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洲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
四年级科学试卷
(考试用时:50分钟)
一、声音的探究
(一)2023年元旦,小明班级组织了新年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同学们带来了各种乐器,
表演了器乐演奏和唱歌。
1.小敏演唱了《闪烁的小星星》,图1部分的曲谱表示声音
ff
从左到右会(
44
gg22
33122|1·1
A.越来越高
满天都是小星星
B,越来越低
图1
C.越来越弱
2.小智用铝片琴为小敏伴奏,用相同力度从左往右敲击铝片琴(图
2),它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是()
A.从低到高
B.从高到低
图2
C.从强到弱
3.小明进行架子鼓演奏时,他用鼓槌敲击鼓面,敲击的力度越大,鼓面的振动幅度越(),
发出的声音越()
A.小、弱
B.小、强
C.大、强
4.同学们在看小明表演时,发现鼓槌敲击后离开鼓面,鼓仍旧会有声音,这是因为(
A.回声
B.人的错觉
C.敲击虽然停止,但鼓面仍在振动
5.小智弹奏吉他时,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琴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弹出的音高(
A.变高
B.变低
C.没有变化
6.小华用吸管自制小乐器“排箫”(图3),在吹奏时发现排箫最短的管发出的
音偏低,应如何改进()
A,换成更长的管
B.换成更短的管
C.换成更粗的管
图3
7.音乐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全班大合唱,人唱歌时能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A.
B.咽喉
C.声带
8.音乐会后,小明想了解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因此做了模拟鼓膜振动
的实验(图4),气球皮模拟的是下图中的哪部分()
A.①
B.②
C.③
苏
图4
四年级科学第1页(共6页)
9.小明将振动的音叉放入水槽内的水中,小慧将耳朵紧贴在水槽
边,她听见音叉振动的声音(图5),其传播路径是(
)
A.音叉→水→水槽→人耳
B.音叉→空气人耳
C.音叉→人耳
图5
(二)热爱打击乐器的小明在学校音乐会后,跟随爸爸去欣赏编钟演奏,编钟是中国汉族
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小明发现编钟按照长短次序排列,在演奏时声音会有高低强弱。在好奇心
的驱使下,小明想探究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强弱与什么有关,因此他设计了以下的实验:
实验一:小明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
一只手找动钢尺的另一端(图6)。只改变找动尺子的力度,倾听声音有什么不同,同时观察尺
子的振动有什么不同。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实验现象。
伸出桌面长度
用力大小
振动幅度
发出声音
20厘米
轻轻
小
弱
20厘米
用力
大
强
10.小明这个实验想研究的问题是()
图6
A.声音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B.声音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C.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11.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声音强弱与振动幅度无关
B.振动幅度大时发出声音较强
C.振动幅度大时发出声音较高
12.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个问题,小明又找来音叉(图7)。他分别用大
小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然后靠近小球。他发现()
A.大力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更强,小球的振动幅度也更大
B.轻轻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更低,小球振动得更快
图7
C.用不同大小的力度敲击音叉,小球振动情况都相同
实验二:小明把尺子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的长度依次为5厘米、10厘米、
15厘米、20厘米,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找动尺子的另一端,如此重复实验3次。下表是小明记
录的实验现象。
钢尺振动实验记录表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声音的高低尺子振动的快慢
5厘米
高
快
10厘米
较高
较快
15厘米
较低
较慢
20厘米
低
慢
13.请你根据实验记录表把音高变化柱状图补充完整。
低
5
101320尺长演米】
四年级科学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