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石小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五年级10月作业综合科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石小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五年级10月作业综合科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21 18:00:34

文档简介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石小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五年级10月作业综合科学
1.(2022五上·南海月考)树林中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是( )。
A.树叶的影子 B.太阳的像 C.树叶间的空隙的像
【答案】B
【解析】【解答】太阳光沿直线传播,透过树叶之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
【分析】本题考查小孔成像原理。
2.(2022五上·南海月考)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中(  )是光源。
A.木柴 B.发光鱼 C.阳光下的镜子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发光鱼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木柴、镜子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3.(2022五上·南海月考)在下列空管(内壁都是黑色的)中,当我们用激光笔去照射(  )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来。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此题是对光的传播方式的考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只能沿笔直的空管去传播,因此选择C选项。
4.(2022五上·南海月考)皮影戏是中国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始于西汉,火于唐朝,盛于清代,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关于皮影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皮影戏利用了光能穿过透明物体的原理
B.皮影戏利用了光能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原理
C.皮影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子
【解析】【分析】 皮影戏 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当光线遇到障碍物时,就会在墙面上留下影子。
5.(2022五上·南海月考)下面物体中,透光性最好的是(  )。
A.放大镜 B.珍珠奶茶 C.厚纸板
【答案】A
【知识点】放大镜;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透光性是指物体穿过阳光的比例。放大镜属于透镜,透光性比珍珠奶茶、厚纸板的好。
6.(2022五上·南海月考)诚诚在按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纸板的小孔是圆形,则他在纸屏上看到的像是(  )。
A.圆形光斑 B.蜡烛的倒立像 C.蜡烛的正立像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因为在同一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光线穿过小孔时光源上下部分交换,但成像形状不变,像与光源形状相同,因此形成一个倒立实像。由此判断,诚诚在按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中,他在纸屏上看到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像。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7.(2022五上·南海月考)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反射 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排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说明队就排直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8.(2022五上·南海月考)一束光线(  )
A.只能被反射一次
B.只能被反射两次
C.遇到镜面会不断反射下去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光线遇到镜面会不断反射。
9.(2022五上·南海月考)如图,星形物体的影子被投影在屏幕上,要使物体的影子变大,可将星形物体(  )
A.靠近屏 B.靠近光源 C.原地不动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子
【解析】【解答】A、靠近屏,影子会变小,不符合题意。
B、靠近光源,影子会变长,符合题意。
C、原地不动,影子也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0.(2022五上·南海月考)如图,行人在夜晚的一盏路灯下留下一个影子,此人向路灯靠近时,他的影子长度会变(  )。
A.长 B.短 C.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因为光线总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线沿直线传播造成的。人由玩而近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是不变的,但因为人和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
11.(2022五上·南海月考)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符合真实现象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
12.(2022五上·南海月考)从圆形鱼缸的侧面观察鱼缸的一条鱼,下面情况会出现的是(  )。
A.鱼缸的鱼变成了三条
B.鱼缸中的鱼只有一条
C.鱼缸的鱼变成了两条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圆形的鱼缸中的圆形,其形状是向外凸出的,具有了凸透镜的特征,装满水的鱼缸具有放大作用,因此,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那条鱼应该看到的鱼比实际的鱼大。只有一条,而没有两条或者三条。
13.(2022五上·南海月考)下列关于三棱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棱镜是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不透明物
B.不同颜色的光在三棱镜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
C.三棱镜能将白光分解成红、橙、灰、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三棱镜是光学上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它是由透明材料作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学仪器,属于色散棱镜的一种,不同颜色的光在三棱镜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能够使复色光在通过棱镜时发生色散。所以此题选C。
14.(2022五上·南海月考)雨过天晴,天边挂着一道漂亮的“彩虹”,这是因为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中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空气中的“水滴”相当于(  )的作用。
A.有孔纸板 B.放大镜 C.棱镜
【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彩虹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的小水滴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小水滴起到了三棱镜作用,太阳光发生了色散现象,太阳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彩虹。有孔纸板不能让光发生折射,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后视镜是凸面镜,能够反射光线,但不能使光线发生折射,不会形成彩虹现象。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15.(2022五上·南海月考)快速旋转彩色轮时,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可以得到近乎(  ) .
A.黑色 B.白色 C.紫
【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当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面积差不多的话,陀螺快速旋转时会变成几乎为白色。
16.(2022五上·南海月考)下列光的反射现象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的反射是指光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只有A选项光是返回来的。
17.(2022五上·南海月考)下列做法,(  )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带米的不便和危害。
A.建高楼时多用玻璃水当作外墙
B.外墙使用表面光滑的材料
C.外墙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多建高楼,并且使用玻璃幕墙做外墙,形成强烈的反射光、聚集光,对人体产生异常影响;在此环境下生活,让人感到热得难受,眼睛受到刺激,使人头昏目眩、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光污染使居室内光线太强烈,照得明晃晃,人们得不到休息,尤其对老人、儿童的休息最为不利;表面粗糙的材料吸收光线的能力强,可以减少光的反射。C选项符合题意。
18.(2022五上·南海月考)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都能够改变光的(  )。
A.颜色 B.传播方向 C.传播速度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的折射可以改变光的颜色和方向,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9.(2022五上·南海月考)从镜子中看到的钟面如图所示,实际的时间应是(  )。
A.3点45分 B.7点25分 C.4点35分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观察图示闹钟时间应该按照其轴对称图形读数,为4点35分,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征为等大、等距。
20.(2022五上·南海月考)潜望镜是利用内部的两面平面镜互相反射的原理制成的。下面三幅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在管子的上下拐角处安装平面镜时,两块平面镜应该相互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
21.(2022五上·南海月考)“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水平如镜的湖面是光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水平如镜的湖面是反射别的光源的光,不是光源。
22.(2022五上·南海月考)光可以穿过不透明物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能透过透明物体,仍然沿直线向前传播。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时,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3.(2022五上·南海月考)天上的彩虹是光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天上的彩虹不是光源。光源的特性是自身能发光,比如太阳、亮着的灯。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谱;月亮则是反射的太阳的光,就似一面镜子。如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则都不能发光。
24.(2022五上·南海月考)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传播速度可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约30万千米。题目说法正确。
25.(2022五上·南海月考)铅笔垂直插入水中,铅笔也一定会变弯折。(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这时入射角与折射角均为0度。因此,把一根铅笔垂直放入水中,无论我们从哪个方向看,它都是直的,不会发生弯曲现象。
26.(2022五上·南海月考)利用潜望镜能够观察到清晰的物体,说明光能沿曲线传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水艇上安装的是潜望镜,当潜水艇潜到水下时,潜水员常常利用它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潜望镜里装有2面镜子,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射向眼中。反射的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故题干说法错误。
27.(2022五上·南海月考)“凿壁偷光”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而“奇异月食”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凿壁偷光"和“奇异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8.(2022五上·南海月考)事实证明,在完全漆黑的屋子里,人眼睁得再大也看不到眼前不远处的红苹果。(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源;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完全黑暗的环境里有一个红苹果,由于没有光源和光的反射,因此无论我们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故题干说法正确。
29.(2022五上·南海月考)在进行光穿过烟雾的探索实验中,我们发现光在烟雾中的传播是沿出线传播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光在烟雾中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题目说法正确。
30.(2022五上·南海月考)光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的一种。(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1.(2022五上·南海月考)“一叶障目”中描述的光学原理和“猴子捞月”的光学原理是相同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一叶障目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猴子捞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32.(2022五上·南海月考)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通过这三种颜色能够合成白光。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3.(2022五上·南海月考)科研工作者可利用潜望镜在保护墙内观测有放射性危险的实验。(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有很多用途。科学家用潜望镜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科研工作者用潜望镜在保护墙内观测有放射性危险的实验;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潜望镜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
34.(2022五上·南海月考)我们透过方形玻璃看到鱼缸里有两条鱼,实际上鱼缸里肯定是两条鱼。(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从鱼缸的一条棱处观察里面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这个现象就证明了光的折射。当我们看到鱼缸中有两条金鱼时,实际上鱼缸中可能有一条金鱼,也可能有两条金鱼。
35.(2022五上·南海月考)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主要是为了利用了光的反射。(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白色能反射所有光,教室的墙涂成白色,能够使教室更加明亮。题目说法正确。
36.(2022五上·南海月考)在对峙的前线堑壕中,探头向外张望的举动可能会招致敌方的致命一击。一战期间,德国人研发了一种专门用于堑壕战的利器——拐角射击装置。它可使士兵在不暴露白身的情况下进行射击。这种拐角射击装置由枪托固定套、镜筒、带有扳机的辅助肩托以及与原枪扳机相连的铰链组成。士兵隐蔽在堑壕中,通过镜筒瞄准目标,扣动拐角射击装置的扳机实施射击。
镜筒是利用了光的   (填“折射”或“反射”)的工作原理,将目标光线传送到士兵的眼睛中。
【答案】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此装置类似于潜望镜,通过镜筒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自目标的光经过镜筒的镜片反射,传人堑壕中士兵的眼中。
37.(2022五上·南海月考)如图,课堂上我们用手电简照射光板或纸屏,调整手电筒去白板或纸屏的距离,以确保看清楚一道光斑在白板或纸屏上的某处做一个记号,再通过调试平面镜使光能反射到标记的位置,不断重复上面的实验,直到你能预测平面镜会将光反射到什么位置。
(1)我们发现反射光是沿   传播的。
(2)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   光,只不过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3)我们能够看到文具盒是蓝色的,说明文具盒反射的光是   。(填某种颜色)
(4)在课堂上,我们发现了光的反射有规律,请你在下图里中画出反射光线,在圈乙中画出平面镜的摆放。
【答案】(1)直线
(2)反射
(3)蓝色
(4)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通过手电筒照射出去的光可知,光沿直线传播。
(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能穿过的障碍物,就会产生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情况不同。
(3)物体在进行光反射时,会将物体本身颜色以外的光吸收,只反射物体颜色的光。我们能够看到文具盒是蓝色的,说明文具盒反射的光是蓝色的。
(4)与物体垂直的虚线是法线,入射光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与法线的夹角。
38.(2022五上·南海月考)光是怎样传播的?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把3张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和1张没有打孔的卡纸(屏)排成整齐的一列,卡纸之间间隔10厘米,用手电筒照射,使光进入小孔,如图1。
(1)要保证实验顺利完成,卡片中小孔的高度必须   。
(2)在图]实验中,手电筒的光从第一张卡纸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3)请你在图1中用箭头画出光的前进路线。
(4)小明将第2张卡纸的位置改变了一下,如图2这一次手电筒的光从第一张卡纸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5)根据图1和图2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6)在图2中,将第2张卡纸向   移动,可以得到与图1相同的实验效果。
【答案】(1)一致
(2)能
(3)
(4)不能
(5)直线
(6)左
【知识点】光的传播;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光沿直线传播,要保证实验顺利完成,卡纸中小孔高度必须一致。
(2)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图1中所有小孔都对齐,光能够从第一个小孔照射到屏上。
(3)光阳直线传播,将光线从手电筒画出,直到屏幕上即可。
(4)因为图2的小孔没有对齐,光线不能照射到屏幕上。
(5)根据图1和图2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
(6)图2中第2张卡片偏右,将它左移即可使小孔对齐,光线穿过。
1 / 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石小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五年级10月作业综合科学
1.(2022五上·南海月考)树林中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是( )。
A.树叶的影子 B.太阳的像 C.树叶间的空隙的像
2.(2022五上·南海月考)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中(  )是光源。
A.木柴 B.发光鱼 C.阳光下的镜子
3.(2022五上·南海月考)在下列空管(内壁都是黑色的)中,当我们用激光笔去照射(  )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来。
A. B. C.
4.(2022五上·南海月考)皮影戏是中国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始于西汉,火于唐朝,盛于清代,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关于皮影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皮影戏利用了光能穿过透明物体的原理
B.皮影戏利用了光能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原理
C.皮影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5.(2022五上·南海月考)下面物体中,透光性最好的是(  )。
A.放大镜 B.珍珠奶茶 C.厚纸板
6.(2022五上·南海月考)诚诚在按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纸板的小孔是圆形,则他在纸屏上看到的像是(  )。
A.圆形光斑 B.蜡烛的倒立像 C.蜡烛的正立像
7.(2022五上·南海月考)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反射 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8.(2022五上·南海月考)一束光线(  )
A.只能被反射一次
B.只能被反射两次
C.遇到镜面会不断反射下去
9.(2022五上·南海月考)如图,星形物体的影子被投影在屏幕上,要使物体的影子变大,可将星形物体(  )
A.靠近屏 B.靠近光源 C.原地不动
10.(2022五上·南海月考)如图,行人在夜晚的一盏路灯下留下一个影子,此人向路灯靠近时,他的影子长度会变(  )。
A.长 B.短 C.不变
11.(2022五上·南海月考)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符合真实现象的是(  )。
A. B. C.
12.(2022五上·南海月考)从圆形鱼缸的侧面观察鱼缸的一条鱼,下面情况会出现的是(  )。
A.鱼缸的鱼变成了三条
B.鱼缸中的鱼只有一条
C.鱼缸的鱼变成了两条
13.(2022五上·南海月考)下列关于三棱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棱镜是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不透明物
B.不同颜色的光在三棱镜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
C.三棱镜能将白光分解成红、橙、灰、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14.(2022五上·南海月考)雨过天晴,天边挂着一道漂亮的“彩虹”,这是因为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中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空气中的“水滴”相当于(  )的作用。
A.有孔纸板 B.放大镜 C.棱镜
15.(2022五上·南海月考)快速旋转彩色轮时,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可以得到近乎(  ) .
A.黑色 B.白色 C.紫
16.(2022五上·南海月考)下列光的反射现象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17.(2022五上·南海月考)下列做法,(  )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带米的不便和危害。
A.建高楼时多用玻璃水当作外墙
B.外墙使用表面光滑的材料
C.外墙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
18.(2022五上·南海月考)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都能够改变光的(  )。
A.颜色 B.传播方向 C.传播速度
19.(2022五上·南海月考)从镜子中看到的钟面如图所示,实际的时间应是(  )。
A.3点45分 B.7点25分 C.4点35分
20.(2022五上·南海月考)潜望镜是利用内部的两面平面镜互相反射的原理制成的。下面三幅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21.(2022五上·南海月考)“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水平如镜的湖面是光源。(  )
22.(2022五上·南海月考)光可以穿过不透明物体。(  )
23.(2022五上·南海月考)天上的彩虹是光源。(  )
24.(2022五上·南海月考)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米。(  )
25.(2022五上·南海月考)铅笔垂直插入水中,铅笔也一定会变弯折。(  )
26.(2022五上·南海月考)利用潜望镜能够观察到清晰的物体,说明光能沿曲线传播。(  )
27.(2022五上·南海月考)“凿壁偷光”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而“奇异月食”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  )
28.(2022五上·南海月考)事实证明,在完全漆黑的屋子里,人眼睁得再大也看不到眼前不远处的红苹果。(  )
29.(2022五上·南海月考)在进行光穿过烟雾的探索实验中,我们发现光在烟雾中的传播是沿出线传播的。(  )
30.(2022五上·南海月考)光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的一种。(  )
31.(2022五上·南海月考)“一叶障目”中描述的光学原理和“猴子捞月”的光学原理是相同的。(  )
32.(2022五上·南海月考)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
33.(2022五上·南海月考)科研工作者可利用潜望镜在保护墙内观测有放射性危险的实验。(  )
34.(2022五上·南海月考)我们透过方形玻璃看到鱼缸里有两条鱼,实际上鱼缸里肯定是两条鱼。(  )
35.(2022五上·南海月考)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主要是为了利用了光的反射。(  )
36.(2022五上·南海月考)在对峙的前线堑壕中,探头向外张望的举动可能会招致敌方的致命一击。一战期间,德国人研发了一种专门用于堑壕战的利器——拐角射击装置。它可使士兵在不暴露白身的情况下进行射击。这种拐角射击装置由枪托固定套、镜筒、带有扳机的辅助肩托以及与原枪扳机相连的铰链组成。士兵隐蔽在堑壕中,通过镜筒瞄准目标,扣动拐角射击装置的扳机实施射击。
镜筒是利用了光的   (填“折射”或“反射”)的工作原理,将目标光线传送到士兵的眼睛中。
37.(2022五上·南海月考)如图,课堂上我们用手电简照射光板或纸屏,调整手电筒去白板或纸屏的距离,以确保看清楚一道光斑在白板或纸屏上的某处做一个记号,再通过调试平面镜使光能反射到标记的位置,不断重复上面的实验,直到你能预测平面镜会将光反射到什么位置。
(1)我们发现反射光是沿   传播的。
(2)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   光,只不过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3)我们能够看到文具盒是蓝色的,说明文具盒反射的光是   。(填某种颜色)
(4)在课堂上,我们发现了光的反射有规律,请你在下图里中画出反射光线,在圈乙中画出平面镜的摆放。
38.(2022五上·南海月考)光是怎样传播的?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把3张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和1张没有打孔的卡纸(屏)排成整齐的一列,卡纸之间间隔10厘米,用手电筒照射,使光进入小孔,如图1。
(1)要保证实验顺利完成,卡片中小孔的高度必须   。
(2)在图]实验中,手电筒的光从第一张卡纸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3)请你在图1中用箭头画出光的前进路线。
(4)小明将第2张卡纸的位置改变了一下,如图2这一次手电筒的光从第一张卡纸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5)根据图1和图2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6)在图2中,将第2张卡纸向   移动,可以得到与图1相同的实验效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太阳光沿直线传播,透过树叶之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
【分析】本题考查小孔成像原理。
2.【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发光鱼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木柴、镜子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3.【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此题是对光的传播方式的考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只能沿笔直的空管去传播,因此选择C选项。
4.【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子
【解析】【分析】 皮影戏 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当光线遇到障碍物时,就会在墙面上留下影子。
5.【答案】A
【知识点】放大镜;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透光性是指物体穿过阳光的比例。放大镜属于透镜,透光性比珍珠奶茶、厚纸板的好。
6.【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因为在同一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光线穿过小孔时光源上下部分交换,但成像形状不变,像与光源形状相同,因此形成一个倒立实像。由此判断,诚诚在按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中,他在纸屏上看到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像。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7.【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排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说明队就排直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8.【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光线遇到镜面会不断反射。
9.【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子
【解析】【解答】A、靠近屏,影子会变小,不符合题意。
B、靠近光源,影子会变长,符合题意。
C、原地不动,影子也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0.【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因为光线总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线沿直线传播造成的。人由玩而近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是不变的,但因为人和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
11.【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
12.【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圆形的鱼缸中的圆形,其形状是向外凸出的,具有了凸透镜的特征,装满水的鱼缸具有放大作用,因此,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那条鱼应该看到的鱼比实际的鱼大。只有一条,而没有两条或者三条。
13.【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三棱镜是光学上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它是由透明材料作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学仪器,属于色散棱镜的一种,不同颜色的光在三棱镜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能够使复色光在通过棱镜时发生色散。所以此题选C。
14.【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彩虹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的小水滴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小水滴起到了三棱镜作用,太阳光发生了色散现象,太阳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彩虹。有孔纸板不能让光发生折射,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后视镜是凸面镜,能够反射光线,但不能使光线发生折射,不会形成彩虹现象。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15.【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当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面积差不多的话,陀螺快速旋转时会变成几乎为白色。
16.【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的反射是指光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只有A选项光是返回来的。
17.【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多建高楼,并且使用玻璃幕墙做外墙,形成强烈的反射光、聚集光,对人体产生异常影响;在此环境下生活,让人感到热得难受,眼睛受到刺激,使人头昏目眩、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光污染使居室内光线太强烈,照得明晃晃,人们得不到休息,尤其对老人、儿童的休息最为不利;表面粗糙的材料吸收光线的能力强,可以减少光的反射。C选项符合题意。
18.【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的折射可以改变光的颜色和方向,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9.【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观察图示闹钟时间应该按照其轴对称图形读数,为4点35分,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征为等大、等距。
20.【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在管子的上下拐角处安装平面镜时,两块平面镜应该相互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水平如镜的湖面是反射别的光源的光,不是光源。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能透过透明物体,仍然沿直线向前传播。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时,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天上的彩虹不是光源。光源的特性是自身能发光,比如太阳、亮着的灯。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谱;月亮则是反射的太阳的光,就似一面镜子。如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则都不能发光。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传播速度可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约30万千米。题目说法正确。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这时入射角与折射角均为0度。因此,把一根铅笔垂直放入水中,无论我们从哪个方向看,它都是直的,不会发生弯曲现象。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水艇上安装的是潜望镜,当潜水艇潜到水下时,潜水员常常利用它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潜望镜里装有2面镜子,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射向眼中。反射的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故题干说法错误。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凿壁偷光"和“奇异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源;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完全黑暗的环境里有一个红苹果,由于没有光源和光的反射,因此无论我们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故题干说法正确。
29.【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光在烟雾中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题目说法正确。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一叶障目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猴子捞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32.【答案】正确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通过这三种颜色能够合成白光。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3.【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有很多用途。科学家用潜望镜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科研工作者用潜望镜在保护墙内观测有放射性危险的实验;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潜望镜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
34.【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从鱼缸的一条棱处观察里面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这个现象就证明了光的折射。当我们看到鱼缸中有两条金鱼时,实际上鱼缸中可能有一条金鱼,也可能有两条金鱼。
35.【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白色能反射所有光,教室的墙涂成白色,能够使教室更加明亮。题目说法正确。
36.【答案】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此装置类似于潜望镜,通过镜筒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自目标的光经过镜筒的镜片反射,传人堑壕中士兵的眼中。
37.【答案】(1)直线
(2)反射
(3)蓝色
(4)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通过手电筒照射出去的光可知,光沿直线传播。
(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能穿过的障碍物,就会产生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情况不同。
(3)物体在进行光反射时,会将物体本身颜色以外的光吸收,只反射物体颜色的光。我们能够看到文具盒是蓝色的,说明文具盒反射的光是蓝色的。
(4)与物体垂直的虚线是法线,入射光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与法线的夹角。
38.【答案】(1)一致
(2)能
(3)
(4)不能
(5)直线
(6)左
【知识点】光的传播;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光沿直线传播,要保证实验顺利完成,卡纸中小孔高度必须一致。
(2)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图1中所有小孔都对齐,光能够从第一个小孔照射到屏上。
(3)光阳直线传播,将光线从手电筒画出,直到屏幕上即可。
(4)因为图2的小孔没有对齐,光线不能照射到屏幕上。
(5)根据图1和图2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
(6)图2中第2张卡片偏右,将它左移即可使小孔对齐,光线穿过。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