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七单元: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 ---1927年)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统编新教材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资料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时空定位高考考情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8【Ⅱ】29·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天津: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江苏: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019【Ⅰ】29·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德转变【Ⅲ】29·陈独秀的主张江苏: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2020【Ⅰ】29·20世纪20年代度量衡的混乱【Ⅱ】28·列强对华投资山东:民国初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2021浙江:近代交通工具 天津:民国教育山东:民国初年的海关征收额湖南: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022【Ⅰ】29·新文化运动中对古今中外文化看法的变化广东.8.新文化运动----女性的觉醒江高考·11.资本主义“黄金时期”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备考方向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梳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史实,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复辟帝制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2)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3)搜集民国成立后社会生活变化的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新气象4.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从“历史解释”“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阶段特征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政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涨是这一时期的主流。1911年武昌起义的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1912年开始,北洋军阀逐步建立起专制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不懈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处于寻找新革命道路的十字路口。2.经济:这一时期,特殊的内外环境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发展的机会,民族工业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队伍迅速壮大。3.思想文化:这一时期,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科学、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激荡全国。其中,以五四运动为界,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经历了由宣传民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折,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3
概念解析
北洋:清末指奉天(辽宁)、直隶(河北)、山东沿海地区。
军阀: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政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是用近代军事武器装备的,并按近代军事制度组建起来的军事集团。其创立者和最高首领是袁世凯,主要头目有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曹锟、吴佩孚等。
北洋军阀从兴到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孕育形成期:从甲午战后袁世凯小站练兵到武昌起义前夕北洋六镇成立与扩充;
(2)发展壮大期:从武昌起义后到1916年袁氏死去,是其势力发展至执掌全国权柄时期;
(3)混乱衰落期从袁氏死后到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期间分裂割据、
互相混战,最后走向衰亡。
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3
北洋时代
, 到底是什么样
?
传统观点:
北洋军阀政权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对内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对外奉行妥协退让。其统治时期特点是:政局动荡、内战频繁、经济凋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
黑中有亮
暗中有光
黎元洪
段祺瑞
洪宪皇帝
孙中山
张 謇
陈独秀 李大钊 毛泽东
革命救国
实业救国
文化救国
专制、卖国、割据、混战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中国?
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912.031913.031914.051914.121915.101916.03袁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宋教仁被刺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正大总统选举法》,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赞成”君主立宪;1915.12.12袁复辟称帝取消帝制二次革命护国战争1915.5签订“中日民四条约”思考:这些事件反映袁世凯时期的统治有什么特点?1913.11下令解散国民党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一)袁氏独裁:窃国与护国之争颁布《临时约法》限权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民主共和潮流势不可挡。拓展深化知识拓展一:民初政党政治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含义:2.背景:链接 选择性必修一第3课P14(1)辛亥革命后,各类政党社团成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2)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竞争。3.历程:1912年宋教仁进行议会斗争;1913年3月“宋教仁案”爆发,宋教仁被暗杀;1913年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被镇压;1913年11月,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政党政治是政党干预政治、由政党领导或控制国家政权的一种政治状态和机制。拓展深化知识拓展一:民初政党政治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链接 选择性必修一第3课P14【思考】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为什么不能成功?宋教仁对实行政党内阁制充满信心和憧憬。在竞选过程中,他到处发表演说,批评时政,极力宣扬政党内阁制,满怀信心天真的宋教仁过于相信合法的议会政治,对于封建势力随时可能进行的报复没有任何戒心。袁世凯早已对国民党的胜利和宋教仁的政治抱负怀恨在心。——张继良著.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变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62.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②政党仓促成立且党争不休,缺乏内部统一力量;③近代中国缺乏适合代议制民主健康发展的政治环境;④军阀操控政权,封建势力强大。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保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二次革命(又称“癸丑赣宁之役”)1、时间:1913年7月—9月2、交战双方:革命军VS北洋军3、结果:由于敌强我弱、仓促应敌、作战缺乏统一指挥和战略协同,以革命派的失败告终。拓展深化知识拓展二:二次革命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拓展深化知识拓展三:民四条约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日签订不平等“中日民四条约”——日本企图独吞中国第1号共4条第2号共7条第3号共2条要求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等;第4号共1条要求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第5号共7条要求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等。要求中国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利等;要求中国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为99年等;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2月11日,参政院举行所谓国体总投票,各省代表1993人全部拥戴君主制,并“完全一致”“恭戴金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假惺惺地将劝进书退回。当日,参政院再次开会决定“再劝进”。次日一早,袁世凯发布命令,承认帝位。——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时间:1915.12.25—1916.7.142.交战双方:护国军VS北洋军.4.目的: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5.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6.性质: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独立领导的一次革命运动,粉碎了袁氏复辟帝制的阴谋。拓展深化知识拓展四:护国运动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根据下述材料,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材料一: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既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檄文》材料二: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论》材料三: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五族共和,忽而临时总统,忽而正式总统,忽而制定约法,忽而修改约法,忽而召集国会,忽而解散国会,忽而内阁制,忽总统制,忽而任期总统,忽而终身总统……使全国民彷徨迷惑,莫知适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材料三:日本…外交既已妥恰,当再严词警告中国政府,延缓帝制,如不听,则出兵自由行动,派驻中国要地。——林明德《日本与洪宪帝制》1.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称帝违背民主共和的发展潮流,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根本原因);2.孙中山领导的全国人民反袁斗争的进行;3.帝国主义对其丧失信心。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二)军阀割据:乱法与护法之争1.形势派系代表支持国占据区域直系冯国璋曹锟英、美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系段祺瑞日本据有皖、浙、闽、鲁、陕各省奉系张作霖日本占据东北三省晋系阎锡山山西滇系唐继尧英、美云、贵桂系陆荣廷英、美两广1.直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难以产生一个人统御全局的人,内部派系纷争。5.政治:血缘、地域、师生以及私人关系等维系传统政治关系纽带。4.地理:中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容易分割。3.根本:小农经济为军阀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2.外部:列强在各自势力范围内扶植代理人。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二)军阀割据:乱法与护法之争2.原因1917.51917.8府院之争护法运动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917.6张勋复辟1917.7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1920.7直皖战争(直胜)1922.4第一次直奉战争(直胜)1924.9第二次直奉战争(奉胜)段祺瑞(亲日)出任国务总理,在是否参加一战对德宣战问题上,与黎元洪总统(亲美英)斗争激烈。实质是英美和日本在华利益之争。张勋借调和府院之争入京,拥清溥仪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武力镇压张勋“辫子军”,复辟闹剧仅12天以失败结束。说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顾吾国之大患 ,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孙中山看透了西南军阀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的面目。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二)军阀割据:乱法与护法之争3.表现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材料一: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依据图文,分析军阀割据时期有何特点?材料二:北洋各派别实际上控制北京政权的时间: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军阀混战政治混乱人民困苦,军阀混账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思考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①②③④1.原因: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一些束缚和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④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2.影响: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中共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二:经济与社会的变迁(一)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 “春天”思考2: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3.特点:①发展快、时间短;②以轻工业为主,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③主要集中在沿海,内地很少;④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二:经济与社会的变迁(一)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 “春天”核心突破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储备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发展状况阶段19C60、70S甲午战后1895民国初年一战期间19121919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7国民党统治后期19491956开始兴起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沉重打击陷入困境消亡短暂发展新的春天萧条——许涤新 、吴承明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总序)1.发展历程:核心突破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储备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原因、表现及影响:核心突破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储备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原因、表现及影响:核心突破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储备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特点:核心突破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储备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4.作用(整体):核心突破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储备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5.影响因素: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二:经济与社会的变迁(二)社会: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原因: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2.表现: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3.特点:中西合璧、半土半洋。4.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二:经济与社会的变迁(二)社会:社会生活的新气象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①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②变化程度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③变化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④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二:经济与社会的变迁(二)社会: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外界因素:列强侵略,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过来。政治因素: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的各种改革;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经济因素及内在动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人们的愿望与追求。科技因素: 自然科学的发展,火车、电灯、电报、电话等传入中国,改变并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教育因素:新式学堂增加,接受新式教育人员的扩大,加快了新式生活的推广。思想因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传播了近代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提高了接受新生活的能力。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三: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一)背景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三: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及内容:1.兴起标志:2.代表人物:3.主要阵地:4.指导思想:5.内容:北京大学和《新青年》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民主与科学(1)前期: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2)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三: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及内容:民主(德先生)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民主思想科学(赛先生)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新道德资产阶级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公民道德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臣民道德)新文学平易、新鲜、通俗的国民文学旧文学雕琢、陈腐、艰涩的贵族文学【积极】1.拥护新文化报刊纷纷出版,全国报刊面貌焕然一新;2.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提出,使其内容比辛亥革命更广泛、深刻;3.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局限】1.对传统文化存在片面性认识,对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倾向;2.未能发动广普通群众。(主要限于知识分子阶层)【性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地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三: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三)影响: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三: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比较
比较 维新变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
命运
原因
目的
不足之处
实质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
北洋军阀企图利用孔子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渐入人心
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
全盘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
反对专制制度,但又从维护专制制度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导致其理论没有充分的证据,不符合事实
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
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
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一:北洋军阀的统治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链接高考1.(2022·全国·高考真题)《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2.(2021·上海·高考真题)1915年蔡锷在云南起兵恢复“共和”,史称( )A.护国运动B.北伐战争C.武昌起义D.二次革命DA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一:北洋军阀的统治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链接高考3.(2022·浙江高考·11)观察下图,结合所学,下列项中,对中国近代工业在一战期间的发展,解读正确的是( )1895—1919年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①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②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③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新建厂矿企业的速度和规模空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一:北洋军阀的统治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链接高考4.(2021高考·山东卷.7)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A BCD夯实基础知识储备一:北洋军阀的统治第16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链接高考5.(2020·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6.(2017·全国Ⅱ卷高考·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