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画杨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画杨桃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3 13:1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 要求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 1. 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会读“室、靠”等15个生字,会写“图、课”等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蕴涵的道理。
杨桃图片或实物,多媒体课件。
一 激趣导入
1.(出示杨桃图片或实物)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它有关。(板书:画杨桃)
2.出示自学要求。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二 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课本中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请同学们教读。指读生字词。教师随机检查认读情况,纠正错误读音。
翘舌音:审(shěn)、晌(shǎng)。
平舌音:肃(sù)。
诲(huì):四声,与“悔”(huǐ)的读音区别。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让学生教读,全班齐读。
  靠近 依靠 可靠    审视  注视 仰视  视而不见
抢先 抢救 抢夺    喜悦  愉悦 和颜悦色 赏心悦目
图画 座位 严肃    半晌  嘻嘻 教诲  教室
5.书写指导。
教师指导难写字的书写。
图:“口”字框应写窄点,这样美观些。
摆:左窄右宽,“罢”要写得略宽而舒展。
嘻:左窄右宽,右边上面部分是“士”,不是“土”。
抢:右半部分是“仓”而不是“仑”,要注意区分。
页:“贝”的部分不要写成“见”。
三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顺。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段抽读课文。(对字音读得准确、语句读得流畅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读得不够好的学生,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在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话的语气。
2.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
(1)启发思考,自己解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老老实实:指为人诚实、本分。
审视:仔细地看。
严肃:本课指老师的神情、态度认真。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教诲:教育、教导,使人进步。
(3)学生之间相互解决问题。
(4)教师解答。
四 理清文章脉络
1.开头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图画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画杨桃)(文章的第1部分)
2.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图画课上发生的事 (从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这是文章描写最细致的部分,即文章的重点部分)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老师的话使“我”终生难忘。)(文章的第3部分)
4.小结:通过上面的阅读,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由三部分构成,第2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五 作业布置
1.听写本课的生字。
2.抄写课后第2题“读一读,记一记”。
  1. 把思想教育贯穿于课文教学的全过程。
2. 课文首先交代“我”画画时的态度——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自己画得很准确。当同学“想当然”地认为“我”画得不对时,老师并没急于作答,而是“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的外形,最后批评同学“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其意思也是要我们从小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顺着这条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态度由模糊到认同,并在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实事求是”的道理。
1.巩固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懂得“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无论做事还是看待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一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 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1.从课文最后一段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的。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哪些词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生:“教诲”“终生难忘”。
师:“教诲”是什么意思
生:受到教育。
(2)小组讨论,从“终生难忘”这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
(画杨桃这件事得到的教育太深刻了,太有价值了,一生都无法忘记)
师:一节普通的图画课,却给了“我”“终生难忘”的教诲,这节课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我们来具体学习课文的内容。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当时杨桃是怎么放置的 这跟平时看到的杨桃一样吗
(一端正对着我。不一样,像个五角星)
(3)“我”是怎样观察和绘画的
(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4)从“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我”画画的时候态度很认真,而且是看到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尊重实际情况)
3.学习第2~17自然段。
(1)“有几个同学”看到“我”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 说明什么
(认为“我”画的根本不像杨桃)
(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我”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已十分熟悉。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2)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一样)
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吗
(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嘲笑“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①第一句是反问句,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②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讥讽的语气。
(3)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他是怎样做的 老师为什么要坐在“我”的座位上“审视”
(老师坐在“我”的座位上,就是要从“我”看杨桃的角度进行观察,据此判断“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4)“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我”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
(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亲自“审视”的做法上,悟出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不同的道理)
(5)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
(严肃起来)
为什么要变呢
(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正确态度对待事物)
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
(“半晌”。“半晌”是过了好大一会儿。也可以说明老师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认真地进行了考虑)
(6)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朗读时声调要高些,声音要长些。
(7)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
(让他们也从“我”看杨桃的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事实的真相,自觉接受教育)
(8)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
(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特殊作用和所省略的内容)
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
三 深化理解,总结全文
1.大家齐读老师的话。
2.总结“老师的教诲”是什么
(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无论做事还是看待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四 布置作业
1.熟读第17自然段中老师的话。
2.抄写课文中意义深刻的句子。
  1. 把思想教育融于品词析句之中。
2.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品味用词的妙处,还应注重体会词句中蕴含的道理,借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体会“我”是怎样画杨桃时,用课件出示句子“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将“看”和“画”这两个动词串联起来,写出了“我”是怎样画杨桃的;“认认真真”和“老老实实”不仅写出了“我”画杨桃时的样子,而且描绘出了“我”画杨桃时专心的程度。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出“我”严谨、诚实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13 画 杨 桃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