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 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1 20:2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赵翼在评述明朝宦官之祸时指出:“然考其致祸之由……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权。”他认为造成宦官专权的原因主要是( )
A.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B.大臣不通情理
C.上代遗留的风气 D.当时人才匮乏
2.下图是明代《流民图》( 局部 ),与该图契合的主题是( )
A.弘扬了中华传统艺术
B.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C.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D.李自成起义备受拥护
3.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 )
A.影响 B.经过 C.结果 D.原因
4.下图人物是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下面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B.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C.发动大泽乡起义
D.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5.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6.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李自成之所以能够顺利建立政权,其主要原因有(  )
①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农民拥护 ②起义军军纪严明 ③起义军英勇作战 ④清兵入关灭亡明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据说是在现在北京景山公园万岁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自缢的。他是听到哪一消息后绝望自缢的 (  )
A.吴三桂投降清军 B.皇太极建立清朝
C.清军占领山海关 D.李自成攻入北京
8.阎崇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述的《明亡清兴六十年》吸引了众多的历史爱好者。当他讲到“天聪(皇太极年号)新政”时,我们可能听到的内容是(  )
A.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B.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C.攻入北京,灭亡明朝
D.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9.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将李自成比作螳螂,把明朝比作蝉,那么这里的“黄雀”应该指的是 (  )
A.辽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0.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  )
A.秦、汉 B.元、清 C.金、元 D.辽、宋
11.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  )
A. 等贵贱 B. 均田免赋
C.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 有田同耕
12.“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这一歌谣出现在(  )
A. 唐朝末年 B. 元朝末年 C. 明朝末年 D. 清朝前期
13.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
A.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 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 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14.1644年中国历史上一个大震荡的年份。下列事件中,发生1644年的有()
①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②明朝灭亡③皇太极改国号为清④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15.李自成占领北京后,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驻守山海关降清的明朝将领是(  )
A. 多尔衮 B. 皇太极 C. 吴三桂 D. 努尔哈赤
16.攻入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统治的是(  )
A. 吴三桂 B. 李自成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材料二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 1 )材料一、二中的“闯王”指的是谁
( 2 )“闯王”为什么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和拥护
18 .17世纪中期的中国,硝烟弥漫,出现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战乱和动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乱中的北京】
  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城里自杀了一个皇帝,逃跑了一个皇帝,从关外又杀进来一个皇帝,中国的政坛上进行着残酷的权力争夺。
(1)北京城里“自杀的皇帝”和“逃跑的皇帝”分别指的是谁
(2)“杀进来的皇帝”指的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的皇帝
【对比中的分析】
对比两幅图片,分析这两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以及带给你的感悟。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明末民谣材料四 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捐。
--《盼闯王》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什么联系?
(3)材料三、材料四反映了什么情况?
(4)李自成1644年在哪里建立政权?国号是什么?
答案
1-5ACDBB 6-10CDBDB 11-16BCCACB
17、(1)李自成。(2)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规定了严明的军纪,向贫苦农民发放钱粮等。
18、(1)崇祯帝;李自成。
(2)女真族或满洲建立的清政权。
(3)出现图(a)情形的原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因此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出现图(b)情形的原因:崇祯帝统治的明朝,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向民众加派赋税,灾害之年也催征如故,使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爆发,其统治被推翻。感悟:统治者要体察民情,减轻人民负担,这样才能够得到拥护,国家的统治才能长治久安。(言之有理即可)
19、(1)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
(2)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李自成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3)李自成受到了人民的欢迎。
(4)西安;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