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后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后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22 16:3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教材课后习题】
1.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 B.S C. D.
2.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B. 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
C. 能使紫色的溶液褪色 D. 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3.下列事实与括号中浓硫酸的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大(挥发性)
B.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铜反应(脱水性)
C.浓硫酸在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氧化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吸水性)
4.在实验室中,几位同学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产生该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现象表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b.吸水性
a.酸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
5.如何证明酸雨中含有硫酸?请简述相关的实验操作步骤。
6.现有两支分别盛有相同体积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试管,请用简单的方
法区别它们。
7.某工厂使用的煤中硫的质量分数为0.64%,该工厂每天燃烧这种煤100t,试计算:
(1)如果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该厂每天产生的质量及这
些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如果把产生的全部用来生产硫酸,理论上每年(按365天计)可得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
8.请分析下图,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简述硫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思
考人类活动对硫的循环有什么影响。
【定点变式训练】
9.当我们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常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非法添加剂,不应该添加到葡萄酒中
B.具有还原性,少量的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
C.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D.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
10.如图所示的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在自然界中只有游离态
B.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脱硫
C.氢硫酸是弱酸,能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D.硫具有弱氧化性,和变价金属反应时,通常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B.浓硫酸不分解,不挥发,所以可以敞口放置于空气中
C.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D.可以用铁罐或铝槽车来运输冷的浓硫酸、浓硝酸
12.下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含硫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Z都可以被W的浓溶液氧化
B. 常温下,Y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
C. Z具有漂白性,所以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W的浓溶液使胆矾变白,说明W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
13.属于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可用与高温反应消除的污染,其反应原理可分为两步,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pH≈5.6的酸雨
B.可用溶液检验是否有X气体生成
C.在100~200℃时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D.工业上可用浓硝酸处理工业尾气中的
14.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滴入几滴水并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固体逐渐变黑。片刻后,黑色物质急剧膨胀,并产生大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固体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性。
(2)为了确定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成分,收集所得气体,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加热后颜色恢复,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
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其理由为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最低价(-2),不能得电子。
2.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是无色,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故A错误; B.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不是,故B错误;C.具有还原性,能与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紫色的溶液褪色,故C正确; 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用作葡萄酒抗氧化剂,少量能用作食品添加剂,故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A项的对应性质是吸水性,B项的对应性质是强氧化性,C项的对应性质是脱水性。
4.答案:(1)C(2);(3)cd
解析:
5.答案: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取酸雨试样约5mL盛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酸雨含有大量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向第一步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抑除 生成白色沉淀 酸雨含有大量,即含有
解析:
6.答案:观察两支试管中酸的状态,呈无色油状的是浓硫酸,呈无色水状的是稀硫酸。或者用手感知两支试管的质量大,质量较大的是浓硫酸,质量较小的是稀硫酸。
7.答案:(1)(2)设每天可得到的质量为x。
365天可得到的浓的质量:
解析:
8.答案:硫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是多个含硫元素区域(如“大气”“地壳、土壤”“海洋”)之间的闭环系统,大多数含硫元素区域之间的硫转化还是可逆的。地壳、土壤以及煤、石油中的硫既有化合态的又有游离态的,大气、生物、海洋中的硫都是化合态的。硫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人类活动对硫的循环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如人们利用含硫矿物制备硫酸,以硫酸为原料又能生产出很多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产品。人类活动对硫的循环也有负面作用,如二氧化硫的排放,不但直接污染了空气,而且形成酸雨,扩大了污染范围,加重了污染程度。
9.答案:B
解析: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防腐、杀菌、抗氧化的作用,所以二氧化硫可以添加到葡萄酒中,A错误;因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为+4价,有还原性,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B正确;二氧化硫和硫酸中的硫元素呈相邻价态,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二氧化硫能用浓硫酸干燥,C错误;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D错误。
10.答案:AD
解析:硫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在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有游离态的硫存在,A不正确;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煤时生成,加入生石灰后,与CaO反应生成,再被氧化生成,减少的排放,起到脱硫的作用,B正确;氢硫酸是弱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C正确;硫具有弱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如Fe、Cu)反应时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D不正确。
11.答案:D
解析:A.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方法为: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放置浓硫酸应密封保存,故B错误;
C.硫酸中氢、硫元素都处于最高价态,所以浓硫酸、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故C错误;
D.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铝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可以用铁罐或铝槽车来运输冷的浓硫酸、浓硝酸,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A. W的浓溶液为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但不会被浓硫酸氧化,故A错误;B. Y的单质为S,常温下,S单质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 易溶于,故B正确;C.具有漂白性,但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还原性,与漂白性无关,故C错误; D. W的浓溶液为浓硫酸,浓硫酸使胆矾变白,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脱水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 B.
13.答案:BC
解析:酸雨的pH<5.6,故A错误;中已知可分析出X气体为,能与反应生成黑色的不溶于水和酸的硫化铜沉淀,所以可用溶液检验是不有X气体生成,故B正确;在100~200℃时发生的反应为,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若用浓硝酸处理工业尾气中的,会产生含氮元素的大气污染物(氮的氧化物),故D错误。
14.答案:(1)脱水
(2)①;②不能;;③
解析:(1)浓硫酸将蔗糖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照原子个数比2:1脱来,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2)①二氧化硫能够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受热恢复原色,这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体现,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②二氧化硫也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蔗糖遇到浓硫酸首先被脱水转化为C,然后C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