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题练习:专题四 辨析并修改病句综合训练(A)(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题练习:专题四 辨析并修改病句综合训练(A)(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1 16:2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四 辨析并修改病句综合训练(A)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地铁5号线是第一条北京全线加装安全门的轨道交通线。列车到站时,列车车门与安全门同步开启,免除安全隐患。
B.波兰兽医部门5日证实,该国北部城市托伦两天前发现了一只携带有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死天鹅,这是波兰首次报告发现禽流感。
C.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书摘》月刊,是献给爱书的众多朋友的一道精美的“图书套餐”。
D.连日来,“申博”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上海市民口头语,无论在校园,还是街道,人们群情振奋,纷纷以不同方式支持“申博”,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要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扩大农业农村贷款抵押物。
B.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C.最近,教育部正式向社会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似乎深受广大学子们所欢迎,因为它即将打破高考“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D.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针对亲子观众推出“故宫亲子数码艺术展”在台北市华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幕,以趣味互动的方式吸引家长与孩子,让家长与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几年,草根群体中崛起了一股出自平凡之举却又摧枯拉朽的道德力量,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树立了正气,凝聚了人心,而且感动着每一个善良的人。
B.在上个世纪末期,着眼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短时间内的确实现了繁荣经济、活跃经济、拉动经济的目标。
C.首都新机场是继青藏铁路和三峡工程之后中国第三个引起西方(特别是英国)乃至世界关注的工程。
D.如“阿Q”“WTO”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不仅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类媒体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B.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而昂贵的网上消费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C.十几年来,他风风雨雨地奔波,所做的就是把山里的特产担到外面卖,把山外老百姓需要的日用品买回来。
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家长到学校政教处为了弄清楚孩子在学校打架这件事同政教处主任进行了一次认真的交谈。
B.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地研究,后来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C.奥斯特罗夫斯基不仅在病床上坚强地和疾病、痛苦作斗争,还为千千万万青年点燃了生命之火,写下了著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张老先生家中藏书丰富,为了查找写论文的资料,我把他家中珍藏的古书几次借回去详细翻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巴是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方加强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维持整体发展势头,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有积极的意义。
B.各成员国强调,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维护世界和平,在国家平等关系的基础上,促进双边和多边合作不断发展。
C.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有不安定因素,如问题蔬菜、地沟油、毒生姜、毒蘑菇等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D.木偶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键点就是它要靠操作者的技巧来塑造木偶形象,而每种情绪如何用动作表现都经历了几代人的摸索。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8月,沈阳市房产局举行了全市物业大检查,此次阶段抽检是物业大检查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沈阳市房产局走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之一。
B.暖阳告退,阴雨和连续的降温将成为沈城天气的主角。受其影响,未来五天,沈阳降水偏多,且较为频繁,平均温度在零上12度左右。
C.重阳节临近,以这种老人自编自演节目的形式为老人过节,既展示了社区居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又拉近了社区居民间的距离。
D.李军、刘阳身为国家机关依法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共同侵吞公款,数额较大,已构成贪污罪,将依法处理。
8.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
A.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语言,有的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进步,但有的完全是粗俗的,对汉语发展是一种威胁。
B.老人桑地亚哥正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写照。
C.英国民众期盼这场婚礼能成为低迷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全球民众则怀着好奇,希望借威廉大婚,了解真实的英国王室。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9.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外卖”是一种新的餐饮行业。②由于出锅和食用之间时间延长,使一些食物的味道和口感发生明显变化。③这些变化对食物的营养价值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会影响到我们对它的接受度。④对于大多数人,“好吃”是食物最重要的品质。⑤所以,点外卖的时候,就会点那些“延时”之后依然好吃的食物,比如肉类和根茎类的食材,或以红烧、油炸等比较“重口味”的方式烹饪的食物。⑥而对蔬菜、粗粮等食材,以及以清炒、白灼等方式为制作的菜式就相当无感。
10.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纵观人类发展史,①一定意义上可以说,②能源革命是文明形态演进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③化石能源的利用和发现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④推动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⑤
在工业文明推动人类社会实现巨大进步的同时,⑥也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发展的不可持续,
⑦迫使人们反思发展方式,⑧摒弃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⑨能源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蓬勃发展,⑩为能源转型提供有力保证和重要支撑。
1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近段时间以来,①一部以名为“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②在民间引发了一场“全民猜地名”的热潮。③专家表示,认为地名是社会交流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④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切,⑤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坚定社会大众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尝试。⑥一个地名可能源自当地最典型的自然特征,⑦也可能来自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人文特色、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精神追求等,⑧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各方面各角度的认识,都有可能投射到小小的地名之中。
12.为组织好研讨活动,年级学生会决定邀请本校相关研究领域的老师给予指导,下面是其邀请函正文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①为提升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②陶冶审美情操,③我们将围绕以“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研究为主题,④操办一场专题研讨会。⑤您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贵校获得了极高的声誉,⑥深受学生喜爱和敬佩。在此,⑦我们特邀您担任此次活动的指导老师,⑧衷心希望您能从百忙之中拨冗抽身出席,⑨恭候您莅临指导。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是从一封信中摘取的一段话,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您的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忆及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不胜感激。至于您托我为您的犬子毕业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请您放心。俗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日,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相信您会喜欢。
1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令世人赞叹的伟大成就,②归根到底是因为脱贫攻坚力度大、规模广、影响深所致,③最突出的表现是在脱贫攻坚全过程中,④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⑤七八百万全国扶贫干部站在精准扶贫第一线,⑥成为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关键。⑦大批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得到锻炼,⑧农村基层管理水平和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明显增强,⑨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
第一处:序号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
第二处:序号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
第三处:序号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
第四处:序号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
15.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从卫生角度来说,②“最善之法,莫如分食”,③但是由于上千年沉淀而来的社会习俗和饮食文化等原因,④从合餐到分餐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⑤但是会伴随大众心理文化转变温和地进行。⑥中国人将社会关系和人情礼仪都与集体用餐环环相连,⑦但人们习惯的“共食”与分餐制绝对并不是矛盾。⑧我们可以用“分餐”和公筷公勺的方式来“共食”,⑨这是重视公共卫生的当下值得推广的就餐方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语序不当,“第一条”放在“轨道交通线”前;C.语序不当,“众多”放在“爱书”前面;D.语序不当“上海市民”放在“使用频率”前。
2.答案:B
解析:A.成分残缺,“扩大”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尾加上“的范围”;
B.正确;
C.结构混乱,“深受广大学子们所欢迎”句式杂糅,应为“深受广大学子们欢迎”;
D.结构混乱,首句杂糅,可在“推出”后面加“的”;
故选:B。
3.答案:C
解析:A语序不当,“感动着每一个善良的人”放在“树立了正气”前;B语序不当,“繁荣经济”放在最后;D语序不当,“进入了教科书”放在后面。
4.答案:B
解析:A语序不当,“距今100万年”放在“复员后的”后面;C语序不当,“老百姓需要的”放在“山外”前面;D语序不当,“南极考察队”放在“首次”前面。
5.答案:C
解析:A.语序不当,“把”字句的否定应在“把”字前面,应改为“摄影家们没有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倾注于笔下。”B.语序不当,应是“经过漫长艰辛地研究”。D.语序不当,应该是“我几次把他家中珍藏的古书借回去详细翻阅。”
6.答案:D
解析:A.成分残缺,缺少与“有积极的意义”搭配的介词,在“促进”前加“对”;B.结构混乱,“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杂糅,将“起”改为“所起的”;C.搭配不当,“造成”和“危害”不搭配,将“危害”改为“影响”;D.正确。
7.答案:C
解析:A项搭配不当,举行不能与检查搭配。B项重复,平均温度与左右。D项缺主语,应在构成贪污罪前加“其行为”。
8.答案:C
解析:A.不合逻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主客体倒置,改为“宝玉对王夫人来说都弥足珍贵”;
B.成分残缺,缺“存在"的宾语,在“报告书"后加“的现象”;
C.正确;
D.语序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后分句主语都是"诚信”。当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时,第一个分句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将“不仅"放到“诚信"后。
故选∶C。
9.答案:①搭配不当。把“行业”改为“服务方式”;②成份残缺。删去“由于”或“使”;④主客颠倒。在“对大多数人”后面加上“来说”;⑥句式杂糅。去掉“方式”后的“为”。
解析:①搭配不当,主语“外卖”与宾语中心词“新型食物”搭配不当,可改为“外卖是一种新的餐饮服务方式”;②成分残缺,介词“由于”涵盖主语,可改为“出锅和食用之间时间延长,使一些食物的味道和口感发生明显变化”;④搭配不当,主语“好吃”与宾语中心词“属性”搭配不当,可改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好吃是食物最重要的品质”;⑤结构混乱,“以……的方式”“以……为”句式杂糅应删掉“为”,改为“或以红烧、油炸等比较重口味的方式烹饪的食物”。
10.答案:①在或从 一定意义上说
③“利用和发现”改为“发现和利用”
⑤将“在”移到“工业文明”之后
⑩“保证”改为“保障”
解析:句①,成分残缺。“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缺少介词“从”,应改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句③,“利用和发现”逻辑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后“利用”,应改为“发现和利用”。句⑤,“在工业文明推动人类社会实现巨大进步”语序不当导致主语残缺,整个句子的主语应该是“工业文明”,应改为“工业文明在推动人类社会……”。句⑩,“提供有力保证”搭配不当,应把“保证”改为“保障”。
11.答案:语句:①;修改为:“一部以“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或者“一部名为“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
语句:③;修改为:“专家认为地名是社会交流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或者“专家表示,地名是社会交流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
语句:④;修改为:“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切”改为“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注”;
语句:⑦;修改为:“也可能来自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人文特色、生活习俗、精神追求等”。
解析:语句①,结构混乱,“一部以……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和“一部名为……的电视节目”两种句式杂糅,修改为:“一部以“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或者“一部名为“猜地名”的电视节目”。语句③,结构混乱,“专家表示……”和“专家认为……”两种句式杂糅,修改为:“专家认为地名是社会交流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或者“专家表示,地名是社会交流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语句④,搭配不当,“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切”动宾搭配不当,改为“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注”。语句⑦,不合逻辑,
“生活习俗、饮食习惯”分类不当,“饮食习惯”属“生活习俗”,二者不可并列修改为:“也可能来自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人文特色、生活习俗、精神追求等”。
12.答案:(1)③删去“围绕”或者删去“以……为”;
(2)④将“操办”改为“举办”;
(3)⑤将“贵校”改为“我校”;
(4)⑧删去“拨冗”或“从百忙之中”“抽身”。
解析:③句式杂糅,将“围绕以‘列夫 托尔斯泰小说’研究”和“以‘列夫 托尔斯泰小说’研究为主题”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删去其中一种句式即可。④“操办……研讨会”搭配不当。“操办”是独自办理,不须别人插手的意思;“举办”指举行活动,办理事务,如学校举办运动会,强调的是主体。⑤谦敬词用错,“贵校”是对别人的学校的尊称,这里称呼自己的学校,应改为“我校”。⑧“拨冗”是敬词。指请对方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与句中的“从百忙之中”“抽身”语意重复。
13.答案:(1)“笑纳”改为“接受”;(2)“爱戴”改为“爱护”;(3)“您的犬子”改为“令郎”;(4)“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5)“惠赠”改为“敬赠”。
解析:解答此题一般应注意: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台、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笑纳”,用于请求别人接受自己的馈赠,这里用错了,改为“接受”;“爱戴”只能用于下对上,晚辈对长辈,这里用错对象,改为“爱护”;“您的犬子”中“犬子”是谦辞,用错了,应改为“令郎”,“鼎力相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话,应改为“尽力而为”;“惠赠”,敬词,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物品,这里不合语境,应该换成“敬赠”。
14.答案:②;删除“所致”。
⑤;“七八百万全国”改为“全国七八百万”。
⑥;可把句子改为“成为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或“成为精准扶贫的关键”。
⑧;“增强”改为“提升”。
解析:②句式杂糅,“归根到底是因为……所致”句式杂糅 ,可删除“所致”。⑤语序不当,定语语序不当,“七八百万全国”应改为“全国七八百万”。⑥语意重复,“最后一公里”和“关键”语意重复,可把句子改为“成为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或“成为精准扶贫的关键”。⑧搭配不当,“增强”和“素质” 动宾搭配不当,应把“增强”改为“提升”。故答案为:②删除“所致”。
15.答案:③删去“原因”;⑤“但是”改为“而是”:⑥删除“社会关系”;⑦把“绝对”移至“矛盾”;
解析:③“由于……等原因”语意赘余,可将“由于”改为“结合”。⑤根据前面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可知,“但是会伴随大众心理文化转变温和地进行”句中的“但是会”应改为“而是需要”。⑦“绝对并不是矛盾”表意不准确,可改为“并不矛盾”。⑧“公筷公勺”前缺少谓语动词,可在它的前面加上“使用”一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