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
1.(2分)如图所示,物体只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1和F2作用,能使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B. C.D.
2.(2分)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2的大小为40N,关于F1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一定是70N B.大小一定是10N
C.方向一定向右 D.F1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3.(2分)为全面提升师生交通安全意识,3月1日至3日,贞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走进辖区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活动中,民警有针对性地普及了“一盔一带”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的目的是( )
A.利用惯性 B.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增大惯性 D.减小惯性
4.(2分)重为G的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若在该正方体上表面的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其大小为F(F<G),此时该正方体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的大小为( )
A.0 B.F C.G﹣F D.G
5.(2分)下列关于惯性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脚踢飞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受的惯性的作用
B.运动员在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自己的惯性
C.松手后小推车会停下来,是因为阻力改变了小推车的运动状态
D.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6.(2分)超市里,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正确的是( )
A.购物车所受的重力与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购物车对小明的力与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购物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7.(2分)2022年2月6日女足亚洲杯决赛上,中国女足在0﹣2落后的不利局面下上演3球大逆转,最终以3﹣2击败韩国队夺冠。关于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足球能在空中持续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踢球时脚感到疼痛,是因为球给脚的力大于脚给球的力
C.守门员抱住了飞向门框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对平衡力
二.多选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多选)8.(3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与其相关的各对力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多选)9.(3分)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正确关系的得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历经两千多年。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对于这个过程力和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s时,若F=3N,则地面的静摩擦力也为3N
C.从t=0到t=6s的过程中,力F在逐渐增大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m/s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0.(4分)踢出去的足球在操场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有 ;但它滚动的速度越来越慢,是因为 。
11.(2分)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演示了一系列实验(微重力状态下,物体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在做太空抛物实验时,王亚平将冰墩墩用手抛向叶光富,不计空气阻力,冰墩墩做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曲线”)。
12.(4分)小华操纵一架质量为3kg的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如图)。当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螺旋桨向上的升力为 N。若无人机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下落,升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不计空气阻力)
13.(4分)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 、作用点;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 。
四.作图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4.(2分)如图甲所示物体竖直方向受F1、F2两个力的作用,F1=10N,F2=13N。将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物体所受的合力F的示意图并标出合力F的大小。
15.(2分)如图所示,A、B两物块所受重力均为G,物块B置于水平地面,用轻质弹簧将A、B两物块连接。在物块A上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A,当物块B恰好不受地面支持力时开始计时,保持FA大小不变至t1时刻;t1~t2时刻,FA缓慢减小至零,请画出从开始计时到t2时刻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B施加的力FB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不计弹簧质量)
16.(2分)如图所示,小球从离地足够高的O点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上升h后到达最高位置A点,随即竖直下落到地面B点,它的运动的总路程为H,已知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抛出时受到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请在答题卡上的坐标系中画出小球,从O点抛出到刚接触地面B点的过程中,其速度v的大小随路程s变化的大致关系图象。
五.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7.(3分)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完美闭幕。我国运动员奋勇拼搏,在本届冬奥会上取得了9金4银2铜的优异成绩!图甲,任子威取得了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图乙,谷爱凌获得了自由式滑雪的两枚金牌。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为什么任子威冲过终点后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谷爱凌用撑杆向后撑雪地,她就向前加速运动,请说明其中包含的一个物理原理。
18.(3分)小明在厦门游玩时乘坐地铁2号线。上车前爸爸告诉小明:图中的地铁安全门可以防止乘客被卷向急驰的列车。小明乘坐地铁进站刹车时,小明感觉到身体向前倾。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帮小明解释“乘客被卷向疾驰的列车”和“身体向前倾”的原因。
19.(3分)公交车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坐在车上的乘客身体会向前倾,请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六.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22分)
20.(7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使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并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使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 。
(2)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这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 相互平衡,从而只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对比三幅图可知,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它受到的阻力越 ,若表面为理想的光滑平面小车将做 运动。
(4)本实验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
(5)能否利用现有器材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若能,说出实施方案;若不能,说出你的理由 。
21.(6分)小吴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时,合力与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关系。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两个相反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实验中都将弹簧A端拉至O点的目的是: 。请分析小吴的数据:在分力F2= 不变时,合力F与分力F1的关系式为: 。
拉力F1/N 2 2.5 2.8 3 5 5.5
拉力F2/N 1 1 1 1 1 1
拉力F/N 1 1.5 1.8 2 4 4.5
22.(9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中间是小木块)。
(1)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将两个50g的砝码分别放在左右两个相同的小盘内,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接着,他在右边小盘内又加入一个5g的砝码,发现木块仍然静止,其原因是是木块受 影响。
(2)小红用图乙中所示的小车替换木块进行实验,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后松手,发现小车会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选填“物体”或“直线”)上,小车才能平衡。
(3)接着,小刚用图丙中所示的轻质硬纸板替换木块进行实验,你认为 的方案最好,原因是 。
(4)利用图丁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5)若将图乙的小车换成如图戊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左右两侧各悬挂重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七.综合应用题(共4小题,共31分)
23.(7分)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台面上,木块受到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6s时撤去拉力F,同时木块从台面滑出,忽略空气阻力,请分析图象回答:
(1)0﹣2s,木块处于 状态,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N;
(2)2s﹣4s,木块加速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为 N,此时车受的摩擦力和拉力的三要素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4s﹣6s,木块做 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为 N;木块离开水平台面后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木块具有 。
24.(6分)把一个质量是2kg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假定运动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恒为1N,则篮球在竖直上升和降落过程中所受力的合力分别是多大?(g取10N/kg)
25.(8分)有一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求:
(1)该物体在A、B间通过的路程s。
(2)物体受到的重力。
(3)当物体受到的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减小为8牛时,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
26.(8分)一辆质量为2t,容积为5m3的环卫洒水车,装满密度为1×103kg/m3的水后,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五分之一。(g取10N/kg)求:
(1)洒水车进行一段时间的洒水作业后,水箱内剩余水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地面对洒水车的支持力是多大?
(3)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解答】AB、F1和F2两个大小不相等,不满足平衡力的条件,不能使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AB错误;
C、F1和F2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C正确;
D、F1和F2两个大小相等,但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满足平衡力的条件,不能使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如果二力为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成,则F1=F2﹣F=40N﹣30N=10N,则F2方向水平向左,F1水平向右;
如果二力为同一直线上、反方向二力的合成,则F1=F+F2=30N+40N=70N,F1、F2的方向相反,F2方向水平向右,F1水平向左。
故选:D。
3.【解答】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并不能减小自身的质量,因此并不能减小惯性;
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在发生碰撞或紧急刹车时可限制人体向前倾(对人体起到缓冲作用),所以可以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解答】正方体物块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正方体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支持力,三个力平衡,由力的平衡可知G=F+F支,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F。
故选:B。
5.【解答】A、被脚踢飞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运动员在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自己的速度,以提高成绩,但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其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
C、松手后小推车会停下来,是因为阻力改变了小推车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运动时,其运动方向是变化的,因此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A、购物车所受的重力与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购物车对小明的力与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不是发生在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购物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7.【解答】A.足球踢出去后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
B.踢球时脚也感到痛,是因为球给脚一个反作用力,球对脚的作用力等于脚对球的力,故B错误;
C.守门员抱住了飞向门框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它们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8.【解答】
A、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方向不同,大小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汽车对路面施加压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路面对汽车产生支持力,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AD。
9.【解答】A、由s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知,物体在0﹣2s内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2﹣6s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
B、当t=1s时,F=3N,由s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知,物体静止,静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静摩擦力等于拉力,即静摩擦力为3N,故B正确;
C、由s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知,当2s以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而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匀速直线运动阶段力F没有增大,故C错误;
D、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v===2m/s,故D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0.【解答】足球离开脚后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是摩擦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惯性;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
11.【解答】王亚平将冰墩墩用手抛向叶光富,不计空气阻力,冰墩墩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
12.【解答】
无人机的重力:G=mg=3kg×10N/kg=30N;
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G=30N;
若无人机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下落,此时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升力与重力平衡,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30;等于。
13.【解答】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故答案为:方向;惯性。
四.作图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4.【解答】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之差,合力方向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因此F合=F2﹣F1=13N﹣10N=3N,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15.【解答】在物块A上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A,当物块B恰好不受地面支持力,保持FA大小不变至t1时刻,此时B受力平衡,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与为弹簧的拉力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0~t1时刻的弹簧对物块B施加的力为G,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t1~t2时刻开始时,FA缓慢减小,A会向下运动,此时弹簧的形变程度会变小,产生的弹力变小,弹簧对B施加的力变小;
当弹簧恢复原状时,此时的弹力为0,弹簧对B施加的力为0;
A继续向下运动,弹簧被压缩,弹簧产生的弹力变大,弹簧对B施加的力变大;
FA减小至零时,A受力平衡,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弹簧对A竖直向上的弹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弹簧的弹力为G,则弹簧对B的弹力为G;
整个过程中,弹簧对物块B施加的力FB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
16.【解答】如图:
O→A段:小球离开手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小球重力不变,空气阻力不断减小,合力减小,合力向下,小球进行减速运动,小球运动距离为h。
A点:小球在A点的瞬间速度为零,即在h点。
A→C: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作用,小球重力不变,空气阻力不断增大,合力减小,合力向下,小球进行加速运动,小球运动的距离为大于h。
C点:小球在C点时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是平衡力,C点低于O点。
C→B:小球进行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到最低点B。
建立坐标系,横坐标为小球运动距离s,纵坐标为速度v,小球运动h后速度为零,这段时间内小球进行减速运动,运动到大于2h时即C点速度最大,这段时间小球进行加速运动,在C点之后匀速直线运动,如图。
五.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7.【解答】(1)任子威原来是运动状态。冲过终点线后,由于惯性,还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2)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谷爱凌用撑杆向后撑雪地,她就向前加速运动。
18.【解答】(1)列车急驰而过时,被列车带动的空气速度变大,压强变小,人身后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身体前后会产生压强差,同时产生的压力差使人容易被身后的空气推向铁轨而发生危险,因此,地铁安全门可以防止乘客被卷向急驰的列车;
(2)小明在行驶的地铁上,与地铁一起运动,当地铁突然刹车时,脚随着车一起减速,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往前倒。
19.【解答】
乘客原来随车一起向前运动,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由于与座椅产生摩擦,会因摩擦随车停止运动,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乘客身体会向前倾。
六.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22分)
20.【解答】(1)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这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其中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4)在实验时,给水平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目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毛巾表面到棉布再到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小车受到的阻力也减小;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若表面为理想的光滑平面,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发生改变,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实验中采用了实验推理法;
(5)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下滑的高度,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越远,克服水平面阻力所做的功越多,表明动能越大,所以能完成实验。
故答案为:(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2)重力和支持力;(3)小;匀速直线;(4)实验推理法;(5)能;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粗糙程度不变时,运动的越远,克服水平面阻力所做的功越多,表明动能越大。
21.【解答】(1)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时,这个力F才叫做F1,F2的合力。故将弹簧A端拉到O点再读数的原因是保证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比较F与F1、F2的大小关系得出:F=F1﹣F2,在分力F2=1N不变时,F=F1﹣1N。
故答案为:
(1)保证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2)1N;F=F1﹣1N。
22.【解答】(1)将两个50g的砝码分别放在左右两个相同的小盘内,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接着,他在右边小盘内又加入一个5g的砝码,发现木块仍然静止,是因为木块和水平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2)用图乙中所示的小车替换木块进行实验,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后松手,发现小车会恢复原状,小车保持静止状态,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3)用小车来代替木块能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用硬纸板悬空,细线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大大减小,所以用硬纸板大大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所以丙方案最好。
(4)由于硬纸板的重力很小,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很小,硬纸板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两侧滑轮所挂砝码的重力,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5)若将图乙的小车换成如图戊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左右两侧各悬挂重5N的砝码,弹簧测力计左右各受到5N的拉力,这两个力使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受到5N的拉力发生弹性形变,显示5N的示数。
故答案为:(1)摩擦力;(2)直线;(3)丙;摩擦对实验的影响更小;(4)能;(5)5。
七.综合应用题(共4小题,共31分)
23.【解答】
(1)由v﹣t图像可知,0﹣2s内物体速度为0,所以处于静止状态;由F﹣t图像可知,0﹣2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2N,而木块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因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大小为2N;
(2)(3)由v﹣t图像可知,木块在4﹣6s内,木块运动速度不变,因此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作用,即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据F﹣t图像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为4N,所以滑动摩擦力也为4N;根据v﹣t图像可知,2s﹣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因此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仍为4N;
由于木块加速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方向相反、大小不相等、作用点不同,所以二力的三要素不相同;
木块离开水平台面后,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
故答案为:(1)静止;2;(2)4;不相同;(3)匀速直线;4;惯性。
24.【解答】篮球所受重力为:G=mg=2kg×10N/kg=20N;
上升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f,合力为:F=G+f=20N+1N=21N;
下降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f,合力:F=G﹣f=20N﹣1N=19N。
答: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21N;下降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19N。
25.【解答】(1)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A、B间运动的时间为:t=5s﹣2s=3s,
由v=可得,物体在A、B间通过的路程:s=vt=2m/s×3s=6m。
(2)物体受到的重力:G=mg=5kg×9.8N/kg=49N。
(3)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f=F=10N,
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所以拉力减小为8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10N不变,
因为此时摩擦力和拉力的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以合力的大小为:F合=f﹣F=10N﹣8N=2N。
答:(1)该物体在A、B间通过的路程为6m。
(2)物体受到的重力为49N。
(3)当物体受到的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减小为8牛时,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为2N。
26.【解答】(1)洒水车进行一段时间的洒水作业后,水箱内剩余水的密度不变,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水的质量为:m水=ρV=1×103kg/m3×5m3=5×103kg;
车的质量为:m车=2t=2×103kg;
洒水车装满水后的总重力为:G=mg=(m水+m车)g=(5×103kg+2×103kg)×10N/kg=7×104N;
车静止时受到平衡力作用,即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支持力为:F支=G=7×104N。
(3)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五分之一,则阻力为:f=G=×7×104N=1.4×104N;
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作用,水平方向上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牵引力为:F牵=f=1.4×104N。
故答案为:(1)不变;
(2)7×104N;
(3)1.4×104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