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1 16:0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7.辽、西夏北宋的并立
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
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
2.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
3.虚竹是娶了哪里的公主?
北宋的汉人
辽国的契丹人
(西夏)
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
北宋时期形势图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政权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结合课本完成下表

北宋
西夏
916年
960年
1038年
耶律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东京
上京
兴庆
契丹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
建立政权
契丹族发展过程
隋唐时期
唐朝末年
9世纪后期
10世纪初
建立政权
党项族的发展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
唐朝
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11世纪前期
起源
3.读教材,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
(1)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辽与北宋和战
辽太宗时:后唐将领石敬瑭为了登上皇位,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幽云十六州有多重要?你能根据地图指出吗?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与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这一地区的丧失,使长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作用,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宋辽关系变化
互通使节,保持友好
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采取防御措施
辽军大举攻宋
宋太宗 赵匡义
(976年—997年)
宋太祖 赵匡胤
(960年—976年)
宋真宗 赵恒
(997年—1022年)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凛(一作览)。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
澶渊之战
澶渊之战
1.时间
2.交战双方
3.交战地点
4.关键人物
5.战争结果
攻方:
守方:
宋真宗(1004年)

北宋
澶州(古称澶渊)
寇准
宋真宗
打退辽军,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认为内患对皇权的威胁大于外忧
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在双方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
澶渊之盟的影响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宋与辽、宋与西夏的交界处开设的贸易场所。
边界的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的了解。
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澶渊之盟之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榷场),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1)保持宋辽百余年和平,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2)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宋 与西夏关系变化
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
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
3.订立宋夏合约内容是什么?
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
战争
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宋夏边境和平,边界贸易兴旺。
回顾:历史上的民族交流与交融
1.战争与交往
2.民族迁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人南迁。
3.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汉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
4.友好往来
唐朝,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文成公主入藏。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秦汉时期,北击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