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现象或原理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是( )
A.一叶障目 B.小孔成像 C.杯弓蛇影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杯弓蛇影与光的传播无关。
2.(2022五上·威信期末)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内部运动 B.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C.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考查地震的成因,地震是由地壳的引动形成的,多发生在板块的结合处。
3.(2022五上·威信期末)冬天,我们常常会在教室里面的玻璃窗上看到很多水珠,这些水珠( )。
A.可能是教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B.可能是教室外面的露水渗进来的
C.可能是教室外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考查水的凝结现象,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4.(2022五上·威信期末)关于大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脑的软硬跟豆腐差不多
B.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并且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C.睡眠充足有利于保护大脑
【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大脑的结构和作用,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两个半球的作用是不同的。
5.(2022五上·威信期末)太阳可以自己发光,像这样的物体还有( )等。
A.月亮 B.反光的玻璃幕墙 C.闪电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不属于光源;反光的玻璃幕墙本身也不发光,不属于光源。
6.(2022五上·威信期末)英国科学家( )第一次用三棱镜把阳光分解成七色光。
A.瓦特 B.牛顿 C.霍金
【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最初是由科学家牛顿完成的。
7.(2022五上·威信期末)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或云间空隙、汽车远光灯、激光灯都有光束射出,而且光束看起来都是( )。
A.直线 B.曲线 C.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光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的。
8.(2022五上·威信期末)雨过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按从外圈至内圈顺序彩虹的颜色是( )。
A.紫、靛、蓝、绿、黄、橙、红
B.红、橙、黄、绿、蓝、靛、紫
C.黄、橙、红、绿、青、蓝、紫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所以从外圈至内圈的颜色是 红、橙、黄、绿、蓝、靛、紫。
9.(2022五上·威信期末)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表面( )。
A.越光滑的物体反射效果越好
B.越光滑的物体反射效果越差
C.光滑程度与反光效果无关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反射,物体表面越光滑,物体的反射效果越好。
10.(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对热传导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可以从温度较低处传到温度较高处
B.热可以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C.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热的传递,热量是从温度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并不能从温度较低处传到较高处。
11.(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瓶体的三分之二
B.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C.用完酒精灯后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
【答案】B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考查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是最高的,所以一般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体进行加热。
12.(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不能使太阳灶的加热速度变快的方法是( )。
A.把受热物体的颜色变深
B.减小受热的面积
C.防止热量的散失
【答案】B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考查太阳能的应用,减少受热的面积会减慢太阳灶的加热速度。
13.(2022五上·威信期末)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做( )。
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热量的传递方式,热传递的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热传递、热辐射和热对流, 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做热辐射。
14.(2022五上·威信期末)铁、塑料、铜、木头四种材料中,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有( )。
A.铁、塑料、铜 B.塑料、铜、木头 C.铁、铜
【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考查材料的导热性,容易导电的物体属于热的良导体,金属材料属于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15.(2022五上·威信期末)鸡蛋和地球从外到内都由三个圈层组成,鸡蛋的蛋黄部分相当于地球的( )。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鸡蛋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地核。
16.(2022五上·威信期末)( )的地形特点是地势高,起伏小。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考查地形地貌的特征,地势高、起伏小是高原的地形特点。
17.(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对露和霜描述错误的是( )。
A.露呈液态,是小水滴,是无色的
B.霜呈固态,是小冰晶,霜一般为白色
C.形成露时的天气比形成霜时的天气冷
【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水的三态转化,露是液态,霜是固态,形成露时的天气要比形成霜时的气温高。
18.(2022五上·威信期末)发生地震时,( )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A.站在阳台上大声呼救或者及时乘电梯逃生
B.在户外要跑到空旷的地方
C.在教室来不及跑时要双手抱头躲在桌子底下
【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考查发生地震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发生地震时很可能发生断电现象,所以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19.(2022五上·威信期末)( )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A.地热 B.地震 C.火山
【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地质学专业术语,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
20.(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对地球大陆板块描述错误的是( )。
A.2亿年前,地球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
B.现在的地球大陆板块是相互分离的,地球上分成了7个大陆板块
C.现在的地球大陆板块和2亿年前的地球大陆板块完全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考查板块学说, 2亿年前,地球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 。 现在的地球大陆板块是相互分离的,地球上分成了7个大陆板块 。经过漫长的时间,现在的大陆板块和2亿年前的并不完全一样。
21.(2022五上·威信期末)人的大脑质量约为脑的( )。
A.30% B.60% C.80%
【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脑的结构,大脑约占脑的80%, 成年人的大脑重量约1362克左右。
22.(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活动中,对刺激与反应理解正确的是( )。
A.早晨被闹钟叫醒,闹钟声是刺激,起床动作是反应
B.学生在绿灯亮时过马路过程中没有刺激发生
C.学生听到老师宣布明天秋游,学生欢呼的行为是刺激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 能为人体感觉并引起组织的细胞或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各种要素统称为刺激。 反应 指由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组织、器官的原有状态的改变或活动。
23.(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图是女孩收发短信的信息传递流程图,其中传入信息的路径是( )。
A.手机→眼睛→脑 B.脑→眼睛→手机 C.脑→手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人体信息传递的流程,图中信息传递的过程是眼睛看到手机上的信息,然后传递给大脑。
24.(2022五上·威信期末)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不同,手和脚相比,( )。
A.脚快 B.手快 C.反应一样快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速度,手和脚相比手的反应速度更快。
25.(2022五上·威信期末)大脑在处理视觉信号时( )。
A.绝对不会出现错误
B.作出的判断都是错误的
C.有时会出现失误,作出错误判断
【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考查大脑的作用,大脑在处理视觉信号时也可能出现失误。
二、实验题。
26.(2022五上·威信期末)(一)模拟雨的形成,补充完成实验分析。
(1)实验设计(如图):
①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图1)
②将培养皿放入热水中,取出后盖住烧杯,观察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珠。(图2)
③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有什么变化?(图3)
实验现象:当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时,培养皿底部有 形成,将冰块放人培养皿后,会看到 。
(2)实验结论:高空中的水蒸气 ,形成 。
(3)为什么培养皿底部会形成小水珠?
(4)在培养皿中放冰块起什么作用?
【答案】(1)水滴;水滴会从培养皿底部滴落
(2)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落下来;雨
(3)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的培养皿,会在培养皿底部凝结成小水珠。
(4)放冰块会使培养皿的温度更低,这样可以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的速度更快。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猜想、假设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模拟雨的形成。
(1)水加热会加快蒸发,蒸发形成水蒸气遇到冷的培养皿底部会凝结成小水滴。
(2) 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3)水加热会加快蒸发,蒸发形成水蒸气遇到冷的培养皿底部会凝结成小水滴。
(4)冰块融化会吸收周围热量,使温度降低,加速水蒸气的凝结。
27.(2022五上·威信期末)(二)如果碰到下面的情况,你会作出何种本能反应?
(1)听到放鞭炮,连忙 。
(2)手指刚一触碰到仙人掌的刺, 。
【答案】(1)捂住耳朵
(2)就缩了回来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身体的应激反应。
(1)听到鞭炮后为了保护耳朵,身体会做出捂住耳朵的动作,防止噪声进入人耳;阻断噪声传播声波 。
(2)手指碰到仙人掌的刺会往回缩, 是由脊髓直接控制的 。
28.(2022五上·威信期末)(三)探究热在气体中的热传递。
(1)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情况。
(2)实验发现:从木屑与烟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无论是热水还是热空气都会 ,冷水或冷空气则会 ,这样循环流动使得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 ,从而使全部液体或气体的温度趋于均匀。这种传热方式叫 。
【答案】(1)
(2)向上流动;向下流动;混合;热对流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热量的传递方式,分为热传递、热辐射和热对流。
(1)图一为热辐射,图2为热对流,热量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2)从运动轨迹来看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这种方式叫做热对流。
三、实践应用。
29.(2022五上·威信期末)冬季,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和草绳把新栽树的树干包起来?
【答案】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可减少水分蒸发,帮助树木保温,以抵御严寒。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先削树木的薄薄的一来层皮然后再用塑料自薄膜包裹起来,在植物学中叫“环削”,是一种控梢技术,也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包上塑料是保持水分为了防止水分蒸发而枯死植物,并且怕伤口处真菌感染。
30.(2022五上·威信期末)光源分为哪两类?各举3个例子。
【答案】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有太阳、闪电、萤火虫、发光水母。人造光源有火把、油灯、蜡烛、电灯、烟花。(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自然光源包括太阳、萤火虫等,人工光源有电灯、火把等。
31.(2022五上·威信期末)资料分析。
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脊髓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神经。脊髓分布在能弯曲的脊柱中间,虽然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着,但还是有可能受到伤害。一旦脊髓受损,轻则身体麻木,重则瘫痪。因此,我们在运动时要注意自身安全。
(1)判断对错。
①脊髓分布在脊柱中间,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着,它是不会受到伤害的。( )
②脑和脊髓是身体的控制中心。( )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脊髓?
【答案】(1)错误;正确
(2)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动作,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科学合理即可)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脊髓的作用。
(1)脊髓虽然有脊柱保护,但也是可能受到伤害的;脑是身体的控制中心。
(2)考查保护脊髓的措施比如注意出行安全,在出行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交通安全。避免一些事故的出现,如交通事故伤等,不得酒后驾车,乘车人应系好安全带,儿童应配备适合的安全座椅。要注意危险的地段,尽量少去人多拥挤、道路狭窄的地方,防止摔伤。选择适合运动,青壮年活动较为剧烈,参加各种运动时要根据自身条件,不要盲目的从事身体不适合的运动。在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前,应充分做好热身,并佩戴必要的防护装置。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从事体力劳动者要注意避免外伤,在矿场、工地,应有必要的安全支架和防护措施,避免倒塌、高坠事故。高空作业时,要做好安全防范意识,按照高空作业的要求,做好安全保护。老年人易跌倒,要时刻提高警惕,家中地板要防滑,可在浴室内放置防滑垫,在楼梯和卫生间安装扶手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现象或原理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是( )
A.一叶障目 B.小孔成像 C.杯弓蛇影
2.(2022五上·威信期末)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内部运动 B.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C.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2022五上·威信期末)冬天,我们常常会在教室里面的玻璃窗上看到很多水珠,这些水珠( )。
A.可能是教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B.可能是教室外面的露水渗进来的
C.可能是教室外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4.(2022五上·威信期末)关于大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脑的软硬跟豆腐差不多
B.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并且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C.睡眠充足有利于保护大脑
5.(2022五上·威信期末)太阳可以自己发光,像这样的物体还有( )等。
A.月亮 B.反光的玻璃幕墙 C.闪电
6.(2022五上·威信期末)英国科学家( )第一次用三棱镜把阳光分解成七色光。
A.瓦特 B.牛顿 C.霍金
7.(2022五上·威信期末)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或云间空隙、汽车远光灯、激光灯都有光束射出,而且光束看起来都是( )。
A.直线 B.曲线 C.无法判断
8.(2022五上·威信期末)雨过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按从外圈至内圈顺序彩虹的颜色是( )。
A.紫、靛、蓝、绿、黄、橙、红
B.红、橙、黄、绿、蓝、靛、紫
C.黄、橙、红、绿、青、蓝、紫
9.(2022五上·威信期末)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表面( )。
A.越光滑的物体反射效果越好
B.越光滑的物体反射效果越差
C.光滑程度与反光效果无关
10.(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对热传导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可以从温度较低处传到温度较高处
B.热可以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C.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11.(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瓶体的三分之二
B.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C.用完酒精灯后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
12.(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不能使太阳灶的加热速度变快的方法是( )。
A.把受热物体的颜色变深
B.减小受热的面积
C.防止热量的散失
13.(2022五上·威信期末)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做( )。
A.热辐射 B.热传导 C.热对流
14.(2022五上·威信期末)铁、塑料、铜、木头四种材料中,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有( )。
A.铁、塑料、铜 B.塑料、铜、木头 C.铁、铜
15.(2022五上·威信期末)鸡蛋和地球从外到内都由三个圈层组成,鸡蛋的蛋黄部分相当于地球的( )。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16.(2022五上·威信期末)( )的地形特点是地势高,起伏小。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17.(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对露和霜描述错误的是( )。
A.露呈液态,是小水滴,是无色的
B.霜呈固态,是小冰晶,霜一般为白色
C.形成露时的天气比形成霜时的天气冷
18.(2022五上·威信期末)发生地震时,( )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A.站在阳台上大声呼救或者及时乘电梯逃生
B.在户外要跑到空旷的地方
C.在教室来不及跑时要双手抱头躲在桌子底下
19.(2022五上·威信期末)( )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A.地热 B.地震 C.火山
20.(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对地球大陆板块描述错误的是( )。
A.2亿年前,地球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
B.现在的地球大陆板块是相互分离的,地球上分成了7个大陆板块
C.现在的地球大陆板块和2亿年前的地球大陆板块完全相同
21.(2022五上·威信期末)人的大脑质量约为脑的( )。
A.30% B.60% C.80%
22.(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列活动中,对刺激与反应理解正确的是( )。
A.早晨被闹钟叫醒,闹钟声是刺激,起床动作是反应
B.学生在绿灯亮时过马路过程中没有刺激发生
C.学生听到老师宣布明天秋游,学生欢呼的行为是刺激
23.(2022五上·威信期末)下图是女孩收发短信的信息传递流程图,其中传入信息的路径是( )。
A.手机→眼睛→脑 B.脑→眼睛→手机 C.脑→手
24.(2022五上·威信期末)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不同,手和脚相比,( )。
A.脚快 B.手快 C.反应一样快
25.(2022五上·威信期末)大脑在处理视觉信号时( )。
A.绝对不会出现错误
B.作出的判断都是错误的
C.有时会出现失误,作出错误判断
二、实验题。
26.(2022五上·威信期末)(一)模拟雨的形成,补充完成实验分析。
(1)实验设计(如图):
①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图1)
②将培养皿放入热水中,取出后盖住烧杯,观察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珠。(图2)
③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有什么变化?(图3)
实验现象:当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时,培养皿底部有 形成,将冰块放人培养皿后,会看到 。
(2)实验结论:高空中的水蒸气 ,形成 。
(3)为什么培养皿底部会形成小水珠?
(4)在培养皿中放冰块起什么作用?
27.(2022五上·威信期末)(二)如果碰到下面的情况,你会作出何种本能反应?
(1)听到放鞭炮,连忙 。
(2)手指刚一触碰到仙人掌的刺, 。
28.(2022五上·威信期末)(三)探究热在气体中的热传递。
(1)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情况。
(2)实验发现:从木屑与烟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无论是热水还是热空气都会 ,冷水或冷空气则会 ,这样循环流动使得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 ,从而使全部液体或气体的温度趋于均匀。这种传热方式叫 。
三、实践应用。
29.(2022五上·威信期末)冬季,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和草绳把新栽树的树干包起来?
30.(2022五上·威信期末)光源分为哪两类?各举3个例子。
31.(2022五上·威信期末)资料分析。
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脊髓由一把类似电线的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神经。脊髓分布在能弯曲的脊柱中间,虽然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着,但还是有可能受到伤害。一旦脊髓受损,轻则身体麻木,重则瘫痪。因此,我们在运动时要注意自身安全。
(1)判断对错。
①脊髓分布在脊柱中间,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着,它是不会受到伤害的。( )
②脑和脊髓是身体的控制中心。( )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脊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杯弓蛇影与光的传播无关。
2.【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考查地震的成因,地震是由地壳的引动形成的,多发生在板块的结合处。
3.【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考查水的凝结现象,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4.【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大脑的结构和作用,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两个半球的作用是不同的。
5.【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不属于光源;反光的玻璃幕墙本身也不发光,不属于光源。
6.【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最初是由科学家牛顿完成的。
7.【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传播,光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的。
8.【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所以从外圈至内圈的颜色是 红、橙、黄、绿、蓝、靛、紫。
9.【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考查光的反射,物体表面越光滑,物体的反射效果越好。
10.【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热的传递,热量是从温度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并不能从温度较低处传到较高处。
11.【答案】B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考查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是最高的,所以一般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体进行加热。
12.【答案】B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考查太阳能的应用,减少受热的面积会减慢太阳灶的加热速度。
13.【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热量的传递方式,热传递的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热传递、热辐射和热对流, 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做热辐射。
14.【答案】C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考查材料的导热性,容易导电的物体属于热的良导体,金属材料属于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15.【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鸡蛋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地核。
16.【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考查地形地貌的特征,地势高、起伏小是高原的地形特点。
17.【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水的三态转化,露是液态,霜是固态,形成露时的天气要比形成霜时的气温高。
18.【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考查发生地震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发生地震时很可能发生断电现象,所以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19.【答案】C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地质学专业术语,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
20.【答案】C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考查板块学说, 2亿年前,地球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 。 现在的地球大陆板块是相互分离的,地球上分成了7个大陆板块 。经过漫长的时间,现在的大陆板块和2亿年前的并不完全一样。
21.【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脑的结构,大脑约占脑的80%, 成年人的大脑重量约1362克左右。
22.【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 能为人体感觉并引起组织的细胞或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各种要素统称为刺激。 反应 指由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组织、器官的原有状态的改变或活动。
23.【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人体信息传递的流程,图中信息传递的过程是眼睛看到手机上的信息,然后传递给大脑。
24.【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速度,手和脚相比手的反应速度更快。
25.【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考查大脑的作用,大脑在处理视觉信号时也可能出现失误。
26.【答案】(1)水滴;水滴会从培养皿底部滴落
(2)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落下来;雨
(3)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的培养皿,会在培养皿底部凝结成小水珠。
(4)放冰块会使培养皿的温度更低,这样可以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的速度更快。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猜想、假设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模拟雨的形成。
(1)水加热会加快蒸发,蒸发形成水蒸气遇到冷的培养皿底部会凝结成小水滴。
(2) 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3)水加热会加快蒸发,蒸发形成水蒸气遇到冷的培养皿底部会凝结成小水滴。
(4)冰块融化会吸收周围热量,使温度降低,加速水蒸气的凝结。
27.【答案】(1)捂住耳朵
(2)就缩了回来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身体的应激反应。
(1)听到鞭炮后为了保护耳朵,身体会做出捂住耳朵的动作,防止噪声进入人耳;阻断噪声传播声波 。
(2)手指碰到仙人掌的刺会往回缩, 是由脊髓直接控制的 。
28.【答案】(1)
(2)向上流动;向下流动;混合;热对流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热量的传递方式,分为热传递、热辐射和热对流。
(1)图一为热辐射,图2为热对流,热量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2)从运动轨迹来看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这种方式叫做热对流。
29.【答案】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可减少水分蒸发,帮助树木保温,以抵御严寒。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先削树木的薄薄的一来层皮然后再用塑料自薄膜包裹起来,在植物学中叫“环削”,是一种控梢技术,也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包上塑料是保持水分为了防止水分蒸发而枯死植物,并且怕伤口处真菌感染。
30.【答案】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有太阳、闪电、萤火虫、发光水母。人造光源有火把、油灯、蜡烛、电灯、烟花。(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自然光源包括太阳、萤火虫等,人工光源有电灯、火把等。
31.【答案】(1)错误;正确
(2)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动作,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科学合理即可)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脊髓的作用。
(1)脊髓虽然有脊柱保护,但也是可能受到伤害的;脑是身体的控制中心。
(2)考查保护脊髓的措施比如注意出行安全,在出行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交通安全。避免一些事故的出现,如交通事故伤等,不得酒后驾车,乘车人应系好安全带,儿童应配备适合的安全座椅。要注意危险的地段,尽量少去人多拥挤、道路狭窄的地方,防止摔伤。选择适合运动,青壮年活动较为剧烈,参加各种运动时要根据自身条件,不要盲目的从事身体不适合的运动。在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前,应充分做好热身,并佩戴必要的防护装置。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从事体力劳动者要注意避免外伤,在矿场、工地,应有必要的安全支架和防护措施,避免倒塌、高坠事故。高空作业时,要做好安全防范意识,按照高空作业的要求,做好安全保护。老年人易跌倒,要时刻提高警惕,家中地板要防滑,可在浴室内放置防滑垫,在楼梯和卫生间安装扶手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