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主旨的异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主旨的异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06: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主旨的异同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偶成
[宋]萧立之
雨妒游人故作难,禁持闲了下湖船。
城中岂识农耕好,却恨悭晴放纸鸢。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作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悭:缺少,没有。
1.请概括两首诗主旨的异同。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金陵怀古
【唐】许浑②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③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④。
【注】①冶城:江苏南京一带,这里是春秋时代冶铸刀枪剑戟的中心。②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故有“许浑千首湿”之称。③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燕子,遇风雨则飞,风雨停则为石。④洛中:指古都洛阳。
2.这两首诗同属于怀古诗,但表达的主旨各有侧重,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其异同。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咏梅
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①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梅花
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②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注释:①玉面:美人 ②欲嫁东风:出自张先《一丛花令》“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3、结合两首诗梅各自的特点,试比较两诗主旨的异同。
四、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其子夫差增修,立春宵宫,与西施及宫女们为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国,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4.请从诗歌主旨和对比手法这两个方面比较《越中览古》和《苏台览古》的异同。
五、阅读下列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红梅花(得“红”字)
邢岫烟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咏红梅花(得“梅”字)
李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注】:(1)邢岫烟,邢夫人的侄女。49回中,作者曾借凤姐的眼光介绍邢岫烟虽“家贫命苦”,“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个极温厚可疼的人”(2)绿萼,本为一种月季,但后人却常常将绿色的梅花称绿萼梅。(3)李纹,李纨的寡婶的女儿。(4)冻脸:因花开于冰雪中,颜色又红,所以这样比喻。(5)蜂蝶,多喻轻狂的男子。
5.结合王冕的《墨梅》,阅读下面这首《白梅》,思考一下,这首诗在感情基调,诗歌主旨等方面与之前两首有什么异同之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
【注】:①著:放进,置入。②混:混杂。芳尘:香尘。 ③乾坤:天地。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乌栖曲
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着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①奈乐何!
注:高,同“皓”,白。
6.关于吴越争霸,李白还写过《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富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说说这两首诗主旨的异同。
参考答案:
1.相同点:都表现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不同点:第一首谴责了城中那些只知玩乐、不知农时的人;第二首表达了作为州县吏应做好父母官的心声。
2.相同:都通过盛衰对照,表达繁华已逝、物是人非之感,自然流露出借古伤今之情。
不同点:刘诗表达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以及唐朝统治者依靠山河之险,仍沉迷在享乐之中的忧叹。
许诗写英雄已去,豪华已尽,只有“青山似洛中”,抒发对人间万事多变的感慨,同时也有对唐朝江山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
3同:都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
异:①王诗用欲扬先抑和拟人的手法,赞美了梅花不慕名利、不畏严寒的品质;以桃杏为俗人喜爱作对比,惋惜梅花高洁的品质不为世人理解,借梅花自喻,暗示自己的改革志向不被世人理解的复杂心情。
②张诗着重突出梅的精神、品格。从寻梅写起,以梅生长环境的荒僻,突出梅花的清高疏野;梅花生长在冰天雪地中,与雪关系密切,却不屑与雪为伍,只因南雪易融而梅不易调零,巧妙地赞美梅的坚贞;梅花开于冬春之际,虽然也想承受东风的吹拂(委身春风),但又耻于像桃杏那样主动委身于东风,突出梅花的清高:野桥明月,烘托梅花高洁:而寒谷春回,则反衬出其蓬勃生机,执着坚贞、百折不回。(任意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通过对梅花不同流俗高尚风格的刻画,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清高疏放、洁身自好、执着坚贞、百折不回的人格追求。
4.相同处:①手法。两首诗均运用对比手法;②主旨:两首诗都是览古之作,都表达了诗人盛衰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
不同处:对比手法方面,①纵向对比。《越中览古》是通过越宫遗址昔日的热闹繁华与今日的衰败凄凉做对比,虚实相生。②横向对比。《苏台览古》是现实中的两种不同事物的对比,把“古今常新的杨柳”和“荒凉废弃的宫苑”对比,以“明月的永恒不变”和“人事的变化无常”对比。
5.王诗通过写白梅不与群芳混杂,高雅清新的气质,(1)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2)邢诗主要写红梅冲寒而放,与春花难辨,虽处冰雪之中而颜色不同寻常,(3)表达自己内心坚强的品格(4)。李诗通过写“寄言蜂蝶”莫作轻狂之态,(5)表达自己的自恃节操。(6)三首诗皆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但表达的内心想法却各不相同。
6.同:抒发千古兴亡之感。(异:《乌栖曲》讽刺吴王沉迷声色荒废政务;还包含悲喜无常、欢娱苦少的人生嗟悼。《越中览古》:感慨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