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21五上·鹿城期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是光源。(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月亮不会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
2.(2021五上·鹿城期末)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彩色轮,转动时看起来是接近白色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可以混成白光,所以,当彩色轮快速转动时,它的颜色变成白色。
3.(2021五上·鹿城期末)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29%;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1%,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
4.(2021五上·鹿城期末)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而地震是地球的外部力量引起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5.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钟摆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人们也制作出了像时钟、秒表等更精确的计时工具。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计时工具。
6.(2021五上·鹿城期末)远古时代,人们用天上的太阳计时,“天”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7.(2021五上·鹿城期末)燃香可以用来计时,因为在无外界干扰情况下,燃香燃烧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人们借助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现象来计时。燃香可以用来计时,因为在无外界干扰情况下,燃香燃烧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8.(2021五上·丰县期末)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只有遗传。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遗传、变异、营养、疾病、精神及体育锻炼和劳动等,所以只有遗传是错误的。
9.(2021五上·鹿城期末)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营养及饮食、充足的睡眠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防止或减少有害细菌的滋生、繁殖和传播。
10.(2021五上·鹿城期末)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更强壮,柔韧性更好,免疫力也会增加。(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体育运动具有强身健体和娱乐休闲的功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2021五上·鹿城期末)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用肉眼( )。
A.能看见苹果的影子 B.不能看见苹果 C.能看见苹果的轮廓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没有光线直接或者通过反射进入眼中,用肉眼看不到任何物体,B符合题意。
12.(2021五上·鹿城期末)下列关于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但风、水等不会改变地形
B.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山地
C.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崎岖不平,有多种地形地貌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体所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
A、火山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剧烈的、突变的,风、水也会改变地形,是长期的、缓慢的,选项观点错误;
B、我国西部多山地,东部多平原,选项观点错误;
C、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崎岖不平,有多种地形地貌,选项观点正确。
13.(2021五上·鹿城期末)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米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最合适的( )
A.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大声呼救
B.如果在一楼,就快速离开室内,跑到广告牌下躲起来
C.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问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自救,如果在一楼,就快速离开室内,跑到室外空旷处,注意躲避广告牌等物体;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
14.(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下图,当光从空气斜射人水中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水中传播
B.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C.仍能看到一条笔直的光线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根据对光的折射的认识,图中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15.(2021五上·鹿城期末)黄土高原表面沟整万千,水土诚失严重,造成这样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水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雨水的侵蚀作用主要是因为雨点降落时的力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溅起的土壤微粒,这就是侵蚀。雨水对地表的侵蚀过程中黏土和细沙很容易被流水带走,所以黄土高原形成沟壑纵横的现象。
16.(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图,利用激光精准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折射 B.反射 C.斜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如图,利用激光精准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7.(2021五上·鹿城期末)太阳、水、沙漏、摆等都可以用来计时,是因为( )。
A.都是有规律的事物 B.都能精准计时 C.持续时间比较久
【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根据对计时工具的认识,人类发明了太阳钟、水钟、燃香、沙漏、摆钟等多种计时工具,因为这些工具都是有规律的事物。
18.(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图,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由( )形成的。
A.风的侵蚀 B.河流的侵蚀 C.河流的沉积
【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流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力量,流水有侵蚀、搬运、沉积作用。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由泥沙沉积形成的流水沉积地貌。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平,水流速度缓慢,流水搬运能力弱,黄河水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下来,形成了沙洲。风力侵蚀和河流侵蚀主要侵蚀高地,不会形成沙洲地貌。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19.(2020五下·浙江期末)日晷计时的局限性表现在( )。
A.阴雨天无法计时 B.晚上无法计时 C.前两项都对
【答案】C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考查日冕的定义和使用,日冕的使用离不开太阳,没有太阳光时日冕没有办法使用
20.(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果长期觉得头疼、睡不好觉,可能是压力太大了,你可以选择( )来缓解释放压力。
A.暴饮暴食 B.熬夜打游戏 C.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要善于调节、避免和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常用的方法有积极暗示法、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等,另外适当地参加体育运动,也有利于缓解释放压力,C是正确的选项;AB不利于缓解释放压力。暴饮暴食、熬夜打游戏是不良的生活习惯。
21.(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图,我们的脑柔软而又脆弱,所以需要颅骨来保护。人脑结构中,具有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的是(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其中大脑能根据感官发来的信息进行认知和决策,控制人体的行为,如进行学习、记忆和判断、推理等活动;小脑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能控制呼吸和心跳。
22.(2021五上·鹿城期末)下列三个水量不同的滴漏中,下面的容器中先收集满50 mL水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滴漏滴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有关:水位越高,水流越快;水位越低,水流越慢。图中三个滴漏中,A滴漏的水位最高,滴速最快,最先收集满50mL的水。
23.(2021五上·鹿城期末)人体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通过( )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A.肺和气管 B.肌肉和骨骼 C.心脏和血管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与血管是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通过心脏和血管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24.(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图,将木质摆锤换成铁质摆锤,下列关于摆的快慢描述正确的是( )。
A.变慢了 B.变快了 C.保持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无关,与摆长有关。图中将木质摆锤换成铁质摆锤,只是改变了摆锤的质量,摆长不变,则摆的快慢保持不变。
25.(2021五上·鹿城期末)2021年11月14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与王亚平完成首次出舱任务,返回“天和”核心舱。宇航员从接到指令到返回舱内这个过程中,身体各部分的反应顺序正确的是( )
A.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B.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感受刺激-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C.做出反应-传出神经-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2021年11月14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与王亚平完成首次出舱任务,返回“天和”核心舱。宇航员从接到指令到返回舱内这个过程中,身体各部分的反应顺序正确的是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三、解答题(每空2分,共18分)
26.(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下图,探究光的传播实验时,让手电筒的光直接穿过小孔,纸屏1上 (填“能”或“不能”)看见光斑。移动一张卡纸,纸屏2上 (填"能"或“不能”)看见光斑。说明光是 传播的。
【答案】能;不能;沿直线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在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实验时,纸屏1中,三个卡纸上的孔洞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从前面卡纸上的小孔射入,最终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纸屏2中,移动一张卡纸后,各卡纸的孔洞不再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从前面卡纸上的小孔射入,最终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7.(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图,沙漠地区经常出现石磨菇,石磨菇的形成主要与 的作用有关。
【答案】风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风能卷起大量尘土和沙粒,磨蚀岩石的表面,也能将尘土和沙粒搬运到其他地方堆积起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经常出现大风天气,风具有能量,能够侵蚀岩石形成石蘑菇,石蘑菇的形成主要是风力作用的结果。
28.(2021五上·鹿城期末)小鹿忘记戴手表,他观察发现太阳快到头顶,此时大约是 (填“早上8时”“中午12时”或“下午3时”)。
【答案】中午12时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太阳东升西落具有周期性,我们可以借助太阳计时,观察发现太阳快到头顶,此时大约是中午12时。
29.(2021五上·鹿城期末)下图中,举哑铃时, (填“A"“B”或“C”)处的肌肉会收缩鼓起。 C处的 是骨骼之间的连接处,它和骨骼、肌肉协同工作完成举哑铃的动作。
【答案】A;关节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举哑铃的过程中,不但有肌肉收缩产生拉力,还有骨骼、关节同时参与运动,共同协调工作。举哑铃是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举起哑铃时,手臂上侧肌肉A会收缩鼓起,拉动骨骼向上运动。C处的关节是骨骼之间的连接处,它和骨骼、肌肉协同工作完成举哑铃的动作。
30.(2021五上·鹿城期末)用铅笔、直尺画出潜望镜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
31.(2021五上·鹿城期末)请在下图中填写地球内部的结构名称。
【答案】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42分)
32.(2021五上·鹿城期末)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奇妙的光的世界吧!
(1)如下图,小鹿用强光手电筒模拟太阳,分别用玻璃、一张纸和一本书挡住手电筒,他发现:光能穿过玻璃,能穿过半透明的纸, (填“能”或“不能”)穿过书。由此我们知道:光的传播 (填“会”或“不会”)遇到阻碍。
(2)如上图,小鹿将遮挡的物体换成了三棱镜,让一束强光(白光)通过三棱镜,调整角度,
此时能在杯子上看到彩虹的颜色,分别是红、橙、 、绿、蓝、靛、紫。
(3)1672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做的色散实验。你认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变成七色光的原因是( )。
A.白光只在空气中传播
B.三棱镜能给白光染色
C.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同
(4)生活中还有哪些光折射的例子? (写出1个即可)
【答案】(1)不能;会
(2)黄
(3)C
(4)看到的水中的鱼比鱼实际的位置高(合理即可)
【知识点】光的传播;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但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
(1)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但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用强光手电筒模拟太阳,分别用玻璃、一张纸和一本书挡住手电筒,他发现:光能穿过玻璃,能穿过半透明的纸,不能穿过不透明的书。由此我们知道: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
(2)小鹿将遮挡的物体换成了三棱镜,让一束强光(白光)通过三棱镜,调整角度,此时能在杯子上看到彩虹的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3)1672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色散实验。白光通过三棱镜变成七色光的原因是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同。
(4)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生活中光折射的例子很多,比如放大镜、近视镜等都是光的折射的应用。
33.(2021五上·鹿城期末)下面是五年级某小组组装一个钟摆以及利用摆测量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1)测一测:摆30秒摆动的次数,将我的发现写在表格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的次数 25次 25次 25次
我的发现
(2)如图,摆摆动1次的计数方法正确的是( )。
A.摆锤从①到③
B.摆锤从①到③再到②
C.摆锤从①到③再到①
(3)某小组做了第四次实验,这个摆30秒还是摆动25次,这是因为摆具有 性。
(4)根据下列实验数据,想要制作30秒摆动30次的摆,可以怎么调整?
摆绳长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0cm 25次 25次 25次
20cm 35次 35次 35次
(5)说明这样调整的理由。
【答案】(1)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变
(2)C
(3)等时
(4)调整摆长为 20~30 cm
(5)摆绳越短,摆摆动的速度越快,30秒摆动30次的摆的摆长应该在20~30 cm,先调整到25厘米,再根据摆动次数调整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分析表格中的数值,这个摆摆动三次,30秒摆动的次数相同,说明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2)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做摆动一次。如图,摆摆动1次的计数方法正确的是摆锤从①到⑧再到①。
(3)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某小组做了第四次实验,这个摆30秒还是摆动25次,这是因为摆具有等时性。
(4)根据下列实验数据,摆绳30厘米时,30秒摆动25次,摆绳20厘米时,30秒摆动35次。想要制作30秒摆动30次的摆,应该适当缩短摆绳长度。
(5)实验证明摆长影响摆动快慢,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34.(2021五上·鹿城期末)小鹿利用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等物体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把提前准备好的土豆泥在铁盘上堆成小堆,在中间挖个洞,把番茄酱倒入小洞,再用土豆泥封住,并用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
(1)实验中,用 模拟岩层,用 模拟岩浆,用酒精灯加热模拟 。
(2)在模拟火山爆发实验中,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火山即将喷发的是( )。
A.封住处的土豆泥被慢慢顶起
B.土豆泥纹丝不动
C.土豆泥冒着热气,出现了裂缝
(3)如图,( )易出现火山喷发。
A.A处地带 B.B处地带 C.C处地带
(4)火山喷发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写出1点即可)
【答案】(1)土豆泥;番茄酱;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2)B
(3)B
(4)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是好的筑路材料(合理即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破坏环境。
(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在这个实验中,用多层橡皮泥模拟岩层,土豆泥模拟地壳,用番茄酱模拟岩浆,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2)A.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了起来,说明火山喷发正在酝酿中,即将爆发,故A不符合题意;
B.土豆泥纹丝不动,不能说明火山喷发即将发生,故B符合题意;
C.土豆泥冒热气说明火山喷发前期的活动,火山灰、岩浆等喷发物即将喷出,故C不符合题意。
(3)分析图片吗可知,B处的地壳最薄弱的地方,易出现火山喷发。
(4)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灾害,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污染大气,遮挡阳光,破坏环境。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能烧毁森林、淹没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
35.(2021五上·鹿城期末)阅读资料《健康的生活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近日,某心脏协会发表的科学建议指出,健康生活方式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健康饮食、规律活动、远离烟草、不熬夜和减轻压力。并在青少年饮食方面、运动方面和睡眠方面都提出了建议。(如右图)
资料二:小鹿经常熬夜打游戏,他发现这样有更多玩的时间。平时他还爱吃甜食、油炸食品、不爱吃蔬菜水果,几乎不参加运动。今年他的体重指数超重,导致行动不便,因此产生了自卑心理。
(1)从资料一中我们知道,健康生活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健康饮食、规律活动、远离烟草、不熬夜和 。五年级的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达到 小时。
(2)真正的健康是指(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状态良好
(3)小鹿认为“经常熬夜,有更多玩的时间,对身体没有伤害”。你赞同他的看法吗?结合资料说明理由。
(4)针对小鹿出现的“今年他的体重指数超重,导致行动不便,因此产生了自卑心理"这个健康问题,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山出建议,帮助他保护好身体,健康快乐地生活吗?
【答案】(1)减轻压力;9~12
(2)C
(3)不赞同,保持充足的睡眠能保持大脑活力,让心脏得到更多的休息,熬夜不利于大脑和心脏的健康。
(4)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多吃水果蔬菜;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离不开锻炼、节食、规律的生活和愉悦的心情。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坚持体育锻炼、不挑食,合理膳食、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等。
(1)健康生活方式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健康饮食、规律活动、远离烟草、不熬夜和减轻压力。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健康,但长期的睡眠不足却会给人体其它器官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2)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社会适应性良好,才是完整的健康。自信、自律,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良好属于真正的健康。
(3)小鹿认为“经常熬夜,有更多玩的时间,对身体没有伤害。”我不赞同,因为保持充足的睡眠是大脑保持活力的前提,经常熬夜,会影响身·体健康。
(4)争对小鹿出现的“今年他的体重指数超重,导致行动不便,因此产生了自卑心理。”这个健康问题,我的建议是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食品的摄入,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21五上·鹿城期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是光源。( )
2.(2021五上·鹿城期末)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彩色轮,转动时看起来是接近白色的。( )
3.(2021五上·鹿城期末)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 )
4.(2021五上·鹿城期末)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而地震是地球的外部力量引起的。( )
5.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6.(2021五上·鹿城期末)远古时代,人们用天上的太阳计时,“天”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7.(2021五上·鹿城期末)燃香可以用来计时,因为在无外界干扰情况下,燃香燃烧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 )
8.(2021五上·丰县期末)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只有遗传。
9.(2021五上·鹿城期末)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
10.(2021五上·鹿城期末)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更强壮,柔韧性更好,免疫力也会增加。(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2021五上·鹿城期末)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用肉眼( )。
A.能看见苹果的影子 B.不能看见苹果 C.能看见苹果的轮廓
12.(2021五上·鹿城期末)下列关于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但风、水等不会改变地形
B.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山地
C.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崎岖不平,有多种地形地貌
13.(2021五上·鹿城期末)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米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最合适的( )
A.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大声呼救
B.如果在一楼,就快速离开室内,跑到广告牌下躲起来
C.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问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
14.(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下图,当光从空气斜射人水中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水中传播
B.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C.仍能看到一条笔直的光线
15.(2021五上·鹿城期末)黄土高原表面沟整万千,水土诚失严重,造成这样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水的作用
16.(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图,利用激光精准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折射 B.反射 C.斜射
17.(2021五上·鹿城期末)太阳、水、沙漏、摆等都可以用来计时,是因为( )。
A.都是有规律的事物 B.都能精准计时 C.持续时间比较久
18.(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图,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由( )形成的。
A.风的侵蚀 B.河流的侵蚀 C.河流的沉积
19.(2020五下·浙江期末)日晷计时的局限性表现在( )。
A.阴雨天无法计时 B.晚上无法计时 C.前两项都对
20.(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果长期觉得头疼、睡不好觉,可能是压力太大了,你可以选择( )来缓解释放压力。
A.暴饮暴食 B.熬夜打游戏 C.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21.(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图,我们的脑柔软而又脆弱,所以需要颅骨来保护。人脑结构中,具有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的是(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22.(2021五上·鹿城期末)下列三个水量不同的滴漏中,下面的容器中先收集满50 mL水的是( )。
A. B. C.
23.(2021五上·鹿城期末)人体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通过( )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A.肺和气管 B.肌肉和骨骼 C.心脏和血管
24.(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图,将木质摆锤换成铁质摆锤,下列关于摆的快慢描述正确的是( )。
A.变慢了 B.变快了 C.保持不变
25.(2021五上·鹿城期末)2021年11月14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与王亚平完成首次出舱任务,返回“天和”核心舱。宇航员从接到指令到返回舱内这个过程中,身体各部分的反应顺序正确的是( )
A.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B.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感受刺激-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C.做出反应-传出神经-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三、解答题(每空2分,共18分)
26.(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下图,探究光的传播实验时,让手电筒的光直接穿过小孔,纸屏1上 (填“能”或“不能”)看见光斑。移动一张卡纸,纸屏2上 (填"能"或“不能”)看见光斑。说明光是 传播的。
27.(2021五上·鹿城期末)如图,沙漠地区经常出现石磨菇,石磨菇的形成主要与 的作用有关。
28.(2021五上·鹿城期末)小鹿忘记戴手表,他观察发现太阳快到头顶,此时大约是 (填“早上8时”“中午12时”或“下午3时”)。
29.(2021五上·鹿城期末)下图中,举哑铃时, (填“A"“B”或“C”)处的肌肉会收缩鼓起。 C处的 是骨骼之间的连接处,它和骨骼、肌肉协同工作完成举哑铃的动作。
30.(2021五上·鹿城期末)用铅笔、直尺画出潜望镜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31.(2021五上·鹿城期末)请在下图中填写地球内部的结构名称。
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42分)
32.(2021五上·鹿城期末)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奇妙的光的世界吧!
(1)如下图,小鹿用强光手电筒模拟太阳,分别用玻璃、一张纸和一本书挡住手电筒,他发现:光能穿过玻璃,能穿过半透明的纸, (填“能”或“不能”)穿过书。由此我们知道:光的传播 (填“会”或“不会”)遇到阻碍。
(2)如上图,小鹿将遮挡的物体换成了三棱镜,让一束强光(白光)通过三棱镜,调整角度,
此时能在杯子上看到彩虹的颜色,分别是红、橙、 、绿、蓝、靛、紫。
(3)1672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做的色散实验。你认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变成七色光的原因是( )。
A.白光只在空气中传播
B.三棱镜能给白光染色
C.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同
(4)生活中还有哪些光折射的例子? (写出1个即可)
33.(2021五上·鹿城期末)下面是五年级某小组组装一个钟摆以及利用摆测量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1)测一测:摆30秒摆动的次数,将我的发现写在表格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的次数 25次 25次 25次
我的发现
(2)如图,摆摆动1次的计数方法正确的是( )。
A.摆锤从①到③
B.摆锤从①到③再到②
C.摆锤从①到③再到①
(3)某小组做了第四次实验,这个摆30秒还是摆动25次,这是因为摆具有 性。
(4)根据下列实验数据,想要制作30秒摆动30次的摆,可以怎么调整?
摆绳长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0cm 25次 25次 25次
20cm 35次 35次 35次
(5)说明这样调整的理由。
34.(2021五上·鹿城期末)小鹿利用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等物体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把提前准备好的土豆泥在铁盘上堆成小堆,在中间挖个洞,把番茄酱倒入小洞,再用土豆泥封住,并用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
(1)实验中,用 模拟岩层,用 模拟岩浆,用酒精灯加热模拟 。
(2)在模拟火山爆发实验中,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火山即将喷发的是( )。
A.封住处的土豆泥被慢慢顶起
B.土豆泥纹丝不动
C.土豆泥冒着热气,出现了裂缝
(3)如图,( )易出现火山喷发。
A.A处地带 B.B处地带 C.C处地带
(4)火山喷发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写出1点即可)
35.(2021五上·鹿城期末)阅读资料《健康的生活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近日,某心脏协会发表的科学建议指出,健康生活方式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健康饮食、规律活动、远离烟草、不熬夜和减轻压力。并在青少年饮食方面、运动方面和睡眠方面都提出了建议。(如右图)
资料二:小鹿经常熬夜打游戏,他发现这样有更多玩的时间。平时他还爱吃甜食、油炸食品、不爱吃蔬菜水果,几乎不参加运动。今年他的体重指数超重,导致行动不便,因此产生了自卑心理。
(1)从资料一中我们知道,健康生活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健康饮食、规律活动、远离烟草、不熬夜和 。五年级的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达到 小时。
(2)真正的健康是指(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状态良好
(3)小鹿认为“经常熬夜,有更多玩的时间,对身体没有伤害”。你赞同他的看法吗?结合资料说明理由。
(4)针对小鹿出现的“今年他的体重指数超重,导致行动不便,因此产生了自卑心理"这个健康问题,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山出建议,帮助他保护好身体,健康快乐地生活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月亮不会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
2.【答案】(1)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可以混成白光,所以,当彩色轮快速转动时,它的颜色变成白色。
3.【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29%;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1%,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
4.【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5.【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钟摆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人们也制作出了像时钟、秒表等更精确的计时工具。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计时工具。
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人们借助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现象来计时。燃香可以用来计时,因为在无外界干扰情况下,燃香燃烧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遗传、变异、营养、疾病、精神及体育锻炼和劳动等,所以只有遗传是错误的。
9.【答案】(1)正确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营养及饮食、充足的睡眠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防止或减少有害细菌的滋生、繁殖和传播。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体育运动具有强身健体和娱乐休闲的功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
11.【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没有光线直接或者通过反射进入眼中,用肉眼看不到任何物体,B符合题意。
12.【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体所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
A、火山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剧烈的、突变的,风、水也会改变地形,是长期的、缓慢的,选项观点错误;
B、我国西部多山地,东部多平原,选项观点错误;
C、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崎岖不平,有多种地形地貌,选项观点正确。
13.【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发生地震时,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自救,如果在一楼,就快速离开室内,跑到室外空旷处,注意躲避广告牌等物体;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
14.【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根据对光的折射的认识,图中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15.【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雨水的侵蚀作用主要是因为雨点降落时的力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溅起的土壤微粒,这就是侵蚀。雨水对地表的侵蚀过程中黏土和细沙很容易被流水带走,所以黄土高原形成沟壑纵横的现象。
16.【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如图,利用激光精准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7.【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根据对计时工具的认识,人类发明了太阳钟、水钟、燃香、沙漏、摆钟等多种计时工具,因为这些工具都是有规律的事物。
18.【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流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力量,流水有侵蚀、搬运、沉积作用。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由泥沙沉积形成的流水沉积地貌。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平,水流速度缓慢,流水搬运能力弱,黄河水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下来,形成了沙洲。风力侵蚀和河流侵蚀主要侵蚀高地,不会形成沙洲地貌。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19.【答案】C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考查日冕的定义和使用,日冕的使用离不开太阳,没有太阳光时日冕没有办法使用
20.【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要善于调节、避免和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常用的方法有积极暗示法、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等,另外适当地参加体育运动,也有利于缓解释放压力,C是正确的选项;AB不利于缓解释放压力。暴饮暴食、熬夜打游戏是不良的生活习惯。
21.【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其中大脑能根据感官发来的信息进行认知和决策,控制人体的行为,如进行学习、记忆和判断、推理等活动;小脑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能控制呼吸和心跳。
22.【答案】A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滴漏滴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有关:水位越高,水流越快;水位越低,水流越慢。图中三个滴漏中,A滴漏的水位最高,滴速最快,最先收集满50mL的水。
23.【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与血管是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通过心脏和血管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24.【答案】C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无关,与摆长有关。图中将木质摆锤换成铁质摆锤,只是改变了摆锤的质量,摆长不变,则摆的快慢保持不变。
25.【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2021年11月14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与王亚平完成首次出舱任务,返回“天和”核心舱。宇航员从接到指令到返回舱内这个过程中,身体各部分的反应顺序正确的是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26.【答案】能;不能;沿直线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在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实验时,纸屏1中,三个卡纸上的孔洞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从前面卡纸上的小孔射入,最终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纸屏2中,移动一张卡纸后,各卡纸的孔洞不再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从前面卡纸上的小孔射入,最终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7.【答案】风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风能卷起大量尘土和沙粒,磨蚀岩石的表面,也能将尘土和沙粒搬运到其他地方堆积起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经常出现大风天气,风具有能量,能够侵蚀岩石形成石蘑菇,石蘑菇的形成主要是风力作用的结果。
28.【答案】中午12时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太阳东升西落具有周期性,我们可以借助太阳计时,观察发现太阳快到头顶,此时大约是中午12时。
29.【答案】A;关节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举哑铃的过程中,不但有肌肉收缩产生拉力,还有骨骼、关节同时参与运动,共同协调工作。举哑铃是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举起哑铃时,手臂上侧肌肉A会收缩鼓起,拉动骨骼向上运动。C处的关节是骨骼之间的连接处,它和骨骼、肌肉协同工作完成举哑铃的动作。
30.【答案】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
31.【答案】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32.【答案】(1)不能;会
(2)黄
(3)C
(4)看到的水中的鱼比鱼实际的位置高(合理即可)
【知识点】光的传播;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但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
(1)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但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用强光手电筒模拟太阳,分别用玻璃、一张纸和一本书挡住手电筒,他发现:光能穿过玻璃,能穿过半透明的纸,不能穿过不透明的书。由此我们知道: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
(2)小鹿将遮挡的物体换成了三棱镜,让一束强光(白光)通过三棱镜,调整角度,此时能在杯子上看到彩虹的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3)1672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色散实验。白光通过三棱镜变成七色光的原因是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同。
(4)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生活中光折射的例子很多,比如放大镜、近视镜等都是光的折射的应用。
33.【答案】(1)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变
(2)C
(3)等时
(4)调整摆长为 20~30 cm
(5)摆绳越短,摆摆动的速度越快,30秒摆动30次的摆的摆长应该在20~30 cm,先调整到25厘米,再根据摆动次数调整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分析表格中的数值,这个摆摆动三次,30秒摆动的次数相同,说明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2)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做摆动一次。如图,摆摆动1次的计数方法正确的是摆锤从①到⑧再到①。
(3)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某小组做了第四次实验,这个摆30秒还是摆动25次,这是因为摆具有等时性。
(4)根据下列实验数据,摆绳30厘米时,30秒摆动25次,摆绳20厘米时,30秒摆动35次。想要制作30秒摆动30次的摆,应该适当缩短摆绳长度。
(5)实验证明摆长影响摆动快慢,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34.【答案】(1)土豆泥;番茄酱;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2)B
(3)B
(4)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是好的筑路材料(合理即可)”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破坏环境。
(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在这个实验中,用多层橡皮泥模拟岩层,土豆泥模拟地壳,用番茄酱模拟岩浆,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2)A.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了起来,说明火山喷发正在酝酿中,即将爆发,故A不符合题意;
B.土豆泥纹丝不动,不能说明火山喷发即将发生,故B符合题意;
C.土豆泥冒热气说明火山喷发前期的活动,火山灰、岩浆等喷发物即将喷出,故C不符合题意。
(3)分析图片吗可知,B处的地壳最薄弱的地方,易出现火山喷发。
(4)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灾害,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污染大气,遮挡阳光,破坏环境。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能烧毁森林、淹没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
35.【答案】(1)减轻压力;9~12
(2)C
(3)不赞同,保持充足的睡眠能保持大脑活力,让心脏得到更多的休息,熬夜不利于大脑和心脏的健康。
(4)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多吃水果蔬菜;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离不开锻炼、节食、规律的生活和愉悦的心情。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坚持体育锻炼、不挑食,合理膳食、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等。
(1)健康生活方式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健康饮食、规律活动、远离烟草、不熬夜和减轻压力。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健康,但长期的睡眠不足却会给人体其它器官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2)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社会适应性良好,才是完整的健康。自信、自律,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良好属于真正的健康。
(3)小鹿认为“经常熬夜,有更多玩的时间,对身体没有伤害。”我不赞同,因为保持充足的睡眠是大脑保持活力的前提,经常熬夜,会影响身·体健康。
(4)争对小鹿出现的“今年他的体重指数超重,导致行动不便,因此产生了自卑心理。”这个健康问题,我的建议是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食品的摄入,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