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7* 猴 王 出 世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四人历尽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座丰碑,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淮安府山阳县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在他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 读准多音字,读通句子。
(2)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阅读方法)
(3)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学习目标)
多音字
打了两个呵呵。
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呵
hē
a
再读课文,同桌之间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并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段意。
本文写了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与( )时,因敢于( ),被( )的故事。
群猴玩耍
第一个跳进水帘洞
群猴拜为猴王
课文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 )部分。
事情发展
3
第一部分(1):石猴出世
第二部分(2):发现水帘洞
第三部分(3、4):石猴成王
学习“石猴出世”部分并思考:
石猴是怎样出生的?
从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默读,说说你是运用什么方法理解内容的。
这一段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写出了石猴的出生环境及经过。“仙石迸裂”体会石猴出世的神奇。石猴与其他众猴不一样,是一块饱受日月精华的仙石瞬间迸裂而生的。文章起笔就是他神异出众,为后文甚至全书,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除魔埋下了伏笔。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饮食)
(交友)
(居住)
排比
对仗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自由自在、快活、友好、可爱……
学习“发现水帘洞”部分并思考:
石猴是如何成为猴王的?
又有哪些超凡的本事?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我进去!我进去!
你从石猴的语言中感受到什么?
勇敢
石猴是怎样进去的?找出相关句子。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瞑、蹲、纵、跳”这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石猴的( )的特点。
敏捷、勇敢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从四“看”,感受到石猴观察的( )的特点。
仔细
学习“石猴成王”部分并思考:
石猴和众猴的表现如何?
从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觉,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排成列队,抱拳弯身礼拜。
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众猴的敬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
说一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请同学们4人为小组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出世及猴王的经过。
学习这篇文章,孙悟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活泼
勇敢
机智
······
推荐读物
你还知道猴王的哪些故事能体现他的这些特点吗?
美猴王如何学得一身本领,怎么会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呢?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运用所学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读《西游记》,并在你感触最深的地方记下你的感想。
课后作业
1. 选择你喜欢的精彩句段读一读,做摘抄。
2. 分角色朗读课文,或演一演《猴王出世》课本剧。(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