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摘、掏、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1小节,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课内生字。
2.学习课文第1小节,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第1小节,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字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认识“祖先”。
(1)板书“祖先的摇篮”。
(2)“祖先”是指什么人?
预设:“祖先”一般是指离我们年代很久远的先人。在这首诗歌中,“祖先”是指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人类。瞧,他们正在钻木取火、狩猎、绳结记事呢!
(3)出示原始人钻木取火、狩猎、绳结记事的图片。
2.理解“摇篮”。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摇篮”吗?
预设:摇篮是小婴儿睡觉用的,让人觉得舒服、温馨。
3.齐读课题。提问:那祖先的摇篮是指祖先睡觉用的摇篮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利用原始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问题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1)标好小节。
(2)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一圈,画一画。
(3)学生自读时,师相机巡视纠正学生坐姿和读音。
2.集中识字
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为了更好地读故事,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生字学会吧。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zǔ tāo dòu
祖先 掏鹊蛋 逗小松鼠
qiáng wēi dǎi yì
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 回忆
(2)请同学们借着拼音读一读这些字,想一想你们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预设:形声字、图片。
点拨:
①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祖、掏、逗、逮、忆”。
(出示“示字旁”)和老师一起读:示字旁,示字旁,与祭祀、宗庙有关。“祖”怎么记?
预设:祖,祭祀祖先不忘记,所以用“示字旁”,基本字“且”在古代和作为礼器的“俎”字最初是同一个字,读作“zǔ”,所以“祖”读“zǔ”。组词:祖先、祖国。
很好,我们继续看下一个部首宝宝。
(出示“扌”)和老师一起读:提手旁,提手旁,和手的动作有关。“掏”该怎么记呢?
预设:掏,掏的时候要用手,所以用“扌”,基本字“匋”的音节是“táo”,所以“掏”读“tāo”。组词:掏出、掏空。
(出示“辶”)和老师一起读:走之,走之,与走路行动有关。谁来说说“逗”怎么记?
预设:逗,停下来逗弄,所以用“辶”,基本字“豆”音节是“dòu”,所以“逗”读作“dòu”。组词:逗笑、打逗。
预设:逮,走过去抓住他,所以用“辶”,基本字“隶”音节是“dài”,所以“逮”读作“dǎi”。组词:逮住、逮捕。
(出示“忄”)和老师一起读:竖心旁,竖心旁,与心理活动有关。
预设:忆,心里思念、回想就是忆,所以用“忄”,基本字“乙”音节是“yǐ”,所以“忆”读“yì”。组词:回忆、记忆。
②借助图片识记“蔷、薇”。
出示蔷薇图片帮助学生识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增加识字趣味性,加深识字记忆。
(3)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吧,老师出示儿歌,巩固识字。
大森林,像摇篮,绿树荫,遮蓝天。
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蔷薇,
捉蜻蜓,逮蝈蝈,那回忆,多遥远。
设计意图:通过集中识字扫清字词障碍,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同时为之后的问题探究作铺垫。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学习第1小节,明白“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
2.探究活动
(1)指名读第1小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
(2)学生交流,引导理解:“祖先的摇篮”指原始森林。这里的“摇篮”是一个比喻,是指祖先从小生活的地方。(板书:原始森林)
出示句子: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拓展说话,加深理解:
那原始森林
是祖先的摇篮。
那无边无际的大海
是( )的摇篮。
那( )
是鸟儿的摇篮。
点拨:
那无边无际的大海
是鱼儿的摇篮。
那茂密的大树
是鸟儿的摇篮。
(3)这是怎样的原始森林啊?
预设一:这是很大很大的原始森林。
出示句子:
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引导学生抓住“多大”“!”体会原始森林的大,随机指导朗读。(板书:广阔无边)
小结:哇,摇篮本来是小小的,而祖先的摇篮竟然是那么大的原始森林,怪不得句子中说“真有意思”呢!
齐读句子。
预设二:这是枝繁叶茂的原始森林。
出示句子:
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1:我读到“浓绿的树荫”时仿佛看见了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随机朗读)
预设2:我读到“遮住”一词时仿佛看到树叶密得连蓝天都看不见了。(随机朗读)
预设3:我从“一望无边”这个词语中仿佛看到了这原始森林是非常广阔,看不到边。(随机朗读)
出示图片理解画面。(板书:绿荫蔽日)
出示草原、大海图片,引导说话练习:一望无边的( )
(4)全班齐读第1小节,读出原始森林广阔、繁茂的美丽,读出有趣、赞叹、惊奇的语气。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小节,形象具体地理解原始森林和祖先的关系,更深入地理解“摇篮”和延伸意义,并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等方法体会原始森林的特点,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四、书写指导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相信写字也可以写得棒棒的。现在我们来学写几个生字。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祖、浓、摘、掏、忆、啊
点拨:“祖、浓、摘、掏、忆、啊”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祖”,最后一笔横的位置高于左边的竖,穿插到点下面。
“浓”,第六笔撇的起笔在竖中线上。第九笔捺写得舒展。
“摘”,右边里面是个“古”字,不要写成“八口”。
“掏”,左右两部分的上端基本齐平。“缶”要写得紧凑。
“忆”,“乙”的起笔与“忄”的右点起笔齐平。
“啊”,中间的“阝”要比两边的“口”和“可”略高。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字,第1课时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6个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明确书写笔顺,做到规范书写。生字教学归类分组,详略得当,具有效率。
五、课堂小结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那原始森林就是我们祖先的摇篮,我们还知道了原始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那我们的祖先会在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祖、浓、摘、掏、忆、啊
2.课后作业:读熟课文。
【板书设计】
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林
广阔无边 绿荫蔽日
《祖先的摇篮》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望、蓝、赛”3个生字。
2.学习第2至4小节,读好第2、3小节的问句,并能展开想象仿说人们还会在森林里做些什么。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1.学习第2至4小节,读好第2、3小节的问句,并能展开想象仿说人们还会在森林里做些什么。
2.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
仿照第2、3小节展开想象仿说人们还会在森林里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复习字词: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祖先的摇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PPT出示词语)
祖先 掏鹊蛋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 回忆
2.复习文意:课文第1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原始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齐读第1小节。
3.导入新知: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会做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原始森林,一起去看一看。(板书:祖先的摇篮)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对第1小节内容的回顾,对本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二、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学习第2、3小节,读好第2、3小节的问句,了解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什么,并能展开想象仿说人们还会在森林里做些什么。
2.探究活动
(1)出示自学要求,明确学习要求。
自学要求:自由读第2、3小节,思考: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呢?
(2)反馈交流。板贴词组并齐读。
摘野果 和野兔赛跑 逗小松鼠 捉红蜻蜓
掏鹊蛋 看蘑菇打伞 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
(3)体会动词的恰当运用。
①品析“掏”的妙用。
师:原始森林里的活动可真有趣!这些活动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谁发现了?
预设:都有动词。
师:每一个动词代表一个动作。把“掏鹊蛋”换成“拿鹊蛋”可以吗?指名说。
出示“掏”在字典中的意思。掏:伸进去取。
预设:不可以换。手伸进鸟窝里取就是“掏”。
师:在生活中,还会“掏”什么?
预设:掏钱、掏耳朵、掏口袋。
师:“掏”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一读就能想象出人们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情景。
②根据诗句意思填表示动作的词。
出示:( )野兔 ( )蘑菇
师:你能根据诗中“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的意思填上一个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吗?
预设:追野兔、赏蘑菇。
看图片,齐读词语。
(4)归类读记。出示课后练习带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
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加上动作、加上想象读。
(5)读好问句。
过渡:我们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性,也想象了画面,能不能读好诗句呢?
①出示问句: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吗?
②师: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规律?
预设:都是以问句结尾。
③理解“可曾”。
师:这句话中所说的情景是“我”亲眼看到的吗?为什么要用问句?
预设:这不是作者亲眼见到的,只是作者的猜想。
引导理解:“曾”是曾经的意思,“可”表示疑问的语气,这里表示作者在猜想。
④指导带着好奇、猜想的感觉读好问句。
(6)引导想象,仿说训练。
师:原始森林苍苍茫茫,祖先们在原始森林里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他们还会做些什么呢?仿照“掏鹊蛋、摘野果”说说类似的词语。
预设:捕野兽、挖野菜、捉小鱼、搭草房、追蝴蝶、听鸟鸣……
师:把我们看到的、想到的活动填进小诗吧!
仿照第2、3小节说句子。出示句式,同桌交流讨论,全班交流,出示答案齐读。
句式:我想—— 那时候,
我们的祖先, 孩子们也在这里
可曾在( ) ( ),
( ), ( )吗?
( )? 也在这里
可曾在( ) ( ),
( ), ( )吗?
( )?
预设1: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高大的桑树上采摘桑叶,收集桑葚?可曾在宽敞的山洞里和虫儿作伴,喂白蚕长大吗?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吹山风,看日出吗?也在这里捡茅草,拾树枝吗?
预设2: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小河里玩游戏,捉小鱼?可曾在那些大树上看猴子表演,看松鼠跳舞?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捉迷藏,采野果吗?也在这里追蝴蝶,讲故事吗?
(7)齐读第2、3小节,读出趣味。
师:祖先们在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时的心情怎么样?
预设:自由欢快。
带上感受一起读第2、3小节。
(二)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学习第4小节,明白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2.探究活动
(1)过渡:听,风儿吹动树叶“沙沙,沙沙!”祖先们在森林里生活的这些点点滴滴都随风逝去,化作了回忆!这是一份怎样的回忆呀?
齐读第4小节。
(2)启发思考: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吗?
预设1:原始森林给祖先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
预设2:祖先在广阔的森林里快乐生活,自由成长,多么有趣,多么美好。
(板书:有趣 美好)
(3)出示原始森林的图片,感受原始森林的辽阔、茂密、美丽。
(2)再次齐读第4小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动词用词的准确性并迁移运用,从仿说词语到仿说句子,降低了难度,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课文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三、书写指导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祖、浓、摘、掏、忆、啊”6个生字的书写,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另外3个生字的书写,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望、蓝、赛
点拨:这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
“望”,注意“亡”和“月”的穿插关系。第三笔是竖提,“王”字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蓝”,第四笔竖要短于第五笔竖。最后一笔的横要宽于“艹”的横。
“赛”,第五笔横稍短,第八笔横长。第九笔撇起笔和第十笔捺起笔不相交,最后一笔是点。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汉字笔画及笔顺。重点字、重点笔画进行指导。
四、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了课文的第2至4小节。我们知道了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怪不得说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五、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样的原始森林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文章。
最大的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是指森林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长期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也称顶级群落。世界上最大的原始森林在南美洲,它就是有着“人类禁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亚马逊热带雨林占世界雨林面积的接近一半,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0%,有着500万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如此广阔的原始森林自然也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据不完全统计,亚马逊雨林中生活着至少5000种不同的动物(哺乳、爬行、鸟类、鱼类以及两栖动物,不算昆虫),因此,原始森林是地球上的一片净土,也是野生动植物的宝库。
2.世界上最大的原始森林是什么?
预设:亚马逊热带雨林。
3.原始森林被称为什么?
预设:地球之肺。
设计意图:拓展一篇写原始森林的文章,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练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望、蓝、赛
2.课外阅读:《人类简史》绘本版。
【板书设计】
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 和野兔赛跑 逗小松鼠 捉红蜻蜓
掏鹊蛋 看蘑菇打伞 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
有趣 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