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也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农耕文明是古代各区域的共同选择 B.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纯属偶然现象
C.古代不同文明间存在着联系和影响 D.这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必然现象
3.如图是一副从意大利古城庞贝出土的马赛克镶嵌画,创作于公元前1世纪早期,描绘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学生讨论哲学的情境。它反映了 ( )
A.柏拉图学园开设的主要是哲学课 B.文艺复兴借古希腊文化的展现
C.古希腊文化在古罗马的传承 D.人文主义精神在古罗马的起源
4.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表述错误的是( )
A.疆域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B.都实行行省制度
C.都推行君主专制 D.都任用希腊人担任重要职务
5.亚历山大通过东征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然后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主要说明了亚历山大东征(  )
A.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B.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C.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D.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侵占
6.古罗马实行以财产为划分身份地位和权利义务标准的等级制度。罗马每5年举行一次人口调查,核准各家各户的财产级别,人们的等级身份被不断地告之、强调。这一做法( )
A.适应了民主政治的需要 B.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C.强化了传统贵族的特权 D.推动了罗马帝国的扩张
7.形式逻辑是研究演绎推理及其规律的科学,最基本的规律之一是同一律。托马斯 阿奎那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的目的是( )
A.教皇与国王利益一致 B.宣扬基督教信仰
C.教权与王权互相竞争 D.教义系统化利于统治
8.腓尼基人对古代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并非他们自制的紫色燃料,也不是航海、殖民,而是他们创制出的一套字母文字。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东西方多种字母文字,可以说“腓尼基字母”是今天多国字母的始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腓尼基人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 B.字母文字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C.文明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创新 D.字母文字比象形文字更具有优势
9.“和田马钱”行于1—3世纪的于阗地区(今新疆和田一带),它采用古希腊的打压法制成,圆形无孔无郭,正面钱文是汉文篆体字,背面是马或骆驼的图案并环以佉卢文,以“铢”为计重、记值单位。该钱币的发现,可以证明当时( )
A.于闻地区全面推行中原币制 B.丝路贸易促进了文明交流
C.篆体汉字盛行于西域地区 D.汉朝与欧洲建立了直接联系
10.“—带一路”战略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11.《后汉书 西域传》记载: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班超出使大秦 B.汉朝与罗马的交往
C.官方交流密切 D.汉朝与希腊的交往
12.古代帝国与奴隶压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据统计,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总共把7.5万名俘虏卖为奴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奴隶劳动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大作坊、和农业中。田间劳动的奴隶白天戴着脚镣种地,夜间被关在像地牢一样的屋子里;矿山奴隶系着铁链,在兵士的监督下劳动。
——《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奴隶制的发展所带来的双重影响有哪些?
13.古代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征服战争之前,希腊文明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和世界化,或者说其受东方文化影响不是那么的深刻,而东方文明也未受到希腊文化的较大的影响。亚历山大征服战争之后,在希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东方文化,形成了新的一种,影响历史的——希腊化文明,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材料二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征服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解析: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世纪早期即罗马共和国末期,庞贝古城出土的描绘柏拉图与学生讨论哲学的镶嵌画,反映了古希腊文化在古罗马得到了继承与发展,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柏拉图学园开设的主要是哲学课,A项错误;文艺复兴发生在14到17世纪,B项错误;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而非古代罗马,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都实行行省制度、都推行君主专制;亚历山大帝国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重要职务。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A.材料并不是强调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文明带来的灾难。B.材料中看不出对东方财富的掠夺。C.从材料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很多的新兴城市,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这说明它促进了东西方文明文化经济和贸易的交流。D.材料内容看不出落后民族必然要被侵占。故选:C。
6.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古罗马实行以财产为划分身份地位和权利义务标准的等级制度,财产级别的变化导致人们的等级身份的变化,这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故B项正确;古罗马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故A项错误;以财产为划分身份地位和权利义务标准,削弱了传统贵族的特权,而非强化,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与罗马帝国的扩张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
7.答案:D
解析:托马斯 阿奎那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目的在于使教义系统化,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故D项正确;教皇与国王利益不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B项与题意不符;教权与王权互相竞争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排除。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创制出的一套字母文字。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东西方多种字母文字,可以说‘腓尼基字母’是今天多国字母的始祖”可知,腓尼基字母影响了东西方多种字母文字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文明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创新,所以C项正确;“腓尼基人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说法太绝对且材料无体现,所以A项错误;“字母文字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本身说法错误,所以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字母文字和象形文字的优劣,而且两种文字各有利弊,所以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据“1—3世纪”可知当时丝绸之路已开通,于阗地区地处丝绸之路要道,成为东西方文明汇聚之所,据材料中和田马钱的特征可以得出,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产物,故B正确;材料只涉及和田马钱的特征,无法说明于阗地区全面推行中原币制和篆体汉字盛行于西域地区,故A、C错误;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汉朝与欧洲建立了直接联系,故D错误。
10.答案:A
1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大秦是古罗马的名称,材料反映出汉朝与罗马的交往,B项正确,排除D;是甘英出使大秦,排除A;密切的说法错误,排除C。故选:B。
12.答案:(1)来源:战俘。(2)影响:积极影响:奴隶制庄园经济促进了罗马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为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及扩张奠定了经济基础。
消极影响:外族奴隶多数,后期出现的奴隶起义动摇帝国的稳定。
解析:(1)来源:根据“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据统计,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总共把7.5万名俘虏卖为奴隶。”得出是战俘。(2)影响:积极影响:根据“奴隶劳动被广泛应用于山、大作坊、和农业中”可得出奴隶制庄园经济促进了罗马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为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及扩张莫定了经济基础。消极影响:根据“山奴求系若铁链,在兵士的监督下劳动。”可得出外族奴隶多数,后期出现的奴隶起义动摇帝国的稳定。
13.答案:(1)征服战争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征服战争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2)朝代:西汉。当时作用: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加速了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后世影响: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