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下《三月桃花水》课后练习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啊,河流醒来了!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C.垂柳披上了长发。 D.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麦苗谈心。
2.下列不能替换语段中的画线词“绮丽”的一项是( )
A.瑰丽 B.艳丽 C.绚丽 D.壮丽
3.下列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绣(xiù)花 徜(shānɡ)徉
B.金晖(huī) 潇(xiāo)洒
C.绽(zhàn)放 朦(ménɡ)胧
D.尘垢(ɡòu) 曝(pù)着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流醒来了”,说明春天来了
B.桃花水流动的声音像一串小铃铛
C.“桃花水”的意思是水像桃花一样美
D.“一万个小酒窝”指的是水中的波纹
5.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清水倒映出了天、云、山、瀑,这是一幅大自然在水面作出的画。
①瀑布流下的水形成一个不大的潭。②潭水清澈透明,潭底的每一块碎石都历历在目。③阳光又给这幅美妙绝伦的画镶上金色的画框。④大自然真是个能工巧匠。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二、填空题
6.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来描绘桃花水滋润万物、装点大地的景象?完成下面的图示。
7.填空。
《三月桃花水》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角度描绘了春水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情。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1)这句话从( )的角度描绘了三月桃花水带来的美好感受。
A.视觉 B.味觉 C.听觉 D.嗅觉
(2)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拖拉机的鸣响”“低语”“__________”融合在一起展现了__________的景象。
(3)从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9.照样子,写一写。
例:一(片片)花瓣
一( )丝绸 一( )酒窝
一( )波纹 一( )琴弦
10.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明洁 绮丽 回旋 忽大忽小
应和 低语 沉醉 如雾如烟
明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绮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①三月的桃花水,是( )。
②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
③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1.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
A.春天的明镜 B.春天的竖琴
12.选文第①、②段从哪个方面写了桃花水之美?( )
A.美在有声 B.美在有色 C.美在有情
13.选文第③段节奏明快,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_____________之情。
14.选文第②段中的“它”指的是三月桃花水。文段连续用三个“看见”,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三种美好的事物,从而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15.三月桃花水还看见了什么?请发挥想象,续写选文第①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它看见风筝飞上了蓝天,线轴上载着孩子们的欢乐。它看见________________;它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拟人,把河流当做人来写。
B.比喻,把桃花水比作竖琴。
C.拟人,把垂柳当做人来写。
D.拟人,把桃花水当做人来写。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近义词。
近义词就是意义相近的词语,在一定语境里可以互相替换。寻找近义词可以从词语的每个字出发,寻找含义相近的词语;也可以从具体的语境中和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近义词,从而更快的完成题目。
“绮丽”,意思是鲜艳美丽(多形容景色)
A.瑰丽,意思是形容外貌异常美丽,可与玫瑰相媲美。也可以解释为奇特绚丽。词义与“绮丽”相近,在一定语境中可以替换。
B.艳丽,意思是鲜艳华丽。与“绮丽”都表示美丽的意思,意思相近可以替换。
C.绚丽,意思是耀眼而华丽。与“绮丽”意思相近,可以替换。
D.壮丽,意思是雄壮而美丽。除了表示美丽之外还包含雄壮的意思。与绮丽不能替换。答案选择D。
3.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读音有错的是A项:徜cháng
4.C
【详解】此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和句子的理解能力。C选项“三月桃花水”是指桃花洒落河面,漂着桃花的河水,桃花使河水更加美丽。题干描述错误。
5.B
【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6.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
《三月桃花水》是著名诗人、词人、翻译家、评论家刘湛秋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和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的信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非常优美,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是从听觉的角度描写,“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上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是从视觉的角度描写。
7. 听觉 视觉 喜爱 赞美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三月桃花水》是著名诗人、词人、翻译家、评论家刘湛秋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春水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和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的信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非常优美,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8. C 排比 比喻 拟人 水声 叮当声 春耕繁忙 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句子。
句子选自《三月桃花水》,是著名诗人、词人、翻译家、评论家刘湛秋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和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的信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非常优美,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1)结合“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可知是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三月桃花水带来的美好感受。
(2)结合“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可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桃花水拟人化;结合“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可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比作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叮当声”“水声”“拖拉机的鸣响”“低语”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春耕繁忙的景象。
(3)结合句子可知,该句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9. 匹匹 个个 条条 根根
【详解】本题考查量词的运用以及词语仿写的能力。
量词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大多是约定俗成的,生活中要注意量词积累运用。根据物体形状、大小等一般所用量词也不同。
汉语常见的部分量词
1.表示人的量词:个、位、名,位和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
2.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
3.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个、只、颗、根、张、片、条。除了个和只以外其他大都表示形状。
4.表示植物的量词:棵、株。
5.表示水果的量词:个。
6.表示植物部位的量词:朵、片、条、颗、粒.大都表示形状。
7.表示食物的量词:一顿饭、一份点心、一根油条、一个包子、一片肉、一块牛肉、一道汤、一根冰棒。
8.表示餐具的量词:一根筷子、一把叉子、一把汤匙、一张餐纸。
9.表示穿戴用品的量词:一件衣服、一条裤子、一顶帽子、一条围巾、一只袜子、一双鞋、一副眼镜、一枚戒指。
10.表示建筑物的量词:座、栋。
11.表示交通工具的量词:辆、列、架、艘。
12.表示工具的量词:把。
13.表示文具的量词:一支笔、一张纸、一块墨、一方砚台、一台电脑。
14.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
15.表示事件和动作的量词:件、顿、场、通。
16.表示形状的量词:条、根、支、道、面、片、张、颗、粒、块。
丝绸可以用匹来形容,酒窝可以用个或者对来形容。
波纹可以用条或者道来形容,琴弦可以用根来形容。
根据例题,可以看出量词需要以AA的形式出现。
10. 明亮,洁净。 鲜艳,美丽。
【解析】略
11.A 12.B 13.喜爱和赞美 14. 燕子 垂柳 一群姑娘 对桃花水无比喜爱 15. 花儿绽放笑脸,不停地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青蛙跳到岸边,去捉害虫
【解析】11.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语段选自《三月桃花水》,这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清丽,还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而且文章结构精巧,前后文之间,有问有答,各个段落在错落中,又有句式的重复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令人身心愉悦。
原文: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故选A。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可知是从视觉的角度描写,应为“美在有色”。
故选B。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可知抒发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可知依次写了燕子、垂柳、一群姑娘这三种美好的事物,从而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喜爱的感情。
1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文意,发挥想象即可,
示例:三月桃花水,它看见蝴蝶飞过草丛,身上粘着花瓣的馨香;它看见春风轻轻地吹过油菜花地,金色的波浪弥散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它看见一群蜜蜂飞过,蜂蜜的甜香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