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高二语文试题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须知: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
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写
在本试题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加强前瞻性思考,要求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牢牢把住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脉搏,有效发挥在成风化人、
资政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为应对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智慧和
力量,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需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与创新性发展。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鉴往”是“知来”的基本前提,科学“鉴往”需
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贯通起来审视,将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传承创新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统筹起来谋划,对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各学
派的基本观点、演进脉络、表现形式与历史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
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行深入考察,以此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科学性、
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
新提供了根本遵循。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对有现实意义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对无
现实意义的传统文化进行舍弃或转化;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有计划、分步骤地传承和创新
传统文化,通过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循序渐进地推动文化强国
建设: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传统文化中陈旧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转化和发展,对传统文
化中流失的内涵进行补充和完善,对传统文化中缺少的内涵进行丰富和拓展,推动传统文
化的传承创新,永葆其生机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立足点是为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问题提供历史借鉴、思
想智慧和精神动力,因此,要密切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等重大时代命题,创新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优化传统文化的传播
方式,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在有效解答重大时代命题中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
史主动。
(摘编自王威峰、李红革《以系统观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材料二:
越山剡水清悠悠,回肠柔曲出嵊州。嵊州大地上传承不息的越剧文化,从百年前走来,至
今仍余音袅袅、生生不息。而越音缭绕中的嵊州市,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唱出时代的新声。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