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6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6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2 08: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理解“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学习目标
不以规矩,___________ 。
大匠诲人,____________。
_________,失道者寡助。
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
不能成方圆
必以规矩
得道者多助
贫贱不能移
达则兼善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名言
觳觫 便嬖 放辟
畜妻子 庠序 孝悌
颁白 褊小 邪侈
则王 胡龁 彼恶知之
忖度
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速读预习
hú sù
pián bì
fàng pì

xiáng

bān
biǎn
chǐ
wàng


cǔn duó
朗读课文
听朗读,熟悉课文内容,注意停顿,做到准确、流利地
诵读课文。
解“题”
“齐桓晋文之事”,这“事”是什么事?
齐桓公
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奸佞。
晋文公
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后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霸道”
齐桓晋文之“事”:
就是任用武力、攻强伐弱,称霸于诸侯的事业
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走进作者
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
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作品简介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共七篇,分别为:
《孟子》
《梁惠王》
《公孙丑》
《滕文公》
《离娄》
《万章》
《告子》
《尽心》
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王道”和“霸道”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根据课下注释,梳理翻译文章内容。
思考: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怎样划分层次?
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文本研读
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分角色朗读
男生、女生两组分别读问话和答话并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如何治国以称王天下
保民而王
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梳理文章脉络
整体划分

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一、二)

“王说,曰......”至“王请度之”
(三)

“抑王兴甲兵......”至“其若是,孰能御之”
(四)
(四部分五对话)

“王曰:吾惛......请尝试之”至结尾
(五)
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
孟子是如何做到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的?
文本解析----第一部分---对话第一阶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类人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的话,那就说说行王道的事好吗?”
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孟子和齐宣王的第一次对话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智慧?
避而不答,转移话题。避开霸道引导齐宣王讲“王道”,将对方关注的角度放到有利于自己的论点上,首先确立话语权。
思考:孟子为何撒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孔子曾多次与弟子谈论齐桓、晋文,论及齐桓公就有4次,论及晋文公有1次,论及桓公股肱之臣管仲的多达11次。《孟子》中也多处记录了孟子关于齐桓、晋文事的言论。
1.孔子的大一统和尊王攘夷政治理想。孔子基于所处的时代,称道管仲桓文之徒是在于维护诸夏之团结与中国之稳定。然而齐桓、晋文虽然表面上尊敬周天子,但作为诸侯,势力过大难免骄横,《春秋》中有几处记载了齐桓、晋文对周天子不敬。孔子觉得他们尊王攘夷的功绩值得肯定,但这种臣大于君的模式并不可行。所以“齐桓、晋文之事”恰好是孔子眼中“世衰道微”的表现。
孟子撒了谎
2.孟子“拨乱反正”的政治理想
孟子的时代,诸侯纷纷称王,而周天子的力量已经微不足道。当时各诸侯王向往桓文称霸,想的已不是团结诸夏,维护中国的“王道”,而是攻城掠地,扩大自己的地盘,致使征战连绵,民不聊生。
齐宣王也想以武力服人称霸天下。而孟子周游列国则为推行“王道”——崇尚和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天下人民心悦诚服地归顺。所以孟子不但不称道桓文、管晏之徒,甚至以相提并论为可耻。
文本解析----第一部分---对话第二阶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译文】(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就可以用它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民吗?”
(孟子)说:“可以。”
(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文本解析----第一部分---对话第二阶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
文本解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 ’您说: ‘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 ’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 ’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文本解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文本解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一头牛)。(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对我有这种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文本解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文本解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老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仁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品德高尚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
文本解析----第一部分---对话第二阶段
孟子提出中心论点:
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
“何由知吾哉?”
齐宣王表现:
非常怀疑
肯定
对立
关系
面对齐宣王内心怀疑且不自信的情况,孟子接下来采取了什么策略说服齐宣王呢?
孟子智慧
孟子提出“以羊易牛”事例
肯定齐宣王不忍之心,
具备行王道条件
孟子策略:肯定善心取得信任
“百姓皆以王为爱”“无伤也”
论辩艺术:因势利导,层层推进,
攻心为上
仁政
王道
有基础
(不忍之心)
以羊易牛
齐宣王表现:
“诚有百姓者”
“王笑曰”“王说”
心有戚戚,有所接受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仁,心之德,爱之理也。”
儒家讲爱,不同于佛教讲的慈悲、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博爱,而是一种有等差的爱,分别是亲亲、仁民、爱物。
齐王能够表现出对牛对动物的爱,这一种爱就是爱物,爱物的心是可以上升为仁心的,一个爱物的人是可以成长为仁民之人的。所以孟子说“是心足以王矣”,有这仁心,你就有机会治理好天下了。
这部分孟子挖掘了齐宣王身上具备的行王道的潜质——仁心
《孟子集注》“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
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
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文本解析----第二部分---第三段对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文本解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这话)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禀报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认可吗?”
(齐宣王)说:“不认可。”
文本解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文本解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
(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火,是不用视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的表现怎样区别?”
文本解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文本解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 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文本解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年长者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北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为年长者按摩肢体一类的事。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做好榜样,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施加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又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思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孟子提出了怎样具体的治国方法?采用了何种策略来说服齐宣王呢?
推恩
方法
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效果
问:“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答:“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
孟子未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巧设比喻,婉转反问,又将话题抛回到齐宣王身上。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推己心于彼,推彼心于己。以人之推心拓展到推亲于众再到推恩于民;主观有心推之,而非不能推也。
反证逆推
齐宣王否定
二次设喻:主观不为与客观不能
运用类比:推亲于众与推恩于民
用心于民
曲折委婉,逻辑明确
原因
对话第三阶段
孟子策略:巧设比喻指出问题
采用排比增强气势
使用对比突出重点
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比喻“百姓之不见保”
2.对比论证:恩足以及禽兽VS功不至于百姓;
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VS不能为长者折枝;
推恩足以保四海VS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仁政
王道
一羽
舆薪
折枝
之易
有能力
(人之可为)
对话第三阶段
本部分重点解释爱物的齐宣王不能爱民的原因,主要是他没有“推恩”的意识。
亲亲是人的本能,其实你不需要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爱天下人的父母,但你应该将感情降低一点,给予别人的亲人略少一点的爱,保持起码的尊重,这样就足够了。
然而齐宣王作为统治者,有力量、能做到却假装不去做,自欺欺人。孟子通过层层剖析,直击齐宣王内心,击碎了其伪装。
对话第四阶段
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怎么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小组讨论
1.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2.孟子用缘木求鱼的比喻说明了什么?
3.孟子是怎样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的实行王道的?请梳理孟子的论辩思路。
4.孟子为齐宣王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对话第四阶段
齐宣王
观点:求大欲
孟子
旁敲侧击
提出
否定回答
笑而不言
表现:无话可说,
躲躲闪闪
心虚尴尬
快于心与
仍未放弃霸道,再次狡辩
可得闻乎?
二问
步步紧逼
击溃谎言
逐渐丧失立场
第一次正面交锋:霸道弗成
对话第四阶段
齐宣王
孟子
吾惛
缘木求鱼
无奈承认
再述仁政:孰能御之?
彻底击碎
陈述利弊
第一次正面回应与解答:霸道之灾
心悦诚服
邹、楚类比
小大寡众
弱敌
愿景诱惑
霸道失去基础
故意惊吓
若是其甚与?
反其本
楚人胜
对话第四阶段
孟子策略:步步紧逼,陈述利弊,构想未来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缘木求鱼---倚战霸世
类比论证:邹人与楚人战——以一服八
假设论证:今王发政施仁
仁政
王道
有办法
有必要
反其本
孰能御之
对话第五阶段
在彻底说服齐宣王后,孟子正面为齐宣王提出了怎样的
施政方略?
孟子提出了两条施行仁政的基本方略:
1.制民之产,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2.驱而之善
对话第五阶段
具体措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耕作与粮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结果: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反其本也”---富民、教民
富裕
文化
饱暖
孟子在这一部分具体阐述了怎么做才能吸引人口
孟子认为国君应该规定每个国民的土地面积。那么应该分多少土地给国民呢?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段文字所描绘的就是西周的“井田制”。
农民有了土地后,孟子还有指导生产经营的较为具体的方针。第一项是蚕桑纺织业,第二项是家畜饲养业,第三项是农业耕作。如果这三项生产事业都经营好,一户农民就可过上较富裕的生活。每家都富裕了,国家就会兴旺。
你从孟子的对话技巧中学到了什么?
1.善于通过表扬来获取对方信任
2.善于用提问来引导对方思维
3.善于通过事例、方法来阐述抽象道理
因势利导,措辞委婉
借助工具书和手中的材料,分类整理文言现象。
(小组分工,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一词多义】道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道理)
④任重道远(路,道路)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⑥道芷阳间行(取道,名作动)
文言实词卡片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之
①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
②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代词,他)
③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
文言实词卡片
【一词多义】舍
①舍南舍北皆春水(名词,房屋)(shè)退避三舍
②舍之!吾不忍其觳觫(动词,释放)
③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动词,停止)
④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作动,建房)
文言实词卡片
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诚
①然,诚有百姓者(副词,的确)
②是诚何心(副词,真的、到底)
③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形作词,诚心)
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形容词,信守诺言)
文言实词卡片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①无以,则王乎 (以通“已”,止)
②然则废衅钟与: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③王说:说,通“悦”,高兴
④为长者折枝 (枝通“肢”,肢体)
⑤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通“型”,作榜样)
⑥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
相当于“了”
文言实词卡片
【通假字】
知识归纳
⑦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不)
⑧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罔:通“网”)
⑨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已通“矣”,确定语气)
⑩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
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
比喻老人
文言实词卡片
【通假字】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①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保:使动用法,使……安定)
②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③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朝:使动用法,使……来朝)
文言实词卡片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④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服:使动用法,使……服从)
⑤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罔:通“网”名作动,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文言实词卡片
【名/形词类活用作动】
①无以,则王矣。
王:名作动,统一天下,称王
②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王:名作动,称王
③刑于寡妻:刑(通“型”),名作动,作榜样
④然后从而刑之:刑,名作动,处罚
⑤树之以桑:树,名作动,种
⑥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⑦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作动,远离
⑧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
文言实词卡片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形作名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作名,视力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作名,肥美的食物
③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作名,轻暖的衣服
④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作名,小的国家;大,形作名,大的国家
⑤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作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作名,人口众多的国家
⑥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作名,弱小的国家;强,形作名,强大的国家
文言实词卡片
【特殊句式】
臣未之闻也。 (宾语前置)
何由知吾可也 (宾语前置)
王见之,曰:“牛何之 ” (宾语前置)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主谓倒装)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被动句)
然则一羽之不举。 (宾语前置)
舆薪之不见。 (宾语前置)
不为者与不能者何以异 (宾语前置)
夫子之谓也。 (文言固定句式,……之谓也,
……说的就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文言句式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